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第3205回:苏赋鹤楼金屋藏娇,碧纱待月红袖添香

黃劍博采风追影,皇氏古建築大全

Jumbo Huang ,Jumbo Heritage List


第3205回:苏赋鹤楼金屋藏娇,碧纱待月红袖添香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黃劍博采风追影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络Huang_Jumbo或Jumboheritagelist),本章节图文中的图片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的文字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文字没有明确商业用途。(©Image by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这春天光景平添了无限的诗意,

仿若庭中的这株十叶龙眼古树,

约二百年几经枯荣却越显年轻,

沧桑散尽空留金屋藏娇的美名。

蠔壳墙前,萧萧雨幕吹过久远的渔歌,

细数桑阴花语,诗书容颜,泥楼宛在。

赋鹤楼拂尘惊世,近二百年,鹤去赋存,

龙头凤尾金雕细刻,廿四咏铜壁尽显儒商史迹,

干打垒,水磨砖,镬耳山墙丰润岭南遗风建筑,

似曾相识,砖雕萱草墙饰惊艳苏女额眉,

曾记否,鹤翁的水墨清俗渔池莲韵,

东廓怡静,香亭寂寥,职方第祠堂的灯盏停歇在旧时的茶叙,

书楼蕴藉,藻井森然,那春雨中湿身的橛草细语耕读光阴,


俱往矣,风流任凭雨打风吹去,徒留这碧江金楼水乡一片冰心。(改编自刘绍文)

如果来到一个既有古老的传统建筑,又有浪漫故事发生其中的地方,这趟旅行必定无憾。而碧江金楼建筑群,就是一个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神秘佳处。


今天我来到了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的企业总部,来感受儒商的魅力。

碧桂园名字起源于碧江和桂山,意味青山绿水的家园。碧桂园在碧江之畔,桂山之旁,“碧桂园”三个字是叶氏选平之手。

碧桂园集团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是中国最大的新型城镇化住宅开发商。采用集中及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业务包含物业发展、建安、装修、物业管理、物业投资、酒店开发和管理、以及现代农业、机器人;碧桂园提供多元化的产品以切合不同市场的需求。

各类产品包括联体住宅及洋房等住宅区项目以及车位及商铺,同时亦开发及管理若干项目内的酒店,提升房地产项目的升值潜力。除此之外,同时经营独立于房地产开发的酒店,2019年全年销售金额7715亿元,居中国房地产行业第一位。

我参观过兰州新城,惠州十里银滩和广州凤凰城,这次又有机会来到了南中国最大最豪华的生活社区:顺德碧桂园。

碧桂园不仅是住宅社区的开发商和运营商,也是绿色、生态、智慧城市的建造者和运营商,还在新加坡旁以当今世界先进的城市设计理念首建立体分层现代城市森林城市。。。

当然,我来顺德不是参观房企的,而是来寻觅顺德的古村落。


碧江大规模建村是从南宋初年开始的,中原汉人为避战祸经过至少两次大规模迁徙后,奠定了当年碧江的家族格局。碧江居民来自南雄珠玑巷超过10个姓氏,其中苏、梁、赵等为望族大姓。

现在的碧江村属顺德市的北滘镇,滘字本意是和水相通之处,自然是适合营商的地方,现下,两家千亿级的企业出自这个镇,一个是美的,另一个是碧桂园。

在广东明清期间,具有岭南民间建筑风格园庭建筑不少,但能完整保存到今的已为数不多。最著名的广东四大庭园: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庄】、佛山【梁园】,号称广东四大名园。而也是在顺德,虽名气不及四大名园,但它的园庭建筑规模及风格原全象四大名园一样,並还独具一格,这就是【碧江金楼】。

碧江金楼,原名”赋鹤楼”,是当时碧江苏氏望族”职方第”中的藏书楼,它以精美的金碧辉煌的木雕装修而闻名海内外。据说晚清慈禧太后的干女儿、法务大臣戴鸿慈之女戴佩琼下嫁曾任兵部员外郎苏丕文的大曾孙苏伯雨,作为嫁妆与赠,而苏伯雨将戴佩琼安置在”赋鹤楼”内伴读,夜夜有美人红袖添香,故有民间”金屋藏娇”的传说和“碧纱待月,红袖添香”的说法。

《一代宗师》算得上是一代神作,无论是剧情的安排。发展,还是场景的规划、布局,都是上乘之作。在电影中,无论是金碧辉煌的金楼的奢华之美,还是鬼斧神工的木雕之作,浓厚的烟火气息,沉重的历史底蕴,都一点点地深入人心。《一代宗师》中也有一处华丽神秘的金楼,一代宗师的多次对决正是在此进行,迷离的光线,朦胧的金楼,让高深的武功更显神秘,电影中的金楼就源于碧江金楼了。

金楼所有装饰都取用了中国传统的民间木雕艺术,并巧妙渗入了外来的艺术风格,院庭内保留了清末年间名士如刘塘、宋湘等为这个家族题写的木、石匾额及题赠的书画翰墨真迹,还陈设着清代的官轿、跋步床、酸枝制作的家具,可以体会到当时珠三角富庶人家的生活,也看到岭南文化在建筑艺术的建树,实在难得。

守土十三年,政声皆益彰。七旬挂征帅,漕督下长江。

救接京粮困,爱卿任上亡。触目怜元老,含悲览奏章。

岭南文坛,群星璀璨,宋湘无疑是震烁古今的一颗。

宋湘(1757年2月13日至1827年1月22日),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白渡乡(今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 清代大臣、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梅州八贤之一。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考中解元。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出任惠州丰湖书院和广州粤秀书院主讲,历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总纂、四川及贵州乡试主考官、曲靖广南永昌三地知府,累迁湖北粮道。道光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827年1月22日),逝世,终年七十一岁。

宋湘文采风流,诗书双绝,为国为民做出卓越贡献,与姚德胜、丁日昌、丘逢甲、张弼士、李惠堂、黄遵宪、罗香林合称“梅州八贤”,被嘉庆帝赞为“岭南第一才子”。诗作反映了清朝的社会现实、自然风光以及内心世界,是清代中叶岭南三大诗家之一。

《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宋湘善于书法,擅长草书,风格浩方雄奇,代表作《伯牙琴台题壁》《五别诗》,苍劲潇洒。

这次能在金楼看到宋湘的书法真迹,真是非常荣幸。

金楼的二层,是整个金楼的精华所在,它是交友会友的雅集 ,整个二楼的装饰包括家居用具、屏风、门窗等全是用上等酸枝木雕花贴金萡精制而成,整个装饰物光滑明亮,所雕的都是花草虫鸟,栩栩如生、逼真的神态、巧夺天工,含蓄深厚的美感,应有尽有,可谓是鬼斧神工。进入此整个空间富丽堂皇而又不失雍容華貴。

碧江金楼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北滘镇碧江村,原名赋鹤楼,为碧江苏氏望族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所建。这座楼原为职方第中的藏书楼,楼体为三间二层砖木结构,硬山顶式建筑,屏门、门坊、檐板、厅壁、天花藻井的木质雕饰均以真金镶贴,因而得名。

从一楼走进,“金漆木雕留致美,楼藏粉黛去犹春”对联首先映入眼帘,暗示着楼内必将存在一个浪漫的故事。据说楼内所有生活用品、摆设、家具等全部是与宅第主人有关的同时代实物,极少改动过。

令人惊叹的是,一楼的中堂处有一口口径仅为28厘米的阴井。原来,古时藏书最大的隐患是火灾,古人于是以五行学说中的水能克火的意念,在首层地下挖井,与楼顶木装修的“藻井”上下对应,以达到“克火”的目的。

位于中堂右侧的厢房里摆放着一个金光闪闪的镂金床榻,这就是楼内最珍贵的跋步床,床上雕琢精美,部分木雕亦以金贴面,旁边的铜洗脸盆、铜锁、瓷痰盂一尘不染,木梳妆台和黑漆衣柜保存完好,幽幽的木香显示出主人不一般的雅致。

跋步床,又叫八步床,顾名思义,就是要走八步才能到床上睡觉的床。床的前面有很大的空间,床前还摆着两把椅子(古代叫做榻),床在古代兼具很多功能,睡卧,洗漱,储藏,所以床的地位是很高的,“跋步床“大户人家嫁女的陪嫁之物,

往往少不了床的影子,越是高级越有面子。而一座宽阔精美的跋步床需要工匠们花费很多的心思去打造,现代的人难以想象的, 床在古代往往是一个家里最主要的财产。《金瓶梅》巧用床写尽人生悲欢,刘姥姥游览大观园,探访探春闺房看到的就是精致高大的跋步床,明清晚期,跋步床在富贵人家十分常见。

二楼是金楼的精粹部分,也是楼内木雕最仔细,用金最多的地方,相传其装修布局取意古时珠江上的紫洞艇。站在大厅中,四面的镂空木雕在经历了100多年后依然金光闪耀,室内通透明亮,不用开灯,还可以通过玻璃窗眺望远方,身在屋中犹如在船中。

大厅中正面摆放着当时法务大臣、南海人戴鸿慈“轮其世也是尚友,归而求之有铮师”的题字,两侧门板上刻有清代著名书法家刘墉、宋湘、王文治、张岳崧等墨宝。其中,入口处的刘墉诗云:“翰墨丹青事事研,湖山佳处寄才贤。几回禅院花争发,一夜山堂月正圆。”所描述精致与金楼有异曲同工之妙,亦反映出主人当时的心境和抱负。

金楼之所以著名,无疑是因精美绝伦的贴金木雕,然而它那浪漫的爱情故事更让过耳难忘。这种极尽奢侈的金饰,据说是清末苏丕文的孙子苏百诩,为迎娶当时法务大臣、南海人戴鸿慈长女戴佩琼而准备的。由于两亲家都十分重视这段婚姻,婚礼办得非常隆重,楼内金雕便是陪嫁的嫁妆!

据说戴佩琼乳名阿娣,有沉鱼落雁之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被慈禧太后认作干女儿。苏百诩也是个才子,对她宠爱有加,就将她安置在金楼之中伴他读书。由此,金楼增添了一段“金屋藏娇”的美丽传说。

木雕上的贴金有新旧两色,旧的是一百多年前贴上去的金箔,因为岁月的氧化而颜色褪旧,而金光闪耀的是近几年修补上去的。后来有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来考察,主张保存金楼原貌,管理方也就不再进行修补的工作了。贴的这些黄金都是真金,而且纯度很高。旧的贴近出自哪家金铺现已无从考究,但新贴的据说都是来自香港著名金铺周生生珠宝金行的,是9999千足纯金。

金楼的前庭有一株一百多年的十叶龙眼,据说与苏家的发迹史不无关系。据史书记载,碧江、陈村一带“居人多以种龙眼为业,弥望无际,约有数十万株”。职方第的先辈就曾以出口干果和土纸,再从东南亚进口木材,从西南贩运回锡锭、茶叶而致富,似乎可以成为金楼由来的一个说明。

不仅如此,金楼内的雕塑亦显示出独有的兼容并蓄特点。据介绍,这些木雕采用的全是柚木、花梨木和酸枝等珍贵木料。木雕采取浮雕、线刻、镂雕、玻璃镶嵌等精巧手法,各种花卉和动物被勾画成岁寒三友、松鹤延年、兰桂腾芳、“犀牛望月”等吉祥图画,还有斗笠渔翁、丫鬟小童、浣衣少女等木雕人物,处处无不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据介绍,这些艺术风格却明显吸收了域外文化,两边门拱做成柱状,而外形是一个个宝瓶像叠罗汉般叠起来,类似欧洲十九世纪中末期流行的“维多利亚”风格。木雕中间夹着的玻璃都是来自美国的进口货,其中有的还是磨砂蚀花玻璃,印证了清末已有许多西方文化在南方传播,也显示出岭南文化特有的开放特色。


金楼景区不只是一座楼,还包括泥楼、职方第大宅、蚝壳墙、后花园、铸铜壁雕以及围墙外的亦渔遗塾、慕堂苏公祠、三兴大宅等古建筑。据官方介绍,碧江村大规模建村始于南宋初年,最鼎盛时期曾有三万多人口,自明景泰三年建县至清代中叶,碧江村出了17名进士,而中举仕子更达106名以上。

这些仕人告老还乡后,致力建造祠堂和宅第园林,现存的祠堂、宅第、民居、书塾、园林等明清古建筑共有1万多平方米,现今结构及内饰大多保持原样。在这里,游客可穿越明朝到清朝的400多年时间,亲身体验古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

碧江苏氏金楼的历史,就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千年乡绅、官僚经商、从政的演变史写照,值得从文化角度探寻和思考。

这幢金楼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佛山顺德北滘镇的碧江古村,碧江古村始建于南宋初年,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自古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明清时期属顺德四大圩镇之一。从古至今,碧江村人才辈出,据《顺德县志》载,自明代景泰三年至清代中叶,300多年来碧江村共走出了26位进士和145位举人,这些仕人遍布京城和全国各地当官,他们告老还乡后,致力建造祠堂和宅第园林,因而在碧江村留下了大片特色十足的祠堂大宅等古建筑。

珠江水乡的古建艺术和官宦儒商的文化积淀,使得碧江的不少古建筑,颇具地方特色,而且受到较完好的保存,碧江包括金楼、泥楼、见龙门、慕堂苏公祠、砖雕大照壁、苏三兴大宅等建筑的古建筑群,早在2002年7月17日就成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有“碧江多商贾,金楼为至尊”的说法,碧江金楼集中了宅第、祠堂、书楼、园林等各种功能的古建筑群,其中最瞩目的当属金楼。

碧江金楼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碧江,属明清时期建筑,已有几百年历史。金楼古建筑群由泥楼、职方第、金楼、南山祠、见龙门、亦渔遗塾、慕堂祠、砖雕大照壁和三兴大宅等等多座建筑组成。集中了宅第、祠堂、书斋、园林等功能,保留着干打垒、蚝壳墙、水磨砖、“镬耳山墙”等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实物。

碧江金楼古建筑群中最瞩目的当属金楼。金楼,原名赋鹤楼,楼内装饰着金碧辉煌的木雕,多取金箔镶贴,几乎包罗了木雕艺术中的所有手法,故得名金楼。据说是因清末名臣戴鸿慈之女嫁入职方第,作为嫁妆与赠。院宅内还保存着当年刘墉、宋湘、王文治、张岳崧、戴鸿慈等清代名家、进士题写的木、石匾额及多件书画翰墨真迹。

珠江水乡的古建艺术和官宦儒商的文化积淀,在这组紧凑的古建筑群中体现无遗。古建筑群的最亮点金楼,原名赋鹤楼,楼内装饰着金碧辉煌的木雕,据说是因清末名臣戴鸿慈之女嫁入职方第,作为嫁妆与赠。而民间有“金屋藏娇”的之传说。巧夺天工的金木作,几乎包罗了木雕艺术中的所有手法。尤为难得的是木雕全部采用中国传统题材,渗入了外来的艺术风格,以实物印证了岭南文化的发展史。

院宅内还保存着当年刘塘、宋湘等清代名家为这个家族题写的木、石匾额和戴鸿慈以及多位清代顺德进士、举人题赠的书画翰墨真迹,加上大批原汁原味的清代家具、珍稀的清代官轿、跋步床(千工床),游客登临,可亲身领略昔日珠三角富庶人家的生活,认识岭南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建树。

金楼以贴金得名,却凭藏娇闻名于世。相传当年慈禧的干女儿、法务大臣戴鸿慈的女儿戴佩琼下嫁曾任兵部员外郎苏丕文的大曾孙苏伯雨,苏家大少苏伯雨将戴佩琼安置在金楼之中伴读,夜夜有美人红袖添香,故传有金屋藏娇的佳话。

金楼原名赋鹤楼,建于清代中期嘉庆、道光年间,为碧江人苏丕文所建之藏书楼,当时苏丕文任朝廷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官至三品,他的宅第称为职方第。金楼是职方第里面的一幢二层青砖楼房,楼底层的门枋,由一屏宽近4米的大型博古花罩镶嵌而成,漆上金粉的花鸟禽兽,瓜果蝶蜂的木雕,很是亮丽醒目,一层前廊停放的官轿及楼内所有家具和古董字画,全部都是旧时原物,其中一楼房间里精美的八宝床,是金楼珍宝之一。

二楼正厅前的漆金的葡萄花罩与上檐连接,融为一体,只见上面藤蔓交绕,葡萄连串,甚为逼真富丽堂皇。厅房内部巧夺天工的木作,全部都是用柚木、花梨木、酸枝等珍贵木料精雕细刻而成,功夫精细,令人叹为观止。楼内装饰几乎包罗了木雕艺术中的所有手法,雕法有深、浅、浮雕,以及线刻、镂雕和玻璃镶嵌等,内容有“岁寒三友”、“松鹤延年”、“兰桂腾芳”等中国传统题材的吉祥图画,还有斗笠渔翁、丫髻小童、浣衣少女等木雕人物和各种花卉动物,无不形神俱备,惟妙惟肖。木雕上施以泥金或贴金,一眼望去到处金碧辉煌令人眼花缭乱,金楼果然名不虚传。

第3206回:碧江金楼藏粉黛春,金漆木雕留职方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