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业绩、诉讼泥潭中的高通股价在昨日得到了一剂兴奋剂,大涨19%。
彭博社、路透社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博通公司正在洽谈针对高通的收购,未来几天内就会公布它的计划。博通公司出价目前还未确定,预计会在每股70到80美元之间,如果按照70美元美股计算,高通作价1030亿美元。
也就是说,交易如果能够完成,新公司的市值在2000亿美元左右,将再次刷新科技并购的交易金额。
路透社所援引的这名消息人士表示,高通并不知道博通的收购细节,所以这家公司对于这起收购的态度还是极大的未知数。
毫无疑问,这次收购又是博通公司CEO Hock Tan推动的,这个通过一系列收购,把一家小规模、名不见经传的芯片厂商变成了一个市值超千亿的大公司的技术买手。
Hock Tan原本是一家名为安华高科技(Avago Tech)公司的CEO,马来西亚华人。而安华高科技原本是惠普一个部门,通过资本运作成为独立的公司,之后主营芯片业务。
2015年时,他出价370亿美元收购了博通公司,并把两家公司合并,他也因此成为新博通公司的CEO。
彼时博通公司正四处寻找买家,市场上原本猜测苹果会出手买下这家重要的供应商。当博通被名不见经传的安华高科技收购时,市场深感意外。
而完成这笔收购时,Hock Tan已经63岁。Hock Tan出手非常慷慨,当时博通市值在288.5亿美元,他让安华高科技溢价28%左右收购。
Hock堪称一个疯狂的卖手,四处寻找收购标的。仅2015年当年,他就以6.0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网络公司Emulex;也曾竞购飞思卡尔(Freescale)公司,但最终被NXP半导体公司以1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飞思卡尔。
在今年3月,博通还曾参与竞购东芝芯片业务部门的,但从目前公开消息来看并没有竞标成功,当时市场就评论博通缺乏管理这样东芝这一部门的能力。
有趣的是,高通今年以38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博通没有买下的NXP,而现在博通又发起对高通的收购。
但高通目前的确是深处泥潭当中。
就在11月2日,高通发布的最新一季度财报中,净利润同比大幅下跌89.7%,高通解释主要原因是苹果及其供应商没有支付专利授权费。
一直以来,高通在移动芯片领域拥有垄断地位。依靠强大的专利优势,高通有一套强势的收费体系。
但客户们对它也有了戒备之心,包括华为、三星甚至是小米都在自行研发芯片,希望在供应链上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正如路透社的消息人士称,由于目前博通没有公开收购的条款和细节,目前也未知高通的态度。
如果收购一旦完成,对于英特尔在移动市场的芯片份额将是再一次的打击。
但目前收购最大的未知因素来自于美国政府的审查。
美国政府对于芯片业务的并购审核尤为严格,上述高通对于NXP的收购还在经受政府审查,博通还有一笔55亿美元对Brocade Communication System的收购在审核当中,博通为了完成这个收购,避免政府对它身份的怀疑,已经着手将总部由新加坡搬回硅谷。
这些审核都由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掌控,这个委员会扼杀了数起科技界的并购案,对于中国资本尤为敏感。
紫光集团先后试图收购Micron(美光科技,是全球第三大内存芯片厂)、Fairchild(仙童半导体),以及认购美国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新发行的15%股份,由于因为这个委员会的介入而失败。
由于越来越高的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以及越来越缓慢的利润增长,导致部分半导体公司寻求合并和出售。
这几年大型的收购案,除了这笔还存在较大未知数的博通公司收购高通,以及上述提及的2015年5月28日,安华高科技收购博通,还有2015年6月1日,英特尔167亿美元收购Altera,以及2016年7月18日,软银宣布以243亿英镑(约合320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成为孙正义创立软银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
而中国毫无疑问是市场上实力买家之一,对美国市场上的标的多次试图收购,但多次被扼杀。
一个值得提及的案例是2016年11月,硅谷私募基金Canyon Bridge收购纳斯达克半导体公司莱迪思(Lattice),而这家私募的初始几件来自几名中国合伙人。当时这起交易能够通过外资委员会的审查完成,被市场上看作奇迹。
“在Canyon Bridge收购莱迪思的案例中并没有对技术的渴望——这纯粹是一个金融游戏。新成立的Canyon Bridge希望成为技术市场的一个玩家,它看到了莱迪思半导体作为其长期投资组合的潜力,”莱迪思高级营销总监Doug Hunter当时这样解释这笔收购的原因。
对于安华高科技的背景外界也有过怀疑,但对于此次博通公司收购对于高通,媒体评论认为,这是美国公司之间的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