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维他奶国际(00345.HK)发布了截止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之业绩公告,收入及溢利均再次录得双位数增长。
公告显示,维他奶国际全年实现销售约为75.26亿港元(以下类同),同比增长16%;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6.96亿港元,同比增长19%。
对此,维他奶国际在公告中表示,各市场均有广泛增长,尤以中国内地市场贡献最大,在有利的产品销售组合及地区以及高产能利用率的配合下,溢利更迅速增长。
公告显示,维他奶国际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澳洲及新西兰和新加坡的收入,分别约为46.28亿、22.64亿、5.22亿和1.12亿港元,合计约为75.27亿港元。可见中国内地仍是维他奶国际的“顶梁柱”。
为了更好地支持在中国内地市场扩张,维他奶国际正在广东省东莞市兴建新厂房,预计将于2021年正式投产,建成后将成为其在内地规模最大的工厂。
维他奶国际在公告指出,中国内地的收入增长25%至46.28亿港元,是因为有利的产品组合及地区业务组合,除税前溢利增长更快,致力于维持各品类的增长率,但在建立品牌价值、基础设施及组织架构等方面须作出投资,预期来年的溢利表现将有所影响。
《五谷财经》注意到,2017财年、2018财年和2019财年,维他奶国际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分别约为26.66亿、37亿和46.28亿港元。
粗略计算一下,维他奶国际2019财年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增速在25%左右,与2018财年接近39%的增速相比,正在呈现大幅回落势头。
何故?
一位乳企人士告诉《五谷财经》,近年来,维他奶国际旗下产品屡次抽检不合格,并被有关部门点名通报,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其产品形象,也说明其产品管控存在一定问题,未来其业绩增长依然存在较大压力。
日前,国家海关总署在官网上发布2019年4月未准入境的食品化妆品信息显示,维他奶国际再度上黑榜,该公司一批次维他白牛头牛奶饮料被拒,共计8100公斤因标签不合格未准入境。
公开资料显示,这已经不是维他奶国际第一次“上黑榜”了!
2017年10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在官网上公布2017年9月未准入境的食品化妆品信息显示,维他奶国际旗下有55批次产品上黑榜。
另外,2018年10月,国家海关总署在官网上发布的消息显示,维他豆奶饮料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泛酸钙而被拒绝入境。
对此,维他奶国际预期于2019/2020财年业务继续稳健增长,但步伐将较为缓和,同时,将根据可持续增长的计划,大幅增加于品牌价值、基础设施及组织管理能力及实力等方面的投资。
维他奶国际执行主席罗友礼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18/2019财政年度下半年的表现如预期般表现较为温和,但全年的整体业绩增长良好。虽然国际经济出现更多挑战及不确定性,维他奶仍然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和强劲的业务增长。中国内地市场继续是集团的增长动力,澳洲和新西兰亦录得良好的收入增长。香港和新加坡表现稳健,巩固在当地的市场领导地位;维他奶在菲律宾的品牌知名度亦不断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维他奶国际业绩发布之后,被汇丰下调目标价,由42港元/股调整至40港元/股,评级不变仍是持有。
汇丰在研报中指出,调低维他奶国际2020及2021年财度盈利预测约7%及9%,但对维他奶国际长远增长仍抱乐观评价。
受此影响,近日,维他奶国际股价大幅受挫,6月24日收盘,其股价为36.8港元/股,跌幅在5%以上。据报道,近日以来,巨额资金正在快速逃离之中。
“中国内地民众消费能力持续走强,国家有关部门也在政策上予以指导和支持,而牛奶在营养价值上也确实更胜一筹,因此,牛奶消费意识在全面觉醒,‘喝牛奶’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伊利、蒙牛、君乐宝等一线品牌的业绩节节攀升,就是最好的说明,”上述乳企人士告诉《五谷财经》,豆奶、核桃奶等植物饮料在营养价值上无法与牛奶媲美,又缺乏充分竞争,行业很难有大的发展,承德露露和维他奶就是最好的例子。
“预期在维他奶国际的产品类别市场上将有更多的新竞争者,我们会不断加强在建立品牌价值、企业组织能力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建立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作长远发展。”展望未来,罗友礼表示,随着市场环境的转变和消费者要求有所提高,我们将面对更具挑战、竞争更趋激烈的市场环境,维他奶会致力坚守对营养、美味及在业务、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承诺,继续扩大业务规模及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