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澳洲这商场80%店铺倒闭!地产萧条、零售巨头撤离

一位悉尼华人在Parramatta附近的Wentworthville火车站惊讶地发现,“购物中心里80%的店铺都关门了,只有TAB、药房、邮局、房产中介还开着”。

这位华人在朋友圈写道,“经济萧条周期要来了,现在只是一个开始。”



过去几年,有关华人商场纷纷关店、澳洲地产萧条、零售巨头纷纷撤离的新闻频上头条,令许多华人不经问道:澳洲经济遇“寒冬”了吗?

带着读者的疑问,今日澳洲App记者对话各行华人从业者、企业家,寻求“经济寒冬”真相。

01

零售业关店裁员严重萎缩,“连去年的业绩都不如”

据澳洲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的销售额再次出现倒退,当月下滑了0.1%。经济学家表示,零售业着面临巨大压力。

一家意大利国际轻奢品牌的华人零售经理告诉今日澳洲App,销售额较去年相比大幅下跌。

“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差,尤其是在Suburb,除CBD以外的门店,生意非常冷淡。”

“今年的业绩连去年都赶不上,更别提能达标今年的target了。”


(图片来源:ABC)



近年来,在澳的零售巨头纷纷宣布裁员收缩。

澳洲零售巨头Speacialty Fashion Group,经历了持续六年的收入下滑后,于2017年紧急关闭300家门店摆脱债务。旗下拥有Rivers, Katies,Millers和City Chic等品牌。



负责人Anne McDonald表示,公司希望到2020年门店能从1000多家减少到700家店铺。

阿联酋公司Sharaf Group旗下的时装巨头Forever 21,在此前宣布将退出悉尼市场。

就连快时尚服装巨头Zara在黄金海岸的店铺,此前也传出面临清盘风险。



2018年,澳洲本地户外探险设备公司Mountain Designs关闭了三分之一的零售店,大多位于郊区。

业内人士表示,该公司的决定直接原因便是财务问题,上一财年,公司共计亏损了700万澳元。



其他面临倒闭的大牌零售商,包括Topshop&Topman Australia、Marcs、David Lawrence等等。

02

“和金融危机一样糟”,企业破产失业增多恶性循环

澳洲国立银行NAB首席经济师Alan Oster将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的处境,与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在接受澳广ABC报道时他表示,对香水,珠宝和娱乐等物品的需求正在经历衰退的状况。

“在我们的商业调查中,我们得到的读数基本上与全球金融危机谷底的情况一样糟糕,甚至更糟。”他说。

“我认为零售业的情况非常艰难。”


(图片来源:路透社)



业内人士透露,去年欧莱雅(澳洲)公司在零售领域的中高管理层中进行了大洗牌。

精简管理人员,并扩大管理层的工作职能和范围,被认为是对营业额增长缓慢以及零售行业不景气做出的反应。

据ASIC的数据显示,今年进入破产的公司数量,较去年上长了11.2%。

来自澳大利亚小企业组织理事会(COSBOA)的Peter Strong在接受澳媒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的公司破产失败令人担忧。

他指出,可能伤害公司经营的因素有许多,但有待观察。

“当然,选举前缺乏信心可能是一个促成因素,所以让我们看看这个数字在下个月的时间里是什么样的。”


(图片来源:AFR)



有分析人士指出,零售业的萧条受到消费者的薪水增长缓慢和缺乏工作保障的影响,导致他们囊中羞涩。

澳联储日前表示,希望看到失业率能下降,因为只有更多的澳洲人工作,才能促进工资上涨,最终整体提升消费能力。

但Strong先生表示,如果小企业继续苦苦挣扎,就业状况将会疲软。

“如果业务陷入困境,这意味着他们不会雇用任何(新)人。”

“要么是裁员,要么全部开除,要么缩短他们的工作时间。”

由于零售业的疲软状况,澳洲国立银行NAB预计失业率将进一步上升。最终,将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失业率从四月份上涨为5.2% 图片来源:News)



03

“经济下行与房地产挂钩”,中国投资下滑连锁反应

据澳大利亚城市发展研究所数据显示,2018年有约16万个建筑项目被推迟或放弃,而2017年只有约6.3万个,同比增长168%。

从事地产行业10年的Stanley Xie是一家大型房产中介的销售经理,在悉尼、黄金海岸都有过工作经历。他目睹了过去10年悉尼房市的兴衰。

在澳洲房市发展强劲时,许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开发商觉得有利可图,投资资金四面八方涌来。



“2016年开始打击贷款,很多房子就Settle不了。开发商跑路的、抛售房子的群频频出现。后来有人‘捡漏’,才出了一些房子。”

Stanley认为,澳洲经济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与房市的好坏挂钩。

“2012年起,由于中国不再大量进口原材料,矿业出现大量萎缩。然而一向依赖矿业的澳洲经济却没有出现严重衰退,原因就是地产取代了矿业的缺口。”

“所以,房地产对对于澳洲本身来讲非常关键。”



有观点指出,澳大利亚公寓开发每年为澳大利亚经济贡献高达2029亿澳元,并且给143万多名工人提供就业岗位。

如今,开发商大量搁置公寓开发项目,不仅会令澳大利亚经济遭遇损失,同时还将令无数工人失去就业机会,未来房地产市场也会从“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

这样一来,开发商“供过于求”的困难就解决了,反倒是澳大利亚经济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此外,由于来自中国的投资减少,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跌幅超30%。

知名会计师行KPMG与悉尼大学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8年度,中国在澳的直接投资(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总额从2017年度的130亿澳元,骤降至82亿澳元。

中国在澳投资下滑近40%,10年来历史新低。在商业地产行业的直接投资从2017年的44亿澳元下降至30亿澳元。


(图片来源:KPMG & University of Sydney)



04

贸易战危机中现商机,华人企业仍存信心

面对全球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中澳关系冷却的大环境,易受外围影响的澳洲经济增长自然也出现放缓趋势。

据Countryeconomy的数据显示,与上一季度相比,2019年第一季度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4%。

这一比率比2018年第四季度公布的0.2%高出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比变化为1.8%,比2018年第四季度的2.4%低6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澳洲仍保持着GDP连续增长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从1992年起,澳洲经济保持27年连续增长。

多名当地华人企业家向今日澳洲App坦言,目前澳洲经济形势的确不好,也必然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但是同时认为,危机与机遇并存。

尽管房地产、零售业不景气,但也有一些行业保持稳定,甚至出现上涨趋势。



餐饮服务行业

悉尼华人黄页覆盖了悉尼华人市场上百家服务型小企业,市场占比第一。

该黄页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华人服务行业并未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华人市场占比不到全澳10%,只是冰山一角,最受影响的应该先是昂贵的大型企业。

“靠着价格优势,华人服务行业保持稳定。你可以不买东西不消费,但是修水管、搬家等日常服务还是需要的。”



记者对话了一位华人餐饮协会负责人,他表示悉尼的餐饮业也在稳定前进。

“虽然我们也看到George St上的奶茶店,开了关,关了开。但是我们看到大型的华人餐饮集团几年来扩张加速,分店越来越多。”

房地产

就在本月,澳联储宣布将现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25%,刷新历史低位,此为澳洲联储近三年来首次降息。有经济学者表示,央行有望再次降息至0.75%,以刺激经济发展。

伴随着莫里森政府出台首次置业者5%的首付政策,地产界人士表示对房市回暖充满信心。

“房产泡沫目前清理得差不多了,年底或者明年初有望复苏。”

“因为每一次地产的恢复都与政府对置业补贴以及央行降息有着极大关联。”,Stanley告诉记者。


(图片来源:News)

诚然,目前澳洲GDP增长放缓,零售业与房地产表现低迷,但也有一些行业发展稳定,甚至不少华人企业对未来发展仍抱有信心。澳洲是否真正处于“经济寒冬”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