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老外眼中的成都大熊猫之美 原“熊猫守护使”:我的守护职责永远没有终点

老外眼中的成都大熊猫之美  原“熊猫守护使”:我的守护职责永远没有终点

上午8时30分,来自瑞典的Ali Shakorian(中文名“阿里”)和两个法国朋友相约来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他们分别从深圳、香港和巴黎飞抵成都,希望为大熊猫录制一段VR全景视频。8年前,阿里曾作为“熊猫守护使”造访成都,与4岁的大熊猫“晶晶”相处了一个月。在阿里看来,大熊猫是大自然赠予的礼物,成都为大熊猫开辟了一片家园,并在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正是这座城市了不起的地方。

老外眼中的成都大熊猫之美  原“熊猫守护使”:我的守护职责永远没有终点

缘分

从全球6万人中脱颖而出

与“晶晶”亲密相处一个月

阿里与大熊猫的缘分,得从8年前说起。2010年8月,“成都全球招募熊猫守护使”活动启动,面向全球招募6名热爱动物、热心环保、有社会责任感的“成都熊猫守护使”,入选者可近距离观察和饲养大熊猫一个月。万里挑一,阿里从全球6万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

“那段在成都的日子,我至今仍觉得不可思议,十分美妙。来自不同国家的志愿者们共同体验了与大熊猫朝夕相处的不同角色,包括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人工喂养、在野外栖息地考察其足迹等工作。”当时,阿里负责照顾4岁大熊猫“晶晶”,“我很喜欢它。尽管洗竹子、打扫兽舍、记录大熊猫的日常行为、清理粪便等工作可能看似很普通,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毕竟和大熊猫接触是个难得的机会。”阿里最初觉得大熊猫很可爱,真正接触后,发现它不仅美丽乖巧,在黑白相间的皮毛下,同样也是肌肉发达的野生动物,是大自然赐予的“礼物”。

“一个月的近距离接触留下太多太多珍贵的记忆,我会永远铭记这段奇遇。同样,‘熊猫守护使’的职责永远没有终点。”曾经的“熊猫守护使”经历,让阿里意识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不是一个单纯的动物园,是通过科研、保护教育来拯救和保护大熊猫这一濒危物种的综合场所。“对动物而言,生存还是第一位的,成都为大熊猫开辟了一片家园,并在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作为“熊猫守护使”的任期早已结束,这并不影响阿里做一名终身的“大熊猫守护者”。他希望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切身的体验传递给更多人,让他们了解大熊猫以及更多珍稀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老外眼中的成都大熊猫之美  原“熊猫守护使”:我的守护职责永远没有终点

使命

专程为大熊猫拍VR视频

愿终身担任“大熊猫守护者”

目前,阿里定居深圳,从事视频制作,并和朋友一起去往世界各地拍摄野生动物的VR全景视频。制作后的成品保存在手机内,辅以VR眼镜即可呈现。戴上VR眼镜,记者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随着头部来回转动,草原上的长颈鹿、丛林中的眼镜蛇、正在洗澡的大象触手可及。“近两年,我们已在坦桑尼亚、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拍摄了野生动物的VR视频。”来自法国的Pierre Blaise Dionet表示,在现代的生活中,科技在进步,人类的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但留给动物的空间却在缩小,孩子们可能更多是在课本或是城市的动物园里看到动物,他们希望通过科技手段为人们提供30-40秒沉浸式的视觉体验,在欣赏野生动物的同时不去打扰动物的栖息环境。“大熊猫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所以我们专程来到成都。”

在阿里看来,他与中国的缘分源自大熊猫,成都,则被他视作故乡之一。“我每次来成都都会有种良好的感觉,这里的人们很友善,生活中兼容了喝茶的闲适情调和火锅的麻辣畅快,这不,昨晚我们刚抵达成都就吃了一顿火锅。”阿里停顿了一下,用普通话告诉记者“是鸳鸯锅”。

这次的行程只有两天,阿里已开始期待下一次再来。“我相信和大熊猫的情缘还将延续,也希望将来能够看到更多大熊猫回归大自然。”

·延伸阅读·

建全球唯一“熊猫星球”

体验更多大熊猫之美

作为中国在全球最受欢迎的“外交使者”,大熊猫广受“猫粉”们的喜爱,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外国游客比例也远高于成都大部分景区。今后,市民和游客能更多地体会到大熊猫之美。

作为我市打造成都服务新场景实施的11大重点工程之一,日前签约的“熊猫星球”项目将成为全球唯一以大熊猫为主题的、关注人与自然、科学与艺术、娱乐与教育、生命健康以及绿色生态产业的横向贯穿的新经济开发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以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东部区域为载体,首期由8个中心组成:包括一个大型多物种生态植物保护观赏园的自然科学与艺术互动体验博物馆、熊猫文化的IP研发中心、生态农业中心、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循环利用及再生创新中心、生态环保产业孵化中心、生态康养及媒介医学中心、生态主题国际会议中心。博物馆计划2021年竣工。项目将重点发展以熊猫文化为主题的影视传媒、科研繁育、教育培训和文化旅游产业。

不仅是熊猫星球,“十三五”期间我市还将落地一系列以熊猫为主题的重点旅游项目。位于都江堰市的熊猫主题乐园将打造集熊猫科普、熊猫观赏、熊猫游乐、熊猫创意、熊猫影视、熊猫主题酒店及旅游衍生品研发、展销于一体的综合性熊猫文化旅游景区和相关配套设施。新都区的大熊猫生态园四期项目将建设大熊猫生态园旅游休闲娱乐区、服务配套区、管理办公区和道路、水体、净化等基础设施。

在“十三五”期间,我省还将整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雅安碧峰峡、都江堰熊猫谷、卧龙四大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基地,4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三大山系野生大熊猫栖息地,打造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线。如果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出发,走北线可沿途经过都江堰熊猫谷、卧龙、小金、丹巴等,也可以走南线,途经雅安碧峰峡、宝兴、天全、泸定等。南北两条线相交即可形成一条大环线,可满足长、短线游客的不同需求。

老外眼中的成都大熊猫之美  原“熊猫守护使”:我的守护职责永远没有终点

·成都生活之美·系列评论

擦亮

“熊猫文化”名片

去年10月28日,为表彰中国国宝大熊猫在促进各国关系友好和传递生态保护理念中起到的重大推动作用,美国亚洲协会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大熊猫颁发了“Asia Game Changer Award(亚洲创变者)”奖。

美国亚洲协会认为,作为中国的特有物种,大熊猫代表着和平与友谊,中国与其他各个国家开展的大熊猫科研繁育合作,在事实上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有史料记载,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外交“使者”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685年,武则天曾将两只大熊猫赠送给日本的天武天皇。新中国成立后,熊猫外交经历了从赠送、租借到合作研究等几个阶段。

身为“最萌外交官”,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目前共有34只大熊猫旅居美国、英国、奥地利、澳大利亚、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比利时、韩国、荷兰、印度尼西亚、芬兰等国,在海外参与大熊猫国际科研合作。

成都作为大熊猫的故乡,也正努力打造大熊猫文化艺术聚落,擦亮“熊猫文化”名片。满载游客的熊猫巴士、地铁三号线熊猫专列、IFS爬墙的熊猫雕塑、街头的熊猫邮局……此外,作为我市打造成都服务新场景实施的11大重点工程之一,“熊猫星球”项目将成为全球唯一以大熊猫为主题的、关注人与自然、科学与艺术、娱乐与教育、生命健康以及绿色生态产业的横向贯穿的新经济开发项目。

熊猫之美,成都等你来发现。

·记者观察·

多方位打造文化品牌

大熊猫成为成都超强IP

刚上四年级的蒋梓轩喜欢画画,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熊猫迷”,平均每个月,都会抽一个周末,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画大熊猫。在他眼里,大熊猫憨态可掬,画在绘画本上更显可爱。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上获悉,成都坚持把特色化作为最突出的比较优势,深度发掘成都生活、成都服务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神韵,构建体现天府特色、蓉城特质的生活服务体系。加快天府锦城、熊猫星球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文化街区和文创空间,构建文化服务产业生态圈。

据了解,经过多年不懈探索与努力,“成都大熊猫”文化品牌已在国际上拥有极高知名度与美誉度,成为全球最具活力、最富内涵、最具潜力的野生保护动物文化旅游品牌大IP。为进一步升华大熊猫文化品牌内涵,未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即将着手在熊猫音乐、熊猫舞台剧等五个文化方面进行下一步的尝试。全球首部IMAX3D大熊猫纪录电影《Pandas》(中文名待定)预计于今年在全球各大IMAX影院公映。国际首个“大熊猫艺术中心”馆舍已建设完成,初步计划于2018年春节期间开馆。不仅如此,国内首个“大熊猫VR体验中心”预计将在今年底正式开馆。

数据显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游客接待数量逐年递增,增长比例达30%以上,2016年接待国内外宾客达367.6899万人次,同比2015年同期的268.3831万人次,增长37.01%。2017年截至11月游客已突破450万人次。

下一步,将如何全方位的展示大熊猫之美?据了解,成都将实施重点工程,打造成都服务新场景,其中,熊猫星球是11大重点工程之一,项目以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东部区域为载体,建设以诺亚方舟自然科学与现代博物馆为核心的8个可持续发展生态中心,重点发展以熊猫文化为主题的影视传媒、科研繁育、教育培训和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成都大熊猫IP资源,提供熊猫主题文化、科研、旅游、娱乐等服务,展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和全新自然观,增进消费者对生命进化、自然冥思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知识获得与内心体验。

成都晚报记者 胡科 林姝霏 叶飞鸿 摄影 孙琳

编辑:李钰莹 责任编辑:李端阳

上一篇新闻

不能吃辣也能来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 “美食之都”在北京发出全球“邀请函”

下一篇新闻

抢先送你一道“菜” 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亮点多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