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深度」自由职业有什么好?我们找了几个业内人士和企业高管聊了聊

文|林子人

编辑|雷婧姝

Ray准备辞职了。

此前的8年时间里她一直在软件行业里做HR,换过几家公司。虽然现在还没有孩子,但Ray越来越感到所在行业对女性隐隐的偏见,发展空间似乎越来越晦暗不明;雷打不动的办公室生活也让她感到有些窒息,每天上下班挤上海的地铁都像是在浪费生命;更重要的是,为别人打工总让她有一种“把自己的未来交付到别人手上”的感觉,令她缺乏安全感。

去年三四月份,Ray开始谋划为自己的前途做些什么。她在网上了解到了“自由职业者”这个群体,接触了业内的前辈,意识到自己的职业技能是有变现价值的——多年HR的工作经验令她具备了猎头和商业搜索的能力,这正是市场调查所需的核心技能。今年3月,Ray通过前辈介绍获得了第一个自由职业项目,帮助一个北欧的电商平台拓展中国业务做市场调研。

第一个项目的顺利展开坚定了Ray成为自由职业者的信心,更棒的是,成为自由职业者能够给她传统工作少有的自由和灵活度。这个决定在父母那里遇到了不少阻力,“父母那一辈肯定是觉得自由职业不如有一份稳定工作好一点,他们那辈人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比较多一点,觉得你找一份‘皇粮’或者一份稳定工作的话,自己也会相对有保障一点。”

“但是这个关键还是看自己吧,即使你正常上班,也不见得所有的工作都是稳定的,对吧?”她这样说服自己。

中国的千禧一代纷纷辞职做自由职业者去了

“全球共享经济(gig economy)真的是发展得非常迅速。”美世成长型市场区域总裁David Anderson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感叹道。他指出,仅2018年美国就有30%的劳动力参与了共享经济,这一数字到2030年预计将增长到50%。而在中国,虽然“自由职业者”还是个新鲜事,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拥抱这一趋势。

2018年2月,全球开放性电子支付平台PayPal发布《全球自由职业者调研报告》,针对全球22个市场中的自由职业者及正在考虑成为自由职业者的人群进行调查。报告发现,在中国的500名受访者中,千禧一代是目前自由职业者的主要构成人群,高达85%的受访者小于40岁,80后和90后基本主导了自由职业市场。在考虑成为自由职业者的受访人群中,千禧一代所占比例同样超过半数。另外,超过3/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从事该行业的年限少于五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的自由职业者们在做什么?近60%的受访者提供文案撰写、图案设计、项目管理、数据调研、网络营销及客户服务等相关服务。其中文案撰写、图案设计和项目管理相对热门,分别有12%、11%和11%的受访者正在从事相关工作。参与调研的中国自由职业者平均每年服务17个客户,其中有85%的受访者拥有国际客户,主要来自美国和日本。在业务占比方面,中国大陆的业务贡献了约73%的收入。

在获客渠道方面,中国自由职业者主要通过社交活动(44%)、自由职业平台(42%)及口碑推荐(41%)来拓展业务。他们的平均税后年收入约为18万元,其中28%的受访者年收入达到了25万元及以上。94%的受访者认为,自由职业会带来更多收入并提升生活幸福感。

“今年发布这个报告是受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共享经济蓬勃发展,很多国外的自由职业者平台,比如Freelancer.com、Upwork.com等平台对中国自由职业市场发展起到帮助作用。在中国市场内,使用PayPal的商户也有很多自由职业者,但他们还未意识到自己是自由职业者。但不管是提供咨询服务还是替电商做网站优化,他是一个人完成一份工作生活平衡的工作。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人群越来越大,这和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共享经济发展直接相关。”PayPal中国区商户业务部总经理陆六六告诉界面新闻。

超过半数受访中国自由职业者表示,成功案例的潜在影响是他们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的原因。Perry和Jessie就是如此。

十一二年前,Perry的第一份工作是程序员,工作了一两年后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转行去做国际贸易,2012年年底辞职和表弟合伙做建筑项目,到了2016年底开始成为自由职业者。多元化的工作经历让他在跨境贸易、商务咨询、项目管理等领域都有一技之长,他向界面记者举了两个例子,解释自己现在都在做些什么:“一家和中国有业务往来的美国公司,需要经常和国内这边联系,但如果规模或业务量不是很大的话,是不需要在中国有全职的全权代表的。我相当于他们的兼职全权代表,所有的洽谈事物都由我来处理,这个可以叫资讯管理。贸易的话就是说,国外公司要从中国进口某样东西,我来帮助他们寻找供应商,或者帮他们出口,提供贸易相关服务,比如说出货前的验货、处理海关和物流方面的事务。”

在做了两年兼职自由职业者后,Jessie于今年4月辞职成为全职自由职业者,目前主要从事的是跨境贸易、采购相关的项目。多年的进出口贸易相关经验令她积累了不少客户资源,另外Upwork之类的自由职业者平台也是她获取客源的重要渠道。工作时间相对自由,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收入又令人满意,Jessie很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在被问到自己是如何了解到跨境自由职业这个领域的,Perry、Jessie和Ray都提到了“超哥”这个名字。

自由职业就是自主创业

他们口中的“超哥”,就是程超。

2003年辞去正式工作时,程超将自己定义为“创业者”。他最早的创业项目是自创一个礼品电商平台,小至美甲套装、毛绒玩具,大至皮具珠宝、箱包家具无所不包,手下员工一度达到20多人。这样一个雄心堪比淘宝、京东的创业项目,没有雄厚的资本是撑不下去的,程超当时心高气傲又不愿意接受投资,电商的创业计划遂化为泡影。

之后他办过一个英文互联网社区,一度盈利,却因为政策原因无以为继;他还成立过自己的翻译公司,法国航空、别克、保时捷这样的高端客户比比皆是,但因为既重视质量成本过高又要和其他的翻译公司打价格战,导致公司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到了2011年,程超的创业项目全面陷入停滞,他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时期。“那一年从1月到10月,我的收入才4万块。当时我的心态是会去跟同龄人比。别人都挺好的,怎么自己越活越惨了?”

陷入人生低谷的那个夏天,程超痛定思痛,开始认真琢磨怎么当自由职业者这件事。他其实很早就接触自由职业了,2004年他就在Upwork(当时为oDesk,后与Elance合并并更名为Upwork)和PayPal上注册了账户,但觉得那些国外自由职业者平台上占大头的设计、编程、软件开发项目跟自己毫无关系,那些东西自己都不会,那么可以做什么呢?

偶然间,程超看到了一则关于“虚拟助理”(virtual assistant)的新闻,讲的是中国人帮助外国人办理如订游轮、订机票、准备派对之类的日常琐事,一个小时就能赚35美金。程超顿时灵光一闪,去网上搜虚拟助理的相关信息,发现国外有大量全职妈妈在空闲时间接这样的活,每小时的收费甚至可以达到75美元。为了试验这条路走不走得通,程超咬咬牙把自己的收费定价为每小时5美元作为起步。

当年7月,程超就获得了第一个客户:一位来自德国的IT工程师副业在做外贸生意,从深圳的一家调味瓶厂买了一批玻璃调味瓶想运到德国去卖,但苦于无法和厂家有效沟通,也找不到合适的物流公司。帮助那位客户成功地把货运到德国后,程超获得了60多美元的收入,净赚50美元。在发现这条路走得通后,他开始认真研究如何完善自己的网络简历,如何更高效地接单。人生的阴霾迅速开始消散——在2011年9月至12月,他赚到了10万元,第二年他的收入达到了八九十万元。随着业务经验的积累,他的收费也在稳步上升,到了2012年年初,他的收费涨到了26美元一小时,当年三四月份涨到35美元,直到现在的300多美元或直接按照固定费率结算。

在接到第一个客户的两个月后,程超就开始筹划自建网站,掌握挑选客户的主动权。每完成一个项目,他就总结出他能够做的服务类型是什么以开辟新的业务线。这次他吸取了之前创业时求大求全的教训,特别留心自己的优势项目是什么,逐渐将自己的核心业务稳定在中国跨境市场战略咨询、跨境业务拓展与销售、内容营销、数字营销、翻译、电商咨询等领域。

程超还记得自己成为自由职业者后第一次因为项目出国时的情形。2012年,他接到了一个来自比利时的项目。那个项目他做了三年,每年的酬劳是3万多美元。2013年,他被客户邀请去法国和比利时当讲师,教当地商户在中国怎么做生意。在比利时的时候,程超受到了客户的热情接待,对方在一次宴席上开了瓶价值1000多欧的红酒请他喝,他已经忘了那酒是什么味道的了,倒是对对方执意让他举着瓶子合影留念的事记忆犹新。

做了几年自由职业者后,程超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以一种更独立的方式创业,“你自己就是一家公司,售前是你,客户服务是你,执行是你,single point of contact (单一联络人)。你很真诚地回答客户的每一个问题,客户当然相信你了。”

当自由职业者建立个人品牌后

2016年12月初,PayPal在知乎上主办了一场题为“自由职业之路”的圆桌讨论,程超受邀在知乎上回答了许多跨境自由职业相关的问题。因为回答颇有干货,在程超混迹知乎的一个月后就有人找到他问,我付费,你教我怎么做自由职业者行吗?程超同意了,收了对方500元,许诺在一年时间里可以提供一对一的问答。短短一天的时间里,就有9个人报名。程超想着这样有些吃不消,把“付费解惑”的价格提到了3000,没想到一直提到6000都有人愿意报名。

报名的人越来越多,程超干脆在去年3月开了一个分享群,把群友的问题和自己的解答都做成信息卡在群里共享。之后,他分别撰写《决胜国际自由职业平台》和《年入百万自由职业的秘密》两门付费网络课程并建立了在线课程平台“超哥商学院”,如果学员需要一对一咨询服务,需要额外收费。在推出这一服务的头两个月里,他就增加了20多万的收入。Ray、Perry和Jessie都是从程超的付费群开始跟随着这个前辈大牛,走上自由职业者的道路的。

“帮助别人成为自由职业者”遂成为程超开辟的又一项新服务。但其实在那之前,他就意识到自己在做各个项目的过程中积累的专业知识是能够变现的。他曾经遇到过不少想要开拓中国市场的外国客户,因为不了解国内的网络环境、缺乏本土化策略而大把浪费营销预算的情况,于是他在2015年写了《怎样在中国做一个有效的中文网站》和《跨境电商的中国市场》这两本电子书,先是免费在个人网站上发布,大受欢迎。目前,这两本电子书的售价分别为99美元和297美元,他还在着手准备“中国数字营销大师课程”,系统地向国外企业的数字营销人士、高管及中小企业主介绍如何在中国做微信营销、QQ营销、视频营销、问答营销等在线营销的系统知识并指导如何制定中国数字营销的战略规划。当然,这也是收费的。

“我一直觉得客户的来源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平台资源,第二种是人脉和口碑,第三种是市场引力。我一直就在努力往市场引力这方面去做,什么叫市场引力的?人家是慕名而来的。”通过写书、发布课程、做讲座,程超正在一步步朝这个目标迈进。“每一个人所处的行业不同,都是有一系列的平台可以去参与的。你如果平台选择得好,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刚开始你通过平台引流,当你积累得够多以后,你就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产品了。”

自己能赚到钱,又能帮助别人给了程超很大的满足感。在采访中,他津津乐道地谈起了他的一位在泉州的学员。那个学员只有高中学历,曾在厦门一家外企做过总裁助理,拜托程超教自己如何做跨境自由翻译。如今那名学员的年收入已经达到20多万,接单的费率比国内的很多翻译公司高一倍甚至更多。“为什么?定位准确。很多海外公司相信你个人,因为如果给国内的翻译公司做,他们也是外包出去的,返回的作品却只有价值一两分钱的质量,怎么跟你比?”

程超认为,许多企业,特别是灵活度更高、更扁平化的中小型企业,实际上更愿意和自由职业者合作。当合作对象只有一人且随时都能联络到时,任务完成的效率更高,价格也更便宜。“比如说做咨询,如果找公司咨询,可能需要1万美元,但如果你找个人,可能一个小时就搞定了,收费20美元。当然质量可能会有一点差别,公司做的格式规范漂亮,而你提供的只是一个Text文件,这当然是一个夸张的比喻。那如果你的表现跟那些专业公司差不多,甚至超越他们,你就有很大的优势了。”他说。

自由职业者会取代全职员工吗?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雇佣自由职业者时,我们看到职场中的传统雇佣关系正在发生变化。韦莱韬悦全球人力资本和福利负责人Clare Muhiudeen曾在接受界面新闻的采访时表示,未来自由职业者的数量和比例都会增加,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因此将会变得更加激烈,雇主将为了实现成本最优而为每一份工作匹配最佳雇员,如何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专业技能,从而为自己获取更多就业选择将是未来劳动力需要思考的命题。

Anderson不认为自由职业者将在未来完全取代全职员工,但他同意自由职业者将是企业正式员工之外的有效补充。他自己就已经在工作中体验过自由职业者带来的便利了:他需要制作一个视频短片在新加坡播放,他对短片需要做成什么样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只是需要有人去执行,但当时公司里的市场营销团队正在忙着做别的更紧急的任务。于是他在People Per Hour上找到了一位自由职业者,对方曾在两年前帮助Anderson的一位客户做过一段差不多的视频。“短片的制作按时完成,预算合适,我的市场营销团队也可以在此期间继续他们手头的三个项目。所以虽然我不认为共享经济将取代传统劳动力,但我相信他们会相互补充,而像我这样的业务领导者会越来越欢迎自由职业者。”

陆六六认为,共享经济和自由职业者群体的发展壮大将驱动企业重新定义自己的核心业务,然后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无论是共享经济还是技术发展,公司怎样才能在这种趋势下效益最大化,既保证业务持续增长,同时创造一个更好的办公环境与氛围,让员工愿意为公司服务,这种趋势对大公司来说是个契机,你是否有办法让自由职业者帮你工作,将是一个新的课题。”而对自由职业者群体而言,能够与有品牌意义的公司合作,也是对其工作质量的“背书”,能够有效地帮助其拓展渠道,找到优质客户源。

在程超看来,自由职业者在高精尖的技术工作中或许不具备大型企业员工各司其职、各部门紧密合作的那种优势,但在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中却大有可为,例如咨询、培训、教练、健身、美容、舞蹈、乐器、设计等,“而且人工智能发展之后,这些领域是不会被取代的——越是创意类的东西越不会被取代,因此沟通、搜索能力、逻辑分析这些能力很重要。”

然而在共享经济“颠覆”职场的同时,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个人方面,经济保障将是自由职业者的一大隐忧。PayPal的报告发现,收入稳定性是中国自由职业者的首要顾虑。Anderson指出,由于自由职业者不属于企业的正式员工,他们通常也无法享受正式员工享有的退休、医疗等保险福利。美世的研究发现,自由职业者除了工作稳定性之外,第二担心的就是自己无法再享受到这些福利了。

韦莱韬悦大中华区总裁袁凌梓则认为,自由职业者的工作内容同质性将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他们知识更新和自我提升的机会,“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技能来自于平台和团队输入的养分,让你可以一直保持在市场发展前沿,但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可能只是在不断地输出,输入很少。当然很多自由职业者会更加主动学习,但这种主动主要来自于谋生技能所需的那部分,而实际上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的时候是种瓜得豆的,组织和平台就能提供这种综合性的发展机会。”

在企业方面,袁凌梓认为无法长期拥有人才也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风险,不利于企业文化的树立。陆六六指出,在企业加大服务外包的力度后,薪酬、工作稳定性和保证业务正常运转所需的稳定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HR或组织架构的新课题。

不过就目前来看,自由职业者们大多都对未来充满信心,并在积极地寻找挑战的应对之策。所有接受采访的自由职业者都将人事关系挂靠在某家公司里,并全资支付社会保险、购买商业保险。为了保持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Perry会有意地选择一些只有五六成成功经验的项目,通过做这些项目学习新知识。

在程超看来,自由职业已经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整个社会对自由职业的宽容度也越来越高,“抖音、微博上的达人、网红,不也都是自由职业者吗?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有某一个细分市场,因为某个特殊的才能被人发现,只不过你要看这个人能不能持续而已。”

“所以你要一直给自己‘挖护城河’,市场是很大,但你要稳固住自己的竞争力,这点很重要。”他说。

上一篇新闻

如何确定Wi-Fi 6是否适合您?

下一篇新闻

瑞士记者镜头里建国之初的中国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