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文化站内,村民在整理新进的书籍。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摄
9月14日,汉服爱好者在福州历史文化街区朱紫坊古厝前举行中秋祈福活动。林善传 摄
明溪县组织文艺宣传小分队,分赴各乡村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摄
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的南音爱好者,把十九大报告中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编成南音乐曲进行宣传。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摄
《丝海梦寻》剧照 福建日报记者 张永定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丝海梦寻》——
再现海上丝绸之路
东南网9月28日(福建日报记者 肖榕)
去年12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总监制、福建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福建省文艺音像出版社摄制发行的3D舞剧电影《丝海梦寻》在福州首映。
这部电影是我省首部3D舞剧电影,以我省大型原创民族舞剧《丝海梦寻》为蓝本,用现代影视摄制的手法再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商船竞发、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盛况。
对于海丝文化来说,《丝海梦寻》浓缩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丝海梦寻》舞剧脱胎于20多年前福建省歌舞剧院打造的原创舞剧《丝海箫音》,讲述了“通远舟师”阿海父子两代海员前赴后继开拓“海上丝绸之路”,迎来万国商贾,连接中华民族与万国友邦深情厚谊的故事。每场戏都有福建元素的展现,都有欢笑和矛盾冲突,都有力与美的呈现,都有人性柔情的一面……
这也让《丝海梦寻》有了扬帆出海的强劲动力。自2014年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以来,《丝海梦寻》舞剧相继在联合国总部、欧盟总部、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6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或地区上演。这部剧频繁走上国际舞台,已经超出一般演出的意义,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件。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祥地和重要起点,福建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底蕴,拥有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刺桐港,郑和七下西洋的重要驻泊和出发地——福州长乐太平港,以及明朝中后期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漳州月港……这恰恰是《丝海梦寻》能够一路向海的重要基石。
舞剧背后所传递的“海丝”文化,是《丝海梦寻》的重要魅力所在,而向世界传播“海丝”精神,同样是《丝海梦寻》的责任。近年来,以《丝海梦寻》为龙头,我省打造出越来越多具有福建特色、面向世界的优秀剧(节)目,推动形成福建海丝文化艺术精品集群效应。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公共文化服务——
打通“最后一公里”
东南网9月28日(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漫步在福州永泰县嵩口古镇古渡口,你会遇到不少飞檐挂瓦的古民居,再往里走,一座黛瓦白墙的两层古厝就出现在你面前,它就是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嵩口社区公益图书馆”。
这是一座共建共管共享的乡村图书馆。内设儿童阅读区、成人阅读区、静读区、沙龙区、农家书屋、老人诗社等。藏书上万册,均是各大高校、社会公益团体所捐献的。图书馆还和嵩口镇区的幼儿园和学校共建阅读联盟,并将阅读活动推广到社区。在这里,有嵩口的公益团队老师每周举办各式各样活动,如儿童绘本阅读、主题阅读、诗歌演讲、周末观影会、嵩阳诗社吟诗会友等,为嵩口的社区儿童、留守老人提供了精神家园。
嵩口镇还打造出月洲村“月溪花渡”最美乡村图书馆。改造废弃的发电站为新型图书馆,功能区丰富,包括图书馆、亲子绘本屋、陌上花开咖啡吧、艺术展厅、乡创课堂和朝花夕食轻餐吧等,为月洲村保留一处文化、精神传承之所。嵩口镇改造了旧医药公司为民俗博物馆,展现嵩口的耕读文化,展出的农耕用具均是嵩口本地人自发捐赠而来的。
这是我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整合资源,把公共文化设施建在基层群众身边的一个缩影。
2016年,我省印发《福建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征途的“最后一公里”。
在顶层设计的指引下,我省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125家,实现全覆盖;全省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成功能整合的有10808家,占全省村(社区)总数的65.3%,还确定支持430家作为示范点,助力提升服务效能。在建设过程中,我省鼓励各地建设特色化文化设施,建设或提升地方戏台、文化村史馆、乡贤文化馆、小型特色博物馆、非遗传习场所、农民文化小公园等,给百姓带来了更加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非遗绽放时代光彩
东南网9月28日(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茶园中,采茶姑娘唱着山歌,身背茶篓,找准嫩芽,迅速出手,一掐一扯,指尖翻飞,绘出了一幅美丽画卷——9月18日晚,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的褒歌广场响起了嘹亮褒歌声,该区民俗文艺专场上莲花褒歌演唱团的亮相,获得满堂彩。由该区文化馆带来的《褒歌调——茶乡来了总书记》也登台演出,今年7月,该节目成功入围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首次登上国家级舞台。
“褒歌调既保留原生态的莲花褒歌唱腔,又加入更多的伴奏、舞蹈、场景,更婉转动听、好看。”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洪参议说,这样的节目相比原来的即兴创作更丰富精彩,有利于推动莲花褒歌更多地登上大雅之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非遗”莲花褒歌属闽南话山歌,2006年起当地每年元宵节举办“厦门市莲花褒歌比赛”,保护挖掘“褒歌调”这项濒危非遗项目,并逐渐成为该区文化旅游新的资源。
这是我省大力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让非遗在守正出新中绽放出时代光彩的一个缩影。作为原文化部于2007年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该实验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合力作用,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完善非遗名录,加强示范点(片)和设施建设,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措施,对该地区非遗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弘扬闽南文化优秀精神,激活闽南文化创造力。
目前,《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提出的30个濒危非遗项目均得到有效保护,该区内已建设458个非遗传习所(中心),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的项目5项;国家级项目60项、传承人80位。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以来,中央、省级共投入该实验区专项经费16982万元。
省文旅厅非遗处负责人介绍,目前,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我省已有2个,分别为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省级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在申报国家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州古厝——
文化遗产 “活”了
东南网9月28日(福建日报记者 肖榕)
这个夏天,福州古厝再上“热搜”。
6月8日,在全国第十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人民日报》重刊习近平总书记17年前所作的《〈福州古厝〉序》,引起强烈反响,掀起福州古厝游的热潮。
福州拥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海纳百川、底蕴深厚的闽都文化,也造就了百年沧桑的古建筑群。福州市委市政府推动文物、古建筑保护不遗余力,传承历史文脉一以贯之,为福州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福州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近年来,福州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全面梳理老城历史记忆、古城符号和福州元素,突出闽都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统筹推进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实施烟台山、冶山等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群和明城墙遗址、新店古城遗址保护修复工程,2018年又启动15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
如珍珠般散落在福州城的一座座古厝,不仅保护得好,而且在开发利用中积极作出探索,成为市民身边的“微型文化馆”。例如,2015年底,在不损害文物的情形下,林森公馆被开辟成福州首家全公益绘本馆,免费对外开放,定期开展讲座、绘画等亲子互动活动,受到广泛好评。目前,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已向市民和游客推荐四大经典福州古厝、八个福州古厝必去打卡点和十条福州古厝主题旅游线路,每天吸引来众多市民和游客。
历史与现代、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新时代里,福州古厝正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7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2020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由福州市承办。这是继2004年在苏州举办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后,我国第二次承办世界遗产大会。
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福州古厝来说,即将开启一段崭新的富有生命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