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远征军惨败缅甸,戴安澜殉国,蒋介石和史迪威都别想逃避责任

毛主席有一首悼亡诗不太为人所知: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诗题作《五律·海鸥将军千古》,这位海鸥将军就是原国民革命军第5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这是毛主席唯一一次写诗悼念一位国民党将军。

戴安澜(1904~1942),安徽省无为县人,抗日名将,黄埔军校三期毕业。1942年,戴安澜率200师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参战。1942年5月26日重伤医治无效不幸殉国,享年38岁。解放以后,戴安澜将军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一、出师不利

戴安澜将军是作为中国远征军一员牺牲的。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新阶段,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不久盟军中国战区成立,蒋介石出任最高统帅,美国陆军中将史迪威担任参谋长。

美日开战后,日军席卷东南亚,又趁势进攻缅甸。

1941年12月23日,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国远征军编成,下辖5军、6军、66军,号称10万人。

1942年3月1日,中国远征军跨出国境到达缅甸腊戍,开始了悲壮的滇缅战役。

3月8日,缅甸首府仰光失守,滇缅路事实上已被切断,日军缴获港口囤积的大量物质,兵分三路乘胜北犯。3月18日,中路日军发起同古战役,戴安澜率200师会同英缅军投入作战,与日军激战十余日。

西路日军沿伊洛瓦底江北上,直取仁安羌油田,于4月17日合围英缅军主力,远征军急派新38师孙立人部救援,一举打破日军包围,救出友军,取得著名的“仁安羌大捷”。

虽然远征军奋勇作战,无奈敌强我弱,英军又战斗意志薄弱,并无坚持缅甸决心,每每轻易放弃阵地。战至4月24日,日军不断推进,战局渐趋不利,盟军被迫筹划放弃缅甸战略撤退。

由于中英双方互不信任,前线部队缺乏基本沟通,英军每战先逃,置远征军于不顾。至4月末5月初,腊戍、曼德勒、八莫、密支那等重镇相继失守,远征军陷入重围。日军甚至攻入中国境内,先头便衣队直抵怒江边惠通桥,若非意外暴露守军及时炸桥,西南大后方几乎有沦陷危险。

进退失据的远征军被分割在几个战场,很快失去统一指挥,只能自行其是。除66军见机不妙先行经滇西龙陵退回国内,新38师撤往印度,远征军主力则在杜聿明率领下,取道山高林密人迹罕至的缅北野人山回国,途中弹尽粮绝大批将士不堪饥疲牺牲在路上,其中5军直属队及新22师奉命中途转道退往印度。

按后来国民政府正式统计: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出动103000人,伤亡56480人,伤亡过半。而按一些参战老兵估计,实际回到祖国的可能仅有十分之一!

二、大厦将倾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无疑是一场惨痛失败。

关于这场惨败的具体原因,一直存在很多争议。鬼子势大啊,盟国准备不足协调不力啊,英国人自私自利啊,蒋介石掣肘前方瞎指挥啊,史迪威好大喜功一意孤行啊,不一而足。

从战略全局来看,尽管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整体力量大大超过轴心国,但受长期以来的绥靖主义影响,盟国远没来得及做好准备。1942年上半年,日军一路狂飙突进,连下印度支那、马来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兵锋所向直指澳洲;英美殖民军丢盔弃甲,勉强维持着岌岌可危的战略防御态势。

具体到缅甸战场,日军也掌握着战略主动权。鬼子蓄谋已久,事先勾结当地民族主义者做内应,一早调集精锐训练编成山地丛林作战部队,再辅以优势海空军掩护,以海陆两路进犯缅甸。而作为地头蛇的英缅军惯于作威作福不得人心,本身又腐败不堪战,前出支援的英印军战斗意志也很成问题。至于千里来援的中国远征军,完全不熟悉缅甸热带丛林战场,在异国他乡也很难充分发挥战斗力。

盟军方面本就形势不利,更糟糕的是内部各方并不精诚团结。其中英国人有尤其不堪,他们一心只关注自家殖民利益,无视盟友生死存亡。英军防备友军甚于大敌,本身并无坚守缅甸的打算,却担心中国影响渗透入自己势力范围,拒不接受中国军队先期入境部署。美国虽然更重视中国,但却往往无原则迁就英国无理要求。按最初战区划分,缅甸应归入中国战区,英缅军应接受蒋介石指挥。因为丘吉尔反对,罗斯福就将缅甸改划入印度战区,生生将战场主力中国远征军变成无根浮萍。

大敌当前,内部还相互猜忌互扯后腿,这种仗不败就没有天理了。不论远征军如何英勇,在这种情况下都无力回天。

三、为何而战

既然大势如此,是不是说这一战就是中美英诸大佬们脑子进水,昧于形势罔顾将士性命的结果呢?

事情当然没那么简单。

中国为什么要在国内形势吃紧的情况下,勉强派出远征军呢?真是为所谓“同盟国际义务”吗?

当然不是,漂亮话听听也就罢了,当真你就输了。缅甸是英国殖民地,得失与中国何干?关键在于这里有一条滇湎路,是此时中国唯一外援通道,不容有失。1937年,全面抗战伊始,上海广州等外贸大港便相继沦陷,中国只能通过滇越铁路国际通道进行物资吞吐,然而法国殖民当局害怕日军入侵,对中国物资运输诸多限制。为此中国在1938年底修通了滇缅公路,主要物资改经缅甸入境。

国际通道最重要的地方不在于能送来多少物资,而是一个精神象征,意味着我们没有被抛弃,还有战友在支持我们。正因为有这种精神支撑作用,首次远征失败后滇缅路断绝。美国不计成本开辟了连接中印的空中“驼峰航线”。哪怕不算失事的上千运输机,牺牲的数千精英飞行员,这条航线的实际运输量也不过满足驻华美军物资消耗,很少有补给中国军队的份额。

国民政府抗日其实相当勉强,要不是日军咄咄逼人,蒋介石还未必下得了决心。即便开战,双方交战四年中国都没有宣战,哪怕鬼子在南京屠城,哪怕日本政府不承认国民政府代表性(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声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不管有什么现实考虑,终归是他们抵抗意志不坚。

所以国民政府不能失去国际援助这根救命稻草,只要有一分希望,都要尽力维护滇缅路安全。

然而这是中国人的想法,该死的英国佬并不这么想。中国死活与他何干?大英帝国殖民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在英国人看来,缅甸贫瘠落后,并无多大经济价值,无非是作为印度的外围缓冲区,必要时是可以放弃。但他们宁可丢给日军,却绝不愿交给中国,因为他们觉得日本只是暂时占领,他们早晚能收回来,而缅甸传统上深受中华文明影响,重新建立联系则后患无穷。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英国人绝不同意远征军入境。

不过英国人尽管傲慢,又是非常现实。当他们发现日军来势凶猛,自家殖民军可能被一锅端时,马上放下身段紧急呼叫中国军队来救命。更阴险的是,他们一开始打的就是拉中国人垫背,自己趁机逃之夭夭的如意算盘!

四、何去何从

对于英国人的险恶用心,蒋介石洞若观火,但他没得选。因为那时候的中国人就是当炮灰的命。抗日战争,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范畴看属于比较次要地位。欧洲战场是主要的,亚太战场是次要的;就亚太来说,太平洋战场是主要的,中国战场是次要。

英国背后站着美国,虽说罗斯福比较看重中国,但是终归亲疏有别。既然丘吉尔觉得应该让中国人当替死鬼,他也不会贸然反对。毕竟在大佬看来,英国人才是第一伙伴,中国人只是个打下手的,二等公民不配享有人权,拿来顶缸是理所当然的。

除非说蒋介石敢像他在日记里叫嚣的那样不要美援,断然跟洋鬼子掰了,不然他只能捏着鼻子派兵当炮灰去。事实上蒋介石也只敢在日记里叫叫而已。

即便如此,蒋介石还是希望尽可能保留中国元气,反正仰光既失,滇湎路就成了摆设,远征军入缅意义大减。此时更重要的是在缅北构筑一条有利防线,掩护云南腹地。英国人嘛,应付一下即可,能救则救,不必为他们的殖民利益流干血。

然而他的参谋长史迪威不这么想,面对日军大兵压境,他提出应对战略,反攻仰光,重开滇湎路!

好一个宏图大志,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史迪威凭什么?就凭那六七万远征军。大家常说10万远征军,其实5军也许充实一点,能有3万人马,6军和66军有个一半编制就不错了。拿这副牌跟日本人孤注一掷,赢面能有多少?

就此看来,史迪威志大才疏,哪比得蒋介石英明神武且富有人文关怀!事情都是这老家伙搞坏的!

且慢定论,史迪威不是生瓜蛋子,他在华当过多年武官,领导过美国抗战情报观察组,不至于对中日两军战斗力对比没有基本的认识。毕竟这老家伙是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基础比半吊子出身的蒋介石扎实得多。他也许狂妄,也许偏执,但绝不愚蠢。明摆着必败的坑,还急吼吼的亲自去跳,真的在赶投胎么?

现实的说,在42年反攻仰光,没有任何可操作性。要人没人,六七万掺沙子的远征军,要钱没钱,大部分美援物资还在仰光,已经落鬼子手里了,史迪威拿什么反攻?这根本就是假大空的冒险主义!

转过头来一想,保山到仰光上千公里,远征军又不是空降军,没法直接发动奇袭,还是要逐步推进,一口一口吃饭。也就是说,反攻仰光只是一个远景目标

既然抢救英国人的战略大目标已经由大佬们确定,史迪威只能在这个范围内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

大军出征是要作战前动员的,老家伙总不能说:弟兄们上,给洋鬼子顶缸当替死鬼去?

要救英国人,关键在于尽早和鬼子交上火,到时候英缅军就有机会脚底抹油了。而要和鬼子交手,佯称反攻仰光,也算一个交待得过去的理由。

也就是说,反攻仰光其实是个幌子,假大空背后另有玄机,并非罔顾现实拍脑袋所得。

反过来看,蒋介石的想法就显得小家子气了。不管对方的条件如何“显失公平”,既然已经捏着鼻子答应了,那就该有点骨气,咬牙撑住。既下不了决心翻脸又不愿意老老实实干,怕蚀本靠偷工减料止损,只能显出虚弱又没担当,让原来就轻视你的伙伴,心安理得的进一步蔑视你。最终结果是损失没少,在别人地头耍小聪明一定是坑人不成反被坑,伙伴还不领情,最后连理都没处说去。说一千道一万,阴谋诡计没有战略价值,任何逆势的小聪明只会死的更惨。

五、谁主沉浮

虽说蒋介石一厢情愿想当然,但不是有史迪威帮他把关了吗?为何最终还是惨败?可见史迪威眼高手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不过地球人都知道蒋介石的“微操”爱好,后来这让他在辽西害死廖耀湘,在淮北害死了黄维、杜聿明。是不是他又故伎重演了?

好像不是这样。

有关记录表明蒋介石把远征军的战役指挥权授予了史迪威。

1942年3月4日,蒋介石在缅甸腊戍接见杜聿明时,面示其归史迪威指挥,并令其对史迪威绝对服从。当杜反问如史迪威命令不符合蒋介石本人决策应如何对待时,蒋介石没有明确答复,但回重庆后蒋介石又特给杜一封亲笔信,说明必须绝对服从史迪威的重要性。3月15日,第200师师长戴安澜致电蒋介石报告有关情况后,蒋迟至25日才复电,并明确指示:“嗣后凡有请求应迳呈军部,因此间无法遥制也。”20日,又指示远征军全体官长“对史参谋长之命令应绝对遵守”。

看起来这回蒋介石管住了自己,没有像在国内一样随意插手前线将领指挥。那么说史迪威只能怪自己了,要让蒋介石开出这么好的条件真的是不容易的!

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中国式授权,跟原则性同意类似。我给你做决定的权力,但这个授权的前提是不能妨碍我干涉你的决定。

既然要史迪威负总责,为什么不肯给远征军司令长官的名分?先用卫立煌,卫不能到职改用罗卓英,罗未到前线则委任杜聿明代理。司令长官就个名分而已,可明明一换再换,就是不给史迪威,又说明了什么?

杜聿明、戴安澜的请示,其实反而说明蒋介石还在微操。

杜聿明从哪里知道“蒋介石本人决策”?难道不是蒋介石事先面授机宜的结果么?如果说杜有代司令长官名分,跟蒋介石直接对话还说得过去。戴安澜一个师长,凭什么越过数层上级直接跟最高统帅对话?这一点恰恰说明蒋介石死死把住权力不放。退一步说,假定戴是习惯使然,蒋介石是躺枪,那他就应该断然严厉训斥戴的不守规矩,而不是就具体情况进行答复。

即使蒋介石没有越过史迪威指示前线将领,他的这种态度至少在客观上暗示了部下,别把这洋鬼子太当回事。

在这种上下互疑的怪异指挥结构下,史迪威的命令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贯彻,真是只有上帝知道了!

战役指挥是一个整体,局部胜利未必有利于全局,个别战斗不利也不等于全面崩溃大势已去,重要的是全局把握,打到哪,算到哪那是撞大运!割裂整体,奢谈某场战事胜负,再以此证明史迪威无能岂非本末倒置?

史迪威不是没有责任,关键是指挥结构权责不清,没法把他的责任单独摘出来,只能“集体负责”。

什么是真正授权?

1982年马岛的伍德沃德才是,战时内阁只管什么时候开战。什么时候登陆,是否扩大战区,其他统统由他一个少将负全责!

没有真正授权却要追究责任,就等于没有权利的义务,就是理不直气不壮的事!既然蒋介石不肯放权,那他就得自己承担责任。

六、意气用事

其实马歇尔派史迪威来当中国战区参谋长是选错人了,老家伙虽然熟悉中国在美将中首屈一指,但性子太坏。“醋性子乔”可不是中国人叫出来的,干不了这种外交家多于军事家的活。

正因为这老家伙熟悉中国,更是加倍的瞧不起蒋介石。说实在,给一个自己瞧不上的家伙打工也真够为难人的。

于是乎,老家伙忘记了幕僚长身份,反而把自己当作太上皇,压根不考虑蒋介石的的意见有没有一星半点可取之处。他不屑于花时间说服自己的长官,而是凭借手中的物资分配权动辄高压。

蒋介石当然对史迪威不满意,但他没法改变罗斯福、马歇尔的想法。他更害怕史迪威会找一个合他胃口的人来取代自己。这未必不可能,后来的南越吴庭艳,南韩朴正熙就是明证。于是他不敢冒险,牢牢把握住军事大权,蓄意造就了远征军怪异的指挥结构。

如果说最初任命卫立煌未到任是考虑不周,那么重新委任的罗卓英总该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吧?可还是没有实际负责,最后让杜聿明以主力军长身份代理,又不肯完全放权,弄了个林蔚领衔的参谋团协助指挥。说白了就是不信任手下的人,怕跟史迪威走得近,被忽悠着生出野心,所以要叠床架屋相互牵制。

这样下来,责任更不知该如何追究了。

本文作者:鳄鱼不哭,“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