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劳拉申
图文:审稿-孙绿、排版-文琪
音频:讲述者-劳拉申、制作-赛安
封面图:©Rasto SK / Shutterstock
上海和香港,从民国开始就以“双城记”形式出现在诸多文艺作品中,前有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后有李安电影《色戒》。这一东一南两座都市是谁制造的呢?
当然有许多历史和因素,其中有一支颇为重要却常被遗忘的力量:外来民族犹太人。关于这段故事,还要从我参加的一次饭局说起。
精致的菜单、漂亮的餐具,这是我在狮城的一场工作午餐。同座的是世界各地的媒体人,凭借人类共同的情感与常识,大家对早上的艺博会采访各抒己见,纵使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不可避免,但因为对尊敬与体面的共同信念,仍然友好微笑。
一如桌上的西餐,纵使我视之味如嚼蜡,也一定要吃下去并赞美口感。这里是新加坡滨海湾的金沙酒店,正如这座城市一贯的风格,任何激烈冲突的元素都可以容纳在一个精致完美、挑不出毛病的共同空间中。
金沙酒店的午餐会,摄影:劳拉申
▾
此时,金沙酒店公关经理来致词。她面容深邃,鼻子笔挺,容貌西化,肤色并非白人,微微偏棕,有印度特征,却与我见过的任何印度人都不同,她高挺的鼻梁似乎隐约诉说着某种基因密码和家族私事。
她口才流利、精明能干,我不禁想,举世闻名的金沙酒店作为新加坡门面,选择聘请这位带肤色的印度女性担任公关经理,她必有非凡过人之处。
“这是一座高度国际化的都市,一切文化都可以在这里存在,是举办世界级博览会的绝佳地点。”公关经理说,“你们很多人是第一次来这里吧,其实我也一样,我是移民。我是犹太人,印度犹太人。”
印度犹太人:
从巴格达、孟买到新加坡、香港、上海
这番话很快引起我身边的瑞士《新苏黎世报》记者的兴趣,他好奇地问:“你是犹太人,但来自印度?”
这也正是我想问的,作为这座城市三大民族之一的印度人,我见过太多,但自称是印度犹太人的,还是第一次见。我也偷偷侥幸了一番,肯定了自己作为一个记者的洞察力:从她进入餐厅那一刻,我就知道她身世不凡。
“是的,印度犹太人,可能你们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吧?”
公关经理(左),摄影:劳拉申
▾
几位东亚记者都开始用餐了,唯独瑞士记者和我仍对这位经理的身世感兴趣,继续追问下去。
“很多人不了解印度犹太人,知道我们的人比较少,因为大多数犹太人在美国、欧洲和以色列。你知道犹太人的三大支派吧,阿什肯纳兹、赛法迪、米兹拉希?”经理问。
瑞士记者点头了,可我却听不懂。事后我赶紧恶补犹太历史:原来西欧和东欧犹太人属阿什肯纳兹、南欧和中东犹太人属赛法迪,中东和中亚的叫米兹拉希。
确定瑞士记者对犹太历史有基础后,她说:“我们印度犹太人,就是消失的十支派。”
根据《圣经》传说,古代以色列由十二个支派组成,其中北部十个支派建立的撒玛利亚国于公元前八世纪被亚述帝国歼灭,居民被流放,流散到亚洲各地,其中就包括印度。
关于消失的十支派已有许多历史著作。
图:牛津大学出版社
▾
见到这位印度犹太女性后,我突然觉得我的世界很小很窄。纵使我为环行星球撰稿,但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比犹太人更有资格诠释什么叫“环行星球”。这个民族辽阔的世界观,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不能比的。
印度犹太人尽管听起来陌生,但翻开中国近现代史,我恍然大悟原来耳熟能详的不少历史人物都是印度犹太人,仅上海和香港的近代史就离不开印度犹太家族。
上海外滩著名的沙逊大厦由印度犹太人沙逊家族创建。
图:Victor Wong / Flickr
▾
香港半岛酒店是香港最悠久的酒店,
由印度犹太人嘉道理家族创建。
图:mcklui / Shutterstock
▾
印度犹太人分科钦犹太人(Cochin Jews)、本尼以色列人(Bene Israel)和巴格达犹太人等等。
科钦犹太人是最早的族群,自称所罗门王后代,集中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科钦;本尼以色列人定居在孟买附近。最负盛名的是巴格达犹太人。
宝莱坞女星娜迪拉(Nadira)是印度犹太人。
图:Medium
▾
巴格达犹太人是从伊拉克迁入南亚的犹太人,包括著名的沙逊家族、嘉道理家族、鲁本家族(Reuben)、犹大家族(Judah)等。
他们从伊拉克出发、进入孟买,再向仰光、新加坡、香港和上海拓展事业,创造了一条由西亚到远东的贸易带。
英国第二大富豪鲁本兄弟是生于孟买的印度犹太人。
图:Wikimedia Commons
▾
新加坡有历史悠久的犹太人社区。印度犹太富商Manasseh Meyer爵士修建私家犹太教堂圣诺犹太庙。1931年犹太人已是新加坡拥有最多地产的群体。新加坡首任总理大卫·马绍尔就是印度犹太人,属巴格达犹太人分支,也是第一大反对党新加坡工人党创始人。
马绍尔与李光耀在一起。
图:National library board
▾
犹太人来到上海和香港后继续创造辉煌,沪港作为近代中国的两大都市,可以说有一部分是被犹太人制造的。
沙逊、嘉道理、何东、弥敦
东方明珠上海的崛起与一个犹太家族紧密关联:
沙逊(Sassoon)也被称为东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上海最早的外国冒险家,被誉为上海地产大王。
创始人大卫·沙逊(坐中间者)与三个儿子。
图:Wikimedia Commons
▾
大卫·沙逊的父亲是伊拉克巴格达的首席财政官,受当地排犹主义者迫害,大卫·沙逊1832年来到印度孟买并创立沙逊洋行。
其子伊利亚斯·大卫·沙逊1844年来香港,1850年移居上海。1929年外滩沙逊大厦建成,华懋饭店(今为和平饭店)坐落其中。
1935年沙逊家族又在上海建成河滨大楼、华懋公寓、锦江饭店、沙逊别墅等建筑。
沙逊家族也曾是中国最大鸦片贩子,19世纪30年代沙逊公司将英国鸦片卖入中国。香港汇丰银行是在大卫·沙逊的支持下创办的,香港的沙宣道(Sassoon Road)位于香港大学,以纪念维克多·沙逊对香港的贡献。是的,世界就是这么复杂。
如今的上海和平饭店。
图:_9242 / 图虫创意
▾
上海旧照,
华懋公寓位于图片左后方,居中后方建筑为锦江饭店贵宾楼的峻岭寄庐。
图:Wikimedia Commons
▾
嘉道理家族(Kadoorie)也是源于巴格达的犹太人,18世纪中期在印度孟买崛起后来到香港和上海,是亚洲最富有家族之一。
1866年创立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1926年伊利·嘉道理创立香港半岛酒店,后发展出半岛酒店全球连锁品牌。
左为罗兰士·嘉道理爵士,中间为其父亲伊利·嘉道理。
图:celebfamily.com
▾
半岛酒店。
图:lentamart / Shutterstock
▾
嘉道理家族还经营中华电力,是香港两家主要电力供应商之一。
罗兰士·嘉道理爵士1985年亲赴北京会见邓小平,达成合资兴建深圳大亚湾核电站的协议,并通过家族旗下的中华电力将电输入香港。
罗兰士·嘉道理与李嘉诚。
图:The Hong Kong Heritage Project
▾
罗兰士·嘉道理会见邓小平。
图:clp.com.hk
▾
米高·嘉道理是现今嘉道理家族掌门人,
香港十大富豪之一。
图:fortuneinsight.com
▾
香港开埠后的第一任首富是犹太人,即荷兰裔犹太人何东,何东家族是港英时期香港第一望族。
何东早先任职怡和洋行,是中国最早的买办阶级,后投资地产并创立信托基金。何东家族庞大,跨越粤港澳及海外,武打明星李小龙、赌王何鸿燊都与其相关。
何东家族是犹太-华人混血家族。
图:thepaper.cn
▾
何鸿燊(左)与何东家族成员。
图:Google
▾
幼年李小龙与父母,母亲何爱瑜来自何东家族。
图:Google
▾
犹太人还担任港英时期的香港总督。弥敦爵士是第13任香港总督,也是首位担任英国殖民地总督的犹太人。
1904-1909年任总督期间见证香港发展,贯通香港电车、单层巴士,兴建九广铁路,发展九龙半岛,今天香港九龙的弥敦道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纪念他的贡献。
弥敦爵士
图:Wikimedia Commons
▾
犹太人在中国
犹太人“消失的十支派”除流散到印度,还来到中国,在北宋的宋徽宗年间到达都城开封,也就是开封犹太人,或术忽、蓝帽回回、青回回,犹太教也称一赐乐业教、挑筋教。
开封犹太人。
图:Wikimedia Commons
▾
到20世纪早期,中国人几乎不知道开封犹太人的存在,尽管他们已经存在了700多年。过去人们常常把犹太教和伊斯兰教混为一谈,把犹太人误认为回族。
北宋时期,犹太人从波斯、印度迁入开封,太平天国时期开封犹太人饱受磨难,1852年美国犹太宗教团体开始援助中国犹太人事业,上海成立中国犹太人援助会,开封犹太人被逐步发现和研究。
开封犹太人大多已经汉化,后裔生活在汉人或者回族社群中,以色列建国后,曾有开封犹太人踏上回归之路,返回以色列。
开封犹太人。
图:Google
▾
19世纪上海、香港开埠后,巴格达和印度的犹太人来到中国,在沪港形成犹太社团。
当年上海南京路遍布犹太人哈同的地产。
图:www.synotrip.com
▾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国犹太人进入中国,紧挨俄国的哈尔滨接收大量犹太人,包括以色列第12任总理奥尔默特的祖父和父母,成为继上海后中国第二大犹太人聚居地,哈尔滨市内大量西洋建筑很多是俄国犹太人修建的。天津则是中国第三大犹太人聚居城市。
哈尔滨犹太会堂。
图:Boaz Rottem / Alamy Stock Photo
▾
天津和平区犹太教堂。
图:bricoleurbanism / Flickr
▾
20世纪30年代至二战期间,中国外交官何凤山为东欧犹太人签发难民签证,欧洲犹太人到达上海躲避纳粹迫害,上海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犹太人避风港。在抗战、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犹太人都参与了中国历史。
奥地利犹太人雅各布·罗森菲尔德是抗战时期共产党军队的战地医生,图为他与刘少奇、陈毅在一起。
图:The Times of Israel
▾
犹太人莫里斯·亚伯拉罕·科恩又名“双枪科恩”,
曾任孙中山侍从官和中国国民革命军少将。
图:teacup.media
▾
美国犹太人沙博理1947年来华,1963年加入中国国籍,是中国政协委员、作家、翻译家。
图:theworldofchinese.com
▾
波兰犹太人伊斯雷尔·爱泼斯坦1951年应宋庆龄邀请来华,成为《今日中国》杂志总编辑,1957年加入中国国籍。
图: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
公关经理寒暄后离开了午餐会。她的聪慧敏锐让我又一次看到犹太人在各行各业的出色水准。这顿混合文化的午餐会上形形色色的世界公民们,比起她复杂的血统与身世,便不足一提。
一屋子留下的人,在这个混杂都市里,交流着、沟通着、欢笑着,也误解着、虚伪着、应和着。犹太人却从人类的固定秩序中出走,沿着差异的边缘一路环绕,将断裂的碎片链接组合。这个刻板的世界,因为有了他们的游走,变得灵动起来。
END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环行星球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请后台联系。
点击标题查看环行往期
▾
▾
长期征稿
投稿邮箱o.planet@foxmail.com。
(附上简单的自我介绍)
▼
长按关注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