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黄浦江大闸蟹上午开捕 四分之三是“4公3母”大只蟹

新民晚报讯(首席记者 范洁 通讯员 贾佳)上午10时,松江泖港蟹塘,八角笼蜿蜒五六米长,养殖人员浸水起笼,数不清的“泖蟹”爬得活络……今天上午,黄浦江大闸蟹开捕。今年,“4公3母(公蟹重达200克,母蟹达150克)”大规格蟹的出塘率达75%,为历年最高,其中“5公4母”的特大规格蟹更是占比三成。

图说: 黄浦江大闸蟹上午开捕。徐程 摄

“泖属华亭,蟹大而美”“深秋泖上一经过,蟹舍鱼罾处处多”,浦南泖蟹曾是松江本地人的独家记忆。而今,位于黄浦江二级水源保护区的养殖基地,更是好水养好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黄浦江大闸蟹,蒸煮之后肉质纯厚,肥膏满壳,别有一股甜味,连续七届蝉联全国王宝和杯河蟹大赛金蟹奖,今年更将打出“大泖”自主品牌,寓意浦江源头“峰泖之地”的历史渊源,打响舌尖上的江南文化品牌。

图说: 黄浦江大闸蟹上午开捕。徐程 摄

“黄浦江大闸蟹选用的‘江海21’蟹种,已经选育至第七代,恢复了20年前长江系大闸蟹具有的腿长、额齿尖等原种特征,相比普通品种生长速度快18%以上。”上海鱼跃水产合作社理事长郎月林介绍,根据公母密度相配,每亩仅养殖500只左右,每只蟹的活动空间超过一平方米,“别墅”般充足优良的生长空间,保障了大闸蟹的膘满体肥。

同时,基地采取现代化、精细化的养殖技术。在浦江水入塘前,均经过二次生物净化处理,氮含量下降一半,磷含量降至八成。轮叶黑藻、苦草、黄丝草等天然本地水草,仿佛在水底铺就一层绿毯,利于水质改良。根据高、中、低等水层不同,用水车式增氧机、循环水增氧设备等模拟出自然界的潮汐现象,更接近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饵料也有讲究,以植物蛋白取代动物蛋白,让大闸蟹改吃安全“粗粮”,还原更自然的“口感”。

黄浦江大闸蟹产量稳定,交易连年创下新高。今年,主产养殖区总产量约在8万公斤,亩均产量80公斤,其中约3万公斤将“爬出”国门,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