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逢“618”商家促销之际,安踏以一款新品女鞋的海报宣传图登上热搜。该海报图疑似“低俗营销”“打擦边球”,而安踏不仅将其作为商品宣传图,还将其放在品牌官方网店的首页。此事迅速发酵,引起网友热议。
两大主力品牌经营溢利率双双降低
公开信息显示,安踏品牌创始于1991年。2007年,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踏体育”)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安踏体育主要从事体育用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和营销。目前,安踏体育旗下拥有安踏、FILA(斐乐)、DESCENTE(迪桑特)、KOLON SPORT(可隆体育)品牌。安踏体育投资的AS Holding合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芬兰运动品牌集团Amer Sports,还拥有Salomon、Arc’teryx、Peak Performance、Atomic和Wilson等品牌。
据年报披露,安踏体育的2021年总收益同比增长38.9%至493.28亿元,收益主力为安踏和FILA这两大品牌。
2021年,安踏品牌分部实现收益240.12亿元,同比增长52.5%,贡献整体收益的48.7%。安踏分部收益增长主要归因于DTC模式带来的收益猛增。财报显示,安踏分部的DTC收益为85.54亿元,同比增加484.7%,在安踏总收益中占比达35.6%。
2021年,FILA品牌分部实现收益218.22亿元,同比增长25.1%,占整体收益的44.2%;所有其他品牌合计收益同比上升51.1%到34.94亿元,占比仅为7.1%。
尽管收益差不多,但FILA的毛利润和毛利率水平要明显高于安踏。2021年,安踏分部和FILA分部的毛利润分别为125.28亿元和153.94亿元,毛利率分别达52.2%和70.5%。此外,其他品牌的毛利率高达71.0%,但毛利润仅有24.82亿元,占比极低。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大主力品牌的经营溢利率都有所降低。2021年,安踏体育的整体经营溢利为109.9亿元,整体经营溢价率为22.3%,较上一年下降3.5个百分点。安踏分部和FILA分部的经营溢价率分别为21.4%和24.5%,较上一年分别下降了7.3%和1.3%,安踏分部的降幅最大。
宣传、人工成本都在上升 研发成本比却在下降
安踏体育在年报中称,整体经营溢利率下降主要归因于采用新的DTC模式使店铺租金及员工成本相应增加,还有整体广告及宣传开支增加导致经营开支占收益比率上升。
年报显示,2021年,安踏体育的销售总成本为189.24亿元,较上一年增加近40亿元;安踏体育2021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77.53亿元,行政开支为29.28亿元。安踏品牌分部店铺数量是FILA的4倍多,但收益却相差无几。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安踏(包括安踏儿童独立店)在中国大陆和海外地区的店铺数量为9403家,FILA(包括FILA KIDS和FILA FUSION独立店)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新加坡的店铺数量为2054家,DESCENTE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店铺有182家,在中国大陆的KOLON SPORT店铺共有152家。
2021年,安踏体育的广告及宣传开支金额为61亿元,远超同行,同比增长72%,高于收益和净利润的增速。年报显示,安踏体育2021年的广告及宣传开支比率为12.4%,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
然而,安踏体育的研发远不及营销开支。据年报披露,安踏体育2021年度研发活动成本总计11.16亿元,研发活动成本比率仅为2.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此外,因DTC模式转型与零售业务规模扩张,安踏体育的员工数量在一年中增加了11000名。2021年,安踏体育的员工成本总计66.68亿元,较上一年增加22亿元。其中,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总计58.68亿元。员工成本比率为13.5%,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
自产服饰占比不足10%
值得一提的是,安踏和FILA的自产鞋服比例还在进一步减少。2020年,安踏的自产鞋服占比分别为27.2%和12.4%,FILA的自产鞋服分别为28.0%和3.7%。到2021年,安踏的自产鞋服占比就减少至25.5%和9.7%,FILA减少至21.5%及3.6%。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消费者对于安踏和FILA产品质量的投诉内容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