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国内数据
观察一下我国的生育率走向,2000年人口普查,生育率为1.22,2010年人口普查为1.18,2020人口普查还没有出来,但之前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是1.05,即使算上漏报和误差,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也不会超过1.5。
上图中,我把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四国的历年总和生育率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中国的生育率水平逐步向日韩拟合,但中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均GDP水平不高,“未富先老”现象已经显现。
在国际上,总和生育率2.1为正常更替水平,1.5为警戒线,近年来,中国已经常年居于警戒线之下,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演,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老龄化国家。
目前,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一拖再拖,尚未公布,但可以预测的是,目前人口结构,已经不仅仅是总量宏观层面的问题,还具有各省市人口结构不均衡、性别比例不均衡等问题。
通过对联合国人口数据的梳理分析,可以预测出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
从2020年开始,人口老龄化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并在2060年达到一个新顶峰,老年比将会达到32.61%,在此之后的40年(2060-2100)老年比将会稳定在33%左右。
在10年后,也就是203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顶峰拐点,从此之后,开始走下坡路。
在40年后,也就是206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顶峰拐点,约4.2亿人。
这意味着人口红利即将或者说已经基本消失,应该重视人口结构问题,如何提高生育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年轻的劳动力,是当前需要谋划的问题,不然就会陷入人口结构陷阱。
在宏观的基础上,把视角变得更细些,看一下我国2015年各省的老龄化比率。
通过上图可以观察到,重庆、上海、辽宁、江苏、四川五个省市,城市与农村的老龄化比率较高,如果政府不引进劳动力人口,保持现状,那么这五个省市的经济将会逐渐失去活力。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川渝、江苏各地市都已经发布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人才工作定居。
“抢人口”大战未来会更加激烈,因为地方政府会逐渐意识到青壮年劳动力的重要性,任何经济的发展,其主体都是人,没有人,一切都不成立。
此部分做个小结,无论是从国际数据,还是国内数据来看,老龄化已经不可避免,如何深刻认识现状,并早做规划,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是重中之重。
02 养老难
先谈城市退休职工,养老退休金是这个群体退休之后的主要养老收入来源,我们先看看2020年各省养老金水平。
目前我国不同省份养老金水平差距是比较大,各省的人均养老金待遇其实跟各省的经济水平并不成正比。
西藏的GDP体量小,但是退休老人相对比较少,所以西藏的人均养老金比较高,2020年人均养老金大概是4865元左右,排在全国首位。另外包括青海,山西,新疆,宁夏这些省份,也是属于这种情况,退休人数较少,因此可以排在全国前10。
而对江苏、广东、福建、重庆这些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省份来说,退休人口较多,人均养老金就会降低,因此排不进全国前10。
而以吉林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区,国企退休人员多,青壮年外流,经济发展水平走低,养老金收支压力比较大,甚至有可能面临收不抵支的风险。
另外,这个养老金水平在一些消费水平较高、生活成本较高的地区,除了维持正常生活之外,是难以对冲生大病等风险的,这里我还没有把通货膨胀算进去。
面对这种省市不平衡的状况,2018年7月1日,我国建立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各地按比例上缴资金形成中央调剂基金。中央不留存基金,按离退休人数全部向各地定额拨付。
(注:图表参考源于财政部)
从2019年预算情况来看,广东、江苏、北京、浙江、山东、上海等地2019年上缴预算规模均在330亿元以上,6地合计上缴2665.2亿元,占中央调剂金总规模的55%。
而四川、江苏、辽宁三省拨付额最多,分别为375亿元、371.2亿元、346.8亿元。
云南、贵州、西藏收支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有22省市需要中央调拨资金,不能实现养老金的自给自足。
这还是在当前老年比例的状况下,随着时间推演,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时,中央调剂手段,是否还能执行下去,我们应该打一个问号?
以上讲的是城市退休职工的养老金问题,那么对于农村老人,养老金这一块基本是缺失的,这一部分老人该如何养老?
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人,更多的依靠“养儿防老”这种模式,子女出钱,子女出力。但是城镇化与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传统社会大宗族、大家庭的结构解体严重,大部分老人无法随子女进城,导致“空巢老人”群体规模增大。
对于生活能够自理的农村老人,子女能够定期打钱,以钱养老;对于生活不能够自理的农村老人,高昂的护理费和时间成本,会使得“久病床前无孝子”现象迭出。
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中国老人的自杀率,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学者就发现,每十万人中,老年男性和女性死于自杀的人数,在城市分别是30.2和26.7,但在农村,则高达85.4和66.2。至于背后复杂的自杀原因,在此不表,但能肯定的是,这些老人心凉透了。
世界各国也都有关于“弃老”的典故与传说,比如日本的“弃老山”,在严寒的冬天,把老人丢在山上,自生自灭;俄罗斯的弃老屋、西班牙的弃老罐,把老人置于容器之中,自生自灭;还有古代中国的弃老洞、模子坟,把老人置于封闭空间之中,留下三天口粮,三天后便不管不问。
03 养老和丧葬
人口老龄化程度增高,养老服务行业会迎来发展期,无论是养老院、养老产品、养老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都是基于中产阶级及以上群体的。因为高额的养老服务费用,会使得拿着微薄养老金的老人们望而却步。
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养老护理职业教育的发展,一个行业的发展会生出相应的人才岗位需求,专门的养老护理职业学校、技术学院、行业协会也会如春笋般成长起来。
相对应的便是丧葬行业,目前我国丧葬行业还处于非常粗放模式发展的阶段,日本有一部电影《入殓师》便呈现了一个精细化丧葬行业的未来景象。与全方面的丧葬服务相比,未来国内面临的是更急迫的墓地不足问题。天价墓地现象不绝于耳,一是源于中国“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二是各地墓葬用地严重规划不足。
有条件的城市群体,可以花高价购买墓地,对于广大农村群体,耕地禁止棺葬,加上无法承担高昂墓地费用,使得不少人偷偷下葬,连坟头墓碑都没有。这种情况,在未来会变得更加普遍,是对政府规划能力的考验,也是丧葬行业发展的一次机遇。
04 国外养老模式借鉴
师夷长技以自强。
1.丹麦的分级制
丹麦属于北欧国家,以高福利、高幸福感闻名于世,但一个核心前提是丹麦人口仅仅只有582万人,具备精细化养老的人口基础,但是其养老服务体系依然值得研究学习。
丹麦养老服务体系架构清晰,职责明确,政府-养老企业-志愿者三角形的服务体系较为稳定,政府负责制定详细的养老服务规则与质量监督体系,不直接参与经营,类似于裁判员;养老企业根据政府制定的细则,推出自己的服务,让老人进行自由选择,完全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会催生出很多养老企业,也会倒逼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企业类似于选手;志愿者是独立的社会支持体系,属于社会福利的一种,不需要额外付钱。
丹麦的养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居家养老,以76岁之前的老人为主,这部分老人身体和精神官能正常,更多地选择居家养老,针对这一部分群体,养老服务企业推出两大基础服务,一是基本家务照料服务,比如打扫卫生、做饭等,类似于保姆,二是个人照顾服务,涉及洗澡、上厕所等服务,自然服务费用也会更高。
另外一部分是养老机构养老,以83岁左右的老人为主,这部分老人身体和精神官能下降,独立生活能力下降,需要人照料,便会选择住进养老院,由专门的人员服务,这一部分费用会高于居家养老。
同时,丹麦的养老服务机构对于服务人员,有着严格的分级制度,一共五个级别:一、二、三级属于基础级,只能提供家政类、个人照料类服务;四、五级属于专业护士级,可以替代护士进行伤口处理,用药咨询、医疗器械更换等医疗级服务。
2.新加坡义工
新加坡养老有一种义工文化,新加坡认为养老不能仅仅重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还要重视老年人的心灵健康,而义工文化就是主要解决老人的心灵健康,通过举办老年人特色活动,如画画、戏曲、唱歌等,来达到联系老人、陪伴老人的目的。
有一个新名词叫做“乐龄老人”,指的是55岁以后的老人,乐龄意思是达观快乐。新加坡的义工文化,便是这群年轻健康的老人,去志愿服务年老的老人。志愿服务机构属于非盈利组织,为志愿者提供交通费和饭费,其余并无报酬。
这种义工文化,一是解决了现有老人的陪伴问题,二是提前使得55岁左右的老人提前适应和了解之后的养老生活。
3.长期护理保险
目前在德国和日本有一种值得借鉴的体系--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长期护理保险是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增加的一类保险,养老保险解决的是退休金的问题,医疗保险解决的是生病住院的问题,那么长期护理保险解决的是养老护理的问题。
老人在达到一定年龄后,随着身体和精神官能的下降,会产生大量的护理需求,但是这些护理费用较高。大部分老人的退休金无力支撑长期的护理费用,长期护理保险应运而生。
德国的长期护理保险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按工资水平1.5%-2%的比例进行每月扣除,模式简单;日本则比较精细化,分为三个层级:40岁以下人群无需缴纳费用;40-64岁人群,政府缴纳50%,单位和个人缴纳50%;65岁以上人群,政府缴纳50%,个人缴纳50%。这种模式可以参考养老保险的缴纳模式,比较类似。
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范围较广,既可以提取请专业的护理人员,也可以提取购买专业的适老化设备,可以大大解决长期护理中产生的资金负担。
4.养老行业人才
当前养老护理员缺口较大,目前这个时间点,便有1300万专业护理员的缺口,如果把时间推演到30年后,这个缺口会更大。
缺口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养老护理员这份工作不体面光鲜、社会地位不高;二是收入水平与工作强度不匹配。在当前人口结构下,专业的月嫂、保姆都高薪很难请到,相比之下,工作强度更大的养老护理员则更难请到。
问题在于未来青壮年人口数量会更加少,如何激励社会从业人员转岗,从事养老护理行业,成为职业就业工作的一大难题。
日本采取的是职业学校助学金制度,政府承担80%的学费,个人承担20%。德国政府与企业合作,推出试岗见习制度,见习期间,企业承担学员的一切费用,类似于古代中国的学徒制度,这样可以提高学员对岗位的忠诚度,也能减轻学员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