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奢消费红利,引得国外二手奢侈品网站也要来分一杯羹。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开云集团投资的二手奢侈品平台Vestiaire Collective(以下简称“Vestiaire”)正在上海建立科技中心,以服务于快速增长的亚太、中国市场。
二奢蛋糕可不好切,曾经高调进入中国市场的中古店BRAND OFF,在开设三家门店后黯然离场。布局中国市场,Vestiaire还面临奢侈品鉴定体系的“重建”。
Vestiaire布局内地市场?
在进军香港市场曲线铺路之后,Vestiaire终于正式布局中国市场。近日,有媒体报道称,Vestiaire的亚太区首席增长官Baptiste Le Gal提及,该公司正在上海建立科技中心,“以更好地服务于快速增长的亚太市场和中国本身”。
Vestiaire是一家总部位于巴黎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成立于2009年,先后布局法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2021年,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宣布购入Vestiaire 5%的股份。
此前,Vestiaire对中国内地市场一直持有相对谨慎的态度。2020年,Vestiaire一位发言人曾表示,“中国将成为我们继续向前发展的一个巨大供应市场,但今年,我们没有进入中国的计划”。在2020年4月,Vestiaire宣布已从包括科雷亚资本在内的投资者那里筹集了5900万欧元的额外资金时,也曾公开表示,公司正着眼于在日本和韩国扩张,而不是在中国。
3月30日,对于Vestiaire何时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及科技中心的建设现状,北京商报记者通过Vestiaire Collective官方网站的公开渠道向该公司发出采访内容,但截至发稿前,并未得到回复。
其实,Vestiaire谋求中国内地市场的消息在业界早有传闻。在行业专家张琛看来,此前,Vestiaire进军香港,便是为布局内地市场铺路。
对中国市场动心的不仅仅是Vestiaire,中古市场较为成熟的日本,相关企业也在试探中国市场。日本中古品牌KOMEHYO于2020年4月通过线上渠道进入国内;BRAND OFF几年前高调进入中国市场,仅开设三家门店后便黯然离场。
国内外鉴定体系有别
“假货”是二手奢侈品领域绕不开的话题,BRAND OFF撤店与鉴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张琛对于BRAND OFF在华经营的情况颇为了解,他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国外乃至国际上对于奢侈品鉴定的标准、流程并不适配于中国市场。
红布林相关负责人也提到,各个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国外的奢侈品鉴定标准于国内二手市场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完全照搬。
Vestiaire的商品也面临着消费者的吐槽。有用户在小红书发表“笔记”提到,通过Vestiaire网站购买的一件香奈儿中古发箍,再次卖出时,被Vestiaire鉴定为假货。
此前,Vestiaire相关负责人也提到,亚洲市场鉴定出来的赝品比例高,该公司从法国调来了鉴定师,还聘请了香港的两位鉴定师,负责整个亚洲市场的产品品质和真伪鉴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律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闲置奢侈品于我国海关而言,多数会被视为固体“洋垃圾”,暂不能以进口贸易形式将海外二手奢侈品运送到国内。“几年前,由于鉴定难度的问题,很多品牌无法通过鉴定,导致BRAND OFF在上海店铺本土货源难以解决,如果Vestiaire进入内地市场,确保供应链顺畅,搭建适合国内市场、更加优秀的鉴定团队是它需要首先去解决的”,张琛直言。
不仅是货源,人才、团队搭建对Vestiaire而言,均有着不少的挑战。张琛表示,国内闲置奢侈品交易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相对专业的人才多在自主创业,选择跳槽去新进入跨国公司的可能性较小。对Vestiaire而言,如果想进入中国市场,如何拉拢目前国内极其有限的、能理解中国二手市场且具备平台运营经验的本土高级人才,也是接下来面临的重大挑战。
进军中国市场,如果没有大量的货源、人才支撑,Vestiaire恐难以站稳脚跟。
行业规范化在路上
世邦魏理仕华北区研究部主管孙祖天指出,疫情对国外旅游的影响也促进奢侈品、轻奢消费回流,带来市场短期爆发式的增长。这些因素都促进更多国外轻奢品牌在中国市场布局扩张。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中国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张梦霞表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巨大存量为二级市场发展提供了基础,一个健康的二手奢侈品电商平台,首先应该具备鉴别商品真伪的能力和手段,使得流通的二手奢侈品是真品。
红布林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红布林的鉴定师团队已近百人,其中鉴定量超10万件的鉴定师超10人。妃鱼相关负责人指出,该公司建立了自有鉴定团队,鉴定师均通过了中检中奢中心的培训,并获得鉴定师能力认可证书。
国家发改委发布《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千亿市场、高位增长......种种信息均透露着二奢的蓝海市场,国内行业的规范化也正在路上。
近日,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奢侈品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将与业内专家、机构等共同制定行业规范,并建立行业制度化、规范化的沟通机制。
北京商报记者 王维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