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为什么斯巴鲁打死都不国产?厂家:当年的伤心事,不愿再提



其实早在1992年,斯巴鲁已经国产过了,算是最早一批国产的车企了,但后面因为种种原因,终止合作了。

历史原因

  • 斯巴鲁给云雀技术支持时期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斯巴鲁的前身——富士重工,就和中国贵州航天工业有限公司展开技术合作的。

最开始的技术合作,范围比较小的,富士只是出售产品技术和生产设备,是不参与具体的投资经营的。

1992年,贵航开始以“CKD”的形式,生产斯巴鲁REX为原型的云雀轿车。

“CKD”啥意思?就是:零部件都是进口的,全部买到国内,然后再给它组装好,最早一批上海大众桑塔纳也是用这种方式来生产的。

云雀刚诞生的时候,就面临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铃木奥拓,到现在都很有名,对吧?

竞争当中,云雀明显的劣势,因为发动机,云雀是2缸发动机,排量544ml。人家奥拓好歹是个3缸,还有796ml了。

都说排量就是正义,是不是?越大越好,哪怕是在小型的k-car这种小车上面,道理也是一样。

最后,云雀的销量就一直一直都不好,在日本本土市场,云雀的原型车斯巴鲁REX和铃木奥拓的销量比例是5:1,还更多。

但中国就倒个个儿,云雀和奥拓的比例是1:30,真的是按在地上无法还手的那种感觉了。

  • 斯巴鲁、云雀合资时期

看到这种情况,人家斯巴鲁也是坐不住的。

“好歹我是WRC称霸的赛道王者,是不是?而且我在自己老家日本门口,卖得明明就是比你好的,这脸面还要不要?”

于是1998年,富士重工联手日本丸红株式会社、新加坡陈唱公司,合股投入4.5亿人民币,重组成立了贵州云雀汽车有限公司。

合资公司一成立,斯巴鲁马上引入0.68L的4缸EMPI多点电喷发动机,推出了车型“云雀WOW”,玩魔兽争霸的朋友有可能觉得这个有点意思。

相比原来的云雀,功率一下子提升了29.4kw,还配备了4轮独立悬挂,百公里油耗还不超过4L。

这么一看,产品力不错,可以超过当时的奥拓了,但是实际的市场表现,就是没有像厂家规划得那么好。

2002年全年,云雀销量没超过2000台,10年的产品周期,只卖出了1.2万台。

核心原因在哪里?产品既然也那么好。中外股东的权益之争。

合作的后期,贵州云雀想要自己掌握主动权,把大量的零件供应商换成本土品牌了,摆脱斯巴鲁的所谓“技术控制”。

最后的结果就变成自生自灭了,质量失去把控,差评满天飞,口碑不行,好了,卖不过奥拓也是情理之中了。

合作以失败告终,斯巴鲁只能在2002年退出合资项目了,从后面的2004年开始,就是进口的方式来搞斯巴鲁的车型了。

可以说,斯巴鲁第1次进入中国市场的体验真的是不太好,很大程度上说,是被贵航给坑了一把。

全球市场布局原因

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市场变化也很大了,斯巴鲁它们为什么就没有再去找一个合作伙伴试试看呢?继续国产不是挺好的吗?

原因也不少,我们一个个来讲。

  • 与国内消费者喜好不同

首先,一提到斯巴鲁,大家品牌印象是:“「啊」那几个字怎么写?‘斯巴鲁’,还是‘酥巴鲁’,还是‘斯巴路’,还是什么东西?”

有可能只有稍微懂点车子的人,才知道“斯巴鲁” 这几个字怎么写,就别说水平对置发动机、4轮驱动技术什么的。

斯巴鲁在IIHS碰撞当中取得的安全都是“TOP SAFETY PICK”的,都得奖的,很厉害的,那就越加没人知道了。

简单地讲:斯巴鲁的这些卖点对产品来说就是强,但是没有名气,没有人知道,知道都不知道怎么来认可你嘛,消费者就没法买账了。

中国人民大学有论文,《中国汽车消费心理研究综述》上面讲。

中国汽车消费者的购车动机大致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第4层和第5层,即: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我觉得马斯洛真的是养活了太多太多写论文的人。

具体表现是什么呢?就是更注重车子的外观、内饰、配置、豪华感这些表象因素。

对技术含量、动力性能、安全系数,这种内涵因素关注度其实是偏低的,这个和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者购车动机有明显不同。

就好比:大家都喜欢爱马仕包包,是吧?有匹马的,皮带上有个H的,精致、好看。

斯巴鲁拿来的就是一个麻袋、编织袋,这个皮带真的就是皮的一块带,相当地牢,用3年都不会坏,你抽人都行。

说不定哪天肚子饿,把这个皮带煮煮,都还能吃,因为它是真皮的,真的是良心得很。

就是这logo人家没见过,人家就是不买,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冷门的品牌。

  • 销量远不如美国

斯巴鲁官网的地区销售财报看了一下,中国市场的销量每年都在下降,2019年只卖了2.28万辆,下降57.6%,就掉一半。

同时,斯巴鲁在国内的车型也比较少,力狮、森林人、VX、傲虎、BRZ,就5款。

日本斯巴鲁的官网,23款车型,日本市场力狮和森林人,每一款销量都超过25万的,零头都比中国市场的销量要高了。

除了日本市场,斯巴鲁在美国的销量不错的,挺好,2018年的时候,斯巴鲁在美国的销量67万辆,同比增长27%。

你看,全世界都涨,就中国跌。

这一年,光美国销量就占了斯巴鲁全年销量62.88%了。可以看到,不光是全世界涨,它有偏向的,美国市场是斯巴鲁的重中之重。

好了,舒舒服服,美国躺着赚钱,大家尊重你,大家认可你,生意也很好,干嘛到中国来受罪呢?

斯巴鲁的管理层肯定也是知道这个事情的。

  • 国产化成本难以控制

除了消费者和销量规模的原因,国产成本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了。

负责中国业务的富士重工副总裁Akira Mabuchi就说:公司是并不打算开始斯巴鲁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的,因为高层预计什么的。

反正就觉得销量有可能是不够的,开厂要亏的。

对于斯巴鲁来说,想要国产,需要的成本反而就更高了,还不如进口了。

比如说:水平对置发动机,生产起来比普通的直列发动机是更加复杂的,技术要求也是更高的。

前面我们视频讲过斯巴鲁水平对置发动机,我们不多说,稍微点一下。

我们讲过的,水平对置发动机是需要双倍的气缸本体、气门上座、凸轮轴、气门外盖,同时2边的模具还不一样,要单独开发的,这个成本就很高。

我换一个打比方,这个就好比是我们用的鼠标,普通的鼠标是非对称的,你看,只有右撇子才能用的,右手拿得很舒服,左撇子是不太用得了的。

水平对置就重新开模了,就是左手也能用,右手也能用。

你要么就设计出一个全新的鼠标,要么就是一正一反,像左脚右脚一样的,2个鼠标,这个就是成本,对不对?

斯巴鲁想要国产,区区2万台的销量,是很难摊平掉发动机的国产成本的,就更别说是赚钱了,要么就发动机单独进口。

除了发动机单独进口,斯巴鲁还有一个全时4驱的,也是需要额外的供应链和生产线的。

这一通账算下来,国产之后别说省钱了,反而是更贵了,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人家毕竟做生意,算了啦。

政策原因

那有人问了:“以后斯巴鲁还有没有机会国产呢?”短期看来没什么机会。

《日本财经新闻》2019年9月27号有个新闻:丰田继续向斯巴鲁追加投资,股权从16.8%增加到20%了,这个就让丰田成为股权方法的分支机构了。

拗口,说人话:斯巴鲁已经成为丰田的子公司了。

国家发改委有一个《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第48条规定的:同一家外商可以在国内建立2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包含2家。

丰田大家知道了,广汽丰田 、一汽丰田已经2家了,对于斯巴鲁来说,想要国产,要么就叫“一汽丰田斯巴鲁”,要么就叫“广汽丰田斯巴鲁”。

就和一汽大众奥迪、上汽大众斯柯达这种形式差不多,就要拼了,要拼拼再凑凑在一起了。

但是区别在于:奥迪、斯柯达、大众,零部件体系一定程度上是通用的,共线生产的。

以前我们不是做过视频的?斯柯达一个发动机,你把logo盖「呱」撕开来,里面就是赫然一个大众的logo,对不对?

丰田和斯巴鲁毕竟刚刚“在一起”,丰田是TNGA,对吧?斯巴鲁是SGP平台,2边零件、技术都不太一样的,国产起来就相当地麻烦了。

前面讲的是合资企业数量的限制,2022年它取消的。

但是按照斯巴鲁的销量来说,国产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更不要说排在前面的还有丰田自家的雷克萨斯或者怎么样的。

斯巴鲁不国产的原因比较多

所以总得来看,斯巴鲁不国产的原因还是比较多的,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销量太少,很难摊平掉国产成本。

以后如果卖得足够多,大家有可能都会支持一下,毕竟怎么说呢?车子的确是好车子,对吧?合资建厂也不是说完全不可能。

国产奥迪和进口奥迪质量有没有差别

其实合资国产这件事情,各种品牌、各种时候,它的争论都是比较多的。

国外的车型合资国产之后就感觉便宜了,价格降下来了,更多人买得起了,销量也大起来了。

但也有不少朋友说:“这个便宜不是成本降低了,是质量变差了,偷工了,还减了料了,就是没有纯进口的好,我一定要买纯进口!”

生产工艺、装配水平上我们看,进口车是不是真的就比国产化的合资车要好?国产奥迪和进口奥迪相差在哪里?

国产奔驰和进口奔驰有什么不同?华晨宝马和进口宝马到底有什么差距?都给你整理好了。

  • 关键词:合资车

想知道很简单,关注「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合资车」就可以了。

每天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都有的,你挑自己喜欢的就可以,「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