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份的美国华人圈,因一件大事“炸了锅”,人们纷纷在议论:那位印尼来的熊德龙老板,到底是什么身份?他好大的手笔!
大家之所以会有此讨论,是因为就在不久前的10月1日,也就是新中国成立46周年之际,一场隆重的升旗仪式在洛杉矶阿罕布拉市举行。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由海外侨胞组织为庆祝中国国庆而进行的正式升旗仪式。而熊德龙,正是这次活动最重要的发起者之一。
仪式举行之前,熊德龙还曾高调地在《国际日报》上刊登过消息:希望所有华人都能来参加。上万名华人华侨、中国留学生看过报纸后,纷纷在他的组织下,由各地赶到洛杉矶,参加了这一重要仪式。就连当地的美国议员,也受邀前来。
在仪式中,熊德龙作为代表,亲手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当红旗在空中飘扬时,众人发现他眼中早已满是泪水。
此后,人们试图从他的长相上,来寻找这位熊老板跟中国的关系。然而,不管是从肤色还是眼睛里,大伙儿都看不出他有任何华人痕迹:他怎么看也不太可能有中国血统。
到了2020年,这位“神秘”的熊老板又一次吸引了华人华侨的注意。原来,2020年得知中国发生疫情,熊老板又在第一时间备好数十万的手套和口罩,全部送到中国。
熊老板到底是谁?明明没有半点中国血统,为何却长期对外声称:我是中国人。这一切,都要从1947年开始说起。
一:一个印尼弃婴
在上世纪40年代的印尼首都雅加达,生活着一对广东梅州来的中国夫妻。他们本是客家人,因解放前在老家实在过不下去了,才辗转来到了印尼,投奔亲戚。
这对夫妻丈夫名叫熊如淡,妻子名叫黄凤娇,他们在当地以经营小面点摊为生。每天一大早,他们都会做好广式烧麦,挑着箩筐走街串巷地叫卖。日子虽然清贫,倒也踏实得很。
不过,夫妻俩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于是,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在当地收养几个孩子。
此后,熊如淡和黄凤娇先后收养了好几个女儿,每一个都备受他们宠爱。到1947年,他们又在孤儿院收养了最后一个孩子,这一次是个儿子。
孩子抱过来时才七八个月,据孤儿院工作人员介绍:“他是个弃婴,父母是谁都不知道”。熊如淡想了想,给他取了个中文名字。
他,就是后来的亿万富翁熊德龙。
从被养父母收留的那一天起,熊德龙的命运就被彻底改变了。他有了姐姐们的呵护,有了一个家,得以在温暖的环境中渐渐长大。
关于这段童年岁月,发达后的熊德龙每每提及时,总是感慨不已。而每一次,他总会提起两件小事:
其一,被同龄人排挤的日子。
收养熊德龙时,养父母都已经年过50了。生活在印尼的华人圈,很多人都知道他不是养父母亲生的。再加上他其实是印尼人和荷兰人的混血儿,所以长得跟身边的小朋友都不一样。
于是,时不时便有同龄人笑话他,说他不知道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小小年纪的熊德龙听了这话,只能哭着回去找养母黄凤娇。
结果,一向温顺的母亲听了后,马上拉着他的手去找人评理。她找到那家的大人,对他们说:“你们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别让他们无中生有!”
因为母亲的呵护,熊德龙一直坚信:我就是中国人的儿子,我是母亲十月怀胎生的。
熊德龙最爱跟旁人提的第二件事,是母亲生前卖掉的那个金镯子。
养父母从梅州出来后,在印尼的日子一直过得很清贫,但每年到了春节时,他们总要给家里的祖父祖母寄些钱。
又是一个春节前,养母黄凤娇拿着珍藏多年的手镯,对熊德龙说:“儿子,你跟娘去一趟金店,咱把这个当了!”
当熊德龙知道母亲把镯子当掉,是为了寄钱给祖父母过年时,坚决不答应。毕竟,在当地印尼人的文化里,是不会有这种事发生的。但黄凤娇却告诉儿子:“我们在外面再苦,也不能忘本,不能忘记在老家的人!”
从那时候起,熊德龙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海外的中国人跟别国在外生活的人都不一样,华人都是有根的。他熊德龙也是一样,他的根就是父母的故乡。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熊德龙明显比同龄的孩子要懂事得多。每天天刚蒙蒙亮,母亲把烧麦做好后,他就跟在父亲身后,一路叫卖。
也就是在这过程中,养父母有了一个了不得的发现:这孩子聪明、机灵,确实是块做生意的料。小小年纪的他不但能把账算得清清楚楚,而且伶牙俐齿,很讨附近的居民喜欢。
发现了这一点后,熊家夫妻便把孩子送到学校去上学。哪怕最穷的那几年,夫妻俩吃再多的苦,也是把存孩子的学费放在第一位的。多年来,他们从不曾让孩子落过课。
就这样,经过十几年的培养,熊德龙已经成了一个讲着一口流利汉语的小伙子。
二:老夫妻卖房给儿子创业
早在印尼上中学时,熊德龙就学会了做小生意。他经常把零花钱存下来,进一些笔和本子拿到班上去卖,以贴补家用。
到了16岁,熊德龙中学毕业了,便在父母的安排下进了一家海绵厂工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印尼,能在工厂安分打工,就已经是混得挺不错的年轻人了。
但熊德龙只干了两年,就跟养父母提出:“我想自己做生意,建一个海绵厂!”
熊如淡夫妇俩当然清楚,儿子是有这个实力的。只是,他们根本没有开厂的本钱。于是,思来想去,母亲黄凤娇一拍桌子,说:“就是借!我也要给我儿子把钱借来!”
此后,熊德龙便骑着一辆三轮车,载着已年过花甲的父母,一家一家找亲戚借钱。有的亲戚不理解黄凤娇,跟她说:“又不是你自己儿子,用得着这样豁出去不!”黄凤娇笑了笑,不说话。
就这样,老夫妻俩硬是把开厂子的钱给借回来了。在印尼雅加达的郊区,熊德龙的海绵厂开张了。
此后,熊德龙和工厂的十几个工人同吃、同住,经常一扎进厂里就几天不出来。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他就把父母的欠债还清了。那段时间的熊家夫妻俩,都乐得合不拢嘴。
不过,就像是上天要刻意考验熊德龙似的,没过多久,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一切都回到了原点。
晚年的熊德龙依然清楚地记得,那是在1966年的夏天。
看着被大火烧毁的一切,不到20岁的熊德龙坐在厂房前的地上,捂着脸痛哭。来来往往的人都在看着他,却没有人敢上前劝他。
过了好一会儿,养父母赶来了。母亲黄凤娇抱着儿子,跟着他一起哭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说出了一句话:“儿啊!没事,娘再给你想办法”。
当时,熊德龙还不知道母亲说的“想办法”是什么。直到数日后,母亲把一叠钱交到他手上时,他才知道:父母把他们唯一的住房给卖了。
那间住房,是老两口在印尼打拼几十年,唯一的固定资产。
多年后,熊德龙曾问过养父母:“当时你们怎么敢?不怕我把你们一生的心血给败光了吗?”
老两口摇摇头,说了这样一句话:“自己看着长大的儿,你是哪块料,我们一清二楚。”
有了这笔钱,熊德龙的海绵厂又建了起来。
此后,他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似的。他由做海绵起家,赚得人生第一桶金后,又涉足了当地的餐饮、房地产等多个行业。
到1974年,熊德龙的熊氏集团成立。那一年,他还不到30岁。
和现代人一样,当你功成名就后,总会有人来问你:“你靠的是什么?”对于这种问题,熊德龙则会回上一句:你们读过中国的《增广贤文》吗?我母亲从小就给我读这个。
就因为熊德龙的这一句话,一时间附近不少印尼商人,都纷纷打听:《增广贤文》是啥神书?
其实,这是我国古代的一本儿童启蒙书籍,教人为人处事的道理。熊家夫妇从小就会给孩子们读里面的小故事。里面的一字一句,都给了熊德龙无限启迪。
三:“我养父觉得很有面子”
有钱后的熊德龙,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父母的故乡,那个叫中国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
从小到大,熊德龙都把自己当成中国人,但他却一直没有机会来看一看。
直到1979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了一趟澳门。当时,澳门还没有回归祖国怀抱。站在海的那一边,熊德龙拿着一个望远镜,朝父母的故乡张望。
其实,在此之前,并不是熊德龙不想回来看看,而是印尼当时与新中国是断交状态。此次在澳门看过一次后,他便恳请当地旅行社帮他想办法。
就这样,在旅行社的帮忙下,熊德龙转了5次轮渡,才来到了广东梅州。
当时的梅州,不像如今这么发达,它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子。在那个年代,一个明显不是中国人长相的年轻人出现在梅州,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
熊德龙一到父母的老家附近,就对别人说:“我是熊如淡和黄凤娇的儿子”。不清楚情况的乡亲们,一时间竟摸不着头脑。于是,大伙儿把他带到了老祖母身边。
95岁的老祖母从未见过这个孙子,而且早已双目失明。不过,早前她倒是在儿子的书信里听到过这个孙子的消息。
见到老祖母,熊德龙赶紧跪在地上。老祖母仔细摸了摸他的头,而后说了句:“没错,是我的乖孙回来了!”
人跟人之间的感情,有时候真的很难说得清。这对从未见过面的祖孙俩,就这样相认了!
听到老祖母叫自己“乖孙”,熊德龙赶紧给她磕头。他知道:自此后,熊家的父老乡亲们,都会承认他这个孩子了!他这是认祖了。
有了老祖母的承认,熊德龙便成了一个实打实的梅州人。此后,他特意把养父母送回了梅州老家,让他们能落叶归根。
熊德龙很了解养父:他一辈子与人为善,但同时也是一个挺好面子的人。
于是,熊德龙特意在梅州当地盖起了一栋小楼,并各取父母名字里的一个字,给此楼取名:淡凤楼。
房子盖好后,熊德龙亲自把他们送回了梅州。老人衣锦还乡,住进儿子盖的淡凤楼,都高兴得不行。特别是养父,更是觉得有面子得很。
此后,熊德龙一直在印尼和梅州两边跑。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抽时间到梅州,陪老两口散散步。
遗憾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养父母都相继病倒了。这对熊德龙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还记得,母亲在弥留之际的情形。
当时,因为他还在赶回来的路上,母亲一直吊着最后一口气。
熊德龙赶到时,看见亲戚们都在哭,便对大伙儿说:“你们都出去吧!让我和母亲待一会儿。”
待到众人都出去后。30多岁的熊德龙把母亲扶起来,给她梳了梳头。而后,又让她靠在自己的肩膀上,给她唱客家人爱唱的山歌,就像小时候母亲唱给他听一样。
母亲本已两个星期不省人事了,但听到其中一首山歌时,熊德龙竟发现她眼角有泪。他知道:母亲听到了他的声音。于是,他又一遍一遍唱着、哼着,直到母亲安然离世。
四:报大恩
养父母走的时候,熊德龙才30多岁。
此后,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从印尼到美国、再到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他的集团公司生意几乎遍布全球。
越发有钱后,熊德龙一直在思考:双亲已不在,他们的大恩该如何回报?
不久,熊德龙便想清楚了答案:我要为他们的家乡,为他们的民族,为他们的祖国做一些事。这才是真正的至孝,这才是报大恩。
于是,不知从何时起,广东梅州等地经常接到一笔笔捐款。德龙大桥、德龙医院、德龙学校,相继建了起来。据统计,如今熊德龙的各项捐款合计早已上亿。
只是捐款捐物还不够,辗转各地的熊德龙还发现:要想让祖国越来越好,必须提高它的影响力,必须让它在世界各地都有发声的地方。
于是,在1993年,熊德龙的生意在美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便做了一项大胆的决定:花巨资买下《国际日报》。此后,这份报纸就成了宣传中国的一个媒体“阵地”,熊德龙在报纸上开设了:今日长春、今日青岛、今日云南、今日广州,等多个专栏和版面。
他要向全世界,宣传中国。
在很多报业同行眼里,熊德龙为了办好这份报纸,几乎是“不计成本”式的。在这份报纸上,熊德龙整整亏了10年。基本上每一年,他都得拿出集团在其它行业赚的钱,来贴补这份报纸。
生意场上的伙伴都笑他:“我看你在其它地方都挺聪明,咋就在办报这件事上,犯了傻呢!”
熊德龙不在乎。在他看来,作为一个生意人,干大部分事都是为了赚钱;但总有一些事,和钱没关系。
直到多年后,生意场上的那些朋友们,才意识到熊德龙的厉害之处。
在亏本10年后,随着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不断增加,以及海外华人数量的暴增,熊德龙的报纸在各个国家都有了大量的读者,很快就扭亏为盈。渐渐地,在印尼等多个国家,看这份报纸已经成了华人华侨的习惯。
如今,熊德龙依然在各行各业忙碌着。但无论他走到哪里,他总是一次次告诉别人:我是中国人的儿子,百分之百的中国人和中国心。
年迈的他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自己这颗中国心能在子孙后代里传下去。因此,他对儿女们有两条要求:一定要学会中国话,一定要会写中国字。
尾声:一个印尼弃婴和一对广州普通夫妻,他们让世人明白一个道理:有一种恩情,不需要血缘关系;有一种报恩,可以不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