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苏智良谈上海城市发展:除了地理因素,是什么让它脱颖而出

上海乃海洋之子,它面海而生,在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有三个地理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东端,拥有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位于长江入海口;是中国海岸线的中点。但是,同时具备这三个地理因素的城市并非只有上海,为什么上海能脱颖而出呢?

10月11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做客第42期学习读书会,他沿着古代上海、近代上海和当代上海的发展轨迹,畅谈上海这座城市的创新与巨变,向现场读者展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与独特魅力。

苏智良谈上海城市发展:除了地理因素,是什么让它脱颖而出

苏智良在讲座上讲述上海这座城市的创新与巨变

古代上海的发展脉络

商末,周太王长子泰伯,偕弟仲雍,南来梅里,号勾吴。勾吴简称吴,春秋时期上海绝大部分属于吴国,相传吴王寿梦曾来此狩猎,并“筑华亭”,现在“华亭”二字可统称上海地区,或者指松江。

战国时期上海先后属越国、楚国。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如今上海的简称“申”就来源于此。上海的另一个简称“沪”(繁体字为“滬”)则和渔民创造的自动捕鱼工具“扈”有关。

唐代上海属华亭县,南宋时期在此设上海镇,元代设上海县,明嘉靖三十二年(1533年)筑城。明清时期上海有两个支柱产业崛起,一个是棉纺织,一个是航运,苏智良介绍了黄道婆、徐光启这两个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人物:黄道婆的发明极大促进了上海的棉纺织业,并且因江南的布匹质量上乘、价格优惠,甚至影响了欧洲工业革命中布匹的改进与改良。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则为我国的几何学奠定了基础,我国现代数学当中有几十个概念是徐光启确定的,比如说点、线、面、平行线、平行四边形、钝角、锐角、三角形等概念,这种逻辑精神帮助中国在革命的进步中取得难以衡量的成效。

如今繁华的大上海过去并不只是一个小渔村,苏智良介绍了位于上海青浦区的青龙镇,青龙镇是唐宋时期“海商辐凑之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古时候的上海就已经非常有名了。

近代上海的成长

说到近代上海,不得不提到租界,苏智良从文化层面与史料层面向读者分别介绍了上海租界中英租界、法租界、日租界的演变过程。由此苏智良继续谈到租界对中国历史以及革命进程的影响。

租界和近代上海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相联,租界展示了近代工业文明,大力兴办的工商和城市公用事业,则促进上海进一步成为工业城市。当时上海能成为制造之都,民营企业家功不可没。荣宗敬和荣德生被誉为“面粉大王”、“棉纱大王”,他们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荣氏家族第二代中最出名的则是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荣毅仁,他也是卓越的国家领导人,担任了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这些企业家们的努力与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上海进一步向近代文明城市不断靠拢。

上海不仅是制造之都,也是文化时髦之都,是中国电影业的摇篮。近代上海产生了很多电影,其中《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我们的国歌,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荣耀。

当代上海的发展

苏智良认为,从1937年开始,上海进入了缓慢发展的时期,甚至是倒退。其中一个原因是战争,另一个原因是经济体制。在1937年时日本占领了这个城市,1941年租界也被占领,战争的压制使得上海的发展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倒退。比如1937年之前闸北是国民政府命名的模范城群,中国人建城就要像闸北一样。但是日军的轰炸将整个闸北变为废墟,之后的建设就出现倒退,闸北文明的城市建设之风也渐渐消弭。抗战结束经历内战,我们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只能够实行计划经济:多少煤、多少石油、多少手表、甚至多少自行车,都是经过严格计划的,所以说上海是计划经济非常完善的一个城市。

苏智良谈上海城市发展:除了地理因素,是什么让它脱颖而出

上海外滩 资料图

这样的情况什么时候发生了转变?是1990年浦东的开发开放:浦东开发开放29年来,上海进入了高速增长,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前沿,这一切巨变都在浦东人的心中留下清晰的历史印记。其中,2010年的世博会在某种意义上是黄浦江两岸的一个新生,直到今天世博园区还在开放,可以说世博会与和自贸区成为了上海再度腾飞的加速器。

当前,上海正在加快“五个中心”建设,这都与浦东有关:首先工业中心,包括商用大飞机、正在试飞的C919等产品。其次航运中心又分两部分,空中的浦东机场是中国最大的机场,上海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拥有两个国际空港的城市。另外上海还建成了世界最著名的深水港。第三金融中心方面,浦东陆家嘴是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上海的很多指标已经超过了东京、巴黎、新加坡,当然有些制度上我们现在还有差距,这也是要继续改革开放的方向之一。第四贸易中心,现代服务业与第三产业占GDP的70%,包括我们以迪士尼为标志的贸易发展都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第五科创中心方面,浦东也肩负重要任务,以张江为主要载体集中了国家的重大科技基地与基础设施群,目标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苏智良谈上海城市发展:除了地理因素,是什么让它脱颖而出

2019年10月3日,桥吊林立的上海洋山深水港码头灯火通明,集装箱卡车往来穿梭,码头作业吞吐繁忙(无人机航拍)。视觉中国 图

今天中国已经迎来了大湾区时代,苏智良指出,大湾区不仅仅有粤港澳。苏智良提出以上海为龙头,以启东、南通、临港新城、嘉兴、杭州、宁波等为中心的大上海湾区战略。大湾区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各城市深度融合,打破现有行政壁垒,形成真正的共同体;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模式,营造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宜居城市;参与全球竞争,引领经济全球化;孕育自由创新的氛围,成为新产业革命时代的弄潮儿。

最后,苏智良以饱含热情的话语勉励现场读者:“我们生于这个时代,生于这个新的时代,我想大家有很多事可以做,去创造上海、创造中国的美好未来,同时也创造美好的人生!”

学习读书会由上海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主办,上海市作家协会、SMG、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作为特别合作单位,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浦东图书馆、东方财经·浦东频道承办。

上一篇新闻

遂宁宋瓷的前世今生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苏氏公会”简史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