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慧敏
为培养新型食品方面的本地人才,南洋理工大学和推广替代蛋白质研究的国际非盈利组织合作,推出新加坡首个肉类替代品课程。除了本科生以外,南大也计划在日后让更多专业人士报读这项课程,以提高公众对新型食品的认识。
由南洋理工大学和国际非盈利组织The Good Food Institute亚太区分部共同推出的课程主要内容为植物性肉类(plant-based meat)、培植肉类(cultivated meat)等不同种类的新型食品。
美国食品加工巨头ADM在新加坡实验室研发的植物性肉类产品。(法新社)
新加坡仍缺食品科技人才
课程协调员、南洋理工大学食品科技计划主任陈维宁教授受访时说,因新加坡土地资源有限,农场所生产的食物来源足以应付人口需求,必须依靠进口食物。不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冠病疫情对食品供应链所造成的影响,新加坡开始发展新型食品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能为消费者提供另一个选项。
“组织再生方面的技术,在本地已经非常成熟了,现在我们能够将这一技术应用在食品科技方面,制造出培植肉类,这也让食物来源更具可持续性。”
陈维宁说,虽然技术方面成熟,但新加坡目前还欠缺食品科技方面的人才,同时,本地公众对替代蛋白质产品仍感到陌生。
南洋理工大学食品科技计划主任陈维宁教授(中)指出,新加坡开始发展新型食品至关重要。(南洋理工大学)
“在接下来的10到20年内,替代蛋白质产品不会取代传统的农产品,但我们必须开始推广。对消费者来说,他们最关心的就是替代蛋白质产品的味道以及价格。”
南大食品科技第二主修的大三和大四生,将在今年开始修读这一课程。南大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林杉教授说,通过这一与替代肉类相关的先进课程中,学生将能从国际专家们学习,有利于他们日后的职业发展。
为提升新加坡的食物自给能力,政府在2019年宣布推出“30·30愿景”,即在2030年生产足够农产品满足本地人口三成的营养需求。
为了进一步推动创新,新加坡食品局也在2019年12月公开邀请科研资金申请,通过1亿4400万元的“新加坡食品故事科研计划”,资助可持续城市食品生产和替代蛋白质的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