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本周重要事件驱动投资机会一览

国务院发文 以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其中提到,围绕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重大战略部署,持续增强数字政府效能,更好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优化数字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推动数字技术和传统公共服务融合,着力普及数字设施、优化数字资源供给,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探索城市信息模型、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运用,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化支撑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加快补齐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短板,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不断提高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水平。

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举措,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意义重大。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

◆A股公司中,数字政通(300075)以具有其特色的网格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为核心,业务涉及智慧城市管理、智慧综合行政执法管理、智慧社会综合治理以及新一代多网融合电子政务系统等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南威软件(603636)在政府“放管服”改革、城市公共安全、基层社会治理和运营服务领域深耕多年年,在各领域业务场景形成深厚业务沉淀和技术积累。浪潮软件(600756)市场份额稳居中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解决方案市场前列。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动线控制动系统加速爆发

据报道,近两年,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和政策不断加码,汽车制动系统开始快速向线控方向演进。比亚迪、长城、吉利、集度等整车厂对此领域重视度升级,博世、大陆、采埃孚等国际零部件巨头投入力度逐步加大,伯特利、联创汽车电子等一批国内品牌也开始发力,整个线控制动赛道升级,并引发资本市场的追捧。线控制动系统技术开始由原来的“选配”,逐步向“标配”进化。

线控制动系统即电子控制制动系统,在新能源车辆中,线控制动系统用电子助力替代真空助力,解决了新能源车缺乏稳定真空源的问题。线控制动还可实现能量回收,提升续航里程。此外,线控制动是自动驾驶汽车“控制执行层”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实现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执行基石。基于诸多优势,线控制动系统已是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必然选择。

线控制动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目前渗透率较低,约3%,且仅有少量车型配备,新能源汽车配置率相对较高。随着新能源汽车、L3及以上智能驾驶车辆的逐步渗透,线控制动市场有望爆发。业内表示,线控制动目前处于商业化初期,未来市场会快速放量,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达26%。

亚太股份(002284)公司是国内自主品牌最早量产ABS和线控制动系统的企业,公司正在向国内外各大整车厂包括特斯拉等积极推广公司产品及技术。

万安科技(002590)目前公司重点在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研究开发,为其他客户的L3或更高级别自动驾驶项目提供线控制动系统。


颠覆想象 量子电池将充电时间缩短到秒级

据报道,近日,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IBS)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量子电池的新理论,可将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提高200倍,这意味着在家充电时间将从10小时减少到大约3分钟。在高速充电站,充电时间将从30分钟缩短到仅仅几秒钟。

充电时长仍然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更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量子电池相较于传统电池,之于量子计算机跟传统PC计算机,其性能差距一目了然。量子电池不但充电速度快,大型的量子电池,还能成为新能源储存的新解决方案,随着量子物理学的进展,将会颠覆整个产业以及大家对于未来生活的想象。

◆A股公司中,中来股份(300393)在互动平台表示,在众多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结构里,量子技术在中来N型电池技术中应用最深入。天迈股份(300807)拥有“一种基于量子电池的无线充电方法”的专利。


宁德时代发布CTP3.0麒麟电池 能量密度超特斯拉4680

据报道,6月23日,宁德时代发布CTP3.0麒麟电池,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通过电芯大面冷却技术,麒麟电池可支持5分钟快速热启动及10分钟快充。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包的电量,相比4680系统提升13%,实现了续航、快充、安全、寿命、效率、以及低温性能的全面提升。麒麟电池将于2023年量产上市。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奥特佳(002239)、科创新源(300731)等。

◆宁德时代CTP3.0麒麟电池正式发布后,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转发了相关消息的微博,并配文“明年见”,疑似默认理想汽车明年推出的纯电车型将搭载麒麟电池。当日晚间,宁德时代官方微博则转发了李想的微博进行互动,表示“麒麟有理想”,进一步明确了此次合作。


宁德时代发布新版麒麟电池、热管理市场空间广阔

宁德时代6月23日发布CTP3.0麒麟电池,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轻松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包的电量,相比4680系统提升13%,并将于2023年量产上市。

麒麟电池从热交换本质着手,重构水冷系统,换热面积扩大四倍,大大提升了电芯换热效率。中信证券袁健聪表示,新能源汽车从主动和被动两方面加强对电池的热管理,分别是热泵系统中冷却水回路对三电系统进行冷却/加热;以及被动管理主要起导热/隔热、阻燃等作用。随着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叠加更高安全性的要求,热管理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银轮股份(002126)已发展成为国内汽车热管理行业的龙头企业,客户包括宁德时代;

华峰铝业(601702)主营铝热传输材料,与比亚迪等电池巨头在条形电池用铝材、水冷板及汽车热交换器材料等方面有稳定合作。


宁德时代发布CTP3.0麒麟电池、锂电设备商迎技术迭代新机遇

据媒体报道,6月23日宁德时代发布CTP3.0麒麟电池,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轻松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同日,宁德时代定增结果发布,随着本次定增落地,新一轮设备招标即将开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锂电池进入新一轮深度竞争,锂电设备迎来发展新机遇。

今年以来在宁德未大规模招标的情况下,设备公司依然表现出较高的订单增速,一方面是国内非C电池厂的招标体量放大,包括传统玩家和新势力玩家共同入场,另一方面海外扩产带来较大增量,行业进入全面扩产期,增量需求导入延续锂电景气度,设备公司订单结构也更趋均衡。随着市场的逐步恢复,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续的预期,锂电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据悉,国内6月锂电排产环增5~10%,7月排产显着增长迎接旺季,预计第三季度排产有望环比增40%~50%。海外方面,预计三季度销量也将有明显恢复,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上修至980万辆,同增55%。券商认为,随着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开启锂电池新一轮深度竞争,相关技术工艺加速迭代进化,海外扩产有望打开设备企业二次成长曲线。

先导智能(300450)为宁德时代五大供应商之一,也国内唯一一家可以为比亚迪和特斯拉提供动力锂电池卷绕机的企业,具有出海能力。

利元亨(688499)是国内锂电池制造装备行业领先企业之一,已与新能源科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近期猪价持续上涨、机构看好猪周期供需格局反转

博亚和讯数据显示,近日生猪市场涨势明显,特别是产能同比下降明显的河南、山东等北方地区。6月23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7.77元/kg,较昨日上涨0.36元/kg。

东海期货指出,6月至8月商品猪出栏预计环比持续下降,养殖企业出栏计划完成较好,刻意减少出栏比例和增重来抗衡压价行为,生猪供应或迎来周期低点。养殖成本如防疫成本和饲料成本的提升将大大提高猪价的底部。此外,随着疫情好转,餐饮恢复,生猪需求有望好转。

公司方面,牧原股份(002714)、新 希 望(000876)等为国内生猪养殖龙头企业,规模及成本控制优势明显。

房企融资持续改善 强信用房企盈利或率先企稳

  近期,房企端融资支持、风险纾困等政策在陆续落地,房企融资环境持续改善。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日前下发了一份关于召开“房地产纾困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商洽会”的通知。通知显示,为贯彻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览子政策措施,尽力解决房地产项目纾困过程中的急迫困难,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定于7月26-27日举办“房地产纾困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商洽会”。商洽会的主要议程包括:金融机构纾困方案介绍、房企在市场变化中保持稳健发展、房地产项目纾困诉求共性分析等。

  今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存在,主基调稳增长维持不变,地产作为国内经济支柱产业,各地地产政策持续松绑,地产链景气度有望回升。目前行业的分歧点在于政策宽松能否带动销售复苏以及房企盈利中长期能否修复。针对分歧,机构分析认为:1)虽然本轮周期销售的复苏路径较以往更加艰难和曲折,但修复终有时。目前政策宽松已经过渡到了高能级城市,从城市库存来看,高能级城市已经具备宽松基础,政策储备工具依旧丰富,大面积的城市宽松还在途中。从高频数据来看,部分城市的政策宽松效果已经开始显现;2)今年首轮土拍各城市优质地块供给比例加大,并且总体溢价率处于历史低位,中长期来看,土地市场的良好环境将促使强信用房企盈利率先企稳。在“稳增长”主线下,央国企仍有上行空间,在销售企稳和收并购规模加大的预期之下,优质民企也有机会。

  另外,从国家统计局6月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来看,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势头。市场统计数据也显示,多个地产行业数据出现边际改善。建议关注保利发展(600048)作为经营管理能力优秀的龙头央企,融资优势明显,已经深耕核心城市群多年,5月销售环比略有改善;南山控股(002314)目前融资渠道畅通且具有一定融资成本优势,在资金及融资额度的储备上仍有充足的空间。公司销售增长稳健,土储量足质优,主要布局在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及粤港澳等地区的核心一线及强二线城市。


城市更新重大项目批量落地 关注功能性建材股

  今年以来,城市更新立法再提速。《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近日发布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北京成为继深圳、广州、上海之后,第四个针对城市更新立法的一线城市。此外,南京也将城市更新立法提上日程。立足于扩大有效投资,不少地方还在加快酝酿并批量落地城市更新项目,并纷纷成立城市更新专项资金、产业基金等。包括财政资金、金融贷款、社会资本在内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正在加快构建。

  2021年以来,中央10余次表态支持城市更新或直接出台相关政策,城市更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城市更新已升级为国家战略。中央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2022开年伊始,超30个省市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城市更新相关内容,“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又一次写入政府报告。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内需潜力巨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411个城市共实施2.3万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达5.3万亿元。

  另外,叠加2022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以及细分行业“涨价潮”的规模正在日益扩大。建议关注功能性建材如防水材料、管材、涂料等,相关公司如东方雨虹(002271)、北新建材(000786)等。


南方多省发布流感预警 关注疫苗投资机会

  21日,广西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发布消息,近期广西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及流感病毒阳性率均有所上升,以甲型流感(H3N2)病毒为主,全区已进入流感夏季流行高峰。近期,包括广东、江西、福建、广西等在内的南方省份相继发布了流感预警,如广东疾控方面早在6月17日就发布消息称,流感监测数据提示该省已进入流感夏季流行高峰。根据中国流感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6月6-12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门诊病例中流感样病例占比(ILI%)为5.8%,高于前一周水平(5.1%),高于2019-2021年同期水平(4.4%、3.0%和4.3%)。

  对于此次流感爆发原因,专家表示可能跟气候变化有一定关系。今年五六月以来,南方多地降雨频繁,气温有所降低,这可能给流感病毒创造了适宜的传播环境;同时在当前新冠大流行下,需要更加重视流感和新冠叠加流行风险,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标的方面,可关注华兰疫苗(301207)、金迪克(688670)等。


猴痘病例已输入亚洲 世卫将就猴痘召开紧急会议

  21日表示,在新加坡发现首例猴痘境外输入病例。另据韩国防疫部门21日通报,韩国当天发现一例猴痘疑似病例从仁川国际机场入境韩国。猴痘病例已输入亚洲,病毒不断扩散。世界卫生组织将于23日召开紧急委员会会议,以评估目前在多国爆发的猴痘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7个猴痘流行国家以及32个非流行国家今年报告猴痘确诊病例1600例,疑似病例近1500例,死亡病例72例。绝大多数确诊病例来自欧洲,死亡病例均来自猴痘流行国家。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评估猴痘的全球公共卫生风险级别为“中等”,一旦开会评估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则相关猴痘概念股有望卷土重来。

  相关公司中,万孚生物(300482)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和U-Card DxTM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已获得欧盟CE认证,公司会对海外市场的相关疫情发展密切追踪,积极把握相关订单机会;润达医疗(603108)近日旗下控股子公司润达榕嘉的猴痘病毒检测系列产品包括猴痘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猴痘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及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PCR法)在内的三款产品均通过欧盟CE认证,可在欧盟国家以及认可欧盟CE认证的国家进行销售,有效助力海外猴痘病毒的快速诊断和防控。


旅游旺季即将来临 文旅消费蓄力待发

  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旅游业有序恢复发展背景下,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启动“美丽中国 美好生活”2022年国内旅游推广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进一步拓宽受众、丰富内容和形式,更好引导和促进旅游消费恢复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恢复发展社会氛围,提升旅游企业和行业信心。

  另外,随着暑期的来临,学生毕业游、避暑游、亲子游市场也将迎来一波上涨。近日,各地纷纷推出针对暑期的乡村休闲、亲子研学等方面的旅游线路,发放景区免门票、降价促销等旅游惠民“大礼包”,进一步鼓励旅游消费。浙江、云南、山东、湖北等多省市在6月份陆续推出旅游消费券,贵州黄果树瀑布、陕西华山、厦门鼓浪屿等知名景区相继宣布对游客免费。各地旅行社以及旅游平台也纷纷看好暑假游消费市场。去哪儿6月18日发布暑期档出行大数据,旅游市场加速复苏势头强劲,其中,6月1日至6月15日,全国酒店预订量较5月后半月环比增长超过100%;同程旅行6月19日发布《2022暑期旅行消费预测报告》,综合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及各种利好政策的支撑,对比2021年同期,预计2022年暑期国内旅游市场将重回复苏轨道,整体出游人次将有望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0%以上;飞猪旅行方面表示,618活动商品总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超40%。其中,高星酒店套餐成交额同比增长90%。旅游商品的核销进度也在加快,截至目前,618大促中售出的酒店套餐商品核销金额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

  叠加中央和地方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为旅游业“减负”“输血”。建议关注锦江酒店(600754)、中青旅(600138)中国中免(601888)等。


生猪价格迭创新高 助推饲料行业景气度提升

  22日外三元生猪报17.14元/公斤,本周三天涨幅近3%。据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会商研判,上一轮“猪周期”已于今年3月份猪价筑底时结束,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开启两个多月,目前猪价处于上行通道,预计下半年猪价总体将处于合理区间,养殖盈利处于正常水平。

  新一轮“猪周期”开启,猪价进入上行通道,养殖端压力减小,后周期饲料有望加速回暖。近期一大批饲料企业纷纷宣布涨价,且范围越来越大,继广东、四川、重庆、云南、安徽、江西、贵州、福建、江苏等地纷纷发布涨价通知。包括新希望六和、海大、海鼎、漓源、大北农、扬翔等大企,最高涨500元/吨。建议关注海大集团(002311)、正虹科技(000702)等。

培育钻石行业进入新一轮洗牌 行业龙头有望受益

  据悉,培育钻石即将进入新一轮洗牌,之前受困于原控股股东财务问题的隐形培育钻石巨头豫金刚石将于6月24日退市,其集团拥有的1500台压机数量比肩目前龙头中南钻石(中兵红箭子公司)和黄河旋风,该资产去向决定了未来培育钻石新龙头的诞生。据券商草根调研,多方渠道已经接触了豫金刚石目前控股股东河南省国资委,重组计划大概率本月底公司退市后落地。

  行业层面,5月培育钻石出口创历史新高,单月渗透率提升至7.8%,展现了终端对培育钻石的旺盛需求。近期LVMH集团风投部门及其他几家向以色列培育钻石生产商LUSIX投资9000万美元,此前今年3月,LV旗下腕表品牌TAG HEUER展出了使用培育钻石的腕表,体现更多、更高端品牌对培育钻石的关注。

  相关公司中,中兵红箭(000519)培育钻石产品是中南钻石进军消费品领域、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在大尺寸产品方面占据技术优势地位。四方达(300179)与郑州大学在CVD金刚石相关技术合作是基于战略发展需要进行的技术储备,在相关应用领域提升高纯度、大尺寸CVD金刚石研制能力,相关CVD金刚石制备技术经过特定工艺调整后,可用于培育钻石的生产。


“铝代铜”呼声再起 空调用铝制换热器团标将制定

  在铜等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中国家电行业再次响起“铝代铜”的呼声。最新获悉,《空调用铝制换热器可靠性》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即将展开,将广泛联合业内企业,以标准引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换热器是暖通制冷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之一,从材质上分,主要有铜制和铝制两类;从产品特性来看,有翅片式和微通道两种。其中,翅片式换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铜管,微通道换热器基本都是铝制的。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应用以铜管翅片换热器为主。在节能、环保、成本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微通道换热技术自本世纪初开始,应用领域从汽车制冷行业开始逐渐延伸到家用空调制冷行业。业内预计,在微通道换热器热泵技术日趋成熟、空调市场刚性需求、空调厂家对微通道技术逐渐认可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预计未来3-5年内,家用空调微通道换热器市场将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国内涉足微通道换热器市场的上市公司有:三花智控(002050)产品覆盖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及汽车零部件两大行业,且市占率较高;宏盛股份(603090)是铝制换热器龙头之一,产品应用于家用空调、商用空调、汽车空调、机房空调、热泵热水器;盾安环境(002011)盾安能够生产长度300nm-3500nm,高度200nm-1500nm的微通道换热器,可用于家用空调、商用空调、汽车空调、冷藏运输、通讯环境控制等领域。


清洁能源领域颠覆者 中国计划开展空间太阳能项目

据报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计划开展空间太阳能发电技术实验,可能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颠覆者。首先,中国将于2028年向近地轨道发射一个10千瓦的太阳能集热器,该集热器能够向地面接收站传输太阳能。接着,到2030年,中国将在地球静止轨道上部署一座1兆瓦的太阳能发电站,能够将太阳能跨越35800公里传输到地球表面。此后,中国将建设另一座10兆瓦的发电站,最终建成一个能够为大城市供电的2吉瓦电站。

空间太阳能已经成为全球热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能源部联合启动并资助“SPS(Solar Power from Space)基准系统”,欧洲启动“空间探索与利用的系统”研究等。印度、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等国亦在空间太阳能电站研究领域持续发力。我国也在不断加强科技攻关。6月5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研团队“全链路、全系统的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通过验收,该项目成果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将为空间太阳能在民用及军用两大领域的应用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A股公司中,乾照光电(300102)空间用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是公司主导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航天工业卫星、飞船等领域,目前处于稳定出货中,市场占有率超过50%。云南锗业(002428)伏级锗产品为太阳能电池用锗单晶片,主要运用于生产太阳能锗电池,多用于空间飞行器等领域。


禁止第三方平台直接参与药品销售 传统零售受益

据报道,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此次新增的第八十三条中明确规定: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得直接参与药品网络销售活动。

业内认为,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对医药电商的发展总体上是大力支持的,并且不断出台相关利好政策。一位医药电商平台业务负责人表示,这一新政最大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明确了自营和第三方平台的界限,要求现在的电商平台要么纯粹进行自营药品销售业务,要么纯粹做一个第三方平台。新政利好拥有电商业务的传统医药商业企业,如九州通(600998)、百洋医药(301015)、一心堂(002727)等。


全新化学诱导全能干细胞 生物“再生”技术迎来突破

据报道,来自清华大学药学院的丁胜教授及其团队,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药物组合,能够特异地诱导出一类具备转变为完整有机体潜能的全能干细胞。该研究标志着全新的生命创造研究领域开启。在未来,动物身上的血液、皮肤等任何一处体细胞,都能通过重新编程为多能干细胞,进而“用药”后成为能够独立形成生命的全能干细胞。

从克隆技术到再生医学,如何找到除自然胚胎孕育之外的其他途径来创造或复原生命,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追求的一个目标。深入理解并掌握全能干细胞的意义深远,例如,它为再次创造个体生命甚至加速不同物种的进化创造了可能。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中源协和(600645)、优宁维(301166)等。

三大举措加力支持、汽车相关消费有望增加2000亿元

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大汽车消费支持的政策:一是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二是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考虑当前实际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延期问题;三是完善平行进口政策,支持停车场建设。政策实施预测今年增加汽车及相关消费大约2000亿元。

另据乘联会数据,6月13日至19日,乘用车零售41.6万辆,同比增长39%,环比上周增长19%,较上月同期增长55%。

东方证券认为,新能源车产业链近半年的调整,基本上反应了市场对高产品价格、高周期盈利和高估值的担忧。随着疫情改善,最后一个利空因素也即将收尾。目前无论是短期的销量修复反弹,还是半年维度的环比持续改善,抑或长周期超预期的“新增+置换”市场空间角度,板块都进入了逻辑通畅、基本面不断改善阶段。

长安汽车(000625)的阿维塔11已于上月公布座舱内饰并开启预订,计划年内正式交付,阿维塔011将于6月-7月在广州、北京、上海和武汉举办巡展;

永新光学(603297)向理想L9间接供货激光雷达光学部件;

和而泰(002402)是理想汽车控制器供应商。


多家公司纷纷扩充光伏产能、技术迭代或由设备先行

晶澳科技(002459)22日晚公告,拟以26.22亿元投资扬州10GW高效电池项目。近期已有多家公司宣布扩充光伏产能,如金刚玻璃17日宣布拟投资41.91亿元建设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项目,以及天合光能的垂直一体化布局。

低成本是光伏成为全球主流能源的必要条件,当前新型电池技术百花齐放,TOPcon、HJT、P-IBC成为下一代新技术的有力竞争者。兴业证券王帅表示,短期看TOPcon与P-IBC电池将通过差异化市场需求并行发展,长期将由HJT技术形成统一路线,扩产节点取决于其提效降本技术落地情况。行业技术迭代设备先行,设备厂家有望先行享受新增市场带来的利润增量。

迈为股份(300751)是全球领先的光伏电池片设备供应商,持续布局HJT整线设备;

帝尔激光(300776) 全面进军光伏激光应用领域,对于各技术路线的高效电池及组件均有产业化布局。


包钢股份上调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行业需求持续高增

包钢股份(600010)拟与北方稀土重新签署《稀土精矿供应合同》,自7月1日起双方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39189元/吨(较此前上调逾45%),稀土精矿2022年交易总量不超过23万吨。

稀土是不可再生资源,目前全球已有多个经济体相继出台政策,将稀土纳入国家战略资源储备。中信证券敖翀表示,在全球环保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等领域将持续高速发展。预计2030年国内、海外新能源汽车将分别拉动6万吨、7.8万吨的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增量,2030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或达36万吨以上,稀土行业下游需求有望维持长期高速发展态势。

公司方面,盛和资源(600392)、厦门钨业(600549)是国内稀土龙头厂商,并拥有海内外多元化的稀土精矿供应渠道。


不仅马斯克这家零售业巨头也在布局智能机器人

在一份监管文件中,沃尔玛披露其持有Symbotic公司62.2%的股份。Symbotic是一家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研发商。沃尔玛曾表示将在其所有42个区域配送中心配置Symbolic仓库机器人,旨在通过更有序地移动商品来加快商店订单处理,并提高库存的准确性。

特斯拉CE0马斯克近日表示,将于9月底研制人形机器人原型。特斯拉内部将其命名为“Optimus(擎天柱),其头部将配备与特斯拉汽车相同的智能驾驶摄像头,内置FSD芯片,并与汽车共用Al系统。

中金公司认为,与工业机器人市场已经发展相对成熟不同,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还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对比来看,无人驾驶汽车的本质即为聚焦高速运动场景的特殊四轮机器人,智能人形机器人有望借鉴和受益于自动驾驶汽车在核心技术、智能化升级、产业链完善三方面的迭代,迎来蓬勃发展。建议关注机器感知、人工智能和服务机器人本体三个领域。

公司方面,东杰智能(300486)最新公告子公司取得“一种具有压力调节功能的双通道机器人”的发明专利证书;天奇股份(002009)全资子公司总承包建造了优必选公公司的多个人形机器人装配线项目;润和软件(300339)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有基于Hikey开发板开发出应用于智能机器人相关软件。


下游需求持续旺盛国内金属硅多个品种价格上调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6月21日国内金属硅(又名工业硅)多品种价格上调。其中,2202#、411# 553#金属硅分别上涨3.85%、3.72%、3.99%,报价分别为27500元/吨、19400元/吨、18250元/吨。

中银证券认为,需求方面,下游有机硅供不应求的局面暂末缓解,有机硅新产能陆续投放有望拉动对金属硅的需求。原材料普涨形势下,金属硅生产成本或持续走高支撑价格,有机硅国外需求旺盛,新产能爬坡仍需定时间,预计金属硅价格仍将维持高位。

公司方面,合盛硅业(603260)主营工业硅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工业硅产能79万吨/年;新安股份(600596)现有工业硅产能10万吨,预计2022年底工业硅产能有望达到30万吨以上。


浙江大力推进房地产项目纾困将与金融机构对接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浙江省房地产业协会商定,将于2022年7月26-27日在杭州市联合主办“房地产纾困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商洽会”,主要议程包括:金融机构纾困方案介绍,以及纾困项目与金融机构、有意兼并重组合作发展解决项目困难的企业对接商洽等。

此前,浙江省房协与浙商资产初步成立100亿规模的“并购重组专项资金”,推动危因房企项目并购重组。东北证券吴胤翔指出,各地政府土地出让陆续出现降低起拍价、提高限价、调整出让规则等利好政策。同时,民营房企通过发行带信用保护工貝的债券改善自身流动性,叠加市场销售端环比改善,行业整体向上趋势不变。投融资方面占优的头部央国企优势显现,随着末来民企流动性改善机遇增加,其估值性价比凸显。

公司方面,滨江集团(002244)是浙江龙头房企,保持拿地强度,聚焦优势区域,逆势投资力度不减反增;中交地产(000736)2021年通过收并购、增资以及招拍挂的方式获取新项目24个,新增士地储备超过370万平米。


超越晶硅电池 全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实现突破

据报道,经国际权威机构JET第三方认证,南京大学谭海仁及其科研团队研制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稳态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8.0%,该项技术已有公司承接产业化,在国际上首次超越单晶硅电池的最高效率26.7%,创造了人类光伏发展的新的历史。同期,团队在大面积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组件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采用可产业化的制备技术,实现了认证效率21.7%的叠层电池组件,为目前大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的最高转换效率。

近些年新产品钙钛矿电池性能突飞猛进,且它的生产成本更低,也更节能,被业内认为最具潜力的第三代光伏技术。业内预计未来通过使用新型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转换效率最高能达到50%左右,是目前商业化的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2倍左右。

◆A股公司中,拓日新能(002218)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对钙钛矿光伏技术已早有研究,并有项目储备立项。公司正与相关行业企业探讨合作布局。协鑫集成(002506)协鑫集团旗下苏州协鑫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钙钛矿组件中试生产线。


基因编辑白细胞 将有效治疗艾滋病及部分癌症

据报道,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开展的一项新研究为艾滋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独特方法,有望开发成相关疫苗或促成一次性治疗艾滋病。这项技术利用了B型白细胞,这些白细胞能在患者体内进行基因改造,并分泌针对艾滋病病毒(HIV)的中和抗体。该研究发表在最近的《自然》杂志上。研究人员称,他们结合了CRISPR将基因引入所需位点的能力,以及病毒载体将所需基因带到所需细胞的能力,从而改造了患者体内的B细胞。研究人员预期,在未来几年内,将能以这种方式生产治疗艾滋病、其他传染病和某些由病毒引起的癌症(如宫颈癌、头颈癌)的药物。

基因编辑是医疗诊断与治疗的革新技术,从百亿空间的生育生殖检测,到千亿市场的肿瘤个体化治疗,再到万亿级的基因体检咨询市场,蕴含巨大的市场潜力。此外,精准医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更为我国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带来强有力的催化作用。

◆A股公司中,安科生物(300009)参股公司博生吉安科专注于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积极推进针对B细胞来源的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的CD19CAR-T临床研究工作。开能健康(300272)参股美国ASC公司,后者拥有全球领先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技术和TARGATT技术)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获诺贝尔奖)两大技术平台。


广电总局发文 加快推进高清超高清电视发展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清超高清电视发展的意见,目标到2023年底,省级电视台应实现全部频道高清播出;到2025年底,地级和有条件的县级电视台全面完成标清电视向高清电视的转化,省级电视台基本具备超高清电视制播能力。自2022年7月1日起,有线电视网络新增传输的电视频道应为高清超高清频道,具备条件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可结合本地实际逐步停止传输有线电视网络中的标清频道信号;自2023年1月1日起,有线电视网络新增机顶盒应主要为超高清智能机顶盒;到2025年底,全国有线电视网络高清超高清机顶盒普及率显著提升。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创维数字(000810)、佳创视讯(300264)等。


卡位数字经济+传统文化两条政策主线 数字藏品赛道或将迎来爆发

据媒体报道,6月21日,百科博物馆联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博物院、安阳殷墟博物馆和山东博物馆4家文博机构推出“博物馆珍宝上新计划”,共建硬核知识科普内容,并从文物价值出发,以这4家文博机构内优质藏品为灵感,结合现代化数字技术进行二创,通过精致的数字藏品带领大家领略历史文化的魅力,畅游知识的海洋。

今年中办和国办发布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鼓励文化产权交易机构与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创新,为文化数字内容的确权、交易、分发等提供专业服务。目前,诸多平台都在探寻合法合规的发展路径,而近期一系列行业相关动态或表明国内已经逐步认识到数字藏品在多方面的潜在价值,如人民日报近期文章中倡议要“善用数字藏品的正向价值,远离炒作,激发更多新动能,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选择”。券商分析师认为,伴随各地纷纷推出传统文化保护、发扬相关政策,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产业或是下一轮内容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数字藏品作为传播载体,天然与传统文化之下的多种内容类型(如文物、书画)契合,二者相结合可再度激发传统文化活力。亿欧智库数据显示,参考2021年全球NFT市场销售额超过200倍的巨幅增长与当前元宇宙热潮,辅以我国监管合规因素,2026年我国数字藏品销售额将有望超过150亿元。

华媒控股(000607)参股40%的杭州文交所正在试水数字藏品的发行,已在一些合作平台发行越窑青瓷“百朵向阳花开”等多个数字藏品。华扬联众(603825)联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打造文博类数字藏品,包括“秦兵马俑之蒹葭潮团”等。


国内VR设备头部大厂销量暴增 这两家重要供应商望受益

据报道,今年618年中大促VR设备销量暴增,VR头部大厂捷报频传。爱奇艺旗下奇遇VR开售1分钟销售额超去年全天,4小时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12倍。字节旗下Pico Neo 3全系开门红24小时销售额突破千万,销售额相较去年618首日,同比增加200%,且仅开门红24小时的销售额已超去年整个618大促整体销售额。另据电商平台京东公布的数据,可以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VR在618期间迎来新一轮增长,成交额同比增长350%,其中Pico品牌成交额更是同比增长超20倍。

分析认为,VR设备销量在“618”期间激增主要是两个原因。从行业的角度,随着元宇宙的崛起,以及字节、腾讯大鱼入海,VR行业游戏和视频内容正在快速丰富。此外,在疫情之下,大多数人娱乐活动受到限制,居家游戏、运动需求提升,VR产品销量上涨也在意料之内。IDC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AR/VR耳机市场同比增长近一倍,达到92.1%,出货量冲高至1120万台。预计2022年头显出货量将同比增长46.9%,到 2026年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5.1%。

国光电器(002045)公司目前为VR/AR设备供应声学模组,并即将生产VR/AR整机。公司为M客户A型号VR设备供应声学模组。公司已中标M客户其他两个型号VR设备声学模组、一个型号VR设备配套声学配件,将分别于2022年及2023年实现投产。达瑞电子(300976)公司为VR终端品牌设备提供各种可穿戴结构性器件,与上下游共同持续开发VR相关项目。


非涉疫区人员去海南不强制查核酸免税销售或回暖

海南省发布通知,调整完善部分来(返)琼人员疫情防控措施:非涉疫区人员来(返)琼前,凭健康码绿码办理登机或其他来琼手续,不强制要求核酸阴性证明;涉疫地区人员来(返)琼前,核酸阴性证明改为48小时内1次。通知还要求,坚持”一手打伞一手千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

民生证券认为,二季度中免海南线下客流短期受到一定影响,随着海南防控政策得到调整完善,进岛客流有望随之回暖,中免海南门店销售亦将得到提振,有望在三季度步入低基数高增速阶段。

公司方面,中国中免(601888)是国内唯一全牌照免税运营商;海汽集团(603069)拟收购海旅免税100%股权,入局海南免税市场;海南发展(002163)控股股东下属全球消费精品(海南)贸易有限公司已取得海南省离岛免税品经营资质。


苹果招聘汽车体验计划工程师造车领域频获新专利

苹果公司官网显示,近期苹果正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招聘汽车体验合作伙伴工程师。该岗位是技术工程和项目管理之间的中间角色,负责提供技术设计和开发指导,处理整个汽车体验计划的认证记录(包括CarPlay,Wallet中的车钥匙),并促进苹果和全球汽车行业工程之间的沟通。

此前,苹果在2022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全新的CarPlay,该系统能够接管车内的所有屏幕。另据科技媒体报道,苹果近期正在为汽车零部件和整体制造磋商供应链协议。川财证券孙灿表示,苹果在造车领域的专利产出接连不断,2020年拿下了接近40项专利,主要集中在自动驾驶系统、汽车设计人机交互、充电技术和电控技术等方面。

公司方面,立讯精密(002475)是苹果公司核心供应商,深耕汽车电子业务十余年,产品布局广泛;鹏鼎控股(002938)背靠鸿海集团,主要产品FPC、HDISLP广泛应用干汽车以及消费电子领域。


光伏刚性需求不断增加 锑价爆发一触即发

战略小金属锑是一种极度稀缺的不可再生金属,随着光伏玻璃澄清剂焦锑酸钠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有望带动全球锑需求量大幅增加,2021年初以来锑价持续上涨87%至8.1万元/吨,部分国家有望对锑资源加强储备,锑行业迎来高景气时代。

根据USGS数据,全球锑矿储量200万吨,储采比仅18:1,中国储采比仅8:1。因为锑有很多军事用途,欧盟、美国对锑资源加强储备,锑资源战略地位或将重估。中国锑矿产量下降导致全球锑矿供给从2011年18万吨下降至2021年11万吨。锑广泛应用于阻燃剂(55%)、铅酸蓄电池(15%)等,光伏玻璃澄清剂焦锑酸钠有望带动全球锑需求量大幅增加,预计光伏玻璃用锑量将由2021年1.5万吨增长至2025年4.9万吨,需求占比由11%增长至30%。预计全球锑供需开始转向紧缺,到2025年锑供需缺口将扩大至2.4万吨,缺口比例高达14%。锑是光伏玻璃生产中必备元素,且在光伏玻璃环节的成本占比较低,在光伏万亿产值里面占比更是微乎其微,下游对涨价的承受能力较强。在刚性需求支撑下,锑的价格弹性很大。目前焦锑酸钠行业已出现了供需紧张的局面,上游矿产商对付款要求是极其严苛,面对下游光伏需求确定性爆发的局面下,锑价格的爆发一触即发。

湖南黄金(002155)是国内拥有锑产能最大的公司,保有锑储量29.27万吨,产能达到3万吨。华钰矿业(601020)可控锑资源量达到43.46万金属吨,塔铝金业达产后,合并公司西藏版块锑产量,届时公司金属锑产出2.1万吨/年。


电动自行车充电管理趋严 智能充电停车棚迎机遇

7月1日起,新修订的《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将正式施行。《实施办法》明确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及电池进入室内充电,以及在楼梯间等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室内场所停放或充电。对违反上述法规被责令改正后拒不改正的单位和个人将处以最高1000元罚款,如果物业未履行消防责任最高罚5万元。办法同时明确,拟建、在建的住宅小区等应当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已建小区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设置或者改造集中停放、充电场所。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最新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共接报各类交通工具火灾1.9万起,同比去年上升8.8%,其中电动自行车火灾3777起,同比上升35.9%。

业内认为,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销量超过3000万辆,社会保有量今年预计将超过4亿辆,是新能源汽车的40多倍。因集中停放充电设施配套不完善,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乱停乱放和室内充电、“飞线充电”等引发的安全问题愈发突出亟待解决。除广东外,安徽、河北等多省市出台电动车管理相关法规,规范集中停放和安全充电等问题。随着电动自行车强制集中停放、充电,相关智能充电停车设备制造运营商将迎来发展良机。从市场规模看,1亿辆电动自行车每周充电2次,2元/次,对应充电市场超过200亿元。

A股中,金冠股份(300510)子公司南京能瑞是国内主流充电桩运营商之一,目前已批量生产供货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公司称目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已陆续与相关的物业公司合作;国安达(300902)已研制出新产品“电动自行车停车棚智能灭火系统”,可广泛适用于社区、电动车公共停车场、集中充电处、公共地下停车库等场所的消防安全防护,产品已在福建试点推广。


国内沿海省份密集发布海上风电规划 海上风电正步入快车道

据媒体报道,近期国内多个沿海省份相继公布“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日前,广西发改委发布《广西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力争核准开工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不低于750万千瓦。此前,福建省也发布了《福建省“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十四五”期间增加海上风电并网装机410万千瓦,新增开发省管海域海上风电规模约1030万千瓦。除此以外,今年上半年,广东、浙江等海上风电装机大省也陆续公布了最新开发目标,即使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停滞多年的海南也公布了300万千瓦发展目标。

截至今年6月,福建、广东、浙江、广西等沿海省份“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相继出炉,粗略统计,各沿海省份海上风电开发目标已超过了5000万千瓦,这也意味着我国海上风电正步入快车道。我国海上风电装机迅速提升,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市场。据国家气象局发布的研究,我国离岸200公里范围内,近海和深远海风能资源开发潜力可达到约22.5亿千瓦。然而,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仅约为2535万千瓦,这也意味着海上风电还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可挖。随着沿海省份海上风电的加速推进,产业链公司望机遇。

通裕重工(300185)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综合性研发制造平台,尤其是在风电产品领域,可以同时为海上风电、陆上风电的双馈式/直驱式/半直驱式风电机组批量提供锻件、铸件和结构件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的建设已经开始启动,大型海上风电产品配套能力将迎来提升。经纬辉开(300120)新增海上风电变压器的导线开发和生产,积极提升公司整体实力,公司已有产品应用于如东海上风电项目。


直流充电接口国标修订 倒逼交流慢充退出市场

据报道,近日相关部门公开征求对推荐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的意见,而新标准未来也将代替目前在使用的“GB/T 20234.3—2015”国标。最核心的改变在于,针对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1500 V DC的直流充电接口,其中额定值增加了10A、16A、25A、32A和50A,可用于功率较小的直流充电桩,可丰富直流充电的应用场景,增加充电便利性,也能进一步加速对目前交流慢充的替代速度。此外,还增加了300A、400A、500A、600A和800A的大功率直流充电要求,未来随着硬件的铺开,可进一步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社会面整体的充电效率。

随着我国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大增,渗透率不断提高,充电慢依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国家层面在积极的推动直流充电标准的进一步升级,试图以新标准加速倒逼交流慢充退出市场。车企们甚至还先于国标一步提出了更好的解决方案,比如最新的蔚来小鹏等车型,均已经将家用充电桩升级为了直流接口,整车仅保留直流作为唯一接口,在进一步提高充电速度的同时,优化了车辆制造成本与社会面资源效率。交流充电桩的退出,将为大功率直流充电桩腾出更多市场。

◆A股公司中,万马股份(002276)拥有芯片级充电桩智能化接入技术储备及完整解决方案,着重布局大功率直流式充电桩。公司充电桩运营效率行业排名第一。科士达(002518)处于国内充电桩企业第一梯队,拥有120KW、300KW大功率一体式四枪柔性直流充电桩,充电-运维-数据资源共享-服务产业链完整。


苹果最新款手机将搭载北斗导航 万亿市场将爆发

据报道,不出意外的话苹果将继续在今年9月举行秋季新品发布会,届时全新的iPhone 14系列手机将正式与大家见面。作为全球最受瞩目的移动设备,该机早早便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最新消息称,业内人士透露称该机将搭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北斗正在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加速融合,北斗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自动物流等创新应用层出不穷。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4690亿元,同比增长超16%,处于增长快车道。

◆A股公司中,中海达(300177)面向全球发布北斗“全球精度”系统HI-RTP、国内首款投入实际应用的全自主技术的北斗高精度导航芯片“恒星一号”及GNSS碟状天线。合众思壮(002383)面向行业市场提供北斗高精度产品服务和“云+端”全方位行业解决方案,在北斗卫星导航高精度实现了芯片、算法、接收机和天线等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


上海发布氢能发展中长期规划 产业规模破千亿

《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2-2035年)》发布。其中提到,到2025年,产业创新能力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制储输用产业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工艺水平大幅提升,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交通领域带动二氧化碳减排5-10万吨/年。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汉钟精机(002158)、上海电气(60172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