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7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再次痛批美国政客借溯源问题搞政治操弄的行径,他还提出如果美国真的透明负责,要从公布并检测本国早期病例数据、邀请世卫专家调查德特里克堡和美国在海外200多个生物实验室、调查北卡罗来纳大学,以及公布参加武汉军运会的美国军人患病病例数据。
除了最近多方呼吁需要调查的德特里克堡,赵立坚还提到一个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他表示,美国一直污蔑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冠状病毒研究引发新冠,但实际上美国才是全球此类研究最大的资助者和实施者。特别是北卡大学巴里克团队是此类研究的权威,早就具备极其成熟的冠状病毒合成及改造能力,只要调查巴里克团队及其实验室,完全可以澄清对冠状病毒的研究有没有会不会产生新冠病毒。
观察者网查询该大学发现,巴里克实验室负责人此前刚驳斥美政府所谓的“实验室泄露”说,认为新冠病毒很可能是一种从蝙蝠、经中间宿主传给人类的病毒。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实验室的安全记录并不良好。根据美媒报道和公开资料显示,自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共向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报告了28起涉及转基因生物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其中6起涉及实验室制造的多种冠状病毒。
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发生多起实验室安全事故
5年间,发生6起与冠状病毒有关的实验室事故
上述信息来源于美国ProPublica网站去年8月从北卡大学获得的官方资料。ProPublica成立于2007年,是美国一家非盈利性新闻网站,曾于2010年和2017年两次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资料显示,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发生的6起冠状病毒实验室安全事故中,许多病毒都经过了基因改造。
1、2015年8月,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
一只被一种未公开的“鼠适应性”病毒感染的老鼠短暂逃离,随后被两名研究人员抓住进行医疗监控。但这只老鼠再次挣脱了研究人员戴着手套的手,爬到了实验室的地板上。最后,这只老鼠被关回了实验室的笼子里。
北卡大学的官员拒绝透露这种病毒的名称,但NIH的官员告诉ProPublica,这是一种“与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
事故报告称,这只老鼠不再被认为具有传染性,研究人员佩戴了包括动力呼吸器在内的防护装备。尽管如此,这次事故仍被视为存在“潜在接触”,工作人员被要求连续10天每天两次报告体温和任何症状,最后无人感染生病。
2、2015年10月,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
一个浅容器掉落在实验室地板上,其中装载的一种未公开的“鼠适应性”病毒溢出并可能发生雾化反应。资料显示,当时实验室中有三名研究人员。
NIH官员告诉ProPublica,该事件涉及一种与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尽管三名研究人员都戴着安全装备和空气净化呼吸器,但该事件仍被视为存在“潜在接触”。这些研究人员接受了10天的医疗观察,最后无人感染生病。
3、2015年11月,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
研究人员在将感染MERS的老鼠转移到干净的笼子时,一个受污染的空笼子散落在实验室地板上。事故发生后,两名实验室研究人员迅速离开现场,让事故产生的雾化颗粒沉降到地面,然后返回去清除污染。
资料显示,事故发生时研究人员都戴着安全装备和空气净化呼吸器,但该事件仍被视为存在“潜在接触”。他们接受了10天的医疗观察,并被要求每天两次报告体温和任何症状,最后无人感染生病。
4、2016年2月,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
一名研究员在给一只感染了一种未公开“鼠适应性”病毒的老鼠称重时,被老鼠咬穿了实验手套并咬伤手指。
NIH官员告诉ProPublica,该事件涉及一种与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按照实验室程序,该研究人员先是给手套消毒、让伤口流血一分钟,然后用肥皂和水洗手五分钟。随后,该研究人员被要求在公共场合和工作时戴上外科口罩,并每天两次报告体温和任何症状。
资料显示,在整个医疗观察期间,北卡大学一直向美国疾控中心(CDC)报告最新情况,“研究人员并没有感到不适”。
5、2017年4月,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
一名研究人员不小心将一份含有小鼠肺部样本的病毒培养皿掉在了培养箱箱门门和实验室地板上,该样本感染了一种未公开病毒。事故发生时,实验室中有三名研究人员。
资料显示,三名研究人员并没有进行安全观察,只是被建议进行自我检测,因为他们当时穿戴者完好无损的安全装备,且病毒泄漏量很小。
虽然北卡大学不愿透露该病毒名称,但NIH告诉ProPublica,这是一种与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
6、2020年4月,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
一名北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试图读取老鼠耳朵上标签号码时,被老鼠咬穿了实验手套,但皮肤没有受伤。这只老鼠感染了“鼠适应性”SARS-CoV-2毒株,即新冠病毒。
北卡大学在向NIH报告时称,鉴于不确定性,该事件被视为“中/高风险暴露”,研究人员被要求在家中进行14天的自我隔离,并每天进行两次体温检测。报告中没有进一步说明该人员的健康状况。
事发后,北卡大学拒绝公开披露安全漏洞的关键细节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自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共向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报告了28起涉及转基因生物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其中6起涉及实验室制造的多种冠状病毒。
但美国ProPublica网站去年8月报道称,该大学拒绝公开披露有关事件的关键细节,包括所涉及病毒名称、事故性质以及对公众构成的风险,这与美国NIH的指导方针背道而驰。
北卡大学实验室研究人员正进行实验,图自ProPublica网站
上文提到,在多次“潜在接触”事故发生后,多名有感染风险的研究人员没有被要求进行医学隔离。其中,一名被老鼠咬伤手指的女性研究人员只被要求在公共场合和工作时戴上外科口罩,2020年一起“中/高风险暴露”事故中的研究人员则只需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如此事件,数不胜数。
资料显示,上述两起安全漏洞引起了有关美国联邦卫生官员的审查,但NIH、CDC和北卡大学最终仍拒绝解释该事故对公众的潜在风险,以及为什么研究人员没有被隔离。
“大学将这些事故通知了适当的监督机构,并根据需要采取了纠正措施。”北卡大学在声明中自辩道。
外媒报道截图
北卡大学巴里克实验室负责人驳斥“实验室泄露”说
今年5月,北卡大学巴里克实验室的负责人拉夫·巴里克(Ralph Baric)教授《华盛顿邮报》提供了一份详细声明。巴里克教授是美国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被誉为冠状病毒方面的最高权威,此前曾与武汉病毒研究所有过项目合作。
巴里克说,他们所做的工作经过了美国NIH和该大学自己的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审查,以检查是否是潜在的“功能获得”(gain-of-function mutation)研究,但最终“被认为并非是‘功能获得’”。
“功能获得”是指通过改造生物体的致病性、传染性或宿主范围,帮它发展出新的“能力”或“功能”。这可以发生在自然中,也可以在实验室中实现——当科学家修改基因序列,或将生物体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以某种方式改变它们。
巴里克承认,他们所做的工作表明这些病毒具有“内在特性”,使它们能够感染人类,但同时补充道,他们“从未在(病毒)刺突中引入突变,来加强对人类细胞的作用”。
巴里克实验室负责人拉夫·巴里克(资料图)
另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附属频道“WRAL-TV”5月报道,巴里克曾表示,他的工作涉及不同种类的冠状病毒,但研究均遵循所有安全协议,因此被认为是低风险的。
巴里克在给WRAL-TV的一份声明中称,他认为新冠病毒很可能是一种从蝙蝠、经中间宿主传给人类的病毒,不相信它是从“功能研究”中产生的。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包括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内的美国政客曾多次散播“新冠病毒源自武汉实验室”的阴谋论,却拿不出任何证据。近期,所谓“实验室泄露”的阴谋论又在美国盛行。
今年2月,世卫组织溯源专家组曾走访武汉病毒研究所,世卫专家组成员、动物学家达萨克(Peter Daszak)接受采访时,对研究所中屡次被抹黑的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P4实验室)予以积极评价。
“我非常了解那个实验室,这是一个很好的病毒学实验室。”他认为,也许正是因为该实验室的相关研究非常接近病毒的真相,反而有一些人站出来指责抹黑它,这一点“挺讽刺的”(ironically)。
6月28日,曾在武汉病毒研究所工作过的澳大利亚病毒学家丹妮尔·安德森也通过美媒发声,以亲身经历打脸有关谣言。
安德森强调在中国通报发现疫情之前,她曾在武汉病毒研究所实地工作,与研究人员近距离接触。她对武汉病毒研究所采取的最高安全标准表示印象深刻。实验室有“最严格的安保要求”,所有内部空气、水与废物在被排出前都需要接受过滤与消毒。
她还透露,2019年12月,许多武汉同事来到新加坡参加会议时,也没有人讨论过实验室有任何“疾病”蔓延的情况。“科学家们都很健谈与兴奋,在我看来,没有一丝会让你觉得有事情发生的异常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