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二战史卷四33: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三十三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一)

1941年12月8日,以珍珠港上一片硝烟为信号,太平洋战争的大幕终于拉开了。一片硝烟惊天下,“绥靖”美梦震破碎,孤立阴霾瞬间散,从此唯留战斗也,人间正道是沧桑!

太平洋战争爆发了,二战在太平洋广大区域铺开,达到了它的最大规模。日帝之侵略如章鱼之触角,迅速伸向并吞噬一切。在“绥靖”诸君的外交“大决战”、自我安慰以及高卧方舟中,日帝将实现它的全部侵略预想,将在太平洋上打开一片侵略新天地。鉴于这场战争的爆发是一场日帝虎狼之师四面出击的战斗,我们的叙述也将以四面散开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们的镜头忽而在此,忽而在彼,先是夏威夷的“周末时光”,忽而又是千里之外马来亚的“耐心等待”,忽而又一个千里之外菲律宾的狂轰滥炸,忽而剩下荷属东印度的孤立无援,最后便是缅甸的陷落,印度暴露在侵略铁蹄面前。

日军南进作战总图

第一节“攀登新高山1208”

11月26日,联合舰队的利刃——以第1航空舰队为骨干的“机动部队”,在外交“大决战”落幕之即而令人难忘之时,悄无声息地出动了,无线电完全静默,数十艘舰船的庞大舰队避开世界的耳目,队伍严整地行进于人迹罕至的太平洋极北航线。那里是夏威夷的阳光明媚,和风荡漾,这里是极北太平洋的惊涛骇浪,阴云密布。12月2日,接到大本营“攀登新高山1208”开战大令:开战日期12月8日,按预定计划出击!3日到达北纬42度、西经170度之待命地点,补充能量,准备战斗;随后向北纬32度、西经157度之接敌地点进发;开战前一日,向最终的战斗地点——舰载机起飞点——全速进发!收到大本营的好消息:珍珠港内停得满满当当,可供宰杀的“羔羊”肥得流油【注1】,“羔羊”们无异常,平静如初,“未实行灯火管制”,“大本营确信攻击必将大获全胜”!【注1:此时珍珠港内停泊各型舰船94艘,其中战列舰8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29艘,潜艇5艘,还有大批飞机。】

日军偷袭珍珠港路线图

珍珠港

7日(夏威夷时间),珍珠港北200海里,庞大舰队冲破黎明的宁静,云集海面,一批批战机从六艘航母呼啸而起,迅速组成183架飞机的大编队,“全军冲锋”,直奔目标。7时50分,飞临目标,开始宰杀,扣动扳机,倾泻破坏的威力,播下死亡的残酷。明媚的天空迅速遮天蔽日、昏天暗地,宁静的早晨迅速变成狂轰滥炸的喊杀声、损失惨重的哀嚎声,那一艘艘威武的军舰迅速变成一片火海、万千残渣,那一架架整齐飞机迅速变成废铜烂铁,一片狼藉。啊,这不是演习,这是战争警报,然而只有警报,却无力战斗,被炸得晕头转向、东倒西歪,如何战斗,如何反击?第一批屠杀结束了,“羔羊”们还没喘息过来,第二批屠杀(171架战机)如期而至。照例鱼雷机、俯轰机、轰炸机、战斗机分工明确,各奔目标,该炸军舰的炸军舰,该毁机场的毁机场,一个不留,尽情斩杀。

大获全胜,大破敌军,实现预期,非常完美!下一步如何?是乘势而上,扩大战果,还是见好就收,全身而退?在前线的“机动部队”司令部和后方的联合舰队司令部内展开了讨论,最终见好就收的意见占上风。于是,五个小时的狂风暴雨般的攻击后,“机动部队”立即脱离战场,迅速遁去,不知所踪,并把一个残破不堪的珍珠港和太平洋舰队留给了美帝。此战,美军共损失各种舰船21艘,留在港内的8艘战列舰全部损失,巡洋舰和驱逐舰各3艘被毁,飞机311架被击毁,3681人伤亡。太平洋舰队的航母和其他22艘军舰因执行其他任务而幸免。

啊,奇耻大辱的一天,“遗臭千秋”的一天!立国百余年,从未有此等灾难!美帝清醒了,美国人民清醒了。我们曾经想过很多——想过继续高卧方舟,想过继续高居自由民主之巅,想过继续高擎拒绝参战的孤立主义盾牌,就是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一天,就是没有想到“昨天,对夏威夷群岛的突击,造成美国陆海军部队的严重损失”,就是没有想到“日本已经在遍及太平洋的区域进行了突然袭击”,就是没有想到“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领土和我们的利益处于严重危险中”。战火四处蔓延,如今烧到了家门口,怎么办?战斗呗,这是唯一的选择!进攻呗,这是最佳出路!既然太平洋的“风暴”帮我美帝吹散了孤立主义,吹破了“绥靖”美梦,那我不如主动改弦更张,过新的生活,走新的道路。对我美帝来说,过什么样的生活,走什么样的道路,都是游刃有余,都能活出新的精彩,走出新的天地!

第二节 突击马来亚

如果说偷袭珍珠港给美帝造成小而痛的创伤,那么突击马来亚就是断绝英帝东方殖民地命根子的架势。日帝偷袭珍珠港主打的是奇字牌,而突击马来亚主打的是猛字牌,它不采取所谓常规登陆方法,即先夺取制空制海权而后实施主力部队的登陆,而是主力登陆与夺取制空制海权同时展开,而一当登陆成功就一刻不停地向南突击,从泰国边境一直打到新加坡。啊,我英帝衰弱之躯哪能经得起这阵势,这是要我老命的打法呀!

众所周知,马来半岛大致以中间为界分属泰国和马来亚,而日军此次登陆地域(宋卡、北大年、哥达巴鲁、关丹、丰盛港等)就在泰马边境地区,其中宋卡、北大年这两个主要登陆地点在泰国境内,哥达巴鲁、关丹、丰盛港等则在马来境内。25军全部军队预定分五批实施登陆,第5师团、18师团和56师团将依次登陆,近卫师团则主要通过陆路先进入泰国曼谷地区,而后南下加入战团。5师团,这支“久经考验”于侵华战场的部队,如今又出现在了“南进”战场,它经过大概一年的训练,化身为热带丛林登陆部队,充当此次马来突击战的急先锋和骨干力量。它将是前两批登陆部队的主力,一当登陆成功,它将向马来半岛西海岸猛进。登陆不只是人的登陆,更有物的登陆,是整个作战基地的跨海移动。5师团除了12个步兵大队外,还有4个炮兵大队、8个坦克中队以及庞大后勤力量的登陆。另外,航空兵作为登陆掩护力量,本身也要登陆,及时前移自己的作战基地,航空兵登陆紧随陆军登陆同时展开。

海军“马来部队”(以南遣舰队为骨干)兵分多路协助登陆:有直接伴随护卫登陆运输队,有远距离间接伴随护卫,还有潜艇部队南下新加坡(阻敌北上、布雷、侦察等),还有所谓的根据地队协助陆军设置登陆基地,最后就是海军航空兵利用其航程远的优势实施全程空中警戒。最后我们说一下日军马来突击战的兵力投入:11万人马、210辆坦克、约800飞机(第3飞行集团有600多架,其余为海军航空兵的)、46艘舰艇。

英帝的情况是:守卫马来半岛的兵力为8.8万人马、158架飞机外加东方舰队。陆军自然冲在最前面——尽管最弱,守卫着泰马边境和马来东海岸。空军一部部署在前线,主力留在新加坡。东方舰队的老巢自然是新加坡了,预定敌登陆开始后,它将北上出击,将敌人的登陆企图铲除在海上——这大约是大英帝国唯一可以寄予希望的行动了。此时英军舰艇和飞机已经在马来以东海面展开警戒和巡逻。

12月2日,大本营向南方军下达“南进”开战令,南方军随即向各部发布命令:开始行动!4日,马来突击首批部队在海空紧密护卫下,从海南三亚起航出击(海军“马来部队”此前已集结于三亚),同时近卫师团等部准备向泰国曼谷等地进军。而陆海航空兵迅疾向印支南部已经准备好的基地转移展开,12月6日完成上述动作。同样是12月6日,英军值班飞机在中南半岛南端发现登陆部队,新加坡殖民当局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对策,会议决定还是忍耐一下,不可“轻举妄动”,等待伦敦指示,不到最后一刻自我安慰不能停,说不定这登陆部队指向别处而非吾处呢。

开战在即,有一国——泰国被夹在中间。在外交“大决战”期间,泰国就基本倒向日帝,只是还没下定最后的决心,日帝也没有用一个正式的东西将其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开战前一刻,日帝就要把这个东西塞到泰国手中,恰在此时,泰国首相銮披汶及其海军部长玩起了“躲猫猫”,这个东西没塞成。正式的东西没塞成,那就把实际的东西塞进去:12月8日拂晓,近卫师团等部全面进驻泰国中南部,包括首都曼谷,包括泰缅边境地区,甚至包括缅甸的一部分领土(南端维多利亚角)。泰军基本未做抵抗,日军实现“友好”进驻。随后銮披汶首相出现了,乖乖地接受了日帝正式的东西——《日泰同盟条约》和《日泰两军共同作战纲要》。另外,15军司令部也进驻泰国,暂时指挥驻泰一切兵力(包括近卫师团),目的有二:一是掩护马来突击部队的北翼侧,二是为进攻缅甸做准备。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8日凌晨时分,在民众的沉睡中,日帝虎狼之师到来了。5师团在宋卡、北大年登陆,未遇抵抗,轻松上陆。佗美支队(18师团的一个加强联队)在哥打巴鲁登陆,遭遇抵抗,一场陆海空战斗立即打响了。日军运输船队遭遇空袭,被击伤击沉数艘,于是登陆暂停,船只北撤北大年,8日夜间恢复行动,9日兵力卸载完毕。与此同时,8日天亮后,第3飞行集团开始航空歼灭战,首先对准哥打巴鲁和塞塔地区的敌空军力量,“开战两天就压倒了敌人,大约击毁马来英国空军三分之一,迫使敌人空军力量退避卷缩在新加坡地区”。紧随登陆,航空兵一部也迅速抢占宋卡机场,努力使作战基地前移。海军航空兵则于8日拂晓长驱直入,空袭了新加坡空军基地和军事设施,9日又扫射了关丹机场。由此马来半岛制空权落入日军手中。此乃日帝的“个人表演赛”哟,它来去自由,冲杀自由,它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我们英帝则是自我安慰阶段结束了,下一步就是未战就先露败相,未战就想着如何逃跑了。

当然,英帝还不想甘心失败,还想托起老躯再努力一把,把看家本领拿了出来:出动它的大舰巨炮北上迎敌,将敌人侵略企图铲除在海上的行动开始了。8日下午,东方舰队总司令菲利普将军亲率“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外加4艘驱逐舰震撼登场了。当然,菲利普将军虽然决心很大,行动起来却也小心翼翼,绝无鲁莽之意。首先,他也预料到遭遇空袭的可能性,要求空军不间断掩护舰队北上,但随着马来半岛制空权丢失,这一掩护显然指望不上了。其次,他北上了一段,发现自己已遭日军跟踪,意图暴露,于是他战意不足,开始南撤,但又听说关丹方面有敌登陆,于是决定南下转向这里。

听说英帝大舰巨炮出动了,日帝自是震惊不已,立刻行动起来,海空两路迎敌:首先,海军“南方部队”的“主力队”(有两艘战列舰哟)南下支援“马来部队”;其次航空兵和潜艇部队一个劲儿搜索跟踪敌舰队,最终10日上午,在关丹以东海面再次锁定了敌舰队。此时“南方部队”的水面舰艇来不及参战了,海军航空兵无此限制,立即从印支南部出动,“倾注全力蜂拥而上,从下午零时14分到2时50分,对敌舰队进行了猛攻,终于击沉了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

消息传来,“国民欢腾,全军官兵对海军航空部队的勇敢战斗致以衷心的感谢”!于是乎,又一场海上大战以空胜海而结束,我们日帝是心气更高,气焰更张,我们英帝是心疼不已,身难承受。好了,悲壮的话就留在丘吉尔首相吧,我们着重说一下开战以来——特别此时太平洋外加地中海接连巨损后——英国海军的损失情况:到1942年1月1日,战前服役外加战时刚服役的17艘战列舰已经有6艘沉没,其他或伤势严重正在修理,或部署本土防止敌战列舰冲入大西洋,或准备投入太平洋战场应对日帝的侵略等等;而战前服役外加战时刚服役的11艘航母同样也有3艘沉没,其余也是部署于不同的方向。

好了,继制空权后,马来东海面的制海权也让日帝拿到了,两艘大舰巨炮沉入海底,东方舰队哪敢再出战,除了逃跑已别无选择。下面就是陆上攻城略地的“个人表演赛”。马来半岛中央为山脉,两边地势相对平坦,特别西海岸为铁路公路密集地区,自然就成了日帝突击重点。5师团从宋卡一登陆,即向这个方向猛扑而来。8日沙道附近夜袭英军“机械化部队”,“使其溃不成军”;9日先头佐伯联队追击逃敌,“大举向前挺进”,“冒着疾风骤雨,混入敌阵之中……11日傍晚进入耶特拉防线前沿”。12日,英军在这条“能把日军抵挡三个月”的防线上守了一天后即“全面撤退”了。13日,5师团占领亚罗士打,17日占领航空基地双溪大年,19日占领槟榔屿。在北大年登陆的安藤支队沿亚拉-勿洞公路推进,“击败敌人层层抵抗”,24日推进到霹雳河畔的瓜拉江沙。佗美支队经激战攻占哥打巴鲁后,13日和19日分别占领丹那马叻机场和瓜拉吉来机场。至此,马来北部机场尽陷日军之手。第3飞行集团蜂拥而至,抢占各大机场,紧密协同地面突击。与此同时,近卫师团回归建制,由铁路南下,23日进到太平附近,加入战团。16日,第二批部队也登陆了,再次增强突击后劲。

看来形势好得不能再好,“我军神速推进使敌人丧失了斗志”,于是,17日,已将指挥部坐落在亚罗士打的25军决定加速胜利的到来:5师团和近卫师团沿西海岸向吉隆坡推进;佗美支队南下关丹,而后准备向吉隆坡和金马士推进,配合主力作战;第三批部队(18师团)先在宋卡登陆,而后在丰盛港二次登陆,之后向居銮和新山推进,最终要在吉隆坡以南、柔佛州以北歼灭敌主力。但根本方针是要快、快、再快!宁可“牺牲一些战果,放跑一些敌人”,也要迅速攻城略地,直达新加坡。预料接下来敌人将望风披靡,将要用“破坏道路、桥梁和层层抵抗的阻止我军进击”,将要出现一场“破坏力和修复力”——而非进攻力和抵抗力——之间的大角逐。这一点已然预料到,根本问题还是“神速推进”,不给敌人一丝一毫的机会。

25日,25军全军到达霹雳河畔,在这里“破坏力”暂时战胜了“修复力”——英军撤退时已将桥梁悉数破坏,不过这依然是“预料中事”,渡河准备早已“万全”。26日,5师团和近卫师团分别从布兰茶和瓜拉江沙渡过霹雳河,后者28日冲入怡宝,攻占机场,前者在金宝附近遭遇较强抵抗,战况不得进展。鉴于金宝以南地区道路狭窄,易守难攻性上升,日军又搞起了新战术:主力正面攻敌,一部兵力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注1】下沿海岸实施舟艇机动,断敌后路。很快英军的抵抗屁股坐不稳了,照例一路败退起来。【注1:此时日帝海军还没有到达新加坡,无法进入马来西海岸。】

随后(1942年1月7日),英军在士林附近又展开了一场抵抗,这里是一个七条战线组成的纵深六公里的阵地,5师团以虎狼之威,以步、坦、炮、工兵密切配合,三小时突破这一阵地,英印11师遭遇歼灭性打击。接下来一段时间没有悬念,日帝先头各部你追我赶,海上舟艇机动不断,11日顺利进入马来首都吉隆坡。同时在东海岸行动的佗美支队1月3日占领关丹及其机场。接下来继续没有悬念,一场追击比赛展开了,你超我越,穷追猛打,闹得我英帝各部停下来休息一会儿都不能够,金马士被突破了,士牟拉被歼灭了,拉美士、永平、居銮、本加兰、新山被一一纳入侵略铁蹄下,英帝各部一股脑跑回了新加坡老巢。18师团作为第三批部队登陆了,看来没有它什么事儿了,侵略的功劳簿上有第5和近卫两师团足够了,它只好“抱脾肉复生之叹”跟着追击部队南下了。看来也不需要第四批、第五批登陆部队了。

面对此情此景,丘吉尔是悲叹的:力不如人,技不如人,智不如人,如何战斗?真是难为马来守卫诸将了,他们本来要求的比我们能给予的多得多,我们无力满足之,自不能让诸将担惊受怕,以身试险。面对此情此景,丘吉尔又有些许不甘:难道我们真的一点都不能战斗吗?敌人在没有制海权的西海岸乘着没有武装的小船四处“乱跑”,断我后路,闹得我部队惊恐不安。我们的军舰哪去了?我们的潜艇哪去了?“忠诚老实”的诸将告诉最高统帅,1941年的战斗不同于1914年的战斗,如今是制空权的天下,有制空权,什么都敢干,没有制空权,什么也干不了。唉,这真是大英帝国的“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啊!好了,马来保卫战的第一篇就翻过去了,我们压根就不敢对它抱有希望,不过它还不是决定性的哟,我们还有第二篇文章可作:只要我们守住新加坡这个最后堡垒就有希望!

新加坡争夺战,马来突击战最后一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丘吉尔如何做这篇文章。马来保卫战之第一篇末期,丘吉尔就开始集中思考第二篇文章了,他是倾注了心血和意志,他是想再振奋一把,让英帝再英雄气一会,不能只有撤退而无力战坚守这一篇呀。不过,诸将提供的素材一再表明这文章难做呀,他是越做越信心不足,越做越感到前途渺茫。这文章要做好全靠素材呀,没有好素材,文章怎么做?依靠退守而来的十万残兵败将吗?依靠没有制空权的羸弱空军吗?依靠失去大舰巨炮脊梁骨的东方舰队吗?当此之时,吾日帝的嚣张劲儿无需多言,五十余天突击千里,大破敌军,那气旺力强智猛之势冲天难挡。我们日帝说了,最后的争夺战必须继续高举猛字旗,大干快上,一举成功,丘吉尔想从日帝那里获得喘息之机是不可能了。三大虎狼之师(第5、18、近卫)并排柔佛水道,兵临最后堡垒,看到此情此景,丘吉尔心中能不一颤抖:自己手下的坐拥正义之势的兵何时能拥有这虎狼劲儿?25军下达命令,八天内做好战斗准备,侵略胜利熏染下的“全体官兵真像拼命一般作了不断地努力”,丘吉尔的英雄气能不又短半截:自己手下的兵就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一把?

最后,我们有必要说一下新加坡保卫战的最高指挥者,他不是别人,乃是前任中东总司令、现任印度总司令韦维尔将军。啊,温文尔雅的韦维尔将军又要经历残酷的考验,不过还好,此次丘吉尔没有“强力逼迫”,很大程度上尊重了韦维尔将军的意见,两人相处的还是很默契哟。一开始就对胜利不抱希望,一开始就拒绝战斗,此乃韦维尔将军的一贯作风,此次自是不例外。向丘吉尔提供力战坚守文章难做的素材,自然少不了韦维尔的一份,确切一点说,他的份额应是最大。哦,对了,他还向丘吉尔透露一重大“秘密”,即新加坡自始至终只有面南的海防,没有面北的陆防,在北面,除了一个不足两公里的柔佛海峡挡在前面,新加坡几乎没有做任何防御准备。听到这个消息,丘吉尔如五雷轰顶般地震惊不已,将其视为军事上“最大丑闻”,批评远东诸将一年多来无所作为,安而忘危,不去谋划全面加强新加坡防御。啊,丘吉尔先生,难道这不是“绥靖”事业的必然结果吗?不是自我安慰的必然归宿吗?究竟谁应该为这无所作为、安而忘危负责,我想只能从上边找,不应该在下边找。

啊,这文章实在难做,根本做不下去。哦,对了,我们怎能只盯着新加坡一点呢?怎能“谋一域”而“忘全局”呢?怎能只顾新加坡而忘记帝国的生命线印度呢?敌人现在除了兵临新加坡,更在威胁缅甸及其背后的印度。文章该改改主题了,不能在没有希望地方一条道走到黑哟,帝国的利益该是有所取舍的时候了。不过,当丘吉尔决定大改主题时,同族兄弟澳洲诸君突然不满起来:你要放弃新加坡,你置同族兄弟安危于不顾,这是“不可饶恕的背叛”,我等决不答应,帝国在太平洋上的防御重点是南边新加坡,而不是西边缅甸。丘吉尔将这一指责斥为“不能衡量全局”的想法,没有“用现实的眼光审查”问题。而这究竟是谁的“全局”和“现实”?是大英帝国还是反法西斯的?

2月8日到来了,马来突击战的最后一幕如期而至。新加坡在炮声隆隆中迎来了清晨阳光,迎来了新的一天,大地在颤抖,乾坤在颠倒,战斗的心儿在战栗。新加坡开始了战争苦难的首轮洗礼。在一天的炮火准备后,子夜时分,日帝各部开始登陆。既然英帝要大改自己的主题,而日帝要更坚决地贯彻自己的主题,双方既已“不谋而合”,接下来的战斗也就没有太多的悬念。大概登陆时战斗了几下,在制高点武吉智马力战了一场,其他如遮普高地、科尔帕兵营、麦克里奇水库等也打了几下。到14日即战斗六天后,十万英帝军已被压缩到岛屿南部的市区内,粮弹两缺,一筹莫展,毫无希望,投降的呼声已经从不同途径传到了最高统帅那里,最高统帅深感大家已然“尽力”,韦维尔将军已向战地指挥官施加了“最大压力”,适可而止吧,不要“无谓”牺牲了,该放手时须放手。14日,投降的授权从最高统帅传到韦维尔那里,随后又传到战地指挥官那里。15日晚8时,英军向日军投降,一份心思了却矣,马来突击战至此结束。日帝死伤失踪近万人,毙伤敌人大约也是万人,俘虏其十三万之众。夺取新加坡,日帝获得直接价值大约有二:一是获取荷属东印度有了跳板,二是打开了印度洋的门户,从马六甲冲入印度洋不成问题。

第三节 狂轰菲律宾

对菲律宾作战不同于马来亚,日帝求“稳”不求“猛”,采取的是所谓登陆作战正攻法——正常进攻方法,即先对菲律宾展开为期半个月的狂轰滥炸,炸得它片甲不留,而后才是主力部队(5.7万人马)登陆作战。参加狂轰滥炸是第5飞行集团的约200架飞机和第11航空舰队的约300架飞机,开战前它们均已集中于台湾南部。实施主力登陆的14军的两个师团(48师团和16师团)开战前分别集中于台湾和奄美大岛,登陆地点分别是吕宋岛西北部的仁牙因湾和中部的拉蒙湾,最后它们会攻马尼拉,完成对菲律宾的占领。

至于美帝菲律宾此时不紧不慢的战争准备状态,我们就无需多言矣。开战前麦克阿瑟军队分散部署于多个岛屿上,不过重点还是放在吕宋岛上,几个要点如阿帕里、维甘、仁牙因湾、巴丹、黎牙实比、比科尔半岛等均有兵力驻守。至于十余万美菲军的精神状态,按麦克阿瑟的说法,已尽最大可能做好战斗准备了,“都处于戒备状态”,至于这“最大可能”有多大,我们就不得而知了,这“最大可能”包不包括菲律宾人民充分动员起来,我们就更不知道了。我想,即使不考虑美帝统治集团的想法,而从菲律宾战争准备仍需很长时间完成的“客观需要”考虑,麦克阿瑟自然是不希望战斗马上打起来。

12月8日凌晨时分,狂轰滥炸开始,又一场“个人表演赛”开始了。陆海二部分工如下:陆航轰炸吕宋北部,海航轰炸吕宋中南部。开战一刻,第5飞行集团一马当先,“踊跃飞临吕宋北部上空”,不过未发现敌机,“空手而归”。上午时分,浓雾散去,天气放晴,11航空队出动了,攻击了克拉克和和伊巴两个机场,战果斐然:击毁美军两百来架飞机的一半,“从而以第一次攻击就一举决定了胜负”。看来,麦克阿瑟“尽最大可能战争准备状态”的账目上应包含未提前对飞机进行疏散这笔账。接下来一段时间,陆海航空队连续对马尼拉、德卡敏、克拉克、伊巴、尼科斯等海空基地实施猛烈突击,炸飞机,炸军舰,炸得美菲军抬不起头了,到17日,美军残存的三四十架飞机在菲律宾已经待不下去,悉数南撤到澳大利亚等地。这里特别提一下驻菲亚洲舰队,开战前,它的主力实际上就已转移到菲律宾中南部(一部转往婆罗洲),据说是在这里巡逻,开战后,北边形势不妙,它头也不回,干脆直接撤往荷属东印度了,这引起了麦克阿瑟的极大不满。好了,下面就看麦克阿瑟十多万陆军如何孤零零坚守了。

制空权和制海权已经稳稳拿到手了,下面我们就隆重推出日帝各部的登陆行动了。日帝登陆作战实际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遣支队登陆;第二阶段:主力部队登陆。第一阶段跟着航空兵的轰炸行动一块开始的,其目的是夺取沿岸各要点机场,推进航空作战基地,为主力登陆打基础。四支先遣支队——每支不到一个联队,带领着航空地勤和船舶工兵部队,于8日分别从台湾和帛琉出发,于10-12日分别登陆攻占阿帕里、维甘、拉奥、黎牙实比、达沃各沿海机场【注1】,另外还有一部兵力登陆菲律宾群岛西南端的和乐岛,为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做准备,整个登陆是四面八方展开。占领行动很顺利,未遇太大抵抗,陆航随即进驻,扩大打击覆盖范围。【注1:以上数地除达沃在棉兰老岛外,其余均在棉兰老岛。】

对敌先遣小规模登陆,麦克阿瑟基本按兵不动,未组织积极抵抗。手握十万人马,但精锐的没有多少,他不能把这点力量消耗在次要行动中,他在静观事变,判明敌意图,然后采取自认为最有利的行动,他有自己的抵抗之道——尽管这个抵抗之道未与群众力量觉醒和发动相联系,否则几支小小的先遣支队是不可能如此肆虐的。

12月17日,14军主力震撼登场了,第二阶段登陆即主要登陆开始了。登陆骨干48师团从台湾出动,在第3舰队护航下,于22日子夜时分达到仁牙因湾,登陆地点选在预计敌抵抗较小的东海岸(圣费尔南到阿林盖河口一线),很快排除敌人抵抗,登陆上岸,夺取要点,而后向南推进,直指马尼拉。16师团从奄美大岛出动,在第2舰队一部的护航下,24日黎明时分,在拉蒙湾登陆,上陆后向西推进,这样两个师团一向南一向西,夹击马尼拉。至此,日帝意图明晰,麦克阿瑟也开始了自己的抵抗之道。

那么这一抵抗之道是什么呢?是他决定放弃马尼拉,放弃吕宋岛大部分地区,全部力量撤入巴丹半岛,这是出乎意料的行动。正在全力冲向马尼拉的日帝各部面临新的情况:是继续攻城略地,夺取马尼拉,抑或改变方向,冲向巴丹半岛,歼灭敌军。经过一番犹豫后,14军决定目标不变,继续向马尼拉前进。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敌对双方“各干各的”局面。日帝各部加速围攻马尼拉,并于1月2日未遇抵抗就拿下了这座空城,而美军加速撤入巴丹半岛,准备做最后的坚守。

好了,马尼拉夺占了,菲律宾也基本到手了,一个小小的巴丹半岛还值得关注吗?看来日帝小瞧了麦克阿瑟的抵抗之道,这个抵抗之道究竟有多少货色,它马上就会领教到。接下来,日帝大本营对攻菲部队进行了调动,主力48师团调往荷属东印度作战,第5飞行集团主力调往缅甸作战,一些部队担任占领任务,14军力量大为削弱,攻占巴丹半岛的任务由新登陆的65旅团负责。1月8日,65旅团一接管防线就展开了进攻,又是正面进攻,又是翼侧迂回,又是背后偷袭,很快各种招数都用上了,很快进攻兵力不断增厚,很快前进举步维艰,伤亡上升,很快感到巴丹半岛进攻战就是一场啃骨头的攻坚战。这在“南进”道路上前所未有,顺风顺水的“南进”战从未遇到过这阵势,麦克阿瑟抵抗之道的水还是很深的。尽管无力改变整个西南太平洋的阵势,但也至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亮点。

当然,亮点归亮点,这终究是龟缩一隅的抵抗,虽英勇但毫无前途,除非能坚守到获得外部救援。当此之时,美军统帅部内对是否救援巴丹半岛展开争论,陆军自是坚决主张救援自己的部队,大有使尽浑身解数之势,但陆军再蹦跶,没有海军也无济于事。而遭遇珍珠港巨损,面对西南太平洋硝烟弥漫的险象环生,海军是坚决拒绝救援。麦克阿瑟和菲律宾总统奎松大声疾呼,强烈不满,但谁都拗不过海军,当然究其本心,对救援能否成功谁都心中无数。口号喊得再响亮,一到实际行动,就深感敌焰甚强,困难重重,得不偿失。

好了,最后说一下巴丹半岛之战的结局。首先,敌人自不待言,吸取教训,调整战术,增厚兵力,增强火力,按攻坚战路线稳扎稳打强力向前推进。美菲抵抗之军处境越来越艰险,后勤不济,粮弹两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精神支撑力不断被消磨着。终于在坚持了四个月后投降了【注1】。其最高首领麦克阿瑟此前(3月间)已被美国最高当局接走,送往澳大利亚组织新的战斗力量,菲律宾总统也跟着流亡澳大利亚。日帝在菲律宾作战中伤亡约1.2万人,在最后的巴丹半岛之战中,美菲军被俘9万人。【注1:巴丹半岛抵抗者实际上于4月初投降,而克列几多岛屿要塞于5月初投降。】

好了,说了菲律宾和马来亚这东西两大战后,我们再简要说说几个次要方向的战斗。一是香港作战。马来突击战信号一传来,香港作战即行开始。8日凌晨时分,以空中轰炸为开始,以38师团为骨干的部队从内地向英帝香港突进,整个战斗持续18天。8-14日一举攻占新界和九龙半岛,接下来,以攻城重炮兵四天轰炸为开始,于18日登陆香港本岛,打得有些困难,不过日军夺占黄泥海山峡水源地后,英军抵抗迅速下降,25日被迫投降,至此香港作战结束。那么,伴随着香港作战,日帝也开始行使“对华交战权”,全面扫除其占领区内的英美势力。8日,华北、华中、华南日帝各部一起行动,接收英美租借,解除其武装,同时为了配合“南进”作战,华中日军于24日发动了第二次长沙作战,牵制国军,使其不能做出可能不利于“南进”举动。

二是关岛、威克岛、俾斯麦群岛等作战。关岛基本上未经战斗即被占领。12月4日,陆军南海支队在第4舰队护航下,从小笠原群岛出动向关岛进发,8日海军航空兵从特鲁克岛实施轰炸,10日南海支队登陆关岛,经过一些小战斗后,当地总督携三百多美军守备队投降。威克岛作战费了些劲儿。开战后,首先海军航空兵连空袭了威克岛,12月10日,海军陆战队开始登陆,遭到岛上残存飞机和炮台的猛烈还击,损失严重而被迫停止登陆。此后一段时间,加强兵力,重整阵容,并得到袭击珍珠港返航的两艘航母支援,与此同时,对威克岛展开不分昼夜的连续轰炸。22日二次登陆开始,遭到的抵抗继续是猛烈的,战斗又“呈现出艰苦的局面”,不过“经过奋战,终于俘虏了美军指挥官唐宁卡姆海军中校以下官兵,当天占领了全岛”。威克岛作战结束后,陆军南海支队和海军第4舰队协调配合,又南下俾斯麦群岛,未遇太大抵抗即夺取拉包尔、卡维恩等海空据点,前锋直逼澳大利亚。

第四节 会攻爪哇岛

下面我们转向日帝“南进”第三出重头戏:夺取荷属东印度。对荷属东印度作战,我们日帝主要有两个“小苦恼”:一是这一作战不得不晚于其他作战,这样就会带来“若干不确定因素”,二是鉴于荷属东印度有众多“重要资源地区”,能否在敌人破坏前把这些“重要地区”拿到手,特别是苏门答腊南部的巴邻旁油田是重点关注对象。针对上述“苦恼”,日帝对荷属东印度作战计划特别强调如下几点:一是这个作战要尽快实施,加快实施,利用胜利之势,减少“不确定性”,继续不给敌人喘息之机;二是要尽快夺取那些外围岛屿要点特别是空军基地,推进航空作战,夺取制海制空权;三是对“重要资源地区”准备实施空降作战,搞点新花样,看能不能在敌人破坏前就拿到这些地区。

在荷属东印度作战中,我们要对美英荷军改改称呼了,要称之为盟军了,因为大家此次确乎走在了一起,不管是英美败退下来的残余军队,还是荷属东印度军队,都集中到了爪哇岛这个弹丸之地。这里还有一件大事儿一直未向大家展示,就是此时正在召开的阿卡迪亚会议上,美国方面要求在各个战区建立单一首长指挥体制,而这一体制首先在硝烟弥漫、一路败退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实施起来。1月3日,美英荷澳西南太平洋联合司令部成立了,这个司令部在马来亚、菲律宾作战中没有什么作用,但在荷属东印度作战中开始有点效力了。而担任联合司令部总司令的不是别人,乃是韦维尔将军,而且他还是美国主动举荐的,据说丘吉尔为此很高兴,全力支持美国统一指挥的主张。

但荣登大位的韦维尔却不怎么高兴,一开始就不看好这个联合司令部,而一如既往地对守住荷属东印度不抱希望。走马上任后的韦维尔接受双重领导:一方面在伦敦统帅部的领导下指挥马来亚作战,一方面作为联合司令部首长指挥荷属东印度的各方诸侯。韦维尔统帅的驻扎在荷属东印度的兵力如下:陆军9.2万人,其中荷印军7.5万人,其余大部分应该是澳军了;大大小小舰艇146艘,其中主要舰艇应该主要有荷美两国提供,美国亚洲舰队此时大部撤到了荷属东印度;最后就是飞机300架。英美二帝虽然向荷属东印度提供了兵力,但主要心思已经不在这里。对英帝来说,现在重中之重是缅甸和印度,其作战重点完全转向那里,马来亚败退下来的军队也主要撤往那里。而对美帝来说,现在的重点是保住澳大利亚,以为将来反攻基地,大批力量开始调往那里而非荷属东印度。

按照既定计划,荷属东印度作战自然也分为两个阶段,即夺占外围岛屿的前哨战和夺取爪哇岛的主力战。前哨战12月中下旬在一些方向铺开了,和菲律宾先遣登陆战一样,前哨战照例由兵力很少(一个加强联队)的几个支队负责实施,它们身轻如燕,东蹦西跳,两个来月功夫就把纵横千里的外围岛屿要点一一收入囊中:南方军直属的川口支队从金兰湾出动,12月26日占领英属婆罗洲的米里和斯里亚,随后占领古晋、坤甸、山打根等地,既获作战基地,又“确保当地资源”;16军的坂口支队从帛琉出动,先是协助菲律宾作战,12月中下旬攻取达沃和和乐岛,进入1、2月份则先后攻取婆罗洲东岸的打拉根、巴厘巴板、马辰等,最后参加爪哇会战;东方支队从12月20日从达沃出动,1、2月间先后攻取安汶、帝力、古邦等要点,切断了澳大利亚与爪哇的海空联系;另外还有海军陆战队夺取苏威拉西的万鸦老、肯达里、望加锡等。

最后我们要特别提一下巴邻旁登陆战,此战的目的我们之前说了:既是会攻爪哇的前哨战,又是夺取重要资源地区战,其特殊之处不但在于日帝投入的战力十分了得:为了夺取小小的巴邻旁和苏门答腊南部,日帝投入陆海飞机300多架、38师团主力和海军南遣舰队;更在于日帝还搞了一场空降作战——投入空降挺进第1团,目的是出其不意夺取重要资源地区,争取在其破坏前拿到手。12月末到2月中旬,第3飞行集团多次出击苏门答腊,击毁敌机上百架之多。2月14日即新加坡陷落前一天,日帝空降部队以两个梯队飞临巴邻旁上空,迅速夺取炼油厂和机场,同时14日和18日,38师团先遣队和主力先后登陆,加强空降部队,迅速夺取苏门答腊南部要地,从而完成此次杀鸡用牛刀的经典战例。

伴随着前哨战的展开,海空力量开始进驻各要点,开始炸飞机,炸军舰,炸得敌人再次抬不起头来。许多军舰被炸伤炸沉了,百多架飞机被炸没了,澳大利亚达尔文港也被波及了。为了最后夺取爪哇岛,除16军外,日帝投入了第3飞行集团、第11航空舰队、第3舰队,另外上面提到南遣舰也队协助了此次作战,而实际战斗中,第1航空舰队和第2舰队投入进来,这样形成了日帝海空力量在爪哇岛周围大汇集的局面,有点决战的氛围了。陆海航空兵分工如下:第3飞行集团展开于苏门答腊南部,负责轰炸爪哇中西部;11航空队展开于婆罗洲以东,负责轰炸爪哇东部。至于第1航空舰队先是协助东方支队攻占安汶岛,后又以肯达里为基地,四处出击:轰炸了爪哇主要海军基地,炸毁大批飞机;轰炸了澳大利亚达尔文港,炸毁舰船19艘,给港口设施造成严重损失。

难道在这场前哨战中,我们的盟军就没有一点抵抗吗?抵抗还是有点的。首先,陆上抵抗基本没有,敌人冲到那里,我们盟军就一路败退到哪里,唯一的“亮点”就是在撤退时把该炸毁的都炸毁了,没给敌人留下多少财产,于是敌人得到的那些重要资源地区都是大打折扣的,包括那个空降作战得到的巴邻旁油田,其炼油设备在盟军撤退时也被炸毁,于是此次杀鸡用牛刀行动还是空忙活一场。其次,海上抵抗的力度似乎高于陆上,不管事情干没干成,干事创业的意思有的。首先,1月底,美军4艘驱逐舰袭击了正在巴厘巴板登陆的日寇,击沉击毁多艘运输船只,得胜而归,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海战胜利。其次,2月初,许多舰艇从新加坡撤到了爪哇,于是盟军组建了一支海上突击队——主要由美荷二军舰艇组成,有巡洋舰和驱逐舰十几艘。突击队两次出击(分别袭击巴厘巴板和巴邻旁),准备阻止日军的集结或登陆,不过被敌人飞机,遭到轰炸,多舰受伤,未达目的,只好撤回。突击队的第三次出击是阻止敌人登陆巴厘岛,此次出击兵力较多,但驻泊分散,未能集中出击,因而再次没有达到目的。接下来盟军的海军部队投入到抗击敌主力登陆行动中,尽了最后一份力。

好了,书归正传。2月底,日帝前哨战基本结束,该拿到的都拿到了,下面就是主力战了,此时16军各部分布如下:38师团不用说,现在苏门答腊,暂不参与爪哇登陆战;而登陆两师团——第2师团和48师团分别集结在金兰湾和和乐岛,于2月18日和19日起航南下,准备在爪哇西端和东端登陆。啊,最后的决战到来了,难道我们不能振奋一下士气吗?难道我们不能拿出一点血性与敌人血战一把?西南太平洋半壁江山都丢了,现在我们群集于爪哇一隅,我们正宜集中兵力,正宜置之死地而后生哟!但是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一切都没有悬念,一切都是胜败的“增函数”——越败越颓废,越胜越气高,没有“逆势而动”的可能性!没有虽败犹荣的殊死战气!

日帝整个爪哇登陆行动大概如下:庞大的登陆编队到达爪哇海面,先遭到盟国海军部队的阻扰,于是展开了海战,对敌海军部队展开最后的围剿。排除阻扰后,3月1日开始登陆。上陆后行动就没什么难度了,该排除的抵抗排除之,该移除的障碍移除之,该夺占的要点夺占之,“一路豪歌向天涯”。登陆后第九天,胜利完全到手,敌将纷纷请降,登陆后第十二天,全部解除敌军陆上武装,轻松完成爪哇登陆战。

最后是爪哇海上作战。海上作战是从爪哇东端登陆点开始的。2月27日,盟国海军部队多天巡逻后,在返回途中遭遇敌登陆部队,双方舰艇随即展开攻击,而敌登陆行动暂停,登陆运输队规避。这是一场典型的海上远距离炮战,没有航空兵参与,炮战外鱼雷攻击,从下午一直持续到午夜时分。盟军损失巡洋舰和驱逐舰各两艘,一些舰艇受伤。此战(泗水海战)基本决定结局:羸弱的盟国爪哇海军部队根本不是铺天盖地的日帝海军的对手。

分散于各个港口并处于被分割状态的盟国海军部队开始谋求撤退。首先是从爪哇北岸港口(泗水港和雅加达丹戎不碌港)南撤,这一南撤必须通过爪哇两端的海峡出口,而这些出口已被敌人控制。28日夜,4艘美国驱逐舰离开泗水港,悄悄通过巴厘海峡,与敌驱逐舰交战片刻后,成功驶往澳大利亚。其他舰艇就没这么幸运了,无一逃过日帝海军魔掌,全被击沉,不过它们在撤离过程中再次给日帝登陆造成一些阻扰。接下来便是爪哇南岸芝拉扎港盟国海军部队撤退了,它们撤离从3月1日开始,遭到敌第1航空舰队(4艘航母)和第2舰队(2艘战列舰)攻击,十多艘舰船被击沉,其余撤往澳大利亚。

最后说一下战果吧。日帝伤亡一万余人,俘虏敌人八万之众,击沉舰艇数十艘,俘获飞机一百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