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再说芳村:聚龙村上龙出血(叶曙明)

作者 叶曙明

芳村有一条大冲口涌,涌边有两条古村落,一条叫聚龙村,一条叫招村。沿涌花木夹岸,万绿饮水,鱼虾成群,翠鸟啁啾。渔人潮来荡桨,往往满载而归。大冲口的原名叫钟秀乡,涌上有毓灵桥。关于这座古老的桥,见昨日之文《花地近海,多花多水多烟雨》。


毓灵桥

在毓灵桥的上游有聚龙村,又名邝家村。光绪五年(1879),台山人邝敬贺、邝敬赓、邝敬赍三兄弟由于家乡地狭人稠,施展不开,相约到省城发展,他们打算先在郊区买地建屋,作为落脚点。

几经踏勘,最后选定在当时的番禺县崇文社大冲口购置了200亩土地,其中100亩建造房屋,100亩用于耕种。然后平整土地,鸠工庀材,大兴土木,由邝敬贺负责督工,整整花了十年时间,终于把20座房子盖好了。



房子统一建好后,以抽签形式决定卖给谁家,前座一排每间白银3000两,中座2500两,后座2800两。当年,邝氏有20户人家由台山迁到聚龙村,靠那百亩公田,招工承耕,收入作为村中公偿。因此有人把聚龙村称为“台山飞地”。经过百年地理变迁,如今村子占地5200多平方米,现存的老房子有19座。

村子按井字型平面布局,东西向横三、南北向竖八,共11条内街巷,全部以白麻石铺地,纵横规整,错落有致,每座民居院落占地约200平方米。前排有花园,正对着大冲口涌,是主人楼,后排布置精致,是小姐楼。它们外观设计一致,全部是青砖瓦房,花岗石墙脚,门框和窗框亦用花岗石砌成,“三件头”大门(外为矮脚双扇门,中为趟栊,内为大门),坐北向南。从楼房的设计,一砖一瓦、一雕一刻,可窥见当年人们如何用心营造,连排水管也做成翠竹形状,工巧而别致。


房屋内部格局,也大同小异,有三道木雕屏风,通雕花罩,分隔出门官厅、天井和正厅,大厅两旁是对称分布的四间房。第三道屏风的上方是神楼,上方及两旁为均饰以通透木雕,下为浮雕图案,金碧辉煌。在楼顶有约八平方米的“天棚”,可与楼内和瓦面相通,用来晾晒衣物。厨房内有水井,可提供生活用水。

有人说,聚龙村是龙脉所在。当年兴建房屋时,从地底冒出红水(实则因地底是红色的沉积沙岩),人们不知凶吉,对是否继续施工犹豫不决,后来请来风水先生勘察,说这叫“龙出血”,因为这里是“泗水回归,龙盘之地”,可以旺丁发财,人们才转忧为喜,因而取村名为“聚龙”。这些传说,至今还在村民中津津乐道,真伪且不去考究,但邝氏家族迁居此地后,人才辈出,兴旺发达,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聚龙村1号楼主人邝明觉,在广州经商多年,积金累玉,在太平南(今人民南路)开办中美大药房和穗香园等十几家商铺,还捐资修建位于海珠区的基督教堂和明觉学堂。

聚龙村4号主人邝其照,光绪十八年(1892)乡试高中举人,聚龙村建成才三年,就有这喜事,可见风水之好,人们高举着几十支高脚牌,敲打着几十面铜锣,簇拥着新举人回到聚龙村。

邝其照后来任大清驻新加坡的商务领事、驻美商务参赞助理等职。光绪十一年(1885)被调到广东,协助办理洋务。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先后编撰《中外年表》《英语汇腋》《英文成语》《地球说略》《应酬宝笈》《华英字典集成》等书;光绪十二年(1886),邝其照在广州创办《广报》,馆址设在华宁里。光绪十七年(1891),《广报》因揭露某大员丑闻,触怒有司,被番禺、南海县查封。邝其照不畏权贵,又在沙面创办《中西日报》,是清末广州的报业巨子。他的哲嗣邝雅敬,也是广州富商,创办了广安成油厂、广兴祥油厂、两仪轩三蛇药物厂、龙凤鞋厂等。

岁月

如歌

聚龙村21号楼主人邝衡石,清末民初是显赫一时的“黄金巨子”,他十几岁就从台山去香港,在邝氏兄弟开设的利昌隆金铺当了五六年的杂工,这时他的家人已迁居聚龙村。1914年,邝衡石回到聚龙村,兴建了21号大屋。他在村中招股,集得万余元,在香港上环文咸东街开设丽兴金铺。生意蒸蒸日上,获利甚丰,在广州也设立分号。聚龙村中有三座房屋都是他的,子孙满堂,成为村中第一富户。

聚龙村12号楼主人邝伍臣(即邝敬赓),初到广州时,做过码头苦力,也在戏院给人擦过皮鞋,生活十分艰难。15岁那年进鞋厂当学徒,终于学得门制鞋手艺,23岁时,在高第街开办美南鞋厂,走上经商创业之路。他独资创办了位于第八甫的天元茶楼(清平饭店前身),还有位于杉木栏的同珍茶叶店,也是邝明觉的中美大药房、邝衡石的丽兴金铺的大股东,在美国旧金山还开有当铺,在新加坡开有杂货店等。聚龙村建起后,邝伍臣被选为首任村长。

据说,聚龙村3、4、11号民居,都是邝其照亲手设计的。那时的聚龙村,际会风云,有虎变龙蒸之势,显赫于世。可惜,抗日战争期间,邝氏族人纷纷逃往海外,战后大多没有回来,盛极一时的聚龙村,便渐渐冷落下来了。后来,邝横石的21号房屋被用来办了工厂和民居,有些房屋出租给外来人员,结构也被随意改变了。村中曾办了一间电镀厂,硫酸气体弥漫四周,污染了村中的环境,加速了老屋的损坏。

2000年,聚龙村被广州市政府定为广州市历史文物名城保护区。2002年,其中的16、17、18、19号民居,被定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对聚龙村进行了开发规划,拟将其建成一个有岭南特色的民俗文化公园。日渐残破的旧房子,又被修葺一新,迎接游客。

前人作古,后人星散,空遗老屋,供人观瞻。对于历史,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比方说“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就是我们对历史常发出的感叹。西方人游览文化遗址,似乎很少有“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凉感受,而我们从几座颓塌的老房子,几处被人遗忘的荒台旧苑,便会油然生出“出门咫尺榕荫地,便有盛衰几世情”的感触。

在聚龙村与招村之间,原有一所棉州书院,是崇文二十四乡最大的书院,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包括书院前的大草坪)。书院建筑最常见的是两进和三进,棉州书院是三进祠堂式的。由于书院圮废已久,原来面貌,已难恢复。通常三进的书院,大都以中座为讲堂,后座为图书馆(尊经阁),两厢为东西书斋。普通书院多为两进,三进的是要当地经济富裕,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才行。有些建筑豪华的,还会有牌坊、莲池、拜亭、先贤祠等。在书院周围,有木棉树围绕,每年春天,红棉怒放,宛如一片火云,极为壮观。

古人对书院的择址,是非常慎重的,极讲究风水形势,因为他们认为,山水的奇秀,与文章的奇秀,是同出一源的,“山水之体骨不形势不一,求其畅适人情而止;文章之体骨形势不一,求其恰肖题神而止,两者理相同而机亦相助”。(郑之珖《重修高州笔山书院记》)在钟灵毓秀之地建书院,讲授经史,宣明六箴,师严道尊,民知敬学,地方文化精神,赖以日趋进步。

1912年,书院被联防局占用。1925年因联防局反对农民运动,被南方政府下令查封。抗日战争爆发后,芳村沦陷,棉州书院被拆毁。1950年代初期,广州市文化公园曾用此地建花圃。1960年代,变成了广州市新华书店的养猪场。1970年代,被广州市绿化委员会辟为苗圃。书院遗迹,早已尽化尘沙。


(招村图片来自《隐于小巷的招村宗祠》作者宜知秋,特此鸣谢)


当年聚龙村与招村的子弟,大约也有在棉州书院就读者。招村的历史较聚龙村更长,明代中叶就已开村。据族谱所载,开村的始祖叫招观成,从南邑横沙乡(今白云区石井镇横沙村)迁居于大冲口。

当时芳村、白鹤洞、海北一带的岛屿,已连成陆地。招观成领着家人,在这里扎下根来,埋锅做饭,伐木建房,寒耕热耘,建立家园。经过几代人的奋斗,衣冠文物,后裔蝉联,渐渐形成了一条村落。

到了招氏的第六代,即明嘉靖年间,在招氏族人中,出了一位进士招于莘,这可是耀祖光宗的大事,全村为之沸腾。不过,招于莘并没有做过什么大官,似乎只做了江西玉山县知县,便去世了。招氏建起了招氏宗祠,并在祠堂前立旗杆石,以表明族人得过功名。

如今的招村,清代建筑所余不多,仅存并排两幢,均坐北朝南,三间两廊。砖木结构,硬山顶,镬耳山墙,碌灰筒瓦,青砖外墙,红砂岩石脚,石脚刻有浮雕图案。门口设有趟栊和实木大门,较为少见的是,趟栊的栏木为方形,而不是常见的圆形。屋内均设有天井、内廊,天井开有一个侧门通向街外。推门而出,外面已是密密匝匝的民居,再看不见“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的田园景致了。2005年,招村旧民居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霍英东与省港杯足球

景泰坑,有一位与鬼神相通的和尚

盘福路,城墙下的往事

三百年前惊天案,多少人头滚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