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世界各地的父母怎么解决宝宝睡觉难题?

作者:中外医讯

本文共计 3390字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

就是一个宝贵的时刻。

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孩子,入睡时间以及睡前活动都因文化差异而大不相同。

世界各地儿童卧室的差异也可能是惊人的,就像来自威尼斯的摄影师詹姆斯·莫利森(James Mollison)所拍摄的摄影集《 孩子们睡在哪》(Where children Sleep)中反映的那样。

莫利森的这部摄影集已被改编成一本书,这本书收录了他为世界各地的孩子拍的照片以及他们生活的卧室场景,而照片反映出的贫富程度、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令许多人感到震惊。

尽管该系列丛书出版已近7年,但这些照片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人们的大量讨论。莫利森说:“在拍摄这一系列照片时,我发现很多家庭挤在一个房间里睡觉,或者孩子们找个地就能睡,而不是可以称之为自己房间的地方。”

“我开始意识到我有自己的卧室睡觉和成长是多么的幸运,”他说。“我还遇到过一些孩子,他们除了睡觉的地方什么都没有,还有一些孩子,他们连玩具都没有。”

其实除了睡觉环境的差异,世界各地孩子的入睡时间,也不尽相同。美国专家专门针对世界各地儿童入睡时间发布了抽样调查报告。

全球儿童入睡时间差异巨大

在对全球儿童睡眠状况进行研究时,美国儿科睡眠专家朱迪•明德尔(Jodi Mindell)惊讶地发现,婴儿和蹒跚学步的幼儿的睡觉时间因居住地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她说这些差异“令人难以置信”。

明德尔同时也是美国费城圣约瑟夫大学教授、费城儿童医院睡眠中心的副主任。她说:“当我开始这项研究时,我真的以为我们孩子入睡时间的差异只是10到15分钟之间。”

然而,明德尔研究团队出具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像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样的地区,与其他像香港和韩国这样的地区相比,入睡时间的差异竟然达到了2.5小时。“不同文化之间的宝宝入睡时间差别很大,”明德尔说。

明德尔所在的研究团队对29287名婴幼儿(3岁以下)的父母就孩子就寝时间这一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这项研究由强生公司赞助,明德尔作为该公司的顾问,于2010年发表在《睡眠医学》杂志上。

参与这项调查问卷的宝宝父母分别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台湾、泰国、越南、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和美国。他们于2006年5月至6月、2007年9月至12月及2008年4月期间完成了这项问卷调查。

研究人员发现,香港的宝宝入睡时间最晚,他们的入睡时间平均在晚上10点17分左右;而新西兰的宝宝入睡时间则最早,平均为晚上7点28分左右。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文化、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萨拉·哈克尼斯(Sara Harkness)说,欧洲各国的入睡时间似乎也不尽相同。

哈克尼斯并未参与这项睡眠医学研究,但她对儿童的活动和就寝时间进行了研究。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西班牙地区的儿童普遍晚睡。事实上,有一次,我们的西班牙同事还邀请我们去看一场当地的节日表演,表演大约从晚上11点才开始。”哈克尼斯说。

“儿童早睡最为最为显著的地区要数荷兰,当地的孩子通常在晚上6:30或7:00左右上床睡觉,他们拥有自己的卧室,通常在自己的床上睡一整夜。”

“另一方面,在经济发达地区,比如我们在上世纪70年代进行研究的肯尼亚基普西吉斯人,婴儿身边总是有看护人(通常是他们的母亲或哥哥姐姐),这些小婴儿随时随地都在睡觉,”她说。

而在世界各地,不仅仅是婴儿入睡时间——甚至连他们的睡前活动前也不一样。

父母使尽浑身解数让宝宝入睡

在美国,父母通常会在孩子睡觉前给他们洗个舒服的澡,然后再听首摇篮曲,或者给大一点的孩子在睡前读本书。

在世界各地,入睡前哄孩子睡觉的方法也不同。在有些地区,美国父母的这些方法似乎不那么常见。

世界各地宝宝睡前活动最大的一个相似之处在于,大多数家庭都会在孩子睡觉前给宝宝喂养母乳、奶粉或者小零食;但对于睡前洗澡这一方面,不同的地区却有很大的不同。

在美国,60%的家庭睡前都要给孩子洗澡;在英国这一比例甚至更高,为81%。但是像印度这样的地方,只有13%的家庭睡前给孩子洗澡;在印度尼西亚,这一比例仅为6%。“他们通常在早上或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洗澡。”

此外,明德尔补充说,不同地区的人在睡前做祷告的习惯也有所不同。

“在菲律宾,29%的家庭——基本上是三分之一的家庭——把祈祷作为睡前常规活动之一。而在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这一比例仅为6%。在印度尼西亚,30%的人将祈祷作为睡前常规活动。”

一旦到了真正该睡觉的时候,父母就会用不同的方法让孩子入睡。哈克尼斯说,在韩国,父母经常和孩子一起睡觉,帮助他们进入梦乡;但荷兰父母往往把孩子单独留在房间里,他们必须学自己入睡。

哈克尼斯说:“我们研究发现,荷兰父母强烈支持育儿的‘三个R’原则,即‘休息(rust,荷兰语)、规律(regelmaat)和清洁(en reinheid)’。这就要求我们从小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是否要和宝宝同床睡

与宝宝同床睡觉的做法也存在着类似的差异。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没有专供宝宝独自睡觉的床,与宝宝同床入睡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在亚洲地区,同住一间房、一起睡在地板垫子上是一种传统。他们通常在晚上拿出垫子睡觉,白天收起来,所以一间房既可以当客厅也可以当卧室。”哈克尼斯说。

她说:“我们发现欧洲地区的孩子更能忍受至少偶尔和其他人晚上一起入睡,但最近根据儿科医生的建议,最好不要与宝宝同床睡觉。”

在美国,美国儿科医生建议不要与婴儿同床睡觉,理由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建议支持或反对使用让同床睡觉变得更‘安全’的设备”。

哈克尼斯说:“美国的父母在避免与宝宝同床睡觉方面似乎受到更为严格的指导,尤其是来自儿科医生的指导。”美国儿科医生建议,不要在婴儿床周围使用带衬垫的“保险杠”,要让宝宝平躺着睡觉,不要为宝宝盖棉被或毯子之类的东西,因为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宝宝面临窒息的风险。

“总的来说,睡前规律的作息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明德尔说:“睡前规律的作息不仅对睡眠有好处,对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有好处。”

她说:“有规律作息时间的孩子不仅睡眠质量更好,还能促进孩子在读写、情感、语言、情感纽带和自我照顾等方面更好的发展——不管是生活在印度或者美国,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希望孩子们拥有的。”

小贴士:10招教你帮助孩子入睡

1.鼓励孩子在放学后进行体育锻炼,而非看电视

在学校呆了一整天后,许多孩子只想在电脑或电视前放松一下。虽然孩子们确实应该休息一下,但研究表明,白天增加体育活动可以让他们睡得更好。

2.不要把电子产品放在床上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发出的蓝光头可能干扰睡眠。在客厅或卧室地板上其他舒适的地方放置这些电子产品,让孩子们专心做电脑作业或者只是享受他们的屏幕时间。

3.试利用APP为孩子营造舒适环境

孩子们的就寝时间早在下午六点半或七点就开始了。你可能会发现很难为熟睡的宝宝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像White Noise或White Noise Baby这样的APP可以在其他家人晚上活动时帮助宝宝安稳入睡。

4.制孩子接触暴力内容

在视频、电视节目、电子游戏和电影中看到暴力,特别是对于8岁以下的孩子,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接触媒体暴力会增加孩子们的焦虑,导致噩梦,干扰睡眠周期。

5.电视放在卧室外

研究证实,睡眠质量好不好,跟卧室里放置电视关系很大。孩子们看着电视睡觉无法睡太好,也不会睡得很久。

6.卧室成为“无网络区”

越来越多的人在睡觉时收发短信,这已经足够让人不安了。把网络活动限制在公共区域,比如餐厅或客厅,让孩子晚上在其他房间给手机充电。

7.量减少睡前看电视时间

试着把睡前一小时左右的时间设定为孩子们放松的无屏幕时间。培养一个平静的习惯,比如洗个澡,然后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或阅读,会帮助孩子们更容易地入睡。青少年在睡前关掉电子产品,可以帮助他们远离网络上的刺激和戏剧性事件。

8.荐孩子使用冥想或镇静的应用APP

冥想应用APP可以给孩子们的入睡时营造更安静的环境。Stop, Breathe & Think 提供了15种引导冥想选择,鼓励孩子们评估自己的精神和情感状态。

9.家里设置一个专门的电话/iPod充电站

一些研究表明,仅仅是睡在手机等小型设备附旁,就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而随着各种通知和短信的不断显示在屏幕上,孩子会睡得更差。如果把手机放在客厅或厨房过夜,孩子们的睡眠受到的干扰将会减少。

10.养健康的睡眠习惯

无论你为家庭制定了什么样的家规条例,如果你不能身体力行,言传身教,那很难去说服孩子去遵守。小孩子会模仿他们的父母,如果你自己不遵守自己所说的,十几岁的孩子更加会质疑你的规定。

文章来源:编译自CNN

作者:宁远

版权说明:本文编译自CNN,版权归原平台或原作者所有。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链接:

https://edition.cnn.com/2018/01/05/health/baby-bedtimes-parenting-without-borders-explainer-intl/index.html

https://edition.cnn.com/2016/02/02/health/get-kids-to-sleep/index.html

【活动来啦】

“护理创新我有一套”第二轮活动来了!鉴于第一轮活动仍有不少护士申请参加,但由于时间问题而遗憾错过,现健康界搭建平台启动第二轮,征集全国护士临床创新技能。情系患者,心灵手巧的你,快向健康界全平台240万用户秀出你的创新发明吧~戳此即刻参加活动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