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穿越百年的干杯

摄影师杜可风在短片《霓虹光影》中形容自己是霓虹,是“藏在管里的气体”,他说,“别担心,它会回来的,这是它厉害的地方,就像菲林一样,就像宝丽来相机一样,大概会有不同的形态……” 会回来的岂止是霓虹,还有人们对旧时光的好奇,和对国潮的认同。


全文约2520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1933年2月,中国近代文学期刊《小说月报》发表长篇小说《夕阳》第一章。人们更熟知它的另一个名字《子夜》。

“……向西望,叫人猛一惊的,是高高地装在一所洋房顶上而且异常庞大的霓虹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燐似的绿焰:Light,Heat,Power!”文章开篇,作者茅盾用张扬的霓虹灯街景,体现1930年萌动现代的上海。

“霓虹灯”是一个世纪中西方文明在上海碰撞的痕迹。文人们热衷于用它展现上海的丰满,甚至以它为界,区隔城市的传统与现代。霓虹灯内外的上海,以多元的样貌从历史中款款走向现代,杂糅出自己特有的韵味。

被霓虹光影笼罩的一小撮人,选择以文字绘制文化地图。近百年之后,人们掀起文字的一角,亦是窥探那个摩登时代。


1华灯起

中国的霓虹灯广告发源自上海。1926年,上海南京路伊文斯图书公司在橱窗内安装“皇家牌打字机”英文霓虹吊灯,这是中国第一支霓虹灯广告。不久后,首支市招出现在湖北路中央大旅社门口,是由上海远东化学制造厂制成的中英双语霓虹灯。此后20余年,这座城市闹市区大小商店基本都以霓虹灯市招、广告牌为自己代言,照亮“十里洋场”的商业繁荣。

上世纪前半叶,霓虹灯是老上海的标签,也是潮流。华灯初上,霓虹灯接替白昼星辰与人们对话,传达着各样讯息,成为一座城市的语言。由此,大上海有了另一个名字“夜上海”。

电影《木乃伊:龙帝之墓》中还原了40年代上海的兴隆,其中最显著的代表,是青岛啤酒的巨幅霓虹灯市招。当人们在质疑这是刻意为之的广告时,片方给出了明确回复“这是30、40年代,青岛啤酒真实使用的经典市招”。

其实早在1927年,当上海远东化学制造厂将中国首支市招推向街头时,青岛啤酒已经风行上海滩,成为摩登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较于夜上海的城市街景,人们记忆中霓虹灯的高光时刻则停留在香港。

20世纪80、90年代,香港电影的镜头定格在霓虹光影下。伴随着香港电影红极亚洲,这些五光十色、用气体填充的灯管成为香港的视觉符号,它们讲述特定时期的香港往事。

1995年,王家卫导演的电影《堕落天使》中,霓虹灯闪烁的城市夜景连接着一幕幕经典画面。此前,他执导的《旺角卡门》、《重庆森林》等电影中也不乏霓虹元素。

彼时,香港的街头满溢着霓虹的市招与广告牌。茶餐厅、修钟铺、五金店、理发店……无论大小店面,老板们纷纷将巧思用进霓虹灯制作中,费尽心思打造“金字招牌”,似乎要将一盏灯牌世代相传。这同时也激发了香港的创造力,工匠们将古典书画融于现代技术中,形成特有的“港风”,让流于街头的霓虹灯牌充满艺术气息。

无论是20年代后的上海,还是50年代后的香港,都以霓虹灯展现都市文明。霓虹灯的明灭,似乎倒影出一座城市的两种不同人格,映衬着文化激荡下中国样貌的一隅。


2夜未央

“要制作出好的霓虹灯管似乎很容易,但其实仅仅是制作出一个简单而完美的圆形,可能就需要工匠二十年以上的经验和积累。”纽约霓虹大师Rudi Stern这样评价霓虹灯的制作工艺。

有经验的匠人能够感知玻璃中热量的积聚,准确判断出玻璃灯管成形的时机。顶峰时期,只香港便有百余位霓虹灯工匠,这是一门手艺活,匠人们少年时代跟随师父学艺,多数师傅手下都聚集不少徒弟,他们一天从早忙到晚,激情而热烈。


图/视觉中国


霓虹灯缤纷繁杂却罕见和谐,它让夜晚亮如白昼却并不刺目。霓虹灯下,有纸醉金迷,亦有人间烟火。霓虹时代的人们,在这五颜六色的光影中遍尝生活、体验阵痛,他们忆着历史,也变成他人口中的历史。

指针缓缓滑向21世纪,LED等多种照明科技的研发与应用逐渐取代霓虹灯占领大街小巷。霓虹灯不得不冷却下来,无数被业界奉为经典的作品也纷纷消散。

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香港霓虹灯最后的守夜人》片尾中说:“即使曾经的游乐园已荒废,可来过,即是永恒。”尽管霓虹灯技术手段日渐落寞,但它以象征性的艺术作品出现在博物馆、美术馆中,人们开始逐渐看到“霓虹”的珍贵。

事实上,霓虹灯大量普及前,多见于巴黎歌剧院、教堂、银行和奢侈品商店等场所的的装饰上,象征高雅艺术。当它走出巴黎,以各样炫目的姿态出现在街头,便形成独特的时代印记,镌刻在人们心中——那是与现代人交臂的年代,因此才格外迷人。

2005年,欧洲第一家霓虹灯博物馆华沙霓虹博物馆在波兰创立;2019年2月,“城街·招牌” 艺术展览在香港举办;从丹·弗莱文的极简主义霓虹灯光作品,到布鲁斯·瑙曼为霓虹灯注入思想与趣味……霓虹灯成为艺术家们与外界对话的媒介。

爱好者们执拗的将霓虹灯带回大众视线,串联起新与旧、过去与现代交织的世界。人们从霓虹艺术中,感受复古怀旧;感受时代热浪;感受自己。


3入今朝

时至今日,伴随着霓虹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将霓虹元素融进设计——以一盏“霓虹”跨越百年。



2020年,青岛啤酒全新推出1903国潮罐,以电影《木乃伊3》中真实的青岛啤酒霓虹市招为原型,进行包装设计。它尝试以一罐啤酒对话历史与今朝,它传递着这样一个讯息:经典,起于不凡,终归于人间。

这里的“不凡”,不止于一瓶啤酒,而是代表了严格的工序和品质的打磨。从配方到选料再到工艺,青岛啤酒始终以用心专注的态度精心慢酿,用时间成就一罐好啤酒;啤酒出厂前,单一支酒瓶便要洗30分钟,酿酒的大米必须是脱壳3天之内的新鲜米,采用青啤独特的两段法低温慢熟工艺,发酵时间更长……它对待每一瓶啤酒的态度,都像是对待新生命。



这里的“不凡”,不止于一次干杯,更是外界向中国投递目光的窗口,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它连接着中国与世界。1906年,青岛啤酒在慕尼黑国际啤酒博览会荣获金奖;1948年,青岛啤酒出口至新加坡;1978年青岛啤酒进入美国市场……畅销于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这里的“不凡”,不止于百年品牌的诞生与荣耀,是即便身披“不凡”,更要以谦逊的态度保持创新与变革。从百年品牌到百年潮牌,一字之差,体现出青岛啤酒希望以百年历史与消费者互动的诚心。



无论是以霓虹艺术穿越历史长河装点自身,还是拥有117年历史的青岛啤酒品牌,均是色彩浓厚的东方符号。他们代表经典,也代表今天的时尚——时尚亦是紧跟时代的经典。

摄影师杜可风在短片《霓虹光影》中形容自己是霓虹,是“藏在管里的气体”,他说,“别担心,它会回来的,这是它厉害的地方,就像菲林一样,就像宝丽来相机一样,大概会有不同的形态……”

会回来的岂止是霓虹,还有人们对旧时光的好奇,和对国潮的认同。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