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70万无国籍难民,被遗忘在东南亚最大淡水湖,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提到柬埔寨你会想到什么?相信大部分人脑海里会浮现出像印度那样的画面“脏、乱、差。

事实上,大部分人的想法也是对的,因为东南亚国家的脏乱现象的确更为突出。

不过也别一竿子打死,柬埔寨也有让人连连称赞的地方比如吴哥窟,金边皇宫、姐妹庙等。

柬埔寨里的吴哥窟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说过,它又称吴哥庙,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

但咱们今天不说吴哥窟,今天要说的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这个湖泊位于柬埔寨的心脏地带。

一个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为626.4平方公里,这湖的面积足足有四个新加坡这么大。也难怪有生命之湖的美称了。

除此之外,这个湖泊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洞里萨湖的水上浮村

越南柬埔寨的“爱恨情仇”

在美丽的洞里萨湖上“漂”着一大波“留守”居民,他们世代在湖上居住,他们为什么会在湖上居住?难不成是远古族群河姆渡人的后裔?

据我们所了解,河姆渡人主要居住于干栏式建筑中,房子以竹木材料为主。

河姆渡人的房子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之所以为干栏式建筑,目的是为了适应当时潮湿的气候。

居住在洞里萨湖的人足足有70万人口之多,他们全部“漂浮”在水面上,衣食住行无一例外都在水上解决。

这群人没有国籍,也没有身份,世代居住于此。

水上浮村

表面过着《桃花源记》里的生活,只有他们自己明白什么叫做“满面尘灰烟火色。”那么问题来了,这群人是从哪来的呢?为什么要在水上过这样的生活?

原来,柬埔寨和越南还有过这样的渊源。从地图上看越南地形轮廓状似“长扁担挑两箩”。两箩是指红河下游与湄公河三角洲。

当时南部湄公河三角洲是柬埔寨人的地盘,那时柬埔寨人叫作高棉人。

当时的高棉国王喜欢上了越南公主,越南的难民有很多,国王心一软便收留了这些难民,结果越南内乱结束后,难民已经繁衍至第三代了。

如果当时的高棉人民能够预知未来,想必高棉国王已经在浸猪笼的路上了。

越南地形图

而以往的难民却理所应当地将三角洲当作越南的领土。

要说耍赖哪国强,除去美日,就数越南。奈何高棉人实力不敌逐渐壮大的越南,至此两方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即便越南已经占据上风,却还是不愿放过柬埔寨,他想称雄称霸。

于是派了20万人马横扫柬埔寨,毫无疑问柬埔寨死伤惨重,大部分领土都被越南割据。

昔日被越南占领的湄公河三角洲现今已经成为越南最大的经济中心枢纽,也是越南最繁荣的经济地段,更有着“东方巴黎”的美称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

柬埔寨人民也许做梦也想不到曾经因恻隐之心收留的越南难民,如今却狠狠地打了自己的脸。

时至今日,在柬埔寨的某个城市角落依然有市民对越南过往的种种“罪行”游行示威。

但讽刺的是,柬埔寨永远也叫不醒装睡的越南。可以说柬埔寨人民对越南的仇恨已经深入了骨髓。

如今漂浮在洞里萨湖上的人民,他们都是父辈在越南战乱时逃生驻扎下来的。

虽然战火硝烟早已不在,但这70万人民却被越南政府弃如敝屣要说过河拆桥谁最强,越南要称第一,没有人称第二。

有人会说那日本呢?

“它”配吗?

乌鸦都知道反哺。那柬埔寨人民就这样无动于衷了吗?

越南人游行示威

柬埔寨人民的“反击”

柬埔寨人民当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从前在战役中留下的70万越南逃生者,柬埔寨直接给他们狠狠地打上了“三无人员”的标签。

无国籍,无身份,无权利义务。

同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他们不主动,不负责,不拒绝,任他们在湖上自生自灭,让他们自个打个落花流水。

他们世代在湖面上苟活,虽然湖泊位于柬埔寨国内,但这群人并不能享有柬埔寨公民的权力。

他们这辈子都无法着陆,哪里都没有他们的归属地,一切的一切只能在水上进行。这70万人民怎么办呢?

70万难民中的部分浮村难民

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又回归到了最原始的“丛林法则”。

团结就是力量这一现象在他们身上也慢慢体现出来。

这些在洞里萨湖上居住的人们,硬是凭着一己之力愣是在水上搞起了一个部落——浮村。生活,由衣食住行组合而成,住的地方找到了,那吃的呢?

捕鱼就成了浮村村民的主要食用渠道,毕竟靠水吃水嘛。有时打渔丰收他们还会将多余的虾蟹卖给柬埔寨人,以便谋取生活费。

可寄人篱下,又怎么能一帆风顺呢?

柬埔寨的政府官员隔三差五就会来到洞里萨湖与他们对峙,对他们扬言:“要想在这捕鱼谋生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要缴费。”

洞里萨湖垃圾满地

你敢信?浮村村民一直生活在没电,没网,盐含量高的环境里,吃喝拉萨全部来自没有过滤的洞里萨湖。

虽说湖水有自净能力,但真正做到净化完毕也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才能完成。

因此,浮村的死亡率会比其他地方的村民至少高五倍以上。

这里的孩子从落地开始就注定不能在陆地上奔跑,在别人看来是乐趣的游泳,是浮村所有孩子必备的求生技能。

其中死亡率占比最高的人群是儿童。

洞里萨湖上居住着数以几十万计的居民,村民的排泄与食用源头一致,因此这里的水质污染十分严重,而生病便成为了浮村的常态。

浮村孩童(无国籍)

很多孩子都有肠胃疾病,水上的医疗资源少得可怜,再加上不能上岸行走。所以对儿童的治疗方法基本上只有一个,那就是等死。

在洞里萨湖上因为生病落下终身残疾的人有很多很多

而他们应对生活的解决方法就是不停地生孩子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生孩子只会陷入一个巨大的死循环。

生活的确很难,但不活了吗?

让人感动的是,这群人即使在阴沟里翻船,也在憧憬着未来,或许是苦吃得实在太多,所以他们的心只需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比如夜晚的星空。

浮村年幼的孩童

生活在石缝中却开出“花”

对他们来说在洞里萨湖上的船只,每一只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有人被淘汰,就会有人创新。

浮村村民也不例外。他们与在陆地上居住的柬埔寨人一样,开设店面,有杂货铺,理发室,甚至还开设了足球场。

在水上设足球场是不是很新奇?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办法总比困难多。既然已经这么苦了,那就一起找乐子。他们在水上搭建浮台,组成一个水上足球场,给孩子们玩耍。

玩累了,想吃鸡肉怎么办?

水上饲养家禽

他们利用工具盆种植辣椒和木瓜来满足自己的味蕾。靠手艺将竹子编成箩筐来饲养家禽。

因为他们柬埔寨的旅游业也开始发展了起来,而浮村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这无疑给这个庞大的群体带来了福音。

或许是因为吃得苦太多,浮村村民十分懂得顺应潮流,在那旅游的游客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为什么划船的都是女人?

原来,她们都是为生计奔波的家庭主妇。有些脑瓜子转的快的人,便会在船上放置一些商品,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赚得更多。

水上浮村妇女谋生

让人心酸的是,与父母一同赚钱的还有这样一群孩子。她们会在身上挂一条比自己还长的蛇,

与游客拍照后再收费。

果然,生活能激发出一个人身上的底层潜能,如果不是因为生活所迫,想来这里的孩子也不必过早的接触恐惧。

一张合照的背后反映出了两种生活,照片记录了旅游者开心的痕迹,同时也反映出合照者的艰难生活。

很快,浮村的消息引发了世界的关注,国际慈善中心对那里的孩子也表示十分心疼。

为贴补家用将蛇围在脖子上的孩童

因为她们根本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不能接受教育这就意味着无法改变命运。这让人不禁想起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海地。

那里的孩子基本上每餐都吃泥饼度日,也同样无法接受教育。

为了让浮村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自发在洞里萨湖建起了一所五年制的水上小学。

水上学校

授课科目目前只有越南文与数学。虽然教授的内容的确十分有限,但相比从前一直没能触及的教育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上天馈赠的礼物。

他们早早地起床划船去上课,和年纪相仿的小伙伴们一起探讨学习的乐趣。

孩子们划船上学

正当大家以为浮村的生活正在一点一点变好时,噩耗来临了。

柬埔寨的“赶尽杀绝”手段

就在五个月以前,柬埔寨政府以污染环境为由,使用强制手段拆除洞里萨湖的水上居住地“浮村”。

然而,这次行动浮村村民却无一人知晓。工作人员看着水面上漂浮着的漫天垃圾以及让人作呕的气味,不自觉的束紧了脸上的口罩。

事实上,柬埔寨想要拆除水上浮村的想法并非心血来潮,因为两年后这里即将要举办一场盛大的东南亚运会。

由于亚运会场距离洞里萨湖仅有几公里之差,所以柬埔寨政府快刀斩乱麻便着手了这件事。

柬埔寨政府遣返水上浮村居民

毕竟到时会场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总不能让国家失了颜面。

说到这里,又让人回想起2020东京奥运会。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铁人三项这个运动项目。

铁人三项有三个项目,分别是公路自行车、公路长跑以及天然水域游泳。

其中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游泳项目。不少运动员游到一半因忍受不了水里的臭味,而上岸呕吐,甚至有的人还倒地不起。

参赛选手难以忍受日本海滨水质

日本人还在NHS电视上转播游泳水质没有问题,并且还自信地说:“与其他国家的比赛场地相比,这里地条件比较好。”

东京奥组委就曾对海滨公园的水质做出检测,在26天抽查检测中只有6天达到指标。

不少外国人反应这里的水是粪水。

但日本就是不承认,连日本网友都看不下去了。

东京海滨公园水质大肠杆菌严重超标

如今的洞里萨湖与当初的东京海滨公园水质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如此,还是有村民站了出来并说道:“如果柬埔寨可以提前一个月下达通知,我们浮村也还有机会寻找容身之所。

据当天的报纸阐述目前已有超过95%的村民被逼走。

面对70万人的投诉,柬埔寨和越南政府也没有给予解决方案。只是可怜了这群人,他们只能走到哪算到哪。

人生最悲哀之处莫过于在偌大的世界里没有傍身之处。

虽然过着他们居无定所的生活,但是在面对生活时依旧乐观微笑。

居无定所的浮村孩童

每一个微笑的背后其实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

这就是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对于浮村村民水上定居的生活也十分让人佩服,真是应了禅诗那句话,“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打不死的终将使人变得更加强大。

在不能着陆的情况下浮村村民都能自得其乐,相信他们真正着陆以后定能发展得比今天更好。

少量居住在洞里萨湖的浮村居民

写到最后:

回望柬埔寨与越南的70万难民事件,让人内心不禁百感交集,让人不免脱口而出此生无悔入华夏,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真好!

关于越南难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也曾接收来自越南和缅甸的难民,人数多达20万,在他们眼中,那时的中国便是最好的归宿。

中国曾收留的部分越南难民

仅云南一地就收留了将近6万人,那时的中国的处境也十分的艰难。实际上越南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属于中国的领土。

我们无法改变已成定局的历史,因为国家利益不容感情用事。

也不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辩驳哪边的不是,因为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能做的是不让历史卷土重来。

生活已经如此不易,请不要再增添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