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不是晚上开个灯,就能成夜间动物园

8月初,上海野生动物园开放了夜间场,成为中国目前唯一一个正式在夜间开放的动物园。在以前,长隆曾经开过夜间动物园,但后来还是关门了。对这种仅此一家的体验,我还是很想试试的。终于,我在9月底找到了去逛逛的时间。

新加坡夜间动物园的斑鬣狗。

在正式说上海的夜间动物园之前,我强烈推荐大家看看我之前写过的新加坡夜间动物园的游记:在暗夜中寻找动物:新加坡Night Safari游记。这家动物园是全世界第一家彻头彻尾的夜间动物园,大概也是全世界体验最好的夜间动物园,可谓开创了一个模式。它好在哪儿?我觉得主要有这么三点:

  1. 展示了大量夜行或是晨昏行的动物,诸如渔猫、红白鼯鼠;

  2. 能观察到非常丰富的夜间自然行为,我在那儿听到了斑鬣狗的笑声;

  3. 管理精细,兼顾了动物福利和展示效果。

如果把这三条,往上海动物园的夜间动物园上套,能不能套得上呢?

我们先来看看前两条。上野最好看的夜行动物,我觉得是耳郭()狐。因为长得萌,在《疯狂动物城》里火了一把,中国动物园里的耳郭狐似乎是越来越多了。但大部分动物园的耳郭狐并没有那么好看,因为人家是夜行动物,白天去看,几乎都在睡觉。

一转换成夜间动物园的模式,耳郭狐就好看了。上野的耳郭狐展区,有一个内舍,一个外舍。内舍环境一般,灯光也比较强。外舍全是沙地,有灌丛有树,灯光也比较暗。你能看到耳郭狐们醒来之后,跑到外舍刨沙,好像是在寻找什么。有些比较欠的耳郭狐还会跑回内舍,骚扰那些还在睡觉的同类。资料里讲,耳郭狐的社交行为相当丰富。在这儿多观察一下,肯定能看到好玩的行为。

耳郭狐旁边的小食蚁兽,也是一种夜行动物,也是白天不好看。在夜晚,你终于能看到小食蚁兽活跃的四处活动。可是等等……哎,这个活跃怎么有点像刻板行为。

小食蚁兽比较常在树上活动。我觉得上野小食蚁兽的外舍爬架不够丰富。如果有好的爬架,配上夜间喂食,大概这种动物的行为会更好看。

上野更偏好夜行的动物有哪些?我数出了耳郭狐、小食蚁兽、小熊猫、浣熊,肯定有漏的。和新加坡夜间动物园不一样,上野并没有专门建一个只在晚上开的区域,而是加装了灯,展示日间动物园里的部分动物。而日间动物园的物种配置,哪儿有那么多夜行动物,你们说是伐。

没有纯的夜行动物,我们还能看一看晨昏行的种类,或是一些作息比较随意的物种。可以看一看它们白天、夜间的行为有啥不一样。例如啊,在炎热、太阳强烈的地方,河马会倾向于夜间上岸吃草。你会发现这个大胖子好像要比白天活跃一些。在夏季凉爽的夜晚,老虎们也很活跃,值得一看。

上野还有一些SSR级的动物,例如印度犀,在夜间也会活动。这一对印度犀来自尼泊尔,是国礼。上野给它们配上了一座巨大的运动场,可惜运动场里的水池(或者叫泥潭)太小,水也不够。相对黑、白犀,印度犀很爱水,特别爱泡在水里找吃的。我在印度好几家动物园看到的印度犀场馆,其实和河马场馆差别不是那么大。

上野的这对印度犀很有意思。我去看它们的时候,它们在离过道很远的地方自己玩,还会踩在凸起的石头上,来一个犀牛拜月。但是当我到那儿了之后,这两犀牛就跑了过来,摆出了要食物的动作。大概是把我当饲养员了吧。说来,这还是有点扫兴的。你们为什么不继续自己玩呢!

当印度犀来到靠近人的这一边,身上就会被霓虹灯染上绚烂的色彩——但这一点也不美。印度犀的环境进深很深,远处暗,近处亮,人行步道两旁装饰着明亮的霓虹灯。这就和新加坡夜间动物园的灯光状况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新加坡的灯光,模仿的是月光,亮度很暗,颜色也比较素,这才有野外夜间的感觉。装个霓虹灯真是不知道啥情况……

我回来对比了一下照片参数,上野的灯光比新夜的灯光亮了大概5-10倍。估算,肯定不准,仅供参考。

和我一样懵逼的,大概还有一些日行性的动物。上野家底雄厚,动物的地盘都比较大,以此可以营造出有亮度梯度的环境。他们也这么做了。但奇怪的是,好多大灯装在动物晚上睡觉的位置……南美的猴儿们啊,狐獴啊,对着灯光,昏昏欲睡,那场面,有点像我小时候一个人在家怕黑只能开着灯睡觉……

至于像金刚鹦鹉、犀鸟这样的纯日行鸟类,夜晚还得排排站在树枝上,顶着灯光,懒洋洋的展示着自己,看起来就像是一群社畜被迫加班。这场面吧……也挺神奇的。

很有意思,上野还是没敢让熊猫也晚上加班。其实熊猫在天黑了后还挺活跃的呀。

花冠皱盔犀鸟,晚上加班,还没有妹子。

如果拿新加坡野生动物园的特征和标准,来对比上海野生动物园的夜间动物园,那……显然没法比。它仅仅是延长了几个小时的展示时间,加上了灯泡而已,没有针对夜间展示来调配物种和展区,能看到的夜间自然行为并不多,似乎还降低了动物的福利。但如果将其视为正常日间展示的延伸,能让人看到一些日间不活跃的动物的活跃状态,倒是个还不错的尝试,只是细节还需要完善。

另外,从新闻和现场布置上看,这个夜间动物园还有一些马戏。这就很糟糕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花蚀的人间观察ID:NatureTemple),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儿的果壳

我觉得你应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