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播四方
明末清初,战乱不已。从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统一台湾,凡40年。而后,海禁重新开放,国家基本安定。中西文化交流,出现新的态势。晚清外国在北京设立29个使领馆,中西文化交往出现新特征。中国瓷器外销,有学者估计:在17世纪,从万历三十年(1602)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的80年间,运往欧洲的瓷器约有1200万件;在18世纪,运往欧洲的瓷器有2500万—3000万件。总之,陆海两路,远播四方。
陆上瓷器之路方面,盛清版图,空前统一,满、蒙、疆、藏、台,都归属清朝。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立伊犁将军。“丝绸之路”的陆路,在西域完全打开:自北京经西安,穿过河西走廊,到哈密、吐鲁番,再分作三路——南路,绕经塔里木盆地南缘,过和阗(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喀什噶尔(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到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中路,自吐鲁番,经库尔勒、阿克苏、喀什噶尔,到撒马尔罕;北路,自吐鲁番,经天山北麓,过惠远(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再分作三路——南路,沿伊塞克湖南缘,到撒马尔罕;西路——沿伊犁河谷西行,到巴尔喀什湖,再西往伏尔加河;北路,经塔尔巴哈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阿勒泰,到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新疆的“丝绸之路”,通达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土耳其,进入欧洲,到达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此期,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上航行,往返穿梭,航行全球。
海上瓷器之路方面,在南海地区,我国西沙群岛永乐岛沉船中发现瓷器133件(片);在东南亚地区,瓷器在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爪哇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土或藏品。
外国喜爱清代瓷器,亚洲事例不必细说,欧洲事例更为生动。
在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宫廷生活,丰富多彩。他喜爱中国瓷器,尤其喜欢青花瓷。他不仅收藏大量中国青花瓷,而且把青花瓷做宫廷装饰。为赢得情人蒙德斯潘的高兴,他模仿中国园林的园艺,在凡尔赛宫建造特里亚农瓷宫,收藏中国瓷器。这座瓷宫,有三组亭式建筑,每层檐翼,悬挂响铃,园内瓷宫,陈列瓷器——许多景德镇青花瓶等,彰显中国风格。此风一开,各国君主,王公贵族,争相效仿。1680年(康熙十九年),路易十四向中国派出了耶稣会传教士,法国入华传教士对中国瓷器风格和珐琅瓷器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路易十五时期,尽管法国财政拮据,也要购买景德镇瓷器。国王情人蓬巴杜夫人珍藏中国文物,钟情中国艺术。1738年(乾隆三年),法国塞夫勒陶瓷厂成立,后成为皇家陶瓷厂。1765年(乾隆三十年),该国发现高岭土,借鉴迈森制瓷工艺,模仿景德镇瓷器,烧造素瓷雕塑。蓬巴杜夫人亲自督导瓷器生产,大量采用中国纹饰图案,形成了蓬巴杜纹饰,深刻影响了法国时尚潮流。
在英国,1730年(雍正八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进口瓷器51.7万件。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英国向清朝订购瓷器达80万件之多。英国女王玛丽二世醉心于中国瓷器,在宫内专门设置许多玻璃橱陈列各种中国瓷器。布列顿东方宫殿,是乔治四世居住的别墅,他定做了几件中国嘉庆青花五彩七级宝塔,高276厘米,在六面塔座上,绘画中国风景,塔檐、塔身,或绘画,或镂空,或镶嵌,富丽堂皇。
在葡萄牙,贝纳宫多处厅室墙面贴有青花瓷砖。构图如中国开光装饰,开光内绘山水人物,外用花卉装饰。皇宫外墙同样用青花碎片组成图案,充满淡雅的东方情调。葡萄牙一处旧王宫,金字塔形天花板嵌满261件中国青花瓷,青花雅丽,令人羡慕。
在德国,恩斯巴赫、夏洛腾堡等宫殿,以收藏中国瓷器著称。
在瑞典,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中国宫,陈列着许多中国瓷器珍品。
在东欧,有意思的是腓特烈·奥古斯特(1670-1733),为萨克森选侯,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当选为波兰国王。他一生最大的开支,一是战争耗费,二是购买瓷器。据记载,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奥古斯特二世以600名萨克森骑兵,换取普鲁士帝国腓特烈·威廉一世127件中国瓷器。为收藏和陈列中国瓷器,他购置了陆军元帅费烈米克的官邸,扩建为宫殿,收藏瓷器。他说:我没有任何疾病,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太爱瓷器。他逝世后,留下35798件精美瓷器,多为景德镇烧造的瓷器。他喜爱中国瓷器,如痴如狂,各国贵族,争相效仿。
在北美洲,虽远隔重洋,但美国总统华盛顿,喜欢中国瓷器,有自己专用的中国瓷器餐具。
此外,在土耳其第三大城市安塔利亚市,2015年举行20国集团领导人第10次峰会。据报道:安塔利亚市博物馆珍藏着上万件中国青花瓷器。
还有,在非洲埃塞俄比亚马里岛的古老教堂,珍藏着中国明代的瓷坛,被视之为镇堂之宝。
以“碗礁 Ι号”为例,水下考古新获,再做生动史证。“碗礁I号”沉船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平潭岛)——由126个岛屿和近千个礁组成的海岛及其海域。先是,渔民在一无名礁水下打捞出瓷碗,因名其为碗礁。2005年,渔民在碗礁水域深约10米地方,发现一艘沉船掩埋在泥沙中,后定名“碗礁 Ι号”,同年进行抢救性发掘,百天之中,五遇台风,力战困难,发掘成功:是清代康熙时期沉船,船上发现完好无损的青花大瓷盘55件,还有一件高60厘米的将军罐,以及葫芦瓶等,色泽艳丽,光洁如新,累计出水瓷器17000余件,含50余种器型,100余种纹饰,多为康熙时期景德镇民窑烧造的青花瓷,有盖罐、粉盒、花觚、笔洗以及尊、炉、碟、碗、杯、盅等,并有少量青花釉里红、五彩瓷等。“碗礁 Ι号”为“海上瓷器之路”再提供历史证据。
山东烟台蓬莱墟里遗址,发现清代中晚期的沉船。2009年采集的瓷器主要是青花,如碗、盘、杯、碟、罐以及五彩盘等。根据出水瓷器特征判断,沉船遗址为清代中晚期,产品来自景德镇等地。
总之,在千年历史的瓷器之路上,中国瓷器成为中华文化的友善代表、国际文化交流的诚信使者。
瓷器之路的千年历史表明:以往瓷器之路辉煌,今后瓷器之路宽广。中国创烧的瓷器,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不仅是一条颜色锦绣斑斓的彩带,而且是一座跨越四洲三洋的津梁。瓷器、china,china、瓷器——优美动人故事,一代传一代、一地接一地,讲下去,传开来。
【小资料】
郑和七下西洋经过地域,包括占城(越南南部)、爪哇(印度尼西亚)、暹罗(泰国)、满剌加(马六甲)、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锡兰(斯里兰卡)、榜葛拉(孟加拉)、柯枝(印度科钦)、古里(印度卡里卡特)、溜山(马尔代夫)、祖法儿(阿曼佐法儿)、阿丹(也门亚丁)、忽鲁谟斯(伊朗霍尔木兹)、天方(沙特阿拉伯麦加)、木骨都束(索马里摩加迪沙)、卜剌哇(索马里布腊瓦)、麻林地(肯尼亚马林迪)、比剌(莫桑比克)、孙剌(奠桑比克索法拉河口)、马达加斯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