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有台湾媒体援引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报告指出,到2021年,台湾人才外流比率将达到世界第一。根据台当局“主计总处”公布数据,2005年到2015年,十年间台湾人才外流数量从34万人增至72.4万人。这几年问题更加严重。外流的人才当中,有72.52%为大专以上学历,84.69%为青壮年。
他们是岛内各界精英,也是消费主力,一出走,连知识与技术也带走了,对岛内经济和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可想而知。这些台当局看在眼里也急在心上,只可惜因应得进退失据,让人直摇头。
外流出口 不止大陆一个方向
人才出走,肯定与待遇的吸引力直接相关。这些年岛内经济不振,薪资低迷。有年轻人在讨论“出走潮”时说,作为青贫族、穷茫族,我们存钱难、生活难,不敢结婚生子,更不敢想以后怎么反哺年迈父母。如果外面有更好的薪资和机会,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另一方面,岛外对台湾人才求贤若渴。比如大陆,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某些重点行业的人才,在台湾拿多少新台币的薪资,到大陆直接换成多少人民币。台塑集团掌门人王文渊自己爆料说,旗下南亚科及华亚科两家半导体公司,两年来跳槽到大陆的就有500名专业人才。除了忧虑,他还抱有一种同情的理解,如果台湾有足够多机会,“吃得饱为什么要去大陆?”
对此台当局很少实事求是去反思,反而指责大陆恶意挖角,动辄以“统战”视之。然而即使没有这些优惠方案,大陆的薪资与市场前景还是足以吸引人才过去。再说,台湾人才外流,也不是只有大陆一个方向。
新加坡与澳门等地,就拿出高额研究经费,吸引台湾青年学术人才前往,其中南洋理工大学生医电子研究启动经费逾3000万元新台币,澳门大学教授薪水更是岛内高校的4倍。相较之下,台湾的研究经费不仅使用少了弹性,还可能逐年递减。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副教授刘子铭说,他一周只上2门课,重点时间都放在科研上,这是台湾比不上的。
岛内岛外 有比较才有鉴别
台当局对岛内人才赴大陆格外忌惮,是因为数量庞大影响深远,却难以拿出有效应对之策。当局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台湾1100万劳动力中,有72万离开台湾谋职,其中超过半数去了大陆。专家说,实际数字更高。
对此扣上“统战”的帽子,试图污名化来处理,并不能掩盖人才上演“西游记”背后的主因——市场磁吸和政策诚意。大陆的经济发展比台湾好,去年大陆的经济增长率接近7%,远高于台湾的2.8%。大陆经济成长更快、市场更大,所以能创造更多工作机会,升迁也比较快。
从最初的台商工业园区到如今的惠台31条,大陆有足够的政策持续性。前不久31条惠台合作措施,涵盖台湾民众关心利益的方方面面。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表示,各地各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动各项落实工作,努力把好事办好,让台湾同胞切实受益。
反观岛内,大量专业人才出走,引进的却多是蓝领低阶外劳,形成人才逆差。当局也多次出招揽才固本。之前当局通过“外国专业人才延揽及雇用法”,试图吸引外籍专业人士,但效果不彰。为招揽海外科研人才回台发展,当局教育主管部门推出“玉山计划”,科技主管部门推出“爱因斯坦培植计划”和“哥伦布计划”。看似纷纷扰扰很热闹,但雷声大雨点小,大家用脚投票,并不十分买账。
究其原因,薪资不够,诚意不够,自然吸引力也不够。
病根在哪 大家心里都清楚
说到底,民进党当局做事,处处政治操作在先,民生发展靠后,导致政策持续性不够,对人才缺少必要的同情心和理解。
例如,“青年玉山学者”祭出重金招才,但海外青年学者批评,当局不顾实际贴政绩,因为能释放的教职额没有宣传的那么多,再说几年后恐面临政党轮替,“当朝不认前朝的账”。万一萧规曹不随,政策持续性会大打折扣。
对岛内年轻世代来说,迎合民进党的鼓动起来搞学运很容易,但政治理念是一回事,日常柴米油盐是另一回事。如果当局连他们希望的“小确幸”都不能提供经济担保,梦醒时分一到,西进大陆寻求出路就不是什么稀罕事。
道理很简单,鼓动民众或可收获选票,要提供有尊严的薪资才能留住人才,这是两码事。加薪需要做大经济蛋糕,要发展经济,首要是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可惜台当局胸襟太小。本来两岸可以实现人才的双向交流,取长补短。但当局却采取歧视性就业政策,把来台就读的优秀陆生拒于门外。两岸文字语言相同,文化民俗风情相亲,加上历史情怀,台湾对大陆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比照“外国专业人才延揽及雇用法”的大陆人才延揽法案,连提都没人提。
问题是发展经济、落实岛内产业结构升级,怎么能绕开两岸关系?大陆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台湾产业全球布局及贸易的重要环节,维持稳定的两岸关系,更攸关台湾经济命脉。王文渊前些天接任“工总”理事长时,曾当面向行政主管机构负责人赖清德提出两岸关系不好的忧思。但直到赖驱车离去,也没有给他一个说法。
其实跟王文渊一样,台工商业界从蔡当局上台以来就不断建言。毕竟事情明摆着,两岸关系再不改善,不但台湾企业将丧失发展契机,台湾人才的外流也将愈演愈烈。有人说王文渊不懂政治,所以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怕就怕,有人太懂政治,一心操弄民粹议题谋“大位”,践踏两岸和平利基,只是苦了台湾!(记者 任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