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一拉就变长的桌子,可以卷成球的大桥,像蒲公英一样摇摆的建筑吗?如果没有,你见过会跳舞的大楼吗?
这些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真实存在。出自被誉为「建筑界的达芬奇」的,英国设计鬼才托马斯 • 赫斯维克之手,BBC甚至专门为他制作了纪录片,名字就叫:《托马斯,势不可挡》。
23岁成立个人工作室,33岁获得「皇家工业设计」勋章,35岁就拿下建筑届「奥斯卡」菲利普王子奖;从奥运火炬到城市地标,设计囊括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超乎想象的创意,叹为观止的构造,前所未见的形象,不断刷新着世界的认知,被誉为「现实世界的颠覆者」和「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从儿时的捣蛋鬼,到世界首屈一指的设计奇才,托马斯让梦想超越现实,也让世界充满无尽的惊喜和想象,更有着点石成金的能力。
既要有突破极限的头脑
更要有敢于挑战的勇气
▼
Thomas Heatherwick
托马斯1970年生于英国,是地道的伦敦人。父亲是音乐人,母亲则是珠宝设计师。
在浓厚的工艺设计氛围浸染下之下,托马斯从小就显示出对「手工创作」的狂热,满脑子都是稀奇古怪的想法,尤其对拆装电器和家具乐此不疲。
卧室如同杂乱的工作间,堆满从五金店淘来的工具材料,他把自己锁在里面不断尝试各种制作,验证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他曾为父亲制作过一张特别的生日卡 —— 打开后变成层次丰富的立体模型。「小孩子总是创意无限,幸运的是,从没有人试图阻止我的胡闹,告诉我是时候长大了。」
托马斯的妈妈经营一家手工珍珠首饰店。托马斯就浸润在这一片温婉柔润的珠光之中。那些慧心和巧手做出的美妙首饰,在他心底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母亲用言传身教告诉他:造物的灵魂:在于设计者对使用者的细致体贴。如果你至始至终,都把舒适和美观放在首位,那么设计就一定具有生命。
耳濡目染,是托马斯设计美学的第一课。在此后的设计生涯中,无论做什么,他最在意的始终是用自己的理念,为设计赋予灵魂。
托马斯先后就读于曼彻斯特大学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专业是3D设计。正是托马斯的热情所在,也让他日后在面对任何设计领域,都能跳脱传统束缚,诞生出全新创意。
可拉伸的桌子 Friction Table
毕业后,23 岁的托马斯创立了自己的同名工作室 —— Heatherwick Studio,开启了设计生涯的全新篇章。
对他而言,艺术、设计和建筑之间没有界限,官网上的项目也只按尺寸大小,从来不分类别。对他而言,小到贺卡,大到城市地标,设计的流程都是一样的。
无论什么项目,托马斯都以天马行空的创意,标新立异的造型打破常规,创造出体贴又惊艳的作品,挑战想像极限的同时,给公共空间带来无穷乐趣。
比如巧妙利用挤压过程的不稳定性
制作的造型各异富有动感的挤压椅
如同灵动的艺术,充满灵魂和生命
Extrusion
还有融合先进技术与人体工程学
可以体验如离心力般的旋转乐趣
只让人忍不住想笑的趣味陀螺椅
Spun Chair
以及运用层层黄铜打造的创意报刊亭
阶梯状的推拉门,不仅能够自由开合
还能放置报刊,兼具趣味性与功能性
Paper House
2002年,托马斯设计的大联盟运河上的步行桥,令他名声大振。普通的钢桥在船需要通过时,会自动卷曲成八角形。
Rolling Bridge ©Heatherwick Studio
托马斯巧妙利用液压油缸伸展机制,完全颠覆桥梁固有印象。装置艺术般的极致巧心和设计,让他一举获得英国钢结构奖。
这种跨界的开放式,是托马斯最享受的设计状态。「其实,我最在意的不是建造多么宏伟的构筑物,而是自己的设计,能给人们带来什么体验和感受。」
「城市中巨大的建筑是如此空洞而冷酷,反观很多设计小品,却充满故事和神韵。这种鲜明的对比,让我深深触动。为什么建筑不能同样既生动又有趣呢?」
此后,托马斯逐渐在更大的项目中积蓄能量,展示才华。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设计方案招标,严苛的建造条件,少到可怜的预算,却激发了托马斯最大胆的创想。
他以植物的生长为灵感,用6万多根内外连通的透明亚克力长杆,组成美轮美奂的「种子圣殿」,击败包括「女魔头」扎哈在内的世界设计大师,在47个团队中脱颖而出。
近似花蕊的建筑仿佛巨大的「蒲公英」,轻轻摆动。白天,光线透用亚克力杆照亮室内,流泻出充满惊艳的未来感。晚上,杆内的LED白色光源让建筑如繁星闪耀。
不仅有颜值,还更有内涵。亚克力条内镶嵌着25万颗不同种类的种子,传达着物种保护的重要性。展览结束,含有种子的亚克力杆可以拆下来,成为具有纪念价值的礼物。
托马斯用简洁有力,引人入胜的建筑语言,展现了深刻的内涵和绝妙的创意,塑造了英国印象的崭新符号。也收获如潮好评,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铂金奖。
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2012 年伦敦奥运会之际,政府委托托马斯重新设计伦敦公共汽车。
伦敦的红色双层巴士,一直是城市的象征。面对这个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战,托马斯以充满人性化的优雅设计,提交了完美的答卷。
新巴士延续了经典的红色,轮廓更优雅圆润。环绕式全景车顶,任何角度都是最佳观景位。多重车门和可升降平台,让空间更宽敞,还能搭载比原来多1/3的乘客。
既提升美观度,又提高效率,还节能环保。新巴士一诞生,立刻成为标志性新名片。还催生了伦敦人拿来炫耀的小谜语:什么东西既是红色的又是绿色(环保)?
托马斯工作室随后接下「花园桥」项目
设计出横跨泰晤士河两岸的花园式步道
Garden Bridge 效果图
尽管后来遭遇资金困境,但托马斯始终深信:桥梁不只是「经过」,更应该「驻足」,成为喧嚣城市中的宁静绿洲。这种设计理念,也延续在其后设计的「哈德逊河55号码头」中。
哈德逊河55号码头 ©Heatherwick Studio
2012年伦敦奥运会,托马斯设计主火炬时了解到:奥运火炬只有点燃的一刻会被铭记,此后就成为无用的废弃物。托马斯决定让设计更有意义,不仅只在点燃的刹那。
托马斯设计的主火炬由204片铜花瓣组成,每片花瓣都铭刻各参赛国名称,为保证公平,即使形状不同的花瓣重量也严格一致。
奥运结束后,花瓣拆卸下来赠送各国纪念。不仅代表着英国的友谊,更象征着奥运精神如火焰般生生不息。这个设计让「火炬台」超越奥运之火本身,成为永久意义的载体。
在随后的设计历程中,托马斯更将
超创意的理念,转化为灵动的设计
打造出一件件让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2017年南非蔡茨当代艺术中心。多边立体玻璃窗全方位反射光线,在黑夜如繁星般熠熠生辉。中庭的42个蜂窝状筒仓,为室内空间带来魔幻而通透的光照。
Zeitz MOCAA ©Heatherwick Studio
同年,托马斯又和 Foster+Parters 联手,为上海外滩复兴艺术中心,设计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会跳舞的大楼」。
流苏装饰中获得灵感,传统山水中提取意境。托马斯用675根黄铜金属柱,组成自由开合的三层旋转幕帘,带来奇幻而非凡的灵动体验,成为都市别致的风景线。
随后的谷歌加州总部、伦敦总部方案、伦敦奥运场馆改造方案、纽约哈德逊广场等大项目的接连中标、建成和开放,让托马斯成为世界最炙手可热的设计大师。
伦敦国王十字煤滴广场
谷歌伦敦总部 ©BIG/Heatherwick Studio
2018年托马斯在上海苏州河畔,建造了巨大的混凝土丛林「1000 Trees」 。这座混合功能建筑包括商场、学校、住宅、办公楼等,远望如同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1000 Trees」 ©Heatherwick Studio
这次,不走寻常路的托马斯,决定大胆的暴露空间结构。「与其想方设法隐藏柱子,不如大方显露,让它成为最大的亮点。」
巨大的柱子拔地而起,顶部布满绿植,仿佛从破墙而出的树干。远望苏州河畔,栖息的400个交错的露台,数千棵错落有致的树,如同「郁郁葱葱的山丘」。
不仅正面模拟树木自然生长的状态,流线设计也仿照了丛林游走的高低错落。
托马斯团队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楔形构筑,终于还原出苏州河畔高低起伏的别致景象。希望人们在这座这座钢筋水泥中的世外桃源,能体验到城市中心游山玩水的别样情趣。
2019年,纽约斥资200亿重金打造的全新城市地标 —— 哈德逊广场盛大开幕,而托马斯设计的「容器」Vessel 是整个广场核心。被誉为「纽约的埃菲尔铁塔」,赚足了眼球,热门到票都买不到。
Hudson Yards
作为三维的城市公共空间,「容器」如同空中迷宫,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既可以作为运动设施、聚会场所、圆形剧场,也可以作为景观装置、攀爬架亦或瞭望塔。
尽管褒贬不一,「容器」却在吸引游客的同时,成功塑造了趣味十足的社交空间: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此相遇、交谈或相视一笑,呼吸之间共同体会纽约的独特风情。
作为兼具景观效果和社会价值的公共空间。「容器」打破常规,在流光溢彩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整个哈德逊广场的所有元素,都不自觉的围绕它旋转。
「我希望能设计出人人都可以使用、触摸且参与其中的建筑物。优秀的设计应该与城市和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地域文化的象征和人类情感的寄托。」
刚落成的顶级豪宅「伊甸园」
同样引人瞩目,一层一户的全平层
在与自然的交融上做足文章
EDEN
托马斯直接将传统户型拆分,设计出全新格局。起居室和卧室分散在角落,每个空间都三面临窗,不仅对流通风,更汲取无尽阳光。窗外就是花园,满眼绿意盎然。
「我们所需要的,不是继续与自然抗争
而是保持平衡,与自然重新建立联系」
建筑外墙凹凸不平的纹理
模仿的是新加坡当地地貌
每面墙都渗入了城市文化
而室内设计真正做到了低调的奢华,简洁的形态和卓越的质感相得益彰,连洗手台的材料都源自一亿八千万年前的石灰岩。
托马斯始终坚持,将建筑和特定的地理环境结合,让我们和自然更完美的相融。新的一年,他更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带到了日本。
这座6000平米的恢弘广场,是东京全新的城市中心,也是托马斯在日本的首个项目,预计3年后落成。
藤架结构的建筑引入大量绿植,远望如同起伏的绿色山谷。斜坡的设计,蜿蜒的网架,让各种植物自由攀爬。自然和人工,室内和室外空间交融,行走其间,如同花园漫步。
托马斯的设计总是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但不是炫技式冷冰冰的构筑物,而是超越形式打破边界,完美的演绎着建筑与艺术的关联,空间与情感的互动。
然而光明背后,总有阴影。每项叹为观止的设计背后,都有着无数的嘲讽和质疑:
「1000颗树」被吐槽为「坟头」,「容器」被群嘲为「巨型垃圾桶」,「花园桥」项目因为资金问题被无限期搁置,引发一片反对声浪。
甚至连「奥运火炬」,诞生之初也被奥组委无情否决过N次,要不是托马斯的竭力争取,差点搁浅。
世界往往就是这样,享受多少掌声和赞誉,就要承受多少压力和诋毁。而梦想之所以称为「梦想」,不是因为它遥不可及,而是因为实现之路的艰难险阻。
幸运的是,世上总有「托马斯」,用一次次的挑战和颠覆,在所有的质疑反对中逆风前行,让我们重新相信一个从不设限的大脑,一个执着追求的心灵,所能抵达的高度。
无论在任何时候
世上总有不走寻常路的人
托马斯,甚至不去挑战已有规则
而是直接用自己的方法,重新创造世界
在不断颠覆认知挑战想象的极限游戏中
把虚幻的创意变成终生的执着
也给依然怀抱梦想的我们
一份期待和希望
References
1. The Architecture Review|Thomas Heatherwick: ‘I wanted to be an inventor’
2. Medium|Small, Medium, and Large — Scale in the Work of Heatherwick Studio
3. Products and buildings are the same says Heatherwick, as designers turn to architecture,Dezeen,2015 07
4. How Thomas Heatherwick Became the Pied Piper of Architecture,PAUL GOLDBERGER,Vanity Fair 201612
5. 英伦天才设计师「当代的达·芬奇」Thomas Heatherwick,安邸AD,201412
6. 有方|关于英国鬼才建筑师Heatherwick你需要知道的9件事
7.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他把1000棵树塞进上海房子,惨遭吐槽!又建200亿新加坡豪宅,火遍全网
8. 一起设计|鬼才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作品
9. 设计癖|Designer 100:英伦工业界的达芬奇,托马斯·赫斯维克
10. INTERNI设计时代|专访 | 托马斯·赫斯维克:不能只从外观上理解 Vessel
无人可阻挡你,除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