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正在美国进行为期8天的访问,他多次提到国际社会的团结合作,并且提醒华盛顿,一旦和中国脱钩,美国会承担巨大的经济成本。他还强调,美国的“印太经济框架”应立足于共赢,作为该地区的接触手段,而不仅仅是建立在战略、安全和潜在敌意的基础之上。
资料图 新华社发(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供图)
这不是李显龙第一次对华盛顿做出善意提醒了。此前他就多次表达过类似看法,包括将中美两个超级大国形容为相互依存的“连体双胞胎”,警告美中冲突对世界是个“灾难”,等等。此外,李显龙还多次表达了新加坡无法“选边站”的态度。
虽然新加坡不是美国的正式盟友,但它是美国在东南亚最亲密的伙伴之一,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称新加坡是“美国在亚洲区域存在的一个锚”,与此同时,新加坡在东盟内部的影响力也有目共睹,所以李显龙的这些表态,对华盛顿而言是真诚的,对东盟而言是具有普遍性和象征意义的。
“大象打架草坪遭殃”。这句话在今天越来越多地被提起,它反映出一种现实焦虑感。东盟国家不愿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更担心沦为大国博弈的角力场。新加坡算得上是在中美之间平衡得比较好的国家,但随着美国对华战略遏制的推进,做这种平衡已经变得越来越难。我们注意到,李显龙这次就中美关系说了几句客观的话,就被美国媒体扣上了“北京耳语者”的帽子。
但无论如何,即便捂起耳朵、蒙上眼睛、使出蛮力,也依然改变不了美国“印太战略”在地区内不得人心的现实。印尼外长蕾特诺近日公开表示,美国需要为亚太地区制定更强有力的经济议程,而不是只关注安全问题。“我们的人民想要的是繁荣,而不仅是安全……我们的人民会问,如果它(“印太战略”)不能为人民带来经济利益,这个概念还有什么意义?”东盟国家普遍意识到,美国只是想在这里打造对抗中国的“桥头堡”。
过去一段时间里,一些国家相信只要做出足够让步,美国就可以对它们提供足够的支持。然而事实反复证明,美国的承诺就像窗户纸一样一捅就破,华盛顿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美国优先”,让一些国家吃尽了苦头,也让别的国家提高了警惕。新加坡曾积极拥抱美国发起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但最终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等来了美国的“退群”。如今,美国又在试图推动亚太北约化和北约亚太化,拼命把冲突风险的祸根往这个地区埋。
作为一个深度嵌入全球化的国家,新加坡尤其经受不起大国地缘政治的对抗,尤其重视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它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嗅觉格外灵敏,对局势的研判也具有一定前瞻性。这两年,新加坡政要在各种场合发出警告称,亚太地区正在向非常危险的方向发展,并多次向美国喊话,呼吁美国接受中国崛起,“放小国一条生路”,同时强调,这也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但这种理性的声音,往往在华盛顿被自动过滤掉了。
然而,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是:尽管美国想拉起一张围堵中国的细密大网,但这个网是经不起细看的。无论是“五眼联盟”还是“四方机制”或者“奥库斯”,没有一个是东盟国家。舆论注意到,在会面后的记者会上,拜登提了6次“印太”,李显龙则几乎没有使用这一明显带着集团政治色彩的“美国概念”,而是选择了“亚太地区”的说法,与美方立场拉开明显差距。
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可以与潮流和人心作对。华盛顿固然可以掩耳盗铃继续在舆论上糊弄,但它“印太战略”的空心化是填补不上的。如果美国连新加坡这个亲密朋友的忠告都听不进去,那只能等着现实给它足够深刻的教训。
(原标题:环球时报社评:李显龙的忠告,华盛顿本该听进去)
来源: 环球时报
流程编辑: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