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2020年小谷围国际产业人才大会暨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番禺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智能世界·数字未来”为主题,围绕广深深化“双城联动、比翼双飞”工作部署,助力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番禺贡献。
全国政协常委温思美,省科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郑庆顺,省人社厅副厅长周成,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及广州市有关部门领导、番禺区委区政府负责同志出席。300余名嘉宾应邀到现场参加大会,另有超过170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云参会”。
郑庆顺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三年来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保持全国第一。小谷围人才大会是我省支持、重视人才和科创工作的一个缩影和写照,希望办会方再接再厉,在凝聚创新主体、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广东建设人才强省等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据记者了解,广州拥有华南地区最丰富的教育和科技创新资源,聚集了全省2/3的高校,超过90%的国家重点学科和近7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超过20万家科技型企业,1.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多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500余个省级以上创新与服务平台。广州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强市,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进一步提高,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的榜单排名,从2018年全球第25位跃升至2020年第15位。市委市政府将大学城纳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核心片区,致力将大学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最强大脑”。
2017年以来,番禺安排5.6亿元专项人才经费。大学城被誉为“华南智核”,汇聚了20多万科教创新人才。下一阶段,番禺将依托大学城的人才优势和科创优势,重点加快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大学城片区建设。
出席大会的领导共同启动广州大学城青创汇项目。该项目将聚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以创新创业办公和体验式商圈为两大龙头,有望发展成大学城“航母”级的创新创业基地。
主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邬贺铨,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探迹科技创始人兼CEO黎展,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等嘉宾围绕工业互联网创新生态、数字化能力、人才培育和产学研合作、AI+大数据、智能汽车行前瞻等话题作主旨演讲。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支振锋教授连续第三年在会上重磅发布《中国人才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圈发展报告(2020)——对北上广深杭 (含一线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第三方评估》。广州在今年的人才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圈评估中的综合表现依旧亮眼,位居第2位,而番禺区则连续三年稳居25个一线城区前列,在受评一线城区中排名第4位,在广州市各区中排名第1位。
主旨大会举行了重大项目签约和顾问授牌仪式。纯电动飞行汽车试飞测试基地、中关村广州大学城项目、广东新松机器人未来科创谷、京东智联云智能商贸数字化产业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番禺)海创人才科创综合体等重点项目正式签约落地番禺,来自欧盟、法国、韩国、新加坡、芬兰、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港澳等地的商会会长与番禺建立了招商顾问关系,澳门工商联会会长何敬麟作为代表获颁发顾问牌匾,标志着大会的招商引智实效再上新高度。
主旨大会上,番禺区隆重发布了人才小镇创新创业20条,聚焦人才、科创、产业三大板块,形成“866”政策矩阵,提供人才最关心的子女教育、入户、安居、旅游、交通等服务保障,推出科技研发、科技金融、科技载体、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的支持措施,以及鼓励发展总部经济、上市企业、直播电商产业以及重大发展平台的扶持政策,体现了番禺区突出人才先行、引领科创驱动、推动产业集聚的思路。
主旨大会还举行了番禺区“1+4”产业人才政策补贴发放仪式,以及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粤港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2020年青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发放1.4亿元的创新创业补贴,充分展示了番禺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度和留人留心的温度。
据了解,本届大会首次开发了专属微信小程序,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办。大会除了今天的主旨大会外,还有5个同期活动,形成“1+5”活动集群,分别是番禺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圆桌会议、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XGW-TED青年人才专场、大学城菁英直聘行动和广梅产业园分会等5个同期活动。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本届大会特设广梅产业园分会活动,旨在通过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穗梅两地资源融通,助力梅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大会的成功举办,为番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翻开崭新一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番禺将抢抓时代机遇,充分发挥大学城得天独厚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全力推进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大学城片区建设,为广州抢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载体和重要抓手增添新动力、注入正能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桂来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波 肖桂来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桂来 李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