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邀您欣赏|闽西汉剧艺人队伍的壮大(二)

02

闽西汉剧艺人队伍的壮大(二)

艺人队伍的壮大包括艺人数量的增加,名艺人的涌现和女演员的出现。

戏班是由艺人组成的。前节说到的戏班数量的增加和戏班规模的扩大,这已经体现了艺人数量的增加。尤其难得的是,这一时期不仅增加了艺人的数量,而且还涌现了一批名艺人。同时,在闽西汉剧舞台上首次出现了女演员。

下面对这一时期涌现的名艺人和女演员作一简单的介绍,以见一斑。

蔡迈三(1898- 1972),祖籍福建同安。因父在龙岩开豆腐店而定居龙岩。闽西汉剧著名文武小生。14岁人“新舞台”科班,从师阿锦 (小生锦),习文武小生。继之,在乐天彩、 荣德顺、新乐天、新舞台等戏班搭班演出。民国16年(1927年)末,随新舞台戏班到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演出达半年之久。演出的剧目有《九炎山》、 《三气周瑜》、《打黄盖》等。翌年回国后,在漳平县的西元、钟秀、陇车等地教戏七年。继之,在新罗剧社、新华剧社(广东)、梅龙剧社,龙汀剧社参加演出。新中国成立后参加龙岩专区汉剧团。1959年调龙岩专区汉剧学校任艺术(文武小生)教师。他身材高大,扮相英俊、功底厚实,表演传神。1972年在龙岩病逝,终年75岁。 (同上,第646页)

林阿全(1893—1960),永定县高陂乡西陂村人。原名林思明。工黑净,观众称他“乌面全”。18岁到新天彩戏班习艺。初演杂角、老生,后改学黑净。他曾主演以黑净应工的《五台山》、《三打王英》、《法门寺》、《马武槌宫门》、《击鼓骂曹》等剧目。他身材魁伟,扮相英武,唱腔高昂,“炸音”粗犷、响亮,观众说他演唱时戏棚都会震动,这一点也不夸张。民国十五年(1926)到乐天彩搭班。以后又到闽南的南靖县奎洋乡与人合办汉剧戏班。民国二十三年(1934) 因戏班亏本,戏箱行头被扣压而返回龙岩。后在龙岩的大池、红坊和连城的新泉等乡镇教戏。1952年参加龙岩群声汉剧团(后改称龙岩专区汉剧团)。1959年调往龙岩专区汉剧学校任艺术教师。1960年辞世,终年 67岁。(同上,第640页至641页)

曹坤照(1911—1967),龙岩红坊人。闽西汉剧鼓师。13岁在他家乡的“乐同源”戏班跟其叔父(班主)学花旦、武旦和丑。民国二十四年(1935) 在永定金峰木偶戏班当锣手。民国二十九年(1940)回龙岩后,在三余剧社(龙岩大池)和龙汀剧杜教戏。民国三十六年(1947)在龙门、红坊一带教戏。新中国成立(1949)后,参加龙岩群声汉别团任专职鼓师。因他当过演员熟悉舞台表演,所以他掌鼓得心应手,能将文乐、武乐、前台、后台指挥得浑然一体。他勤奋好学、勇于实践,未进科班而能无师自通。他的鼓艺有节奏稳、鼓介清、轻巧灵活、流畅自然等特点,因而被誉为“铁鼓手”。在闽西、粤东汉剧界都享有盛名。(同上,第668页)

陈坤福(1906—1984),龙岩人。闽西汉剧名丑。14岁到龙岩城关袁氏馆“乐我天”汉剧子弟班从师习艺(这是由龙岩杨荣照发起,商家集资创办的业余戏班),拜侯客二(武平人)、张青皮(连城姑田人)为师。后在闽西的新乐天、新天彩、荣德顺、荣福顺、乐同源等戏班搭班演出。主演了《洛阳失印》、 《兰继子》、《时迁偷鸡》等成名剧目。这时,尽管他在闽西已有相当的名气,但仍不满足。从27岁开始,怀着到广东寻求名师的强烈愿望,到广东外江戏四大班(老三多、老福顺、荣天彩、新天彩)拜唐官贤(官贤丑)、阿文(阿文丑,福建上杭人)、刘阿周为师,受益不浅。陈坤福的成名戏之一《藏眉寺》就是当时唐官贤所教。此后,他成了闽西、粤东观众喜爱的名丑。广东观众因他身材高大而称他“高脚丑”;龙岩观众却因他脸庞较圆而称他“碾子师傅”。四十年代之后,他先后在广东的“新华汉剧社”和闽西的“新罗剧社”、“合作剧社”、“梅龙剧社”(与广东梅县合办)等戏班演出多年。1952年参加龙岩群声汉剧团,任副团长兼丑角演员。1959年调任龙岩专区汉剧学校副校长兼丑行教师。因为他对党和人民的文艺事业作出了贡献,党和人民给了他应有的荣誉、尊重和关怀。他生前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省剧协理事、省文中馆馆员、 龙岩县第三、四、五届人民代表,龙岩地区文联副主任。他在同行和观众中受到尊重和爱戴。1084年谢世,终年78岁。(见 《“高脚丑”陈坤福),载《闽西戏剧史资料汇编》 1985 年第8集第73至81页)

吴传进(1893—?),永定县高陂乡人。闽西汉剧大花。14岁进“彩花香”科班,向詹阿贞学两年汉剧,后又拜曾耀宗、阿坠为师,先学武生,后改学红生(红净)、大花(黑净)、也演老旦。以演大花出色。戏路较广,能演二百余个剧目。他在《大保园》中饰红净徐延昭,《沙陀搬兵》中饰红净李克用,《三气周瑜》中饰黑净张飞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见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编印《福建广东汉剧历史资料初稿》第153页)

廖汉庭(1910—?),上杭丰稔人。12岁开始学戏,拜张义泉为师、先后在乐天彩、新乐天、荣天乐、荣天彩、合彩班、龙汀汉剧社,三余剧社等戏班参加演出或教戏。以演花旦为主,也演老生。常演剧目有《武松打店》、《大小争风》、《三堂会审》、 《别皇宫》、《明公案》等。抗日战争期间曾编演《谁的罪恶》、《汉奸的末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三个“文明戏”,以配合当时的抗日宣传。1952年参加龙岩群声汉剧团,演小生兼导演。(见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编印《福建广东汉剧历史资料初稿》第153—1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