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国务院公布《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同年4月1日,重庆自贸区挂牌,涵盖两江片区、西永片区、果园港片区3个片区,实施范围为119.98平方公里。
重庆自贸区 资料图
两年过去了,重庆自贸区发展如何?4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重庆自贸区两江片区成立两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重庆自贸区利用全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中新示范项目核心区、重庆自贸区核心区三区叠加的政策优势,已交出靓丽答卷:保税港区主要经济指标跻身全国三甲,其中外贸进出口额排名全国第二。加工贸易正在转型升级中,量、质双增。占尽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并在西部率先开通中欧班列的重庆自贸区,利用多式联运,托起内陆开放高地。
多式联运串起国际物流通道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占尽黄金水道之利。据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立杰介绍,目前长江水道承担重庆全市对外贸易货运量90%以上、货值70%以上,是重庆对外开放的主通道。然而,三峡船舶待闸过闸时间长,很长一段时间成为长江水运掣肘。
重庆身居内陆,除了公路、水运将货物从西到东运到出海口,再到世界各地,漫长的物流距离和时间成本导致重庆长期以来,和国际物流枢纽无缘。中欧班列的开通,亚欧大陆桥的搭建,让重庆成为了中西部开放的前沿。
如何将铁、公、水、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连接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多式联运,成为了重庆自贸区获批以来建设口岸高地,让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一个突破口。
借助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地重庆,今年1月,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在重庆两江新区鱼复园区开始运行举行。重庆和新加坡双方分别合资成立轻资产和重资产公司。新方财团在“轻资产”方面可输出在物流管理、转运能力方面的经验和优势,把先进的做法和现有的国际物流客商导流到重庆和西部。“重资产”合资公司借助重庆现有的物流园区资源,提供更符合国际客商需求的保税仓储等服务功能。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方财团包括新加坡太平船务和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重庆企业则包括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交运控股、机场、港务物流集团、西部现代化物流产业园区和民生轮船股份。
3月10日,陆海新通道(果园港)班列也开通运行,重庆的物流“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果园港是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也是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标志性工程。
果园港 资料图
陆海新通道以重庆和新加坡为双枢纽,广西北部湾港口作为国际陆海联通的重要交汇点,将西部各省市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纳入重要节点,通过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等多种物流组织形式高效联动,形成纵贯西北西南,连通中国西部和东盟国家、地区的陆海通道主流,实现与中欧、中亚等国际通道的有机连接,形成“一带一路”经中国西部地区的完整环线,最终构建起联通全球的互联互通网络。
4月8日,重庆港务物流集团副总黄继在重庆自贸区两江片区成立两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截至目前,果园港码头16个5000吨级泊位已全部建成使用,港区“前港后园”和“铁公水”联运基本实现,并形成集装箱80万TEU、件散货600万吨、滚装商品车70万辆和铁路500万吨的通过能力。
此外,两江新区范围内还云集了包括江北国际机场等在内的多条国际开放通道,水、铁、空、公多式联运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通过创新适应于开放新形势的长江水运、中欧班列、陆海贸易新通道等三大物流通道的贯通发运,形成了开放新能力。”杨立杰说,经努力协调,三峡船闸集装箱船舶过闸规则得以优化,集装箱船舶、滚装车船舶待闸过闸时间已从平均7—10天下降到2天左右,长江上游黄金水道主通道作用更加凸显。欧班列(重庆)与长江黄金水道之间的水铁联运今年将常态化发运。
贸易转型升级
按照国务院对重庆自贸区的批复意见,重庆自贸区也将承担加速贸易转型升级的重担,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发展新型贸易等。
事实上,贸易转型升级也是中国深度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实现价值链跃升,提高就业水平的重要载体。
以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和国际物流为三大支柱产业的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下称重庆保税港区)正在进行贸易转型升级,实现了加工贸易量、质双增。
4月8日,重庆保税港区开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肖中平接受记者采访时披露:2017年至2018年,重庆保税港区新增入驻企业608家,累计已达2030家。近两年,该保税港区累计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1414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约195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约17亿美元,海关监管货物值568亿美元。根据海关总署两区协会数据,重庆保税港区在全国14个保税港区中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前三。其中,外贸进出口额排名全国第二。
重庆保税港区发展水平为何跻身全国三甲?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资料图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这和该保税港区加速探索区内贸易形态的多样性,实现传统贸易+智能制造的升级改造密不可分。
“重庆保税港区已构建了四大功能平台:保税+智能制造的加工贸易开放平台、保税+服务贸易的新兴服务贸易创新平台、保税+现代物流的多式联运集散分拨平台以及保税+特设口岸的开放功能政策创新平台。”杨立杰说。
肖中平解释, “保税+智能制造”引领加工贸易快速增长。近两年,重庆保税港区生产了智能终端产品约5080万台(件),年均增速达到20%;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以上。
他说,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得以优化,除了传统笔记本电脑外,保税港区已形成多种智能终端产品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惠普全球配件及维修中心已经投入运营,并实现产值20亿元。新引进日本NTT Docomo手机、华为高端笔记本、4代苹果手表等在保税港区生产。翊宝取得开展手机、智能穿戴产品以及平板电脑的入境维修、再制造业务资格。泰硕等配套项目试生产运行。
此外,“保税+“不断壮大。肖中平说,总部经济、跨境电商、整车进口、展示交易都加大了保税港的进出口贸易规模。重庆保税港区借鉴上海外高桥贸易便利化模式,吸引重点企业在港区设立区域总部。近两年,新引入新加坡托克集团及百安居、安通控股、北大荒等区域总部,累计入驻世界500强投资企业22家,中国500强投资企业24家。阿里巴巴、网易、唯品会和小红书落户。重庆保税港区近两年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约41亿元,占比全市同期总量的50%。
据两江新区自贸办负责人介绍,一年以来,两江新区还通过引入保税租赁飞机,发展融资租赁。自2017年12月首架保税租赁飞机落地以来,两江新区目前已经引入了8架保税租赁飞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