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洋”是近代民间自发形成的一次人口大迁移。出去的大部分是破产农民,但却几乎承包了东南亚各国的首富。
他们中有一位非常特别。明明是马来西亚首富,但却对外自称“卖米的”。平时深居简出,生活简朴,但在祖国需要时,却愿意一掷千金。
郭鹤年,早年是马来西亚著名富二代。1909年,父亲郭钦鉴从福州老家来到马来西亚打拼,几年后有了一间主营大米和白糖的粮油店。
战争让东南亚民不聊生,但也为敢闯、敢拼的华人创造了条件。日本人打跑了西方人,华商得以填补头他们的空缺。郭钦鉴因此拿下了柔佛州的粮食供应特权,并迅速暴富。
郭鹤年出生于1923年,从小品学兼优,熟练掌握汉语、马来语和英语。1947年,在父亲的资助下,郭鹤年在新加坡开启了创业之旅。
不过五年后,兄长郭鹤龄因在内战中被英国殖民者打死,因而连累郭家长期被监视。郭鹤年在这种情况下来到英国,专心研究期货生意。
1957年,马来西亚赶走了英国人,似曾相识的一幕又出现了。郭鹤年立刻返回马来西亚,疯狂地填补英商留下的市场空间。
独立前,马来西亚食糖全部依靠进口。经过两年多的考察,郭鹤年决定拿出家族所有资金投资炼糖厂。此后,他又逐步控制了原材料供应,最终成为“亚洲糖王”。
1973年的一天,郭鹤年突然接到一个神秘电话,请他到香港面谈。几天后,郭鹤年在宝华大厦见到了两位商务部的干部。据郭回忆:
“他们一坐下来就讲,国家现在很紧张,缺糖,同时也缺钱,这种困难要想和我商量一下。”
原来中国急需采购30万吨白糖,但害怕推高市场报价,才找到了他。郭鹤年本可以将此当普通生意处理,却当即表示会暂停所有业务,并亲自出马。
他一面派人去巴西等产地暗中采购,一面赶往日内瓦国际糖业会议,在糖价未涨之前,抄底各国期货交易。在日内瓦的英国朋友对他说:
“你知道吗,最近巴西出现了没有见过的日本人,天天在糖区进进出出。”
这个日本人就是郭鹤年派去的得力干将。考虑到国际上已经听到风声,郭鹤年加紧了购入期货的步伐,还不忘催促巴西同事抓紧签约。
三天后,合同签订,郭鹤年才大松一口气。虽然贵为亚洲糖王,但也无法满足祖国如此巨大的需求。如果对外采购,势必会推高市场报价。考虑到国家还在发展中,每一分钱都应该精打细算,所以才来期货市场上搏一把。
消息一出全球白糖报价大涨,郭鹤年则从容不迫地出手期货,不仅以十分合适的价格完成采购需求,还帮国家多赚了四五百万美金,而他却一分钱都没有挣。后来有记者问他:为何不在帮中国采购时,趁机赚一把?他只淡淡地回应道:“这对中国是不忠”。
1985年,国家决定在北京建国门外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贸易中心但却没有资金。外资要么不看好这个项目,要么开出了苛刻条件。这时郭鹤年掷地有声地说道:
“我们要争志气,不要给外面人看不起我们华人,这个事情,应该我们中国人自己来做。”
在北京城郊区一下子投下5亿美元,所有人都认为郭鹤年疯了,他反而开导大家:“就算种棵榴莲树也要七八年才能结果。”
除了糖业,郭鹤年的生意遍布世界各地,但他却很少抛头露面,生意场上从不称王称霸,生活上从不高谈阔论。1992年,宣布退休。
参考文献:《马来西亚“糖王”郭鹤年》;《赤子糖王郭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