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一起去看毕加索展?”最近已经有不下五个朋友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邀约。
毕竟,毕加索这三个字,本来已经有很强吸引力,再加上这次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的《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规模巨大,有103件真品同时出展,应该算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场毕加索展。
所以,如果你不巧赶上看展的高峰时段,排队的规模大概是这样子的:
△ 图片来源于UCCA
但我和阿猴前天晚上去看展,现场是这样的:
背景板上的文字和图片细数了毕加索的一生,我们可以在进入展厅之前,就不紧不慢地看完。
看累了,还有精美的茶歇可以享用:
我们这才体会到,能包场看展,体验也太好了吧!
作为花间堂的忠实花粉,这次被邀请来参加花间堂 x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合作举办的《夜访毕加索,探寻桃花源》活动,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开心和惊喜的事情!
不用买门票、不用排长队,还有特别邀请的女子弦乐演奏和资深导览员全程讲解。
不得不说,在这样的环境下看展真的非常舒服。
远离了白天的城市喧嚣,正是和艺术独处的好机会,属于夜的冷静让人的感官更加敏感。
我想,这次花间堂的包场看展,也是为了让艺术,能以更轻松、简单、充满美感的方式,分享给更多人,带去更多全新的体验。
不夸张地说,这场毕加索展是我2019年目前看过最喜欢的一场展览,比起为你们梳理展览内容,潦草地写下毕加索的一生,我决定从几个真正触动了我的地方,和大家分享一些这场展览所带给我的感悟。
生活需要偶尔暂停
才能继续
2004年,中国美术馆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展览——法国印象派画展。
那是我第一次站在美术馆里面,以一米左右的距离,观看一幅被写在教科书上的画作。也是在那次印象派画展上,我第一次看到了莫奈的画。
他笔下的光线好像有颜色,充满了温柔又浪漫的色泽。
看到那幅画的时候,我只有十二岁,根本谈不上懂艺术,但莫奈的画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为我诠释了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的角度。
我不会画画,但我喜欢写点东西。我发现比喻句和画家画画在某种意义上是共通的,写出那些能让读者想象出生动画面的文字,对于我来说,就好像完成了一幅画似的。
后来,在作文上的特长帮助我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后来从事起影像创作相关的工作,也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在向观众输出我的感受。
但是,作为一个创作者,我常常会遇到瓶颈。
这时我就很喜欢去看展,那些端端正正摆在美术馆的作品,给了我一刻独处的时间。与作品的对话,是一种情感上的触动,极为私人,更谈不上什么对错。
在这次的毕加索展上,有一个展厅叫驱魔人毕加索:《阿维尼翁的少女》的革命。
在这个展厅里,主要展示了毕加索从古典主义到立体主义的尝试,观众能看到亚非文化、非洲面具等等符号在他作品中的影响。
那些被认为“像孩子一样瞎画”的立体主义作品,并不是哪天灵光一现突然就画出来的。
它是经过漫长的学习和摸索,通过不断地在旅行、他人作品、文化碰撞中获得养分,慢慢寻找到的。
这样想来,其实所谓的瓶颈,只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与对自己的期望不够匹配。这个时候与其把自己逼近死胡同,不如停下来想一想,看一看,学一学,也许能得到不同的启示。
你需要去感受
真实存在的东西
去美术馆看展,对我来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能够以近距离地看清画家的笔触,感知画布的大小,欣赏涂料的层次,发现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细节,这与打开电脑,在网页上浏览画作,观感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可以看到毕加索原作上的一根大头针:
也可以不断地去着眼局部,感受它每一个色块用色的精妙:
这些都会让一幅画以一个更为清晰和完整的印象,留在观众的心中,激起更大的波澜。
除了看原作,来到美术馆看展,感受的还有空间。
一次优秀的策展,从墙壁颜色、画框选择、空间层次等等方面,都会向主题看齐。
像是这一次《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是一场画家的回顾展,所以展方从毕加索创作生涯的不同时期出发,一共分了五个展厅。
△ 图片来源于UCCA
每个展厅被设计成半开放的方形,就好像一个个“记忆盒子”似的。看展的时候,观众可以通过一些刻意留出来的缝隙,瞥见其它房间的作品。
那种感觉,就好像站在记忆长河的一端,去窥视着某一刻灵感的闪光。
如此一来,观众会感受到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对话,了解到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相互成就的。
游走在这五个“记忆盒子”里,我们能感受到毕加索强烈的情感——比如自信、恐惧、徘徊、坚持……
这正是这场回顾展最打动我的地方:这些普通人也会有的挣扎,让毕加索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非一个被置于神坛上的“天才”。
毕加索在创作的几个重要阶段,都为自己画过自画像。
忧郁的蓝色时期,他把20几岁的自己,画成了一个瘦削又心事重重的中年男子:
但到了毕加索生前的最后一幅自画像,这位辉煌了半辈子的画家,把孩童般稚嫩的线条,留给了自己。
“画上的蓝色是眼泪吗?”一起看展的一个小女孩提问道。
这时我才注意到,在灰黑色的线条之外,这张画还有另一种颜色。
你会从这一点用色的表达中,感受到在满足的笑容之外,毕加索面对衰老的无能为力,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眷恋。
细细看完整个展览,你会发现,这场展览并不是为了讴歌或是赞美毕加索作为一个天才的成就,而是全方位地向观众展示了,是什么让毕加索被誉为了天才。
而这种感受,恐怕是翻翻书本、上网看图,很难达到的一种共鸣。
在追寻梦想的路上
我们都有机会成为自己
不瞒大家说,第一次看到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作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这是啥,看不懂!”
但它确实引起了我的好奇,在越来越了解毕加索之后,我发现,人们不可能不喜欢他。
如果说看毕加索的作品,能给人一种超越时间的审美洗礼以及难以复制的美学感受,那么透过这些作品去了解毕加索的过程,更像是受到了一份来自天才的激励。
毕加索7岁开始画画,一生留下了3万多张作品。
△ 毕加索13岁时完成的《古典雕塑石膏像写生习作》
当这个天赋异禀的画家找到他真正想画的东西,就好像帆船找到了风,那种永不止息的力量推着他一直向前。极尽疯狂的勤奋和永不停止的尝试,是他在才华之外,能远远超过其他人的原因。
我觉得艺术之所以被人需要,并不在于艺术本身,而在于作品背后那个执笔的人。
是他们拥有撼动人心的力量,用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在展览的最后,写着一句话,毕加索说:“我本想成为一个画家,然而我却成为了毕加索。”
这句话当然有他自信和狂傲的成分在,但我觉得也不失为对看展观众的一种激励: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毕加索般的天分,但仍然有机会成为独一无二的人。
站在现在这个年纪上,再去回看12岁的自己,我好像还能感受到第一次看画展时的激动。
如果要说这么多年来,艺术在我身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想,是让我变得更加敏感和好奇。这也促使我选择了现在这份职业,作为一个成天在外面跑的旅行博主,不断地去发现世界之美,寻找不同文化碰撞所带来的灵感。
而这次能受邀参加花间堂举办的包场观展活动,我觉得也是和契合的品牌合作,留下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
花间堂作为一个从丽江小院里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酒店集团,也是在践行一件充满美感的事情:
为城市人提供一个舒适的栖居空间,并且通过举办生活美学、文化艺术的分享会,让美被更多人所感知。
今年,花间堂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城市酒店,位置也非常棒,就在后海——我心目中极有北京味的地方。
一脚踏进酒店,是都市绿洲般的安静闲适,一脚踏出酒店,就是充满北京味儿的胡同风情,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和古灵精怪的现代设计在这里碰撞出新的火花。
北京花间堂·后海由来自新加坡的国际知名设计工作室MinistryofDesign
(MOD)打造,最近还斩获了两项国际大奖(2019年中国最佳酒店室内设计奖和2019最佳室内建筑设计酒店奖)。
我很喜欢它一进门的设计,在绿树成荫的院子里,两只可爱的粉兔子坐在屋檐上,迎接着你“回家”。
据说,设计师的设计灵感源于后海以及在周围栖息的动物们。在设计师的想象中,动物是这里的“土著居民”,也是周遭世界的探索者。
它们的存在给了人一种返璞归真的趣意,又不乏现代设计的勃勃生机。
充满古典意味的灰色调和充满少女心的粉色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酒店共有八十间客房,有的面朝热闹的后海公园、有的隐于深深胡同、有的则结合后海湖景打造了私密的庭院空间。
为准备开启一场城市度假的你,准备了一个家一样的大本营。
△ 以上酒店图片来自花间堂官方
在花间堂这个“城中度假村落”里,你不仅能得到身体上的放松和休息,也能找到一片精神上的桃花源。
如果你看了今天这篇文章,对花间堂举办的私享活动动了心,不想错过他们关于生活与美学的分享活动,欢迎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关注花间堂酒店公众号!
如果你正巧在北京,或是有来北京旅行的计划,北京花间堂·后海你也一定不想、也不能错过!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达后海花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