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豆瓣9.4!人人吹爆这部限制级华语剧

​2016年3月28日上午,台北市,一名妈妈带着4岁的女儿“小灯泡”逛街。

突然,路口冲出一名男子,对着女孩连砍了23刀,

乱刀之下,身首异处,女孩当场死亡。

事后调查发现,女孩和男子没有任何纠葛,女孩的家庭也与男子没有任何关系。

这是一场随机杀人事件。

嫌犯行为之恶劣,手法之残酷在当时引发众怒,嫌犯被捕后甚至在警局门口两度遭到民众痛殴。

图片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



然而,女孩的妈妈却做出了异于常人的举动,她的态度是,坚决不处死凶手。

因为比起让一个嫌犯去死,她更想知道背后的真相——

“他们在想什么?为什么家庭、学校、亲人、朋友、社会,没能接住他?我们要如何改善、预防?我们能做的,难道只有继续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能做的,难道只有继续速速执行死刑?”

3年后,这个事件被改编成电视剧,以豆瓣9.4的评分登上今年评分最高的华语剧宝座。

有人说,光是职场戏,就值得给满分;

有人说,今年的金钟奖,非它莫属;

有人说,这部新剧,可能改变社会——

《我们与恶的距离》

The World Between Us


在《与恶》中,事件的源头换成了一名21岁的学生李晓明。

他一共在电影院枪杀了9人,并造成21人受伤。

受害者家属、加害者家属、辩护律师,不同立场的三个家庭,在这一刻交汇在一起。

阔别荧幕15年的贾静雯回归后在剧中饰演女主宋乔安,一个电视台的新闻部副总裁。


2年前,宋乔安的儿子在电影院中被李晓明杀害,此后她心性大变:

工作冷酷苛刻,逼走手下一个又一个员工;

忘记女儿天晴的生日,与女儿关系渐渐形同陌生人;

丈夫精神出轨,夫妻婚姻走到尽头。

这是受害者家属代表的现状。

但受煎熬的不仅是受害者家属,还有加害者家属。

李晓明的父母在儿子闯下大祸后,卖掉自家房子,想尽一切办法补偿受害者家庭。


但儿子的残酷行径依旧让他们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无奈之下,他们隐居乡村,终日戴着口罩帽子示人。

李晓明的妹妹改名李大芝(陈妤 饰),每天都活得如履薄冰,甚至走路时连头都不敢抬一下。


另一个角色是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吴慷仁 饰)。

这个名字取得颇有意味,王的赦免。


但很显然王赦并没有享受到王的待遇,因为给嫌犯辩护,他甚至在法庭外被当众泼粪。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这部剧是在给杀人犯洗白?

事实上,导演和编剧无意为谁辩护,他们做的只是将事件的各个面,切割、平铺,再给观众端详、细看。

他们想让观众知道的是——

每一起社会案件都极其复杂,请不要轻易同情、批判、辱骂。


《与恶》之所以能拿下豆瓣9.4的高分,在于它涉及社会问题之多之深之尖锐。

短短10集,却涵盖了媒体道德、法律程序正义、精神病污名化、网络暴力、婚姻关系等等内容。

先拿媒体道德这一项来说。

剧中有一个段落,描述一则新闻快讯突然流出,有台湾民众在普吉岛旅游过程中发生了事故,出现死伤。

为了抢“快”,电视台根本无暇核实,看到越来越多家媒体播报后,就赶紧追风报道,最后被证实是假新闻,却已经造成了假新闻频传的状况。

面对这样的尴尬处境,媒体老人安慰女主说:

“反正假新闻又不是头一次,习惯就好。”


你以为这是电视剧?

还记得去年10月的“公交车坠江”事件吗?


重庆青年报和新京报网在官方平台传播“事故系一女司机驾驶的红色私家车桥上逆行所致”。

使得这名女司机在网络上遭受疯狂暴力,甚至“女司机”这一群体也再次被污名化。

当事故真正的原因被揭示后,媒体们不过把稿件一删了之。


然而,这还是我们能够“看得见”的媒体失德,“看不见”的呢?

《与恶》里还有另一个片段。

幼儿园里发生一起疑似绑架案,收到消息后记者们蜂拥而至,抓到路人、家长就开始采访。


以讹传讹后,在未证实情况下,电视台愕然出现“精神病患”字样。


尽管后来被证实,潜入幼儿园的人是名导演,并无恶意。

但人们早已接受了媒体的说法。

他们不在乎精神病人的世界,也不在乎媒体究竟是因何得出这种判断。

在媒体的渲染下,坚持认为这人就是神经病。


于是,网络上全是谩骂、愤恨、指责。

一次次点击,一次次不明所以的围观,一次次没有思考的造谣。

都让自己,陷入了恶的圈套。


《匹诺曹》里说:眼前看见的,不一定是事件的全部。

《与恶》却告诉我们:眼前看见的,不一定是事件的真相。

但事实上,如今大多数人都不想知道真相。

每当社会事件发生,如果有人从多个角度探析真相时,你都会发现评论区里一定有这样的声音——


“这种人不死,留着浪费社会资源吗?”

“别洗白了,死掉算了”

剧中的人也一样,李晓明的家属在案发后被舆论围攻,网友们恨不得对他们一家满门抄斩。

讽刺的是,这部剧的原型,也就是文章开头说的“小灯泡”事件中的罪犯家属,也曾被吴宗宪提出“连坐处罚”。


许多人会认为,杀人犯的产生与家庭不无关系,家属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每个事件都是特殊而复杂的,以一以贯之的思维来评判所有事物,显然不合理。

《与恶》刻画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

李晓明的母亲一直到最后都不明白,为什么那个从小乖巧懂事的儿子,会突然变成杀人魔。

她只能说:

全天下没有任何一个父母,会花二十年的时间去养一个杀人犯。


但这个世界并没有要放过他们的意思。

隐姓埋名、不见天日、终生遭受良心的谴责,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他们又何尝不是受害者?



实际上,电视剧并没有急于下结论或者传递某一角度的价值观。

受害者家属的每一次声嘶力竭都让观众同情并愤恨,而加害者家属面对社会的无力感也开始让观众产生思考。

那么,这个社会该做的究竟是什么?

剧中的律师在李晓明被处决后说了这样一段话:


对面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我们为什么还要给他设置开庭、调查、辩护这一系列繁复的程序?

那是因为,法律维护的正义不是对等报复,而是怎么让人恢复正常的生活。

真正有意义的讨论,是去寻求罪犯犯罪的背后原因,是去揪出社会中哪只让杀人犯成为杀人犯的手。


可现实和电视剧都未能如我们所愿,不论是电视剧里的李晓明还是现实中的原型,最后都为了平息民愤而被处以死刑。

看看现实发生的各种案例——

最愤怒的那个群体,往往是事件和自身毫无关系的人。

他们用最简单的思维和最片面的角度,冠以正义之名给他人私立公堂、未审先判、微博断案。

给杀人犯辩护的律师就是人渣、法律不能处罚“坏人”那就支持网络暴力……




但这些无意义的怒吼实际上只是在逃避恶,并不能解决恶。

等到7日之后,新的娱乐事件带走他们的视线。

永远痛苦的,只有受害者家属和被害者家属罢了。

此后一次又一次,这世界渐渐腐烂,

而腐烂,与我们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