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美国总统拜登的虚拟“民主峰会”正值世界迫切需要举全球之力解决诸如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紧迫问题之际,它的举行势必将进一步分裂世界。
事实上,出于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动机的分裂行为,是我们的星球目前最不需要的。
本周四和周五举行的峰会只包括世界上大约一半的联合国会员国,以及既不被联合国承认也不被美国承认的台湾。拜登邀请台湾参加峰会的决定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挑衅和赤裸裸的挑战。甚至美国国务院也通过将其描述为“参与者”而不是“国家”而含蓄地承认这一事实。
居住着世界约18%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占世界土地面积11% 的俄罗斯等许多国家都没有受到拜登邀请。其他未列入拜登邀请名单的还包括美国的传统盟友,如土耳其和新加坡。在葡语国家中,安哥拉被邀请,但莫桑比克没有。
很明显,就约110名受邀者名单而言,拜登政府使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它所认为的“民主”——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早在1970年代,我在慕尼黑学习政治学的第一学期时,我们的教授就告诉我们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没有统一的民主模式。显然,它取决于广泛的政治历史因素。西方政治文化普遍将古希腊视为其民主模式的摇篮——民主一词的希腊词源意为“民治”。一般而言,如今在西方,“民主”一词被简称为“自由民主”——尽管即使在西方,民主在实践中也因国而异。
民主的中文名称是“民主”,是“人”(民)和“主”(人)两个字的组合。这个词的词源比较复杂,我推荐暨南大学翻译学院林巍教授的一篇文章。
林教授的文章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民主”的概念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有多么不同。
习近平主席指出,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事实上,民主发展是一个多重因素起作用的现象。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拥有千百年的独立历史,而许多其他国家历史——不幸的是——包括数百年的殖民剥削和文化压迫。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其他诸多因素,决定了这个国家选择发展什么样的民主。
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选择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前进的道路,它基于多层次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周六发布了“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根据该白皮书,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它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态各异,成长于本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
白皮书称,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合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两大民主模式,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共同价值,为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理念和方案。
白皮书显示,中国已经形成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自己的民主概念——并且得出一个结论:民主制度总是有改进的空间。人类对更大民主的追求和探索永无止境。绝对如此!
我希望西方国家——特别是作为其无可争议的领导者美国——最终接受中国选择自己的民主发展模式。中国与西方不同,从没有强加于人。中国不是一个由西方主导的可以更迭政权的“香蕉共和国”。它是世界脱贫冠军,现在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努力。西方过时的“打压”“遏制”观念,以及“黄祸”、“中国威胁”的刻板印象,都应该被扔进历史的垃圾箱。
巧合的是,几周前我观看了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ABC) 的一档脱口秀节目,其中一位嘉宾指出,贫困加剧问题对基层政客来说并不是关注重点,因为(即使解决)它也无法让人获得更多票数。而我一直认为扶贫是能够想象的最民主的举措之一。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需要像娇嫩的花朵一样精心培育。世界需要的是,中美两国能够本着务实和现实的方式,发展互利共赢的关系。它们应该努力建立一个可行的伙伴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我希望峰会采取的令人遗憾的“我们VS他们”的方式,只是一种短暂反常现象,这可能是由(美国)国内政治造成的。(文章来源于《澳门邮报》,有删减;作者夏礼贤是《澳门邮报》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