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广东江门五邑地区尹氏源流 及尹氏宗祠

往期链接:

1.「尹氏源流」江西安福诚门尹氏崇珂公世系源流考

2.「尹氏联姻」广东岑氏始祖尧俊公夫人尹氏祖太婆墓

3.零陵岿山天水郡明德堂尹氏溯源: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江门”,其地名最早见于明初《秫坡集》第五卷,由黎贞代朱二尹作的《江门送别图》序文上。

江门,别称“五邑”,广东省下辖地级市,江门在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偏南,东邻中山,西连阳江,北接肇庆,濒临南海,辖3个市辖区和4个县级市。地貌特征为北低西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江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江门是重要的广府人聚居地之一,是明代心学奠基者陈白沙、近代维新先驱梁启超、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故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让大文豪巴金先生为之陶醉的小鸟天堂。祖籍江门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人口众多、分布全球五大洲,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著名的“中国侨都”。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优势突出,开发腹地广阔。

交通发达, 江门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区与粤西连接的重要交通枢纽,已开通的广珠城际把江门纳入了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

自然风光,秀丽迷人,有:白水带风景名胜区、东湖公园(东湖文化广场)、陈少白故居 等。

1、白水带风景名胜区,白水带是江门市区的“肺部”,天然大氧吧。这里有40余座山峰,山峦岩谷之间有一溪流流经麻园乡,远远望去形似一条白色缎带,故称白水带。白水带有一溪、三泉、天山环抱,总面积有七百余亩。一溪即麻溪,三泉即红桃泉、龙口泉、涤净泉。五山即大华山、锄头山、松仔山、红桃山、葫芦山。山泉涌出的流水清凉洁净,带有甜味、乡人称为“仙水”。数百年来人们誉称该处为龙脉圣地,争相前来游览朝拜。

白水带溪边两侧建有水月宫、三圣庙、龙母庙、江天一览凉亭、青云桥、采莲船等遗址古迹,有市花园、龙光塔、雪峰寺、斧山公园、体育公园、桃源浦等

龙光塔


江门釜山公园夜景


龙光塔上鸟瞰江门市区

雪峰寺




白水带体育公园



釜山公园空中云道


白水带空中云道


东湖公园夜景


东湖公园


东湖公园



东湖广场


市花园一角


白水带桃花园


东湖公园

历史沿革:

江门,其地名最早见于明初《秫坡集》第五卷,由黎贞代朱二尹作的《江门送别图》序文上。

元末明初,元至正后期至明洪武初年(约1360~1370年),在肄水(西江)出口江门海西岸地域形成商贸墟集,称江门墟。

明万历年间,属新会县龙溪乡归德都辖。

清朝,清沿明制。

康熙年间,江门墟仍为新会县龙溪乡归德都十五图辖地。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据《中英西江通商条约》,辟为外国船只停泊及货物上落站。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议定,江门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设立海关。

时称江门埠。

中华民国,民国十四年(1926年)11月26日,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江门为省辖市建置。

民国二十年(1932年)2月,撤销省辖市建置,改为新会县第十二区辖镇。

民国二十六年(1938年)3月改属新会县第二联乡辖。

民国三十四年(1946年)9月至江门解放,为新会县第二区辖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23日,江门解放;10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江会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在江门成立,对江门、新会实施军事管制。

1950年5月1日,设立江会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江门办事处,为县级建制,负责江门行政管理事务。

1951年1月12日,改为省辖地级市,归粤中专署辖;4月1日,成立江门市人民政府,同时撤销江会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江门办事处,结束军事管制。

1952年5月,改属粤西办事处领导;11月归粤中行署辖。

1958年4月11日,江门市改为县级市,归佛山专区辖;12月,归属江门专区。

1961年4月2日,改属肇庆专区。

1963年6月,再改隶佛山专区辖。

1966年初,复升为省辖地级市。

1967年3月31日,因“文革”而实行军事管制,设立江门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市人委职权。

1968年4月12日,成立江门市革命委员会。

1970年,江门降为县级市建置,归佛山地区领导。

197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江门市复改为省辖地级市,受广东省和佛山地区双重管辖。

1979年11月24日,江门市革命委员会撤销,复设江门市人民政府。

1983年6月1日,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江门市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县;9月1日增辖阳江、阳春两县。

1984年7月,江门市区分设城区与郊区两个县级区。

至1987年末,江门市共辖7县2区。

1988年1月,阳江县、阳春县从江门市划出。

1992年4月至1994年2月,下辖的台山、新会、开平、鹤山、恩平五县先后撤县设市,为省辖县级市建制,广东省人民政府委托江门市代管。

2002年9月1日,江门市下辖新会市撤市设区。

一、江门五邑地区尹氏源流

(拍摄于江门尹氏宗祠)


尹 烈:字武仲,洛阳人,居江西。

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任广东东莞知县(东莞令),任满解职后定居东莞寮步之鹧鸪坑,此乃东莞尹氏之始祖。

尹烈育有四子,子孙日渐繁衍。在东莞之万江、寮步鹧鸪坑、莞城县白沙塘等地的尹氏均为尹烈后裔。

尹烈四世孙尹耕,系南宋度宗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进士。尹耕之侄尹鼎来,系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进士;尹耕之侄尹佐,亦咸淳年间进士。又据清代佚名纂修之《尹氏族谱》(钞本)所载,尹烈系广东东莞尹氏始迁祖。其于北宋靖康年间扈跸南渡,出宰博罗,兼摄东莞,因家焉。该《族谱》载墓图、姓氏源流、世系图传、祭礼、租例等。《族谱》中还载有本世系之始祖尹崇珂,北宋初名将。

一、江门尹氏支系

木朗立村以来,经历七百多年的历史,已孕育了二十多代人。目前该村在晋来公位下的最高代为22代,最低代为30代(即武仲公位下的27代—35代)。木朗尹氏子孙历代外迁,足迹遍及贵州、上海、澳门、吉隆坡、新加坡、美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区和国家,每年清明时节,尹氏后人便自发的从各地至尹氏祠堂祭奠先祖。

1、蓬江区杜阮镇木朗尹氏起源:

本支是东莞尹氏始祖烈(武仲)位下六世孙晋来的后裔。他的先祖直系:武仲—嗣宗—椿叟—元质—应祥—晋来。

晋来在南宋末年任兵马参军。宋亡,为逃避元兵追击,过伶仃洋,后至新会县圭峰山一带,攀过叱石,经五指山,到了马山望火楼,遂伐木割蓢草结寮而定居于山下,因名“木蓢”。据《新会县志》载,南宋祥兴二年(1279),晋来奉母命避难于此(木朗)。

2、江门蓬江区白沙第发里尹氏

《第发里尹氏族谱》,族谱的编撰人尹启炽,修藏在江门图书馆。 ­

其封面为黄色,内页尽管只有28页,但里面记载了第发里的自然环境以及尹氏一族的由来和繁衍历史,并较为详尽地记载和收录了该村尹氏村人上至前几代的世系表,村人从中可一目了然得知自己每一代的祖宗。该族谱记载,第发里尹氏创基祖先由杜阮木朗迁徙而来,形成群落,传宗接代,相传到现代,屈指计算已有二十八、九世传,绵延500多年。 ­

  族谱记载,民国末期(上世纪40年代),第发里还只是江门的郊区,当时第发里人口不足400人,是一条完整的自然村落,独一姓尹,因其经济十分落后,该村有部分人不得不离乡背井,往港、澳、南洋群岛一带谋生,目前出于该村的港澳和海外的尹氏后裔约有300多人。如今第发里的人口已发展到1200人,人才辈出,现经济发展繁荣昌盛。 ­

3、和厚里尹氏源流

和厚里尹氏村,现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区中心,立村时为新会县江门镇近郊,开村始祖松涧公因商歇担而立基,里名取自中华明联“和以致祥、厚德载福”之“和厚”二字,是为广东尹氏开宗始祖武仲公位下、新会木朗乡分支,至今已历400余年,传19代。因松涧公是为商立村,并无多置地产田亩奉养里梓,故后裔多以经商为业,枝叶繁茂时多遣外创业谋生,是至后人星散,枝叶旁落。至甚是、抗战沦陷期间,日寇肆虐,生灵涂炭,村中屋宇倒塌三分之二,村民逃饥避祸十散六七,祖祠宗社基业几乎毁于一旦,元气大伤,直至80年代初期,和厚里也只有31个门牌号,100多户人家,尹氏人口仅剩余200余人。

据本村族谱记载,和厚里后人枝叶星散于世界各地,包括:香港、澳门、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金山(美国、加拿大、南美各国),国内的有广州、佛山、上海、杭州、海南省、台山、开平、新会等地。

和厚里族人当中,迭有贤达才俊、业绩卓著之士,如:十一世祖東屏公,嘉靖年间两次赈灾,受皇恩赠“大义”二字旌表,本司合尹以“大义风世,和厚传家”羡颂公德;十五世祖延賛公以贡生恩选教谕;二十三世祖東樵公任十二村里莱阳乡乡长;民初到解放前,“巧明”火柴厂财東尹景年,其开设的火柴厂分布江门、广州、佛山、上海等地,占当时全国火柴生产总量的70% ;“友仔记云吞面”业主尹友,在粤、港、澳各地开有10多家连锁经营店铺,驰名粤港澳;另有佛山英泥(水泥)厂财東,其名不详,在广州也设有分厂;旅居澳门尹景威,现代书法画家,现任澳门书画协会会长(现为“澳门尹氏宗亲会会长”)。

当逢盛世,经济腾飞,昔日9的江门小阜已发展成为地级城市,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市区,原居本里族人已基本外迁到市区居住。现在,市政府规划建设中区大道,距本里约200公尺,按建设规划蓝图,本村里将动迁建设为商业步行街,未来数年内,和厚里旧址将不复存在,既高兴又令人惋惜。

随着城市化进程,许多村落成了街区,古朴的村庄被繁华街景所替代。

附:东莞和顺德龙江尹氏源流:

一)、东莞

1.鹧鸪坑尹氏尹烈,洛阳人,居江西。宋绍兴(1131—1162年)间官东莞令,解职后居东莞寮步之鹧鸪坑,为尹姓之始。尹烈四世孙耕,咸淳四年(1268)进士;耕之侄鼎来,咸淳十年(1274)进士;耕之侄佐,亦咸淳进士(据《鹧鸪坑尹氏族谱》)。 ­

2.万江尹氏 宋代绍兴年间,江西人尹烈,字武仲(其祖先出自洛阳),任东莞知县,任满后定居东莞,此乃东莞尹姓始祖。尹烈有四子,子孙日渐繁衍。万江、寮步鹧鸪坑、莞城县白沙塘等地尹姓均为尹烈后裔。明代太仆寺少卿尹瑾,清代太常寺少卿尹源进,翰林院庶吉士,成都知府尹庆举等,均为万江尹姓族人。(据陈伯陶的《东莞县志》)。 ­

3.东莞常平司马村, 由尹氏始祖,由尹氏始祖尹泰来于宋末从江西迁入 。

4.尹烈,字武仲,号罗所,系崇珂子昭辑之后,为崇珂公的七传孙。公于宋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戊寅五月初七日吉时生于河南省的洛阳。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公元1155年)正月二十七日,在东莞县城象塔街正寝,享年五十七岁,坟在邑(东莞)之山鸡萌鹦鹉岗,乙辰向。

系于绍熙二年辛亥(1191年)其子左等立也。

二)、 《广东东莞尹氏始迁祖武仲公重修墓引 》

武仲公讳烈,字武仲,世为河南洛阳人。先祖崇珂,宋为保信军节度使。五传至大父咸辅,兵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父革为中州佥判使。武仲公因宋南渡,护驾从龙,授海丰尉,特敕镇安荒服宰博罗令,摄东莞,因家焉,东莞自武仲公始。公生于元符元年戊寅(1098)五月七日吉时,卒於象塔街正寝。绍兴三十二年王午(1162)四月初五日葬于山鸡蓢鹦鹉岗,乙辰向之原。娶孺人罗氏,葬博罗东山王向,后迁葬黄竹沥山。继娶孺人吴氏,葬黄旗岭将军帽丙午向。长子嗣宗,罗氏所出;次子师渊,三俊卿,四左,宋学长,皆吴氏出。孙墉,宋学谕;骐良,宋学长,修造儒事再学时;豹,嘉定癸酉(1213)举人,咸淳辛未(1271)特奏进士。五世孙耕,宋咸淳丁卯(1267)举人,戊辰(1268)进士,授国子监;莘保,宋进士;焞,宋淮安知府。六世孙鼎来,宋进士,授金紫大夫;佐,宋进士,授银青大夫。大夫俱死难,被胡元削藉。鼎来之弟晋来逃难新会。十世孙灏,正统甲子(1444)举人,知江西玉山县;莘成化戊子(1468)举人,知浙江定海县令;缙,成化丙午(1486)举人,江西上高县训道。十二世孙任仲,北直隶沧州学恒,赠福建泉州府同知。十三世孙嵩,正德丁卯(1507)举人,任福建泉州府知县。子孙居东莞者一千四百有奇,居新会者四百有奇,居增城者二百有奇。见廪生者五人,庠生者二十人,业儒俊秀一百给馀人,彬彬文质,诚开族矣。夫自武仲公迄今四百馀载,子孙蕃衍,衣冠奕叶。世传鹦鹉岗鹿眠场吉地,以贻子孙延绵之福。以堪舆家咸曰尹氏祖地吉,称福泽渺茫不可知。然必有天理而后有地理,有阴德然后有阴地。自节度使南征,擒刘鋹,活百万生灵,恃积功德,为国姻戚,秉公忘私。武仲公护跸忠君,宰邑仁,志在活人,未常冤一命,亦未常沾沾为身家计,奕世载德,以故科第济美,缋缉跸而祖德益彰,而祖慕益显。堪舆家咸曰尹氏祖地吉,不知尹氏祖德厚也。即称地皆由德所自著,岂偶然也哉?祖墓始于绍熙二年辛亥(1191),子左等砌以砖。然岁月积久,碑碣墓道剥坏,咸化十二年丙申(1476),灏等众议重修,石兽马鬣华表仍旧例,工成,焕然一新。瑾因表扬祖德,俾子孙存天理、种隆德以培阴地,种善以遗子孙,训诗书礼义以翊振家运,则衣冠继而祖墓之形胜百代增光。遂为志。


明万历三年乙亥(1575)·赐进士第南京太仆少卿前吏科都给事中传经筵官万家奏十五世孙瑾顿首撰

[注]尹瑾:广东东莞万家奏人,武仲公十五世孙。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任吏部给事中,待经筵官,南京太少卿。


三)、 顺德龙江尹氏源流

顺德龙江《尹氏四谱纂修·后序》

……自戚里公始,历一十八传。而至处士公、春秀公,已后各自序编。春秀公,即今之顺德龙江儒林乡尹氏之始迁祖也。为崇珂公之次子,昭辑公之九世支孙祖,讳烈,字武仲。南渡辅驾有勋,以茂才授官惠州、海丰慰,擢宰博罗,摄东莞家焉。子四人:长嗣宗迪功郎、次师渊、三俊卿、四左、宋学长、本支俊卿公,生二子:长春华、次即始迁祖也,讳春秀,字廷显,号见龙,娶汪氏由东莞迁南雄,复迁龙江,为本宗初祖,历传以至于今又一十有八世矣。谱牒支派日益繁遮,今纂而续辑之分为两谱,曰族谱,日家谱。族谱记其略,家谱记其详。由迁祖以来聚族而居,岁有祀事,于先公四时得相闻。问故谱从其略,家谱则由其本支缘,以各自序。编故不得不记其详,庶可以直接节度。公之宗谱而至戚里公之通谱列成四册,合为一帙。若然照旧谱分注,则简册浩繁,难于卒阅。今则纂其该约,以便相稽。所有各祖列传以及先哲表、墓志铭载诸总谱,即列祖著述,别有遗书。是以睹于略而考其详,识其详,而由于略,故四谱之辑不容已也。谱成谨识,其后盖先哲有云,夫谱者普也。所以普宗盟而合其涣也,又曰谱者补也。所以综世系而补其缺也,兹之谱是亦普先世而补近代,故日纂修云。

嘉庆四年岁在已未孟夏上浣八日之吉,沙田聚贤里嗣孙 蕃衍祥谨识

(摘录顺德龙江《尹氏族谱》,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誉抄本。馆藏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献特藏部善本室。)


、尹氏宗祠

  尹氏宗祠位于蓬江区杜阮镇木朗村村委会松芳里侧,为江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尹氏祭祖祠堂,北向,为砖木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468平方米。建于明朝初年,至今约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历代都有修葺,保存较为完好。

助学活动

庭内正中悬挂“世泽堂”匾额,上款“赐进士翰林院编修,国史、经筵官甘泉湛若水书”,下款“皇明正德辛已仲冬吉旦立”。目前江门“尹氏宗祠”已成为江门市级文物。

成为宣传社会精神文明,传承尹氏优秀文化及尹氏宗祠联谊活动的场所之一。

江门市木朗尹氏宗祠



(拍摄于江门尹氏宗祠)

根据:广东尹氏源流

来源:江门五邑地区尹氏源流 及尹氏宗祠

编辑:尹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