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劳动者更应该欢迎资本

作者:samantha667


今天是五一节,向劳动者致以节日问候!


问候之余,我们要关心劳动者的尊严。这份尊严的兑现至少包括不断增长的工资、不断改善的生活水平、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更自由的就业选择、更完善的福利待遇、更公平的劳动关系。总之,劳动者的权益要更有保障。


可提起尊严,心里的滋味却是酸苦辛辣,没有甘甜。因为当前的经济形势实在让人无法乐观——大厂裁员,小厂倒闭,外资撤离,内资熄火,失业加剧,工资缩水……这一切都意味着资本正在逃离或者无谓地消耗。而失去资本,劳动者的权益和尊严都将无所依托。


所以在这个劳动节,我们必须关心资本。关心资本,就是关心劳动者的权益和尊严。



亚当·斯密曾说过,当一个国家的资本不断增加时,劳动者的收入和处境就会不断改善。马克思也非常支持这个论断。


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实质是经济增长理论。他非常关心经济增长与劳动者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关系。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分析相对剩余价值时,马克思就专门讨论了工资水平的问题。其第六篇“工资”第二十章“工资的国民差异”中曾谈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


货币的相对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较发达的国家里,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太发达的国家里要小。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名义工资,即表现为货币的劳动力的等价物,在前一种国家会比在后一种国家高;但这绝不是说,实际工资即供工人支配的生活资料也是这样。


但是即使撇开不同国家货币价值的这种相对的差异,也常常可以发现,日工资、周工资等等在前一种国家(即较发达的国家)比在后一种国家(即不太发达的国家)高,而相对的劳动价格,即同剩余价值和产品价值相比较的劳动价格,在后一种国家却比在前一种国家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645页-646页)



马克思还举例说明这一情况。当时英国纺织业工人的工资水平就大大高于俄国纺织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他援引了尤尔的《工厂哲学》一书中的分析——“英国的工资虽然对于工人说来可能比大陆高,但是对于工厂主说来,实际上比大陆低。”这是因为英国工人的生产率更高、产出更多。当时英国纺工平均可以管理74支纱锭,而俄国纺工平均只能管理28支。所以尽管英国纺织工人工资水平更高,但对于资方来说仍然划算。


换言之,资本在英国比在俄国更赚钱,也因此为英国工人带来了更高的生活水准而工资低并不是发展的原因,相反,工资低是不发展的结果。列宁也感叹过,俄国“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道理是一样的。


那么,英国的资本为什么就比俄国的强呢?答案是:英国的资本数量更多,资本质量更好。



英国纺织工厂与中国工厂 工人们在劳动



具体来说,首先是资本的数量。衡量的指标是劳动力/资本比。如果我们的要求不太精确,那么近似地也可以将这个指标换成人口/资本比(也叫人均资本占有率)。以我国为例。据国内机构计算,1990年我国人均资本存量为509美元,而美国为84000美元。这一年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317美元。到2010年中国资本存量约为12.5万亿美元,人均资本存量在8900美元上下,仍不及美国1930年约10000美元的水平。这一年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361美元。简单对比即可看出,资本数量的增加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而同期我国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准都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大幅提高。


用现代经济学的话来说,当资本数量越是庞大,则其稀缺程度越低,也就越便宜。相对而言劳动力的稀缺程度就提高了。物以稀为贵,劳动力的价格(也就是工资)自然就提高了。从物贵人贱,到物贱人贵,靠的就是资本积累和扩增。



当然,事情远不止是数量。当资本大量聚集时,就会扩大分工,并形成更为复杂的生产结构。这时资本就会使用更多的技术装备、科学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管理方法等等因素,于是形成了马克思所说的高水平的资本技术构成(即,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由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劳动力数量所构成的比例)。


这个构成反映了一国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和水平。它可以表现为,例如,一国的产业结构、产业链、供应链等等。这些结构不容易被替代,因而较为发达的经济体总是能为资本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来实现利润,这比单纯的低工资水平更具吸引力。前些年我国工资水平提升较大,却仍然大量吸引国外投资,原因即在此。也是因此,美国至今仍然是全球最佳投资市场。


那么一国的经济水如何提高呢?答案是不断扩大资本规模。这主要依赖以下两个途径——


●自身资本积累。这依靠该国人民的节俭和储蓄。

●吸引外国资本。这依靠该国开放的市场、稳定的法治、开放的金融体制、完备的产业链和便利的生产条件。


过去四十年中,我国依靠人民的储蓄、开放的市场、便利的生产条件的确积累了巨量的资本。这是我国劳动者工资提升、福利提高、就业机会增加的根本原因。这是改革开放成功的秘诀——欢迎资本。靠着欢迎资本,我国经济面貌翻天覆地,受惠的显然不止是劳动者。实际上这是一件多赢的好事。马克思泉下有知,一定会予以褒扬。



但是最近几年我国却出现了一些反对增加资本的声音和事实上减少资本存量的做法。


这些声音首推民营资本退场论。2019年一个叫吴小平的(据百度介绍是中金公司的一位执行总经理,而该公司是国有控股企业)便抛出一篇《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宣扬过河拆桥,杀鸡取卵,驱逐民营资本。


吴小平先生


这种论调没有意识到,当驱离民营资本时,已经意味着驱离所有的资本。毕竟,真正推动中国经济成长的还是最富创造力的民间资本以及外国资本。要知道,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创造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就业机会,堪称劳动者的最大伙伴。


另外还有一种打倒民企的论调。在青年人中,这种想法比较流行。的确,有一部分民营或混合资本企业颇有些违规违法、侵害劳动者权益的做法。这些消极现象应该依靠法治来应对,但有人却打算把婴儿同洗澡水一起倒掉,鼓吹打倒这些企业及其老板。显然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和马克思的教导也背道而驰


再者,我国将大量民间积累的储蓄转化为低效国企的资金来源和公共开支,其实浪费了大量资本,也拖累了扩大资本规模的步伐。这极其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和劳动者境遇的改善。


最近,出于种种原因,不少外资也从我国撤离。例如,全球汽车芯片大厂安森美半导体公司(ON Semiconductor)日前便宣布关闭位于上海的全球配送中心,并将相关业务迁往新加坡。这显然不是好消息。


改革开放之初的北京


如果上述趋势无法挽回,那么未来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将会减少,工作条件也会恶化,劳动的价值也会贬值。不断增长的工资、不断改善的生活水平、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更自由的就业选择、更完善的福利待遇、更公平的劳动关系等美好愿景可能会成为泡影。


在这个劳动节,希望上述消极趋势得到扭转,消极预期不会变成现实。希望有更多资本来改善劳动者的境遇。希望所有明智的劳动者都能理解资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