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互联网医美股现身!“整整整”背后,它是如何实现营收2.06亿的?

作者 | 悠悠

来源 | 创业中国

一季度营收2.06亿,“颜值经济”下的独角兽是怎么赚钱的?

「正文」

“整整整整,新氧医美;新氧医美,整整整整;女人整了,才完美;做女人,“整”好!”

洗脑式的广告语如往常一般,轮番轰炸来来往往的路人。楼宇之间又出现了新的声音,让不太了解医美的我,对这样的广告词感到十分好奇,不禁想问,这个“奇葩”的广告语究竟出自何处?

原来,这次给电梯广告交下“过路费”的,是近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氧”)。2019年5月2日,成立不到六年的新氧成功上市,并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美容整形社交和电商社区。

作为国内互联网医美第一股,它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毕竟在全国11630家民营医疗美容机构中,不乏与新氧业务相似的高级玩家(譬如:进入C轮的悦美与进入D轮融资的更美),然而只有它从角逐拼杀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第一支互联网医美股,让无数同行好生羡慕。

虽然创投圈从来都是风水轮流转,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独角兽”,但新氧的出现,确实是由其实力所决定的:

从业务范围来看,新氧覆盖中国、韩国、新加坡、日本、泰国5个国家的351座城市,超2500万用户在新氧平台上留下搜寻和消费的足迹;

从业绩上看,平台促成交易额从2018年一季度的4.12亿元增长68.4%至2019年一季度的6.94亿元;平台上的付费医疗机构数量也从2018年一季度的1966家增长37.4%至2019年一季度的2701家。

迅速攻城略池加高速增长的平台促成交易额,使新氧在2019年第一季度不出意外的交出了一份令众投资者满意的成绩单:

一季度,新氧实现营收2.0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81.8%。尽管增速较去年同期明显放缓,但它仍然释放出了一个积极信号,不容从业者们小觑,那就是:医美行业,正在爆发!

01

小众行业“出圈”

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说到医美行业今日的崛起,其实还要归功于中国美容化妆品业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的化妆品业,始于人们对美容基础保养概念的形成。当时市面上的化妆品品类还仅仅只是像“雪花膏润肤”、“凡士林护肤”这样简单的护肤品,直到90年代后期,才开始真正发展;

那时,单元楼里“作坊式”的美容院拔地而起,随后转到街道,虽然期间坎坷不断,争论不休,但人们的“爱美之心”却不曾被冰冷的舆论击碎;

2004年,进入“全民保健时期”,美容这件事不再只靠一双手和一套化妆产品,仪器的出现,让纯粹的手工美容开始走向机器整容路线;

时间来到2013年,更多女性的“爱美之心”被外界唤醒,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此时,医美APP如雨后春笋涌入市场,他们扮演着“大众点评”一样的角色,给各大机构、医师、项目进行点评,冲击着有信息差的传统医美机构,不断加速医美行业的透明化进程,而新氧就是众多助推者之一。

但那时,社会对整容行业接受程度还不够高,消费者亦对整容行业缺乏一定的信任度,所以医美行业仍在小众圈里徘徊。

随着互联网与“颜值经济”的迅猛发展,医美APP助力营销的作用开始显现。

通过烧钱、发帖子、建立社区等方式,一些医美APP的老牌玩家终于给医疗美容机构和用户构建出了一个更为完整、无壁垒的医美交流平台,让许多羞于走进整容院的消费者们找到了一个可供咨询并了解整容项目的“秘密”窗口。

2016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虽然增速有下降,但据前瞻经济数据预测: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764亿元左右。202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5000亿元。

这其中少不了人们对微整形认可度的提高,但更少不了医美APP的功劳。

可以说,现在的医美行业真的已经走出了曾经狭窄、小众的圈层,并不断向大众化市场推进。

▲2015-2018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情况图

图源:前瞻经济学人APP

蛋糕越做越大,分食者也就越来越多。

那为何率先跑出赛道的是成立不满6年的新氧?它又是如何在这个新兴领域上赚钱的?且听悠悠细细道来。

02

新氧崛起的背后,它才是关键!

新氧从医美社区起步,自2013年创立至今,主要战术清晰可见,即:玩转内容,建社区。

而运营社区,是新氧创始人兼CEO金星最为擅长的工作,这同样也是促成大量平台交易额的关键。

因此,在详细讲解这个内容,悠悠不得不简单的总结下金星在创办新氧前的一些经历:

1、金星曾先后在TOM和猫扑工作六年,积累了丰富的职场和互联网社区管理经验;

2、初步尝试女性社区创业失败后,便加入腾讯苦学“用户体验”,了解何为稳定流量之本;

3、第二次创业虽然因做导购社区起步太晚,而被收购,但积累了大量的消费型社区运营经验;

4、2013年第三次创业,他在走访韩国最大的“整容一条街”后,发现了新的商机。 于是创办“新氧”(仍然是女性消费社区),并将初期的新氧定性为互联网医美交易平台,虽然品类与以往不同,但运营过程并无阻碍,也就顺理成章的再将新氧建成了医美社区的BBS+“大众点评”。

2014年春节,新氧社区“整形绿宝书”上线,当时发帖子的虽然只有金星,但内容“创作者”却远不止他一人。

在那个假期,他和太太每天都带着帖子上的问题和雇佣来的韩国留学生翻译走访“整容一条街”里的各种整容医生,并将回答录制下来,剪辑成视频,再上传至社区,从而与用户形成了初步的互动闭环;

此外,金星还收集了许多韩国学生整容后的日记心得,并翻译成中文呈现到绿宝书上。大量的原创内容,也让每一个看帖子的用户感受到了创作者的用心。

由于整容向来是一个重决策的品类,用户通常需要花费1到3个月的时间去了解整形前后的所有信息,而新氧平台的内容,则能帮助用户节省大量搜索信息的时间。

久而久之,决定整形的看帖人慢慢和新氧建立起了信任感,甚至在绿宝书社区中找到了归属感,还将自己觉得有用的帖子分享给好姐妹,最终吸引到了第一批“种子用户”。

不过纯做内容没有激励,再好的“种子”都活不下去。

于是,金星寻找部分医美机构,通过互惠合作的方式,提供了免费美容整形体验项目,从而刺激潜在消费者,培养新氧达人,鼓励他们将整形过程分享出来,最终汇集了超百万篇无比真实的原创日记。

后来,新氧还将这些日记根据城市分布与整形项目分类,大大降低了使用者检索的时间成本。

在这就有个变现问题了,在培养完用户分享内容以后,新氧是如何引导交易的呢?

很简单,当整容后的用户将日记分享出来后,其整容机构、医师、流程、价格及用户体验都会在新氧上被其他观帖人一览无余,和“大众点评”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也就倒逼机构与医师认真处理好每一次手术。

因为在评论下方会有【项目+机构+价格】的推荐机制,如果口碑不好,机构被消费者选择的可能性自然会被不断降低。

▲截图 图源:新氧APP

今天,新氧APP的内容涵盖整形、美妆、健身、护肤、穿搭、网红等多个领域,而这些领域的UGC(用户生成内容)就是促成新氧平台交易额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逼迫上中下游共同成长的“动力来源”。

因此,在意识到新氧在医美行业中作为舆论“裁判”的作用以后,更多机构相继入驻,进而实现了商业闭环,其盈利模式就是:向商家收取信息服务费和预定交易佣金,也就是广告和抽成。根据招股书显示:

2018年新氧信息服务费占收入比重为67%,交易分佣占33%;

在2019年一季度,信息服务营收为人民币1.42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7020万元增长103.0%;

预订服务营收为人民币635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350万元增长46.0%。

以上便是社区内容背后,新氧获取到的真正的价值。

但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战争”,更何况整容行业发展至今,仍受到部分人士的排斥,新氧也和整容者一样,需要面对外界的“各种声音”。

03

内容被质疑,

平台如何维护好口碑?

招股书披露,新氧社区目前拥有200万篇整容日记,内容每月有2.4亿浏览量。

高频输出的内容,也招来了其他平台与外界的质疑:撰写日记的用户是否存在抄袭甚至造假行为?

据去年12月新京报报道,入驻新氧的医美机构存在收购学生照片P成买家秀的行为。一位自称是入驻新氧的某医美机构医师李莉表示,愿以每套5元的价格大量收购女性生活照,照片将做成“案例”放到新氧APP上。

此事一出,便迅速让新氧陷入了“造假风波”。

加上医美行业在多数人心中是一个“黑产”形象,每一次的舆论风波,都可能造成平台一定的损失,即使平台本身不想造假,那又如何保证某些用户不会躲过平台监测为自己的机构或诊所谋一杯羹?

其实早在2018年初,新氧就已经开发了“虚拟小号识别系统”,并累计封禁作弊违禁账号71万个;2018年9月,新氧又接入历史内容大数据审核,类似论文查重,累计拦截可疑日记129万篇,技术难以判断的,后由人工接手,但“造假”事件仍然发生。

即使随后2019年4月,新氧对全部历史存量日记进行筛查,累计清理10633篇,但人工审核也不能保证100%的准确,所以悠悠真心希望各位有心整容的小伙伴,千万不要冲动消费,一定要在掌握足够全面的信息以后,再做决策!

04

结语

目前,新氧正准备进一步建生态打造电商平台,做医美行业的【大众点评+天猫商城】,而“马太效应”也会助新氧一臂之力,将更多力量聚焦在头部玩家身上。

但今后,如何持久的瓜分医美行业这块蛋糕并在建立客观公平评价体系的同时拓展新的领域,将会是新氧必须正视的几大难题。

最后,悠悠还想再次强调下:适当整容,切勿过度!

—END—

作者简介:悠悠,资深商业财经观察员,提供深度新锐的商界观点,关注行业投资机遇,评析经典案例与人物,为创业者服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