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世界贸易协定(FTA)纵横谈009 动机线索1 新潮流择伴而行

从本节开始,本主题讲座分析世界关税主体(或称经济体),他们缔结各项RTA/FTA的基本动机。


知喻先生将经济体的RTA/FTA基本动机归为三类:择伴而行;同盟整合;合纵连横

在世界RTAs/FTAs实践之中,上述三方面动机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和渗透。

在本节,先说第一个基本动机:全球RTA/FTA潮流中的“择伴而行”。

简称“择伴而行”。

从道理上讲,如果从纯粹的减轻贸易成本负担角度而言,那么一个经济体(关税主体)和所有伙伴之间,都应该发生FTA关系,即相互之间贸易零关税成本。

但是,自从各国启动工业化进程之后,各国工业化步调,各国制造业发展步调,相互并不齐平统一。

假定某两个经济体的就业、税收都依靠同一制造业,但是两个经济体制造业之间存在一强一弱的竞争力差距,如果这两经济体之间都在这一制造业部门实施零关税,那么,竞争力弱势一方的产业销售势必会受到较大冲击,并由此冲击国内的就业、税收等方方面面。

所以,就FTA缔结伙伴的选择而言,这是一个关注要点:在伙伴之间,关键主导产业不能过度重合,并且双方的主导产业竞争力差距不能太大。

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大致认为,通常,一般情况下,经济体RTA/FTA通常“伙伴选择”,通常会基于以下方面考虑。

第一,择“近”。即通过拉近贸易距离,降低本国全球产品贸易成本。

如果和自己的临近地带的伙伴签有FTA/RTA,显然将导致本国所有贸易活动“就近发生”,本国贸易的运输成本将大为降低。

如本主题讲座前面已经说明,在欧洲、北美、南美、亚洲,陆续出现欧共体+n,NAFTA、东盟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多邻国签约缔结的FTAs/RTAs。

第二,择“补”。即双方的产业结构互补性要相对较强。

尽量避免对方相对优势产业,恰好为本国敏感产业。如果本国的主导产业相比伙伴相对弱势,一是在FTA/RTA在开始谈判时,就会遇到国内相关利益方面的反对;二是即使FTA/RTA谈成并实施,也确实会在国内引发收入下降和失业人数上升等问题。

智利、新加坡同时被欧盟、美国、日本、中国等大经济体选做FTA伙伴,并能相对较快达成协议,就是因为其国家小,其体内的主导产业,和各大经济体的优势产业,都具有较强互补性。

第三,择“容”。即双方的经济管理制度和政策要具有一定相容性。

如果双方在工会、环保、知识产权、金融投资等方面的制度相容性不强,FTA/RTA的签约和实施都会面临系列的摩擦和矛盾。

因此,特别是在FTA/RTA行动实施的早期,各经济体通常都选择制动和政策兼容性较高的货币开展谈判和签约。比如,欧共体、欧盟很早就将冰岛、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加拿大等选做伙伴,美国很早将澳大利亚、以色列、约旦、阿曼、巴拿马、马来西亚等选做伙伴,都较好地体现制度相容要求。

位置临近、产业互补、制度相容,是当前全世界各经济体,在RTA/FTA潮流中,选择伙伴,缔结RTA/FTA的首要考虑,这种考虑是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的,是相对直接、初步的动机。

然而,世界各经济体缔结RTA/FTA,却不只是有国际经济和经济收益目的,还有其他的动机,本先生将其称为扩展动机。

有哪些扩展动机?怎样体现?请看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