X

关羽关云长到底有没有真正的温酒斩华雄?解密真实的华雄之死

中华上下五千年,名将云集,层出不穷。

不过要说名气大,传播广的,至今还在广泛流传的当属关羽关云长。

名头那是相当的大。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关羽的气概,随便列一个出来,都是后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更重要的是在世人意识里,关羽不但是一个战神名将,更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虽然有元明清小说家的美化成分。

武圣人,武财神,救世主(民间所供奉的“关公”又被台湾信徒称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在东南亚地区,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国家,甚至美国、英国的华人区域,关公的信仰也都相当盛行,华侨在国外从商者很多,因此对于作为武财神的关公也多加崇祀。)佛教对关云长的信仰只是限于供奉,道教将关羽奉为“关圣帝君”,即人们常说的“关帝”,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在封建社会,能奉为“帝”“圣”可谓是比皇帝的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关羽为什么会有如此之高的地位?理由是很多的,比如武功盖世,智勇双全,忠义无双,一世之杰,“勇冠三军”,各个都是溢美,褒奖致辞。可是,世间真有这么完美的人吗。一点可以确认,关羽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古代各种史学著作里都有关羽的记载,但是真实的关羽可跟小说、影视作品的关云长可不完全是一回事。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史实当中的,跟我们平时流传的所不一样的关老爷。

咱们就从关羽那威震华夏,惊世骇俗的神勇出场说起。

东汉末年,西凉军董卓进京乱政。袁绍,曹操等号召各路诸侯联手起兵讨伐董卓。大战开始,董卓的干儿子吕布手下的大将华雄出门迎战,一连斩杀了诸侯军几名大将,吓的诸侯军无人敢再去挑战,袁绍作为联军盟主,紧急升涨议事,动员将领出战,但却是无人应声。片刻后,战报传来,某大将与华雄征战不到一回合就被斩于马下,袁绍大惊,急下令“谁敢出战赏金千两,战马百匹”,说罢仍无人出战。这时,一名无名小卒,马弓手关羽关云长挺身而出,虽然遭到了袁术的冷嘲热讽,但迫于无人敢战,关羽还是出战了。一杯酒尚未凉,关羽竟提着华雄的脑袋来到大帐,众人皆惊,袁绍增十九路讨贼兵马,刘备为统兵将军。这就是著名的“温酒斩华雄”

此战过后,刘备集团一鸣惊人, 才有了后来的三分天下。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斩华雄”并不是关羽的功劳,可以说是后人把功劳强加给了关羽。

通读史学记载,斩杀华雄的其实是另有其人,陈寿著作的《三国志·孙破虏》当中有这么一句话: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桌军,枭其都督华雄等。这里的坚那就是十八路诸侯里的的东吴将军孙坚,就是小霸王孙策和东吴国主孙权的父亲,事实上,根据三国志等有关各个史料的记载,公元189年各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刘关张兄弟三人还在河北军阀公孙瓒手下打工呢,而公孙瓒根本就没有参加讨伐董卓的诸侯军,所以断定关羽跟斩华雄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我们这里只是想澄清一个史实,而没有一丝抹黑的一丝。

当然关老爷的威武可不是说没有斩杀华雄就能消亡的。

正史中也很少记载关羽的事迹,因此现今有很多人认为关羽的名头都是小说家吹嘘出来的,这实在是莫大的荒谬。关羽牛不牛,自己人说了不算,对手的评价才最真切。曹魏的程昱,称关羽为“万人敌”,郭嘉也非常赞同,曹操阵营后期的刘晔也给出关羽最中肯定评价“勇冠三军”。东吴阵营中,周瑜就评价关羽为:熊虎之将;吕蒙一直骂关羽自负,小看我江东才俊,后门却评价关羽实属熊虎也。也是有了这样的评价,已经仅有的事迹,才有了后人们对关羽的崇拜,才有了文学作品中对关羽的深加工。一代一代的传承和美化,最终关羽也成为了跟孔子齐名的“武圣”。

现今关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信仰和寄托。他的精神和气概也将永远的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