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很多人都在思考,陈嘉庚留给21世纪的文化遗产是什么?谈起陈嘉庚的功绩,现年90岁的华裔历史学家王赓武说:如果新加坡人都能拥抱陈嘉庚的这种精神,新加坡就会有更杰出的表现。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这八个字已是最好地概括出这位大公无私的伟人毕生的贡献和非凡。这里,我还想说:若论倾财兴学,无人可与陈嘉庚家族比拟!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陈嘉庚是企业精神与儒家道德社会责任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厦门集美嘉庚路149号集美学村内的陈嘉庚故居


陈嘉庚故居,坐落于厦门集美嘉庚路149号的集美学村中心,是陈嘉庚先生和胞弟陈敬贤先生回国期间工作和生活的住所。

如今陈嘉庚故居两层楼均作展室,一楼展出集美大学校史,展出陈嘉庚先生从1913年开始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艰辛、曲折经历和辉煌业绩;二楼为陈嘉庚先生工作室、卧室、餐厅、会议室、遗物展室和其胞弟陈敬贤先生生平事迹陈列室。

参观集美鳌园,除了鳌园、嘉庚公园、归来园、归来堂、陈嘉庚纪念馆外,我建议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下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的发源地“海埭”的历史。海埭,地处集美小半岛南端末尾的大社陆地带与郭厝社和岑头社陆地带之间,当年正是陈嘉庚购海埭为校产,方有后来的集美学校。

1910年,陈嘉庚加入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激励下,于1912年民国成立那年秋天,返回集美故里筹办现代教育,为国育才。其中,1913年春季创办的集美乡立两等小学,成为集美教育史上新纪元。当时,寻觅合适的校址很难,最初是暂时安排在集美大社及旁系祠堂的。那时的海埭业主因年久失修,围堤时常被大潮浸浊,埭田也影响生产;后来,经商议后将海埭及堤岸地权以二千银元卖给陈嘉庚,作为校产。

1921年2月,陈嘉庚整组集美各校,总校名称集美学校,其中,设于“海埭”之内的有集美师范、中学、水产、商科和小学。即便是当下,从“海埭”开始创办的集美学校,依然是集美学村各级教育的核心,培养的英才数以万计。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1955年,陈嘉庚(右1)参观集美学校运动会


陈嘉庚(1874年-1961年),生于1874年10月21日,阴历九月十二日,祖籍福建同安县仁德里集美社,即今天厦门市集美区。早年,在家乡集美,陈嘉庚接受过九年私塾教育,17岁奉父命出洋,在父亲陈杞柏在新加坡开办的“顺安米店”学做生意。

三年后,他又奉母命返乡,和张宝果结婚。结发妻张宝果,板桥乡浒井社(今集美区侨英街道浒井社区)的秀才张建壬之女。当时,在国外谋生,陈嘉庚深感不少人“青暝牛”(文盲)没有文化之苦。陈嘉庚16岁时,母亲才有了胞弟敬贤,也就是陈嘉庚回乡成亲时,弟弟陈敬贤才5岁。

那时,家乡儿童失学多,胞弟敬贤自小聪明但也顽皮淘气,成天和社里的孩子玩耍、打闹。陈嘉庚先生日后回忆:“当时,政府腐败,国弱民贫,教育颓废,不可言状。乡村十余岁之儿童,因失学而结队成群,裸体游戏,那种情况,近则败坏风俗,远则贻误民族前途。每念及此,乃默许自己如力之能及,当以竭力兴学,以尽国民天职。”

归乡第二年的除夕,儿子厥福已满月了,陈嘉庚也准备下南洋。那时,村里的私塾已停办了,不少孩童都得跑到邻村读书。陈嘉庚决定,将自己出洋这几年积攒的钱办个学塾,知书达理、贤惠的妻子很是支持,陈嘉庚的母亲孙氏,平常烧香拜佛,是个大善人,更是赞成。1894年,陈嘉庚出资2千元,在家乡集美创办“惕斋学塾”,这就是陈嘉庚捐资兴学最早的开端,那年他才20岁。

何谓“惕斋”?当年,陈嘉庚为学塾拟就了二副对联:一联曰:“春发其华秋结其实,行先乎孝艺裕乎文。”另一联是嵌字联,曰:“惕厉其躬谦冲其度,斋庄有敬宽裕有容。”


顺带提及,返回新加坡后,陈嘉庚曾于1898年及1900年两度回集美,处理母亲丧葬等事宜。到1903年,他已是第四度南下新加坡。从某种角度来说,陈嘉庚算是白手起家的,当年父亲生意失败,家道中落,直至1907年,爱拼会赢的陈嘉庚才将父亲欠下的债务还清。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陈嘉庚故居正前方的归来堂


从米业做起,日后陈嘉庚所经营的商业逐步扩展至黄梨种植业、黄梨加工业、树胶种植业。树胶加工制品业、船务运输业等;日后,他又相继办起饼干厂、肥皂厂、中药厂等实业。

若论倾财兴学,无人可与陈嘉庚比拟!

1925年,当时陈嘉庚从旗下各产业所得的利润虽有800万元之多,但他挹注于教育及其他公益事业所付出的款项之巨大,已令其商业王国捉襟见肘,以至日后倾圮,甚至频临破产,在世界经济大萧条时,陈嘉庚的商业王国也遇到了危机。除筹办集美学村外,陈嘉庚于1921年创办了厦门大学。

王赓武,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原香港大学校长,被誉为“新加坡国宝级学者”,事实上,他已入澳大利亚国籍。作为名闻世界的华裔史学大家,生于1930年的王赓武认为,陈嘉庚是企业精神与儒家道德社会责任相结合的典范。

1993年第二届华商大会上,王赓武在开幕式受邀发表演讲说:陈嘉庚不仅是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南洋最早具有环球化视野的华商,是华商的精神典范。他生产的东西很早就销售到世界各地,而他的胆识也为他带来了国际化的声望。

王赓武还表示,在生意失败后,陈嘉庚能从各种事务中抽身,把自己重新打造成极具影响力的社群领袖,他的理念感召了成千上万人,影响范围非常广。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陈嘉庚


在海外创办实业的奋斗精神,还有那心系桑梓的赤子情怀,陈嘉庚那种“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是一把精神火炬,要一代代传承下去。

仅在教育及公益慈善商业上的义捐,到底有多大的数目,可能是无法统计得一清二楚。举几个例子吧,从1904年至1934年这三十年,陈嘉庚捐予新加坡的款项,约四十二万元之多。而在国内,他大力发展集美学校,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师范,直办到水产航海、商业专科、国学专门学校等,其耗费的资金肯定是一大笔数目的。

开办厦门大学,他认捐一百万元,作两年开支;后来又认捐经常费三百万元,作十二年开支,每年二十五万元。要知道,在民国时期,当陈嘉庚将厦门大学交予当时南京政府教育部及福建省政府接办,变为国立大学时,陈嘉庚已独自维持整整16年了。

当时,为了使厦门大学及集美学校之经济有可靠来源,他特意聘请律师订下遗嘱,并安排交移各项财产,将南洋之所有不动产皆捐作集美学校永久基金,对厦门大学也是倾注了满腔热血。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厦门大学敬贤庭的陈敬贤先生塑像


这里,简略交代一下当年陈嘉庚创办集美师范学校的情形,也可见其兄弟联手合力的成就。

陈敬贤(1889-1936),13岁时随兄长赴新加坡,后来也在父亲开办的店中从业。当年,陈嘉庚是一手办学,一手经营实业,双头并进的。实业主要在新加坡,而办学则主要在家乡,特别是集美,事实上,这也是兄弟二人共同的事业,而且常常是兄弟分居两地交替工作的。

“诚毅”是集美大学的校训,是陈嘉庚亲定的,可很多人不知道,当年集美学校开学时,是由陈敬贤亲自公布的。另外,像集美师范、集美中学开学,还有《福建私立集美学校校歌》,都是陈敬贤亲自督办的,也正因如此,集美学校尊称陈嘉庚为校主,尊称陈敬贤为“二校主”。

1916年秋,陈嘉庚派遣胞弟陈敬贤返回乡里,创办集美师范学校。当时,陈敬贤从新加坡回来时身边还带着校舍图纸,还有在陈嘉庚菠萝罐头厂工作的郑世、郑布兄弟,他兄弟俩是福建闽南的永春人。当时,负责木工的设计及主持人叫郑林,就是由郑氏兄弟聘请的,承包水泥工活的是南安人,叫林仓。校址选在集美小学校舍后面的北边及西边的埭地,再填土垫高。

1918年1月,位于北、西二幢教室建成,分别叫“居仁楼”和“尚勇楼”,共耗费六万银元。当时,还收购埭北一片咸水田用于建厨房、温水房、浴室、水塔、电灯厂及救护队部等附属设施,另外还有学生宿舍(立功楼)、大礼堂(即今“敬贤楼”)、操场等。

遗憾的是,两幢教室的“居仁楼”,毁于1949年飞机轰炸,“尚勇楼”后来成危楼,解放后拆除变为现今集美小学的运动场。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集美大学百年校庆,陈嘉庚长孙为何提议要感谢陈文确、陈六使兄弟?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陈六使塑像


陈嘉庚先生倾财兴学,功垂竹帛,事实上,受其影响的人远不止其胞弟陈敬贤,还有其女婿李光前,还有族亲陈文确、陈六使兄弟等。

财富,源于智慧的结晶和勤劳的耕耘,但做任何事情都要行之有道,更要吐纳有道。假如一个人对财富的获取和分享均有道行之,那他一定是一个财富英雄,也可以称其为圣者。

一个人的身价及影响力,可能和福布斯或胡润富豪榜上排名不是等值的,当一个人在财富创造时展现出人性和品德、伟大的使命感,并赢得更多的追随者来传递他的价值及精神,那他所创造的财富在时间的长河中也总是在不断增值,甚至是裂变式增值。

大家仰慕陈嘉庚,绝对不单是羡慕其“富可敌国”身家资财,而是嘉庚精神,因为他的思想及精神、修为及品格的魅力,远不他曾拥有的财富更富有,也更备受敬重、津津乐道。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著名新加坡侨领、实业家、慈善家陈六使

2018年是集美大学建校100周年,百年校庆时,和陈嘉庚先生后人一道被恭请上台的,还有陈嘉庚族亲陈文确、陈六使兄弟的后人。

当时,陈嘉庚长孙立人先生突然无稿的演讲,他提议大家感谢文确、六使在建集美校村、集美大学时对陈嘉庚的援助。

全面抗战爆发之时,也是集美各校(集美大学的前身)最为艰困之时。当时,集美各校为避战火,曾内迁至福建山区的安溪、大田等地。那段艰苦支撑的岁月,经济问题无疑是学校遇到的最严重而又最困难的问题。

1939年8月,正殚精竭虑出资维持集美学校经费的陈嘉庚,曾在南洋发表《为复兴集美学校募捐启示》,发动集美校友捐款支持母校。当时,陈嘉庚的集美族亲陈六使托上海华侨银行代购公债100万元,以利息每年6万元,捐作集美学校复兴基金。

更值一提,1942年1月,日军发动对新加坡的总攻,新加坡危在旦夕,当年2月陈嘉庚被迫前往印尼避难,匆忙中来不及通知家人。即便在那危急的时段,陈嘉庚仍积极为集美学校的经费筹款。当年,陈六使汇国币700万元,此外,陈嘉庚女婿李光前、长子陈济民、次子陈阙祥都汇了钱。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陈嘉庚和女婿李光前(中)、侄儿陈六使(右)


没有陈六使,也许就没有新加坡的南洋大学,现今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就是合并南洋大学而来的。在新加坡,几乎每一个华人都欠陈六使一个人情!

陈六使,被称为“东南亚华人最后的体面”,他高举华文教育旗帜,不惜仗义疏财,甚至不惜对抗政府,还丢了公民权。然当年陈六使还是慷慨陈词说:中国是我们的根,文化是我们的筋,打断骨头连着筋。如果连汉语都不能说,那我们真就成没根的人了。

陈六使带头创办的南洋大学,于1956年正式开课,1980年被迫并入新加坡国立大学,这当中的25年间,南洋大学培育了无数英才俊杰。但因陈六使亲共爱华的坚定立场,为新加坡政府所不容,被李光耀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要知道,当年,只有小学文化的陈嘉庚族亲陈六使,带着整个东南亚华人中的商人、理发师、舞女,创办了南洋大学这所中文大学。

去年,我们写过一篇有关陈六使的文章,不少人反映说,能不能把陈六使的身世说的再详尽些?

1916年,陈六使从老家集美南来新加坡谋生,曾在陈嘉庚属下工厂工作,后来又在陈嘉庚旗下谦益公司任职整整9年之久。1923年,他与兄弟联手,合资创办联和橡胶公司,不久后辞去谦益工作,自创益和公司,并自任总经理,并成为星马树胶界巨子,先后创办了协和树胶有限公司,亚洲联合企业公司,马来亚纸制品厂,合众纸厂,亚洲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大石水泥有限公司等事业。

也就是说,陈六使一生主要有二大功业,一是胶业巨子,另一个是南洋大学的倡办人。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南洋大学倡办人陈六使


陈六使(1897—1972年),和陈嘉庚同乡,是陈嘉庚先生的堂侄,曾在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读过书。当年,陈家以务农及捕鱼为业,有兄弟七人,陈六使排行第六。

七个兄弟里,只有三哥陈文确、陈六使和七弟陈文章受过小学教育,因为家贫,其余四个兄弟都没有机会上学。

人口多、家中又贫寒,陈家兄弟中的老三陈文确、老四陈科斗、老五陈文知、还有老六、老七陈六使、陈文章都相继出洋到新加坡发展,其中,“过番”时陈六使是19岁,同样,陈氏兄弟最初都在族亲陈嘉庚旗下的公司做事。

1921年,也就是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并整合集美各校那一年,虚岁25的陈六使返回乡里娶亲,婚后携妻子张金鸾回新加坡继续在陈嘉庚公司工作。

在1949年之后,当时在全球橡胶业中称雄的胶坛巨子,有二个人物,一个是陈嘉庚女婿李光前创办的南益公司,另一个就是陈嘉庚堂侄陈六使创办的益和树胶公司。不妨举个例子,来印证当年陈六使在业界的影响力吧。1950年7月7日,拥有千余名员工的益和,被人纵火,消息传到伦敦交易所,本已出现颓势的伦敦胶价,即刻大幅度飙升。

在上世纪50年代,陈六使是当时马新华人社会侨领,曾任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中华总商会会长。陈六使幼时受教育不多,仅小学文化,然其和陈嘉庚一样,为兴办教育倾注热血,他受惠于陈嘉庚,更敬仰陈嘉庚,为兴办南洋大学而义无反顾,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继承了嘉庚精神。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娶陈嘉庚爱女、巨资捐建厦大,受陈嘉庚所器重的女婿李光前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厦门大学校园内的林文庆校长塑像


2005年初,厦门大学在校图书馆后池潭边,建造了“文庆亭”,并树立起林文庆校长的塑像。在很长时间,在厦门大学校史里,林文庆曾是长期被刻意回避的人物;青史总有定评,也许,对曾经沧海、屡陷漩涡的厦门大学前校长林文庆来说,这是个庆幸的结果。

林文庆,字梦琴,1869年10月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省海澄县(今漳州龙海)。1921年秋季开学,受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先生之请,林文庆出任厦门大学校长,整整耕耘了16年。

事实上,1920年筹办时,陈嘉庚原定的厦门大学校长是汪精卫,然被汪推辞未就。后来,厦门筹备委员会临时推荐邓萃英出任校长,可邓萃英也舍不得北洋政府教育部职务,或其他原因,于1921年4月到厦门大学的临时校舍上任后,不久后也辞去校长职务。

这里,并非要谈林文庆和厦大风风雨雨那些年的那些事,我是想说,林文庆校长也是深受陈嘉庚精神及教育救国感召下的可敬之人。当年,为襄助陈嘉庚兴学伟举,林文庆放弃其本身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的事业以及数百万元资产。顺带说下,林文庆曾是孙中山先生的机要秘书。

陈嘉庚,把厦门大学献给了国家,尽管林文庆有一段时间被“遗忘”,但他并没有忘记厦大。1957年1月,林文庆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将位于鼓浪屿笔架山的别墅捐赠给他曾为之奋斗16年之久的厦门大学。此时的他,已离开厦门大学20多年了。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著名爱国侨领、东南亚橡胶大王、教育家、慈善家李光前先生


陈嘉庚倾财兴学,受其影响之深的莫过于他最器重的女婿、著名爱国侨领、东南亚橡胶大王、教育家慈善家李光前先生。

厦门大学,被国内外公认为“最美大学之一”,那一组组琼楼玉宇般建筑中,由李光前本人及其后人捐建的建筑很多,像厦门大学标志性建筑的建南大礼堂楼群,就是由李光前先生捐建的。

毫无疑义, 李光前与厦门大学的深厚渊缘,源于他与陈嘉庚的特殊关系。与岳父陈嘉庚,对于李光前而言,既有知遇之情、翁婿之情,也有朋友之情,同时,他更是陈嘉庚精神不折不扣的传承者之一。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更难能可贵的是,陈嘉庚的外孙,也就是李光前家族二代、三代至今仍为兴学及公益事业在奔波之中。

厦大校园的嘉庚楼群,是厦门大学迈入21世纪的标志性工程,二号楼“成枫楼”,由新加坡华侨吴定基、李织霞伉俪捐资528万元兴建,并以李织霞女士的父亲李成枫先生的名字命名,而有“新加坡报王”之誉的李成枫,就是李光前的族亲。您看,嘉庚精神影响了多少人呀!

李光前在商业上的成就,自然不必多举,如果说在慈善公益特别是倾资办学上,李光前是继陈嘉庚之后又一位以倾资兴学而彪炳青史的商界人物,如此的翁婿接力,在中国近现代商业历史及华侨史上更是空前未有的。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福建南安梅山的李光前故居


李光前(1893年-1967年6月2日),生于1893年10月,祖籍福建南安梅山竞丰村,今天的梅山镇旧时称芙蓉乡。幼年的李光前家境贫寒,靠替人放牛来增补家用。早早深知生活的艰难,也让放牛娃李光前日后磨炼了身处逆境奋发求生的意志。

事实上,李光前祖上也是殷实人家,但到了其父亲李国专(注:李国侯,字国专)这一代,因生意经营不善而家道中落。在新加坡当小学教员时,李光前睡在教室,学生问他为什么不怕蚊子咬?李光前笑道:“我从小是被蚊子养大的。”

1901年,李光前的生母林和姊病逝,林和姊是厦门人,当初李国专在厦门经商时迎娶的。因生意难做,李国专南渡新加坡谋生,1903年,李光前随父亲来到新加坡。

李光前在家排行在二,原名李玉昆,他哥哥叫李玉麟,还有个胞弟叫李玉荣,李光前八岁丧母,到新加坡后,他曾在新加坡的英印学堂和养正学堂就读,1908年回国先后求学于南京暨南学堂、清华学堂和唐山交通(今交通大学)等名校。辛亥革命爆发时,他积极响应,并加入同盟会。

1912年,在国内中断学业的李光前,再次南返新加坡。1915年,李光前从美国留学回来,进入爱国侨领庄希泉创办的中华国货公司担任英文秘书及涉外联络工作,由此开启经商生涯。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李光前与陈嘉庚长女陈爱礼结婚场景


1916-1927年,经庄希泉再三劝说,李光前受聘于陈嘉庚的谦益公司。他从公司小职员做起,工作二年任橡胶贸易部经理,并成为陈嘉庚最得力的事业助手,当时李光前年仅23岁。

据陈嘉庚回忆录,1917~1920年,李光前所在的谦益公司,每年的盈利皆在八十万至一百万元之间;在当时来说,已是一个天文数字。

投我毛毡,报之雨伞!陈嘉庚“慧眼识快婿”,自己愿意把长女托付给李光前,更因为赏识李光前,不久后,陈嘉庚很快把公司的所有橡胶业务交于李光前管理。1920年,27岁的李光前和时年l7岁的陈嘉庚大女儿陈爱礼结婚。

1927年,李光前在麻坡与友人创设烟胶厂;翌年,他离开岳父创办的谦益公司,自主创业,成立南益橡胶厂,后来改组为南益橡胶公司。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除了树胶业外,李光前兼从事银行业,并于1937年至1964年出任华侨银行董事主席,此时的李光前,已跻上马新橡胶业及金融业巨子行列。

与岳父陈嘉庚一样,李光前对于教育及慈善事业,无不鼎力资助。当年,陈六使倡办南洋大学,李光前认捐占实收捐款总额10%之多。1952年,李光前设立李氏基金,对马新两地公私立文教机构及华人社团、赈灾济贫、建安老院、孤儿院、残障中心、寺庙等,作了无法计数之资助,也无不尽心尽力。

顺带提起,1962年在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改称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就是李光前。因对新马地区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光前被新马社会推崇为“华人中的第一人”。

1967年6月2日,李光前逝世,李光耀在唁电中说:“李光前先生是我们社会中受人尊重的一员,这不只是因为他聚集的财富,更由于他对我们的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鲁迅


受当时厦门大学国学院院长林语堂先生邀请,鲁迅于1926年9月4日至1927年1月16日任教于厦门大学,月薪是400银元。

很多人不晓得,厦门大学在初创时期,之所以敢于重金礼聘名教授,和其经费充裕不无关系,而这多与陈嘉庚在新加坡的企业经营顺利有关,更是其爱婿李光前超凡经营能力的展露。

要知道,当年厦大规定,教授月薪最高可达400大洋,讲师200大洋,助教150大洋,可当时的私立复旦大学校长及专任教授的月薪是多少?最高的仅有200大洋。

1964年,在李光前71岁时,他将其在南益集团拥有的全部股权48%捐给李氏基金。在当时,这是多么大的数额啊!即便今天,它每年分得的股息,更是几千万,甚至整亿元。

1967年李光前逝世之后,李光前的子女即公开对外宣布:家族设立的李氏基金,决不因李光前先生的去世而有任何影响,家族后代仍秉承先辈遗志,遵照李光前“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意愿,继续支持科技、文教活动。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陈嘉庚外孙、新加坡李氏基金主席李成义与夫人张冶华医生


李光前生前育有6名子女,长子李成义博士于2016年5月10日去世,享年95岁。李成义是新加坡非常知名的企业慈善家和社区领袖、新加坡李氏基金主席,与父辈李光前及外公陈嘉庚一样,他也是一生乐善好施、造福桑梓的慈善家,曾被评为“国际十大儒商”之一。

厦大初创之时,李光前曾给予重要的办学经费资助,特别是他帮助岳父陈嘉庚在经济不济的情况下渡过了难关,在维持厦大的生存和发展上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建国后,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进入扩建、重建时期,仅1950年起至1955年这五年,由女婿李光前捐款、陈嘉庚主持扩建的厦门大学新校舍共计有25幢。

其中,厦大的建南大会堂、南安楼、南光楼,“建”是福建之意,而“南”字,就是李光前祖地南安。另外,李光前家乡梅山的旧称“芙蓉”,故有芙蓉楼;丰庭楼的“丰庭”,是李氏宗族祖居地;国光楼的“国”和“光”,取名于李光前的“光”及其父亲李国专名字中的“国”。厦大的竞丰楼,取名于李光前李氏祖居的竞敏村、丰庭村;而成义楼、成智楼、成伟楼,则是陈嘉庚的外孙、李光前三个儿子李成义、李成智、李成伟名字来命名的。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2013年,李光前次子、新加坡李氏基金代主席李成智携夫人吴诚回南安家乡


和外公陈嘉庚、父亲李光前一样,李光前三个儿子李成义、李成智、李成伟,也都是淡然散财,兼济天下,如今家族第三代及后人也传承这个理念,继续大力捐助教育和慈善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陈嘉庚、李光前的精神,不仅有家族儿孙来传承,如今在吉隆坡,更有许多富商如陈友信、陈凯希等联合设立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会来推广。这,不就是传承与发扬慈善精神的最好境界嘛!

继承嘉庚宏愿 ,倾资兴教如一。在金钱观方面,李光前与岳父陈嘉庚有着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陈嘉庚的金钱观是:金钱如肥料,宜施不宜积。积则愈积而愈流毒,施则无施而不繁荣。

女婿李光前的金钱观是: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对于财富,李光前的态度就是对金钱不要积下,要散出去,不做守财奴。


本文内容为一波说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和摘录发送


论倾财兴学,无人可比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慷慨,堂侄办南洋大学

上一篇新闻

老四!广州反超天津,这意味着什么?

下一篇新闻

25000000!宁波舟山港年集装箱吞吐量创新高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