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古以来就是侨乡重地,由于地理环境险恶,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地无法养育日渐滋生的人口,是以早在数百年之前,福建就有无数人背井离乡,孤身一人勇闯南洋。
鸦片战争后,福建多个地区被开辟为通商口岸,随着国内形势混乱,衣食不足果腹的福建人,开始大批前往南洋,甚至去往世界各地谋生。
在今天的漳州龙海市角美镇东美村境内,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巨大楼房,远远望去,犹如一座陆地堡垒,屹立于大地之上。
当地人称之为曾氏“番仔楼”,闽南语中保留着古汉语的韵味,番仔就是洋人的意思,“番仔楼”的大白话就是洋楼之意。
在如此偏僻的小山村,又是谁在一百多年前修建了它?
这栋占地面积达到惊人的5723平方米,拥有着99个房间,耗时14年、用资17万两白银的洋楼,隐藏着百年前一位南洋巨富艰苦奋斗的传奇往事。
时间来到20世纪初,那时爱新觉罗的大清朝还未灭亡,在新加坡经商多年的巨贾曾振源,实现了衣锦还乡的梦想,带着巨资回到家乡,修建这栋超级“大厝”。
曾振源的一生颇具传奇性,据说当初他只怀揣着四个银元南下新加坡,在当地“番婆子”底下做工,他与众多远离家乡的华人一样,吃苦耐劳、不惧艰险。
聪明睿智的曾振源并不甘心一直给“番婆子”打工,在他辛辛苦苦积攒了一笔钱财后,便开了家“丰源货栈”。
当时的南洋各国,多有闽南人经营产业,他们宗族观念极强,对于故乡人的“货栈”,自然百倍照顾,而曾振源敢于拼搏,抓住时代浪潮,将生意越做越大。
到了1900年左右,他的商业版图囊括贸易、银号、典当、航运等行业,产业更是遍布新加坡、菲律宾、印尼、泰国、越南、缅甸南洋诸国,在国内的港口城市厦门、广州都开设有“丰源商号”。
闽南人有三大夙愿,便是娶妻、生子、起大厝。
曾振源凭借经商成为了新加坡首屈一指的华人巨富,带动了曾家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他在老家盖了传统的三进39间房的燕尾大厝后,并不满足于此,于是又大刀阔斧的准备盖“洋楼”。
为了这一栋当地前无古人的辉煌大厝,曾振源也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不仅花费巨资请来南洋的西方建筑师,精心设计了建筑图纸,又请了著名风水师摆罗盘看风水宝地。
等到一切准备妥当,又从南洋各地运来建筑用的构件,譬如木料、瓷砖、花砖等都是从南洋各地用船只进口而来,可见为了这一栋住宅楼,曾家可谓是花费了大手笔。
最终,这一中西合璧、雕刻精美、恢宏壮观的“洋楼”,用时14年方才全部竣工。
“洋楼”建造之时,适逢国内黄河泛滥成灾,曾家捐献大笔银两,最后赢得了清廷赠送的“曾浦堂”的美名,更为这栋楼添了一丝传奇色彩。
曾氏“番仔楼”不仅有传统建筑中的“家庙”,还吸收了国外先进的建筑理念和方法,在“番仔楼”后方专门建设有风力抽水机房。
楼内使用大型的风轮带动机器,抽取地下井水,储存于专用的水塔之中,再利用各个锡制的水管,通往楼里的各个房间中安装的水龙头,百年前就有如此完备的“自来水”设备,真让人惊为天人之作。
要知道,整个福建农村,普及自来水也不过这二十多年才真正做到。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还是形容有胆有识的君子,普通人一朝得志,衰落的时间只会更快。
曾振源死后,他的大儿子继承了南洋的家业,最后不知为何突然客死异乡,等到他的二儿子带领管家去新加坡时,“丰源商号”早改旗易帜,被人窃夺而去。
二儿子将一些遗产变卖,回到福建,适逢国内军阀混战,世道混乱,他先是在北洋政府治下捐了一个小官,最后又被北伐军抓获,花了一大笔钱才免于死罪。
祸不单行,在国共决裂后,红军进入漳州,他又资助红军,并让军队在“番仔楼”住了一段时间,后来被当时的政府以“通匪”之罪枪毙。
后来曾振源大房的孙子又从南洋归来,买了数十亩土地,又在厦门开设商行做生意,解放后资产全数充公。
广阔的“番仔楼”也被分给了众多贫农,曾经显赫一时的曾家就这样没落了,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番仔楼”才被有序的还给曾氏后人。
而曾家当年的荣光,已经犹如楼外斑驳发黑的墙壁,一去不复返了。
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富不过三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