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ART021现场之选,40岁以下华人艺术家的现在时及其作品推荐

第九届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ART021)已于11月11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将汇聚来自14个国家、29个城市的134家顶尖画廊,本届ART021迎来史上最多参展商,而来自于中国本土的画廊在本届艺博会上尤其活跃。

在ART021主打“本地化、年轻化”的策略下,本土画廊带来的年轻艺术家呈现出更多元、在地性更强的作品。本土画廊对于华人青年艺术家的发掘与培育,对于艺术生态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艺术原创性的未来,很大一部分的活力来自于新世代艺术家们对于环境变化的敏感、新媒介的大胆尝试以及对于不同题材的探索。在中国现实的艺术系统中,尚缺乏艺术机构与基金会长期有力的支持,以市场为主导的艺术环境中,植根于本土的画廊承担了更多与年轻艺术家共同成长的责任。

《艺术新闻/中文版》以ART021为轴,带来了24位在40岁以下年轻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推荐,他们大多有国内外重要展览的参展经历,表现出渐趋成熟的艺术发展面貌,也有从地方生发崭露头角的清新之作。在博览会之外,他们在本年度在展览和艺术项目中,多有活跃表现。

对于艺术市场而言,对艺术作品的选择可以不分国界,但在另一方面,对本土文化的原创性的持续发展来说,对新世代艺术家的支持也意味着对于艺术未来的投票。从个人艺术生涯的观察来看,艺术家没有进入到制式化范式操作之前的创作,往往最具原发性的生气和活力。

*艺术家按姓名首字母拼音排序

蔡坚

@ 没顶画廊 W29

蔡坚,1993年出生于广东潮州,201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广州和上海之间。

蔡坚,《Hyperfocus》系列在没顶画廊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没顶画廊

蔡坚的艺术实践涉及绘画和装置,从对材料、对象以及对绘画过程中重复行为的关注出发,拓展到对波普艺术和流行文化的研究,通过对日常物件和文化符号的反复描绘,展开对材料、图像和当代视觉的探索。在《Hyperfocus》系列中,蔡坚描绘的镜头提供了一种错觉性的波普景观,这种对三维幻觉的追求也使空间具有了超现实气息,让人思考这些绘画的再现与重复的意义。作为“USB多端口链接展”的发起人之一,蔡坚的作品跟随展览在乔空间、Gallery Func等多个机构展出,并随没顶画廊参展此次ART021以及北京当代、DnA深圳、艺术厦门等多个艺术博览会。

蔡雅玲

@ BROWNIE Project E1-11

蔡雅玲1984年出?于??省晋中市,2007年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学位,2011年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学位,2020年?今中央美术学院博?在读,现?活和?作于北京。

蔡雅玲,《秘密》在BROWNIE Project展位现场,图片来源:BROWNIE Project

在读博士蔡雅玲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作品与她现实生活的情感密不可分,包含强烈的女性色彩和贯穿始终的女性主题。其作品多运用自然质料、工艺材料以及身体素材,柔软细密的情感与隐忍的外表下,潜藏着极具爆发性的内核。在BROWNIE Project展墙上的《秘密》由家人的旧衣服做成,依然运用艺术家擅长的劳动密集型的创作去呼应社会对女性社会分工的认知,并隐喻当下女性在社会空间中的矛盾立场和疑惑。蔡雅玲在近年分别在狮语画廊、广东美术馆举行个展,曾获SAP艺术大奖年度新锐艺术家奖、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莱俪青年艺术奖等。同期,也可在BROWNIE Project新群展“#TGIF”中看到她的作品《宝贝儿》。

陈问村

@ BROWNIE Project E1-11

陈问村1991年出?于浙江杭州,2014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后赴英国于切尔?艺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取得双硕?学位,现?作?活于杭州,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

陈问村,《尖》在在BROWNIE Project展览现场,图片来源:BROWNIE Project

首次参展的年轻画廊BROWNIE Project带来四件90后艺术家陈问村的大型作品, 运用蜡笔、石墨、丙烯、报纸、油彩、木板丝网印刷、平版印刷等多种材料与媒介,延续他在英国学习时所感兴趣的人之本性,语?和交流,集体经验及其价值等命题上的创作。装置作品《带有痕迹的纸》用两种印刷方式在表层模拟货币的诡影,给观众强烈的波普视觉冲击。陈问村倾向于将他的作品称为艺术习作,从自我寻找与探索的基本诉求出发,并将他关注的议题投射于他对于媒介与材料的?锐感受?,通过绘画、装置、影像、现成品实践。他的作品《尖》正于BROWNIE Project新群展“#TGIF”中呈现,并在全国与欧洲范围内多次参与机构与大使馆群展。

丁世伟

@ Gallery Vacancy E1-12

丁世伟1989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丁世伟个展"信仰得来速"在Gallery Vacancy展览现场,图片来源:艺术家与Gallery Vacancy

在Gallery Vacancy的展位入口处,丁世伟的互动影像装置《迷因坍塌 No.4》以一张emoji笑脸表情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靠近装置一米内后,该表情则将坍塌下坠,这也是对疫情之下人类生活的多个面向的隐喻。同期,画廊空间内正在展出艺术家个展“信仰得来速”,呈现其一系列新的装置作品,借“得来速”(Drive-Through)这一舶来概念的单向性来指代信息时代对人类生活改变的不可逆性,对碎片化的现实进行挪用与重塑。丁世伟曾在想象力学实验室、单行道画廊、北京现在画廊等空间举行个展。

Owen Fu

@ 天线空间 W28

Owen Fu,1988年出生于中国桂林,先后获纽约石溪大学哲学学士学位、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学士学位及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美国洛杉矶。

Owen Fu作品在天线空间展位现场,图片来源:天线空间

在2021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天线空间就已和Balice Hertling共同呈现过Owen Fu的新作《Untitled》系列,该系列中两张以“香蕉梦”和“圣诞节”为主题的作品则可在此次ART021天线空间的展位上看见。辗转纽约、芝加哥与洛杉矶求学的Owen Fu近期在美国和欧洲都受到关注,他的创作取材于对于生活的观察和体悟,常常交替使用密集饱和的色调与纯粹或粗糙的油彩、潜藏一些隐匿的面孔以及其他时隐时现的细节。他熟稔线条的使用,呈现真诚而幽默、古怪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引导着观众进入肆意流动的状态。过去的两年里,他分别在Balice Hertling (2021年,巴黎),Gallery Platform LA (2020年,洛杉矶),Mine Project(2020年,香港)和O-Town House(2020年,洛杉矶)举行个展。

葛宇路

@ 北京公社 W16

葛宇路1990年生于湖北武汉,本科就读于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在北京。

葛宇路,《副业》在北京公社展位现场

葛宇路今年在北京公社举办了首个以绘画作品为主的个展“一幅是画,另一幅也是画”,通过不加思考的静物写生为其已被高度关注的、充满社会性质的创作另辟蹊径,并在生产之时发出对生产的抵抗。此次北京公社也在展位带来葛宇路的装置作品,创作主题延续其从命名街道起对过往经验的唤醒和对社会生活的介入。学习影像媒体和实验艺术出身的葛宇路将其兴趣集中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趣味表达,试图通过多种媒介和形式的艺术创作调侃生活中隐藏的矛盾。他的个展曾在北京公社和广州扉美术馆举办。

关小

@ 天线空间 W28

关小出生于1983年,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

关小作品在天线空间展位现场,图片来源:天线空间

关小的雕塑一直试图在矛盾的事物间制造平衡或者冲突从而实现它们的互相转换。此次天线空间在ART021展示的树根雕塑尺寸较小,它们由两部分树根拼接,加入其他金属和现成品,颜色、大小各不相同。艺术家曾受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剪纸作品的影响,追求迥异形色间的碰撞,因而这些根雕部件的人工颜色各有明暗深浅,并且与其天然的材质产生对比和张力。本次展出的作品特意以动物(《曾经,一只蜻蜓》)抑或植物(《蘑菇》《芽》)命名来指涉室外自然的概念,但这些雕塑却在展陈或尺寸上表现出室内的感觉,从而再次创造出冲突与平衡。关小在2020年于天线空间举办个展“8个故事”,并在2021年参与圣保罗双年展与卢森堡大公现代艺术博物馆群展。

林奥颉

@ 香格纳画廊 C16

林奥劼1986年生于中国广州,201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于广州,工作于北京、上海。

林奥颉,《艺术家是怎么活的》在香格纳画廊展位现场,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香格纳画廊在此次展位外围墙面上展出林奥劼用iPad创作的绘画《艺术家是怎么活的》,也是其今年在画廊北京空间的个展“人造人”中的主要作品。该作品由题发散,以轻松直白的绘画语言向观者揭示艺术家的生存方法:出售作品、代笔、做设计、借钱,等等。虽然以iPad作为创作媒介,该幅作品仍为独版出售。林奥劼是香格纳合作的为数不多的年轻艺术家,画廊从2018年开始和他合作,是看重艺术家独特的观念、创作方式和媒介,扩充多元性的同时也保持开放的心态。林奥劼通过录像、摄影、绘画、文本等多种形式,从自身经验取材,以带有强烈即兴性和幽默意味的图像,敏锐而细腻地记录着日常生活或刻意安排的行为事件,试图以旁敲侧击的方式对资本主义生产模式、艺术家生存困境以及艺术从业者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进行质疑、嘲弄和批判。艺术家今年的展览包括在香格纳北京空间的“人造人”和在香格纳新加坡的“时过镜迁 IV”,也是画廊首次在新加坡集中展映他的作品。

(文章来源于TA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