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国新闻周刊 | “131服务模式”: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的“宝安经验”

在深圳,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有了创意就去宝安,一天之内就可以找齐上下游,三天之内就能做出产品。”宝安区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营商环境运行新模式,为稳增长、稳预期注入活力。




日前,深圳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召开,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研究深圳经济运行情况后,刚刚上任的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提出“8个狠抓”,为实现稳增长、稳预期,以及推进“双统筹”夺取“双胜利”拿出实招实策。


其中特别提到了要狠抓企业服务

实施好年度营商环境改革方案

及时解决企业诉求

狠抓招商引资

推动已签约项目加快落地见效

加强重大项目招商

主动开展产业链招商




作为深圳制造业“基本盘”的宝安区,近几年发展迅猛,用“创新”激发城市活力,凭“实招”助推产业发展,以“服务”夯实营商环境,日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主力。有学者认为,宝安区是深圳的未来重要增长极,是广深线上的桥头堡,是珠江口经济带的尖兵城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

宝安区在狠抓企业服务

解决企业诉求方面

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

营商环境运行新模式

为推进世界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提供了“宝安经验”


营商环境“131服务模式”


“131营商环境模式”也称“主动服务模式”是深圳市宝安区探索的营商环境运行新模式,国际上知名的营商环境模式有新加坡的“法制优先模式”,香港的“国际化优先模式”以及天津的“便利优先模式”,而宝安的“主动服务模式”直击市场主体所需,增强了城市综合实力,激发了城市活力。


“131”营商环境模式中



即政府“服务员”身份



即“亲清政企平台

合规建设

三调联动”

三条惠企方略;



即企业成果展示的“宝安发布”平台

构建产供键,夯实价值链

扶持企业持续发展


2021年12月,宝安区在提出以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为总抓手、“422133”为工作主框架的规划中,通篇流露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该区区委书记王守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宝安区以“高规格、高水平、高能级建设”吸引高端企业总部落户、以“城市空间留白”规划服务重大项目落地、以“扩量+提质”推进民生实事建设等方面着力夯实“发展+民生”的使命和担当。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区(宝安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1年11月25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

深圳成为首批6个试点城市之一

肩负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使命的深圳

在“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上

被赋予先行的使命


宝安区是深圳的经济大区、工业大区和出口大区,地处粤港澳地区的核心地带,前海国家战略主阵地,其“主动服务营商环境模式”在今年战疫后推进经济提振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在今年3月20日,宝安区在深圳市率先出台了56条惠企措施,时隔4天,在科学研判疫情影响的基础上,又推出“助企纾困15条”精准政策,收效显著。真金白银力促发展,这在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的诸多模式中前所未见,宝安进行了“先行示范”。


优质的营商环境已成为宝安稳增长、稳预期、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和名片,宝安区的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2021年以来,宝安区新增商事主体48133家,区域创新和营商环境跃居全国百强区第二位。2021年宝安区GDP为4422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市第四,是自2014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GDP较2020年增加575亿元,超出过去3年增量总和。营商环境的优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宝安区以实践给予证明。


宝安区与腾讯公司联动打造的“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宝安区委宣传部供图)


政府当好服务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强调,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市场公平的维护者,要更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转变观念,彻底打破各部门行政壁垒、条块分割,重构服务流程,系统深化“放管服”,化企业“上门办事”为政府“主动服务”,是宝安提交的答卷,这也是宝安区探索创新的“131营商环境模式”的核心所在。


2021年9月,在宝安区第七次党代会上,王守睿表示,坚持“服务企业是天职”理念,切实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让“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成为宝安服务企业的标识。


2020年以来,宝安区行政服务大厅打造了全国首个5G智慧化国际化行政服务大厅,获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政务”50强,第二届中国营商环境执行力奖、广东省首届区县级政务服务标杆大厅等。


为了让企业获得“一站式”“零距离”的政务服务,宝安开创了政务服务进园区的先河——“上门服务”,在企业集中的园区设立5G+智慧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将企业需求最大、办理频次最高的市场监管、劳动保障、社保和医保等4类共100个政务事项进驻党群中心。


此外,宝安区还建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专班服务机制,做到全产业链服务,第一时间回应、解决企业诉求;推出政务事项“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和“免证办”业务,实现内资自然人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秒批”等。



“只要是优秀企业、优秀项目,宝安一定有地可落,一定有能力保障,一定能让老朋友舒展成长、让新朋友安心落地,你们的梦想有多大,宝安提供给你们的舞台就有多大。”王守睿表示。

今年2月18日,宝安区2022年第一季度共有41个项目集中启动,包括思摩尔全球总部、沙井高端精密智能模组基地、卡士生物健康科技产业园等一大批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约374.7亿元。



诉求亲清政企平台


“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的开发启用

是宝安营造和培育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

关键抓手之一


据了解

该平台秉承“企业和政府双向直达”的建设理念,集“提诉求、享政策、找空间”等线上服务于一体。“诉求直达、政策直达、资源直达”,所有惠企政策、所有政府资源全部数据化、全部上平台,自动精准匹配企业、自动精准推送企业,成为宝安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利器。


宝安区构建的与企业实时服务的“亲清政企平台”


不仅如此,平台还搭建了“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评估”三位一体的监管机制,实时掌握企业的现状信息,将服务主动推送到企业“家门口”,政策申请审核方式升级为“一键申报、实时审核”,让企业平等获取政府的服务资源,所有惠企资源公开公平分配,企业办事“不找关系、不用求人”,大大提高政策兑现的透明度。


“让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让惠企政策像快递一样精准直达,企业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寻租空间得以消除,亲清政企服务平台的运行,让宝安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宝安区区长王立德如是说。


据数据显示,2021年10月该平台上线以来,平台访问量达369374次,发布惠企政策121项,启动项目申报42个,向企业精准推送政策444次,完成资金线上申报512笔。


企业通过亲清政企平台提出的诉求,通常在数小时即可得到回复或解决。如2022年1月19日下午 17:12,安安区一家企业提出诉求:公司在2020年申请获批的1套企业人才房,一直未分配成功,寻求解决方案。次日下午14:35,宝安区企业服务中心与石岩街道协助企业成功解决诉求。


制度“合规建设”全国领先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深圳以打造良好法治环境为重点,从完善法规制度、强化执法司法监督等方面打出“组合拳”,推动营商环境法制化建设。


2021年1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市场准入、企业开办、生产经营、破产重整、退出等重点环节进行规范,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为深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0年3月以来,宝安区深入推进“行政合规+刑事合规+企业诚信”联动运行的企业合规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成立区级促进企业合规建设委员会,确定了35家成员单位,包括4家政法单位、17家行政执法部门、8家上级垂管部门、6家辅助部门,均成立主要负责人挂帅的领导小组,形成全区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上述做法被最高检总结为“宝安模式”

获全国推广

宝安的经验还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办

广东省委政法委

省司法厅刊文推广

“合规建设是企业国际化、法治化发展的重要基础”,王立德表示,强化合规不仅为了防范和化解风险,也是为了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以及企业文化的提升,最终让企业软实力得到增强。


据介绍,宝安区企业合规建设试点一年多来,探索建立了“企业合规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帮助企业诚信发展,实现了“事前全方位采集、事中分类分级处置、事后核查验收”的全周期管理保障体系。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周为民认为,对于营商环境来说,首要的一点是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核心的就是法治环境,要通过健全的法律和制度形成维护良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助力企业放下包袱、轻松上阵,有效激发企业市场竞争力。深圳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局长蒋溪林表示,宝安是合规示范区建设的“先锋队”,走在了全市乃至全国前列,一批案例提供了生动样板。

深圳市红果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军表示,有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必将越来越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定会有更加广阔的舞台、更加光明的前景、更加美好的未来。


协调“三调联动”事作于细


宝安区经济体量大、企业数量多,全区商事主体85.3万家,制造业企业、规上企业和国高企业数量众多,商事主体复杂多样,域内居住人口众多,导致利益诉求多样、纠纷主体多元、成因复杂等问题。


宝安构建“三调联动”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成为化解商事主体纠纷、解决企业后顾之忧的“法宝”。


多维度推动“三调联动”,让宝安区企业及群众诉求多门、诉讼案多人少、部门协同不够、信息条块分割等困境得以改善,有效促进了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建设。


为推动非诉讼纠纷高效化解,宝安区成立了1个区级多元解纷中心,5个解纷分中心,并建成商事、家事、医患、知识产权、交通事故、劳动争议专业调解平台和律师、社工、义工、心理咨询师特色调解团队。


同时,融合多元调解、诉调对接、诉讼服务等职能工作,按照1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和N名调解员的模式,组成调解速裁小组,采用“1233”模式化解非诉讼纠纷,即至少1名调解负责人跟案到底,最迟第2天联系当事人开展工作,在不同时段至少打3次电话联系,一时未调解成功的至少使用3种调解方式开展工作。


这种“作于细”也获得中央认可。2019年12月,宝安区被中央依法治国办确定为 “三调联动”试点。


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宝安“三调联动”机制共化解纠纷50814宗,调解知晓率、满意率达98%以上。


2020年3月,宝安区“i调解”智慧管理平台上线,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全部纳入平台运作进行全流程智慧化管理。


“三调联动利用信息技术和责任机制快速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既有利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实现政府‘善治’,也为宝安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奠定安全和信心基础。”宝安区司法局局长詹文烈表示。


产品“宝安发布”构建产供链


在深圳,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有了创意就去宝安,一天之内就可以找齐上下游,三天之内就能做出产品。”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搭建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迈向商品化、产业化“最后一公里”,是宝安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之一。


宝安建设的湾区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中心(以下简称展示中心),是宝安全力打造的深圳市第一个集产品展示、技术成果转化交易、知识产权保护于一体的展示服务平台。


展示中心自2020年4月启用以来,共举办上百场大型高新技术产品展示活动,近两百项新技术新产品通过发布推荐进入市场、走向世界。


以展示中心为基点,宝安推出“宝安发布”,集中展示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形成永不落幕的“宝安版高交会”专场,助力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价值链。


截止目前,“宝安发布”共举办54场、发布257家企业350余项新技术新产品,举办专业展会及活动119场、累计参展企业953家,各类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次累计达928万。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企业的新技术新成果实现云端线上展示、线下实体交易;同时,通过供需对接会、投融资对接会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助力企业成长、发展、壮大。


数据显示,通过举办多场科技成果对接交易活动,展示中心达成总意向交易金额5.5亿元;举办各类银企对接会16场,累计为137家企业促成21.53亿元贷款,加速企业破解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为营造质量更优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展示中心开馆之日同步挂牌宝安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宝安区人民法院、市场监管局宝安局等部门人员驻点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知识产权服务。


截至目前,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举办知识产权保护沙龙8场、知识产权法庭开庭审判2次,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诊断80宗、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服务66宗。






宝安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副科长何宜蔓介绍,该区还建立宝安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机制,因地制宜开展知识产权咨询、维权、纠纷指导等服务,形成具有宝安特色的“1+10+N”知识产权服务链条。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我相信在大湾区和前海发展推动下,在宝安各项政策吸引下,会有更多企业到宝安来!”宝安区同益实业公司董事长邵羽南说。






前述红果实业负责人王晓军表示,一直以来,宝安区都在为企业提供各项政策支持,做好企业服务,让企业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不断为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和智慧。



“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土壤更肥沃,让市场主体壮大成长的氧气更充足,让每一粒种子在宝安这块宝地上,成长为参天大树,组成一片茂密森林。”王立德说。


从诞生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到发行新中国第一只股票……新时代正在厚植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宝安,如何继续谱写先行的宝安经验,如何以“潜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主力”,值得期待。



审校 / 郑礼军

责编 / 李庭新

编辑 / 黄志聪

校对 / 高崇文 胡洁贞

来源 / 中国新闻周刊



点分享点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