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这个潮汕人名扬新加坡、马来西亚,皇室嘉封他为“武吉甘蜜港主”

100多年前的马来西亚麻坡武吉甘蜜,荒山叠叠,峻岭重重,森林蔽日,虎豹成群,经常吞噬人畜,周围数十里渺无人迹,长期被人们视为天然“绝域”。可是百多年后的今天,这片荒山野岭,已是繁荣的城市。是谁创造这个奇迹?就是被誉为马来西亚武吉甘蜜开埠创始人、受马来西亚皇室嘉封为武吉甘蜜港主的杨仁梅先生。


辛酸下南洋,谋生到麻坡

杨仁梅(1881~1941),字亨科,揭阳槎桥村(今属榕城区仙桥街道)人。仙桥街道位于榕城区南部,西面是紫峰山脉,南面是小北山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而槎桥村就位于仙桥街道的东部,东临仙桥河,与潮阳金灶镇相望。清澈的仙桥河水迤逦流经村前注入榕江南河,村里传统民居俨然,古树名木叠翠于古建筑之间。市侨联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郭苏丹告诉记者,槎桥村既是我市有名的侨乡,也是人文鼎盛的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清康熙辛酉科举人、顺德县教谕杨联长对家乡槎桥村曾有过传神描绘:

清溪曲折绕村前,满地风光合自然。

竹下垂竿云入韵,松间鼓瑟水调弦。

爱花一任新枝长,惜树不嫌旧径偏。

见说池塘春草绿,梦魂已入谢公篇。

暮春时节,斜风细雨中,记者来到槎桥村寻访归侨杨仁梅先生的故事。

杨仁梅的父亲杨文喜,原籍潮阳县金灶镇溪头村人,嫡配彭氏产育1子3女,因在乡间自觉壮志难酬,才华无处施展,故落籍一河之隔的槎桥村,重建家室,与陈氏结婚又生6子2女,杨仁梅列第三。仁梅少时随父务农,20岁成婚,为了养活妻儿及弟妹,深受其父敢为人先、男儿当有所作为思想影响的杨仁梅,于农闲时四处奔波兼做青果小贩。然而,清朝末年,政治腐败,百业凋零,杨仁梅虽然终日奔走,却不能使全家老少得到温饱。

穷则思变。1908年,在极端困苦之下,28岁的杨仁梅只得抛妻弃子,漂洋过海,到达马来亚(今马来西亚)另寻生计。他枝棲柔佛州麻坡母舅家中,以耕畜为业,并学会了马来亚语。杨仁梅深谙养殖之道,也懂得就地取材,用中草药调治猪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疾病,故而养殖业颇为顺遂获利。其时,马来西亚树胶业尚未发达,杨仁梅在麻坡种植栳枳、甘蜜等经济作物。他克勤克俭,苦心经营,历经10余年艰苦奋斗,种植园从数英亩地,扩展至40英亩。养殖业与种植业齐头并进,使杨仁梅逐步积攒了财富。

1918年的马来亚麻坡武吉甘蜜,还是人迹罕至的荒山僻岭,马来亚皇家为鼓励开辟这块荒山,以极低廉价格拍卖,却无人敢于承受。独具慧眼的杨仁梅,认为荒山可开垦成宝藏之地。他自信地说:“开垦之后,他日当为市镇。”(见《杨氏宗谱》),遂投资承买武吉甘蜜土地所有权。

在莽莽苍苍的大森林中,杨仁梅择取依山傍水地势,构搭茅屋。为避虎狼之害,使垦植事业顺利,他首先采取烧山除草办法,使一切走兽无所藏身。然后,他以坚强的毅力,起早摸黑顽强劳动,烧山、砍柴、锄地、种植,进而全面规划,使阡陌纵横,道路畅通。在他的不懈奋斗下,终于使这片荒山“胶园成荫,胶株幢幢如盖”,变成“人造宝盆”(见《杨氏宗谱》)。由于事业发展,人手不足,杨仁梅便邀请大哥仁和(二哥童年夭折)、四弟仁科、五弟仁深、六弟仁林、七弟仁守及故乡亲友前往马来亚麻坡帮助。后来,杨家兄弟们因牵挂家乡老母没有儿男侍奉膝下尽孝,众弟兄经商议,派办事稳妥、顾全大局的五弟仁深回槎桥敬奉老母及操持家庭事务,内外兼顾使得整个大家庭和谐全面发展。

人力的增多,使得杨仁梅如虎添翼,为他所开创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他成为武吉甘蜜埠历史上的开埠创始人。

▲杨仁梅在家乡营建的“中宪第”,祀祖先而娱双亲。陈丽冰 摄

创办企业,形成集市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橡胶遂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各交战国纷纷至南洋群岛高价抢购,胶价由原每公斤5盾涨至125盾(1916年每盾印尼币相当于银元二元二角),因而占有大量胶园的杨仁梅资本大增。至1925年,杨仁梅属下的产业工人已增至千余人,他们分布在武吉甘蜜周围十几公里林区。这时的开垦种植以至收胶制作,已由人工操作逐渐采用机器代替,形成一条龙制成产品。

经过多年的艰苦磨炼,杨仁梅也成长为一位能写会算,深通商情的实业家。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武吉甘蜜建设成为发展实业的中心基地,有计划地设立进出口公司和贸易运输公司。他遵循“为人忠厚招徕天下客,买卖公平可取世间财”的经商原则,使武吉不然而然地形成百商云集的市镇。

从1926年起,杨仁梅先后开办市场、运输、米业、食品、戏院等行业,并创办了学校,培养下一代。武吉甘蜜逐渐变成百业俱兴的繁荣市镇,杨仁梅也从此誉扬新加坡、马来亚,成为当地商业巨子。今天的武吉甘蜜市场繁荣,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这里曾是野兽出没的荒原。人们没有忘记杨仁梅的丰功伟绩,马来亚皇室为表彰杨仁梅的功绩,加封他为武吉甘蜜港主,并照例享受坐皇族虎头汽车之殊荣。但杨仁梅婉词谢绝,并将所赐购虎头车之款捐给马来亚政府,作为举办福利事业之用。这种高尚品格,在当地传为佳话。

▲“中宪第”侧门口过去是潮阳金玉通往揭阳榕城的必经之路,杨仁梅的母亲陈妙金老太太常于门口设凉水供过往行人免费取用,1943年大饥荒时,煮粥在门口救济灾民。蔡幼芳 摄

慈母善教,乡心永在

杨仁梅的母亲陈妙金出身贫苦,一生怜贫恤苦。据槎桥村长者回忆,当年槎桥乡人凡无力治丧者,皆可到槎桥杨家求赠,凭条至古溪同安善堂领棺、领“仙衣”,由陈老太太付款。佃户无力交租者,一概豁免,有的还送米周恤。82岁的杨祈儒老人在和记者谈起陈妙金老太太的善行时动情地说,杨家“中宪第”的侧门口是潮阳金灶镇到揭阳榕城的必经之路,陈老太太常常煮凉水放在门口,免费供给行人取用解渴。1943年揭阳大饥荒时,陈老太太还安排媳妇们每天轮流煮粥救济饥民。一生行善积德的陈老太太以103岁高龄寿终正寝。

杨仁梅深受其母熏陶和身教言传,发达之后,不忘贫苦本色,“克苦自持,廿余年间与工友同膳宿,咸如手足骨肉,故无一闲言者(见《杨氏宗谱》)”。乡人凡来投靠者,照例供应食宿,安置工作,帮寄家批,使众多工友,长期恋栈不去。

杨仁梅不单在南洋慷慨解囊,而且不忘故里,支援桑梓建设。抗战前,他曾两度回乡营建“仙湖里”、立“中宪第”以祀祖先而娱双亲。1932年,他看到村子东面的东洋渡上仅有窄小的木桥,年老胆小的人过桥时,总是匍匐着爬过去,便起恻隐之心,带头捐款,倡议乡亲建起五洲石桥,方便乡亲过桥。几经岁月变迁,五洲石桥桥面现已拓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5座石砌桥墩依然沿用至今。

抗日战争时期,杨仁梅捐资抗日救国,而且不甘家园之沦亡,于1941年秋毅然携眷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其时,汕头已经沦陷,杨仁梅绕道香港,溯东江、经兴宁、越丰良岭,在兵荒马乱中,辗转跋涉,抵达家园。由于一生劳累过度,加上旅途劳顿,积劳成疾,以致药石罔效,享寿60而终。壮志未竟,遽然长逝,令人惋惜。麻坡居民惊闻噩耗,莫不哀悼。杨仁梅后人将其葬于槎桥村之东原,以完其叶落归根之夙愿。为纪念其创业功德,乡中名士撰联刻石立于墓侧,联曰:半世辛勤居海外,一生功业在麻坡!

▲1932年,杨仁梅在家乡倡建的五洲石桥,几经岁月变迁,桥面已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5座石砌桥墩依然沿用至今。陈丽冰 摄

青出于蓝,五代腾芳

杨仁梅去世后,海外的实业能继续发展,不能不归功于青出于蓝的后代——长子杨祈敬等。

杨祈敬(1901~1979),字慎庵,幼颖慧,性刚毅,1930年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法科(今北京大学),曾在汕头及揭阳当律师,蜚声潮汕,后回麻坡继承其父杨仁梅业绩。虽在日军侵占马来亚时无从发展,但二战结束后,他掌握商机,运筹帷幄,扩展橡胶种植,并经营米业和运输业,克己待人,所谋欣欣向荣,不数载便跃居麻坡实业界名首,载誉南域。

杨祈敬自幼濡染家学,深具先翁美德,为人诚笃沉默,朴素温谦,乐义好施,奖掖后进,热心教育与公益事业。在其定居麻坡40年期间,历任麻坡潮州会馆主席,以及各学校社团要职,为社会人士所推崇。尤其以倡办教育事业更为突出。他历任麻坡著名的中化中学、培华中学、建国学校副董事长。从“中化”“培华”“建国”等学校的命名中,可以看出其办学的宗旨,在于发扬中国文化,培养热爱中华人才,建设强盛的祖国。其爱国之心于此可见。

杨祈敬还在武吉甘蜜坡,建起拥有100多幢的“杨仁梅新村”,作为社会福利事业,廉价出租与贫户,促使武吉埠更臻繁荣。

积德获佳果,善教慰人文。据杨仁梅的侄儿杨烈章先生介绍,因为家族很重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杨家于民国初年即在家乡创办私塾,聘请名师执教,且男女平等,家族中无论男孩女孩,一律进学堂读书。受良好家风熏陶,家族人才辈出,堪称五代腾芳。有的在国家民族危难时,走上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如1947年,杨仁梅的第5女杨琼珍、长孙杨永谋(杨伟)、侄女杨玉娇等弃家投奔革命;有的饱学诗书,从事教育工作;有的投身科研事业,刻苦攻关;有的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有的驰骋商场,所创企业被商业部授予国家信用企业八强之一……人人皆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为人群造福。其中,为中国石油事业作出贡献的原河南省南阳市政协副主席杨祈恕、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岫岩、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所长杨嘉岩、贵州省干部大学教授杨祈昌等9位有突出贡献者,收录在《槎桥族谱》贤哲人物中。

▲在“中宪第”仙湖里,杨仁梅的侄儿杨烈章(右一)向记者介绍家族的历史。陈丽冰 摄

来源:揭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