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03日 星期五

2019年第一个投资风口“电子烟”,风真的到了吗?-NO.102


近日,美国一家成立仅有三年的电子烟初创公司Juul Labs,被万宝路的母公司、世界最大烟草集团之一的Altria以128亿美元的价格正式收购35%的股权,瞬间身价暴涨,最新市值达到380亿美元,成为目前全美最值钱的初创公司之一。

中国投资界历来一切对标美国,于是,一时间,电子烟成为了中国2019第一个风口。

前滴滴高管汪莹加入电子烟品牌RELX悦刻的母公司雾芯科技;锤子1号员工朱萧木建立福禄电子烟品牌;“微博星座大IP“同道大叔与人合作推出电子烟品牌YOOZ。

相信过不久,这股热潮将辐射到股市,现在有劲嘉股份、盈趣科技是真正做相关产品。

写到这里,相信读者朋友有个疑问,电子烟,作为一个宣称帮助人们戒烟的产品,为什么会由一个传统烟草公司来收购呢?

首先,我们先从电子烟的组成结构来分析: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它与卷烟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基本一样,通过雾化烟油等手段,将烟油里的尼古丁等成分变成蒸汽后,供用户吸食。

其组成核心部分“烟油”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主要成分是尼古丁,众所周知这种生物碱是有成瘾性的,在电子烟中,它的含量是可调的,至于其他的蔬菜甘油(蔬菜中提取)、食用香精(几乎市面上90%食品均有此)这两种成分主要是提高电子烟的口感。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明白了吧?

其实电子烟并不能帮助人戒烟,它只是一种香烟的替代品。

实验表明:香烟的危害来源主要为:焦油、一氧化碳、助燃剂及烟纸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尼古丁。尼古丁同样是一种药材,并且我们日常实用的蔬菜比如:茄子和番茄同样也含有尼古丁,以上几种有害物质相比较最低的则是尼古丁,其余几个其实都很严重。

尼古丁最大的问题是容易“上瘾”,这也是为什么烟草企业要收购电子烟公司。

通过分析JUUL旗下的产品,每毫升电子烟液含有近50毫克尼古丁,而一支普通香烟只含有约12毫克尼古丁。一般人每天需要2毫升烟油,等于抽8支香烟。

这样看来,想戒烟,没那么简单。

刚开始电子烟的初衷确实是为了戒烟,通过慢慢降低烟液中的尼古丁含量,达到摆脱尼古丁的效果。

然而,哪个烟民的觉悟这么高,能主动调低尼古丁含量呢?

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只有少量的成年人通过电子烟戒掉了传统香烟,而有将近17万青少年和青年因为好奇而使用电子烟,有了烟瘾后,又开始使用真正的香烟。

美国中学生和高中生使用电子烟的人数在2011年至2012年之间翻了一倍,其中高中生使用电子烟的比例从2011年的4.7%蹿升至2012年的10%。

电子烟作为一个时髦产品,开始渗透到青少年群体中了。

电子烟并不是烟民的大救星。

电子烟如今通过美味又健康的广告包装,甚至美其名曰可以帮助戒烟,在中国的有了健康的市场定位,同时,它还游离在烟草专卖高墙之外,加上背靠3.5亿烟民的巨大市场,有充分的噱头来吸引投资。

如今很多传统烟草公司也发现并利用这些套路,在现代社会通过新科技将“烟瘾”再度复活。

资本市场太多的人蠢蠢欲动了。过去的一年里,就有十多个电子烟项目迅速融资进场,仿佛一座金矿就在眼前。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源码、IDG、同创伟业、真格基金等创投机构进入电子烟市场,他们介入的标的包括爱卓依IJOY、RELX悦刻、智胜致能等等。

美国Juul Labs、新锐JUUL、gippro(龙舞)、MOTI魔笛等电子烟企业,最高单笔融资金额高达3亿元。同时国际烟草巨头企业也加强了市场拓展力度,争相竞逐电子烟市场。

如今,全球电子烟市场有90%的供给来自深圳代工,而且我国电子烟行业拥有成熟完整的供应链配套体系,进入门槛较低。有业内人士声称,电子烟的创业门槛只需要500万元,正因为不存在技术壁垒,所以新的投资者进入该领域比较容易。也就是说,在电子烟领域,国内从不缺技术和资金,缺的是消费力和品牌。

目前,光深圳生产雾化电子烟的基地就有600多家,品牌达上千种。现在属于一个新产品市场最初的无序状态,鱼龙混杂的竞争态势,也许过不了多久,将会有大的品牌脱颖而出,出现头部效应,占领整个市场。

作为投资者,还要有清醒的认识,电子烟也是“烟”,作为一个敏感的区域,政策风险也成为悬在电子烟创业者头上的达摩克里斯剑。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在无监管的状态下裸奔,尤其是对公共健康存在威胁的行业。

近日,日本东京202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方对外宣布,本届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将全面禁烟,被禁的还包括“电子烟”。在全球范围内,包括新加坡、巴西、菲律宾、印度等国也明确禁止销售电子烟。

日后,随着烟草行业格局的演变和监管政策趋严,号称百亿元的电子烟市场到底是一片蓝海还是一块不便触摸的禁区,电子烟行业眼前的红利还有多远,还留待时间和市场检验。

上一篇新闻

中国应尽快加强电子烟市场监管

下一篇新闻

全世界在申讨围歼电子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