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对比这些地标,总算把TOD和地铁上盖搞明白了

从单轨道交通进入TOD时代,空间的高效组合,正在激活这座城市持续生长。

2018年底,成都将迎来首座TOD城市综合体。大多数成都人已经体验过高大上的环球中心、来福士、IFS,可能认为,TOD不就是“地铁上盖”么?——具备更高效城市融合功能的TOD模式,对于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影响力的贡献,远远大于“地铁上盖”的单一建筑形态。

即将在成都西宸天街、上城天街落地的TOD项目尚未披露太多细节,我们可以从龙湖在其他城市的TOD探索,以及国内外一些知名的TOD项目窥探它的“成都模式”,以及可能激发的城市活力。

(TOD模式动态图)

据悉,早在2003年,龙湖就开始对TOD模式进行探索,截止2017年底,已在全国范围内打造北京大兴天街、上海虹桥天街、重庆时代天街等近20个TOD项目。

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以火车站、机场、地铁等交通枢纽为中心。仅从这一点上来看,TOD项目,会比大家熟悉的环球中心、来福士、IFS等地铁上盖项目,交通枢纽中心的聚合性更强。

如果说地铁上盖项目侧重“通过性”,那么TOD项目则更注重“参与性”。在400~800m的步行范围内,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为一体的城区,实现城市结构的整体优化,这是TOD项目为城市生活带来的重要改变。

(TOD模式动态图)

实际上,为实现更高效的城市价值,国内的大多数TOD项目是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并升级迭代。

为了对TOD有更直观的了解,对比新加坡Ion orchard广场、香港圆方广场和东京涩谷站三个地标级项目,我们发现TOD项目与传统地铁上盖项目的许多不同。

区别于传统地铁上盖项目“换乘+通过”的功能,TOD模式有以下几个关键词:

1、高效。TOD集合地铁+公交+有轨电车甚至高铁等公共交通。也就是说TOD比“地铁上盖”更具高效的城市功能融合。

比如东京涩谷站,有7条轨道在些汇聚,通过慢行系统,与其他城市交通轨道实现便利接驳。

据悉,在成都龙湖上城,目前设计为1、6号地铁线换乘站,并规划有18号线接驳天府国际机场,周边还有5、7号线以及BRT、高铁站,将成为成都最高效的交通枢纽之一。高效,决定一个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东京涩谷站立体交通示意)

2、开放。TOD的最大突破在建筑的向外生长,轨道站点不仅是“换乘+通过”功能。TOD地下接驳,多点接入,“轨道站点”变成开放的城市空间。

在新加坡Ion orchard广场和香港圆方广场,地铁闸门打开,无论是连接区的挑空室内空间地面还是广场设置都能有效疏导人流,营造自然过渡的城市界面。穿行于开放的公共空间,不知不觉就已经融入另一个场境之中。

在成都西宸天街,地铁站-城市公园-工作-家庭之间,同样通过这种自然过渡的方式,实现”无缝接入“。TOD的开放和包容,也是这座城市的态度。

(新加坡Ion orchard广场)

3、共享。集合轨道交通等优势可以汇聚巨大人流量,但人们为什么愿意驻足停留?架空中庭、空中连廊等空间共享和参与,才真正使城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价值展现,让TOD延伸出来越来越多的创想可能。

在新加坡Ion orchard广场,路演、公共艺术展、产品发布……TOD化身城市共享空间,与成都这座共享经济走在前列的城市十分契合,也在流动中传递城市能量。

(新加坡Ion orchard广场)

4、激活。以工作、商业、教育、居住、文化、艺术、时尚、音乐、广告等一体化规划及开发,复杂而有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慢行系统、城市节点、核心产业的垂直叠加,TOD实际上是在持续激活城市机能。

东京涩谷站,就是产业叠加,激活城市活力的典型例子。从交通轨道、餐饮百货、会议中心、创智中心、空中百老汇、办公室,以交融激发创造和能量。目前,规划建设中的成都上城天街也具备这样的软硬件条件。空间的组合变化,正在激活一座城市的生长。

(东京涩谷站)

2018年,成都进入TOD时代。龙湖西宸天街&上城天街引入的TOD模式,既是地下空间的升级,又将为成都带来更丰富多元的空间服务新体验,实现商圈的提档升级,值得期待。

更重要的是,TOD作为一种集合高效、开放、共享、激活等特性的城市发展新模式,资源有效利用、解决“城市病”、产城融合发展等,对于社会发展中的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作出重要贡献,这是新一线城市全新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

而从城市的横向发展比较来看,几乎所有的TOD项目,目前只出现在国内外一线城市,引领成都进入TOD时代,也将大大提升这座新一线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城市,因为TOD而变得更加美好。

(成都西宸天街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