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已纳入国家 “十四五”规划,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很重视。徐报融媒为了把《大运之河》周刊做实、做活、做新,紧密围绕“航运灌溉排涝大走廊、绿色生态涵养大长廊、文化旅游景观大画廊”主题,把目光聚焦到大运河沿线乡镇,探访挖掘大运河沿线城镇的吃喝玩乐、特色乡村。
邳州是京杭大运河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傍河而建、因河而兴、以河而名,大运河流经邳州境内总长69.6公里,是江苏乃至全国大运河沿线流域里程最长的县级市。作为京杭大运河承上启下的黄金水道,大运河邳州段是整条大运河的缩影,至今依然是大运河的重点航道,在行洪、排涝、航运、输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持续促进沿河地区的经济发展。7月9日,“徐州人民走大运”之沿着运河“逛吃吃”采访团队走进邳州,在邳州市委宣传部新闻科工作人员迟皓文的带领下,选取了京杭大运河不牢河段(邳州段)、中运河段(邳州段)流经的宿羊山镇、赵墩镇、新河镇、运河街道,一路探访沿线经济、生态特色产业,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
承上启下
●邳州段69.6公里“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总体上是南北走向,北起北京市通州区五河汇流处,南至杭州市江干区三堡船闸,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全长1797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与长江、钱塘江的“三河两江”流域。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位于整条大运河中部,自北向南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个城市,纵贯南北790公里流入浙江,在京杭大运河全线中通航里程最长,保存状况最好,利用率最高。
邳州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光正介绍,京杭大运河邳州段不仅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交通运输航道,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的输水道路,同时还是苏鲁交界洪水南下的通道。京杭大运河在邳州境内有不牢河段、中运河段两部分,流经6个镇和开发区、高新区、运河街道,总长69.6公里。其中,不牢河段自西向东在邳州境内为13.5公里,西起与贾汪相接的宿羊山镇新安庄,东至赵墩镇大王庙,汇入从山东台儿庄南下的中运河,两航道汇合后向东南方的邳州城区奔去。中运河邳州段全长56.1公里,北接台儿庄,南入宿迁,最北端为邳州车辐山镇黄楼村,最南端为新河镇闫老庄,在运河西岸与宿迁市黄墩街道相邻,与运河东岸的新沂窑湾古镇隔河相望。
大运河从邳州城西、城南傍城而过,两岸绿树成荫,碧波荡漾,百舸争流,不仅带动了邳州城乡经济发展,也让邳州享有“苏北水乡”“运河名城”美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水上运输……沿线乡镇居民无不享受着大运河的滋养。
绿色转型
●临港绿色集成建筑产业园
采访团首先来到位于邳州城西的赵墩镇。赵墩镇是下辖28个行政村的大镇,2000年由当时的赵墩、滩上两乡合并设立。在赵墩镇境内,京杭大运河与陇海铁路在此十字交汇,311国道、251省道横贯东西,邳州环城西路穿境而过,赵墩镇的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负责招商工作的赵墩镇党委副书记李围城,带着采访团队来到临港绿色集成建筑产业园区,这里是节能保温和绿色集成建筑产业集群,每天有大量环保集成建筑材料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过去赵墩镇以纺织、食品、板材加工等工业为基础,体量小、产业分散,规上工业企业只有3家。”李围城说,2019年赵墩镇纳入邳州“两主三特四重一港”工业园区板块,着手打造临港产业园工业集中区。今年赵墩镇坚持工业转型,成立临港绿色集成建筑产业园区,集建筑设计、装配式部件、集成装修材料、节能保温材料、建筑机械设备、建材采购、建筑施工于一体,着力构建绿色集成建筑全生态链,打造形成淮海经济区具有影响力的节能保温和绿色集成建筑产业集群,成为赵墩镇的工业支柱。截至目前,全镇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3-10亿元项目7个。预计今年底,规上工业企业35家,工业应税销售收入21亿元,工业税收8500万元。
说到园区名称中的“临港”二字,李围城开心地说,正在建设中的大运河邳州新港就坐落在赵墩镇的滩上片区,将来依托新港的强大交通物流能力,会进一步助力临港绿色集成建筑产业园的发展。“要知道,对于建筑材料等大宗货物来说,水路航运的成本大约是公路运输的三分之一,优势非常明显,对推动产业园区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赵墩镇将成为邳州对外开放门户,积极融入陆港时代,跨入运河时代。”
据了解,邳州新港项目规划用地1484亩,总投13亿元。主要分为航道港池、码头主体结构以及陆域堆场三部分,涵盖港口建设、铁路专用线、碾庄站搬迁、疏港大桥及铁路南北货场置换等工程,并配套建设后方陆域货物堆场及仓库。建成后将成为以装卸集装箱、杂货等为主的综合性码头和苏北最大内河港口之一,年吞吐能力较老港大幅提升,工程全面投入使用后,将形成一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文明环保的综合性、现代化大型枢纽港口和物流基地,成为综合性港口物流的“黄金海岸”,进一步巩固邳州市港航大市的地位。目前,从陇海线碾庄站东端接轨引出的14.1公里疏港铁路专运线铺设、碾庄站搬迁等工作已完成并通过验收。
文化传承
●国家级非遗项目“跑竹马”
在徐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邳州跑竹马是非常有地域特色且依然活跃在民间的一项,大运河边的赵墩镇滩东、滩西村一带就是跑竹马的故乡。李围城带着采访团来到了赵墩镇刘台村,这里有一处非遗项目跑竹马的展示馆,陈列着跑竹马的道具和图文介绍。李围城说:“说起来,跑竹马过去是滩上的特色,后来滩上、赵墩两镇合并,就没有滩上镇这个叫法了,但跑竹马这个传统文化项目不仅延续下来,而且在小学生中开始普及传授了。滩上小学开展竹马传承人培养,通过‘少年竹马舞’在江苏省五星工程奖中还获得过五星工程奖群星奖(银奖)。”
“跑竹马据考证始于明代,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滩上跑竹马是公认的邳州跑竹马源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屈绍金就是滩上人。跑竹马俗称‘竹马会’,也叫‘竹马舞’。表演多在每年春节期间及庙会、四时八节、喜庆的日子进行,是邳州人民自创的民间舞蹈。”赵墩镇刘台村党支部书记张胜云说,刚刚过去的“七一”,村里就热热闹闹地办了一场竹马会,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来观看,很是热闹。
滩上这个名字和运河是什么关系呢?张胜云介绍,过去的滩上是个运河边的古镇,现在的滩上老街距离运河也就二三百米。当地有个民谣“十里滩上水连天,运河借路连成片”。相传,今天老滩上一带曾是一大片湖泊,渔民们在湖里辛勤捕捞。在千顷碧波中,有一处稍高的地面露出水面,渔民们称这个地方为“滩上”,并在此上岸歇息、晾晒鱼虾。时间一久,有人就在这里盖房子定居。不知又过了多少年月,湖面渐渐地积淤成田,周边还有零星湖泊,渔民们转而种田为生,农闲时打鱼换点钱补贴家用,于是就渐渐成了村集并以“滩上”来命名。
明代开凿大运河时借用滩上周边的零星湖泊,所以工程进度很快。大运河沟通了南北多条水系,中运河与大运河不牢河段在滩上大王庙交汇。滩上码头由于水运的兴旺也逐渐繁华起来,南来北往的客商和往北京运粮的粮船在滩上停靠,带动了滩上集市的繁荣,四面八方商人争相来滩上经商,并在滩上建集市和街道,天南海北的商旅汇聚于此,滩上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古镇。当地有句俗话叫“金滩上、银河湾”,说的是滩上、河湾使船跑运输发家致富的人很多。还有一点很有意思,滩上的木匠也很有名,因为过去大运河里跑的是木船,造船、修船是当地木工的强项。
因地制宜
●运河两岸推进“三带建设”
离开赵墩镇,采访团驱车一路向西进入宿羊山镇,这是京杭大运河不牢河段从贾汪向东进入邳州境内的第一个镇,宿羊山镇最西端的新安庄与贾汪区最东端的耿集街道相接。大运河在宿羊山镇内先后流经新安庄村、坊上村、刘山村,梁口村、徐井村和何家村共6个村,全长13.2公里,滩地确权面积总计819.2亩。站在运河大堤南岸公路上眺望,沿岸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河滩上绿意盎然,道路两侧绿树成荫,运河上的船队不时经过,划破平静的水面,渐渐远行消失在视野里。
“按照邳州对镇里关于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目标要求,我们要把辖区内的大运河河段打造成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形成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新模式。”宿羊山镇党委副书记李飞介绍,去年,宿羊山镇因地制宜,针对辖区内运河两岸的具体情况制订了不同的绿化、美化方案。新安庄村河岸线较长,土地比较平整、面积大,通过流转土地,在运河南岸线栽植苹果树、梨树等果树;梁口村两岸的土地狭长,不适合栽种树木,在两岸播撒各种花种,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同时,拆除了运河沿线的何家村造船厂等22处违章建筑。今年,宿羊山镇着力推进文化带、经济带、景观带“三带建设”,通过发展民宿经济、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乡村文创、养生休闲等,把运河沿岸乡村的一二三产业和大运河文化深度融合。比如运河边环境优越的梁口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开发具有水色乡村风情的田园综合体;刘山村的传统手工艺柳编花篮,打造成为当地特色的工艺品。
驰名中外
●名副其实“中国大蒜第一镇”
行驶在宿羊山镇内的公路上,路边门面随处可见成排成片的大蒜相关企业,路上来来往往的各种卡车、三轮车上都装满了成袋的大蒜,路边矗立的大牌子上有书法家沈鹏的题字:“中国大蒜第一镇”。不仅如此,就连闷热的空气中都弥散着浓浓的大蒜味道。宿羊山镇宣统委员索培超笑着说:“邳州大蒜名声在外,源头就在宿羊山。7月份,大蒜的交易旺季已经过去了,要是6月份来,路上大蒜的气味更浓。”
在大蒜交易市场,记者遇到正在卖蒜的蒜农季克伟,今年的收成不错,他很高兴。他说,今年种了17亩,行情比去年好,按3.5元一斤卖的,比去年每亩增收1000元左右。索培超说,宿羊山镇是“邳州白蒜”的发源地,是驰名中外的“大蒜之乡”,当地已经有近40年的规模种蒜历史,目前常年种植大蒜8万多亩,辐射带动周边大蒜连片种植60万亩,是中国三大大蒜主产区之一。宿羊山镇先后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20年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获批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邳州白蒜”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产品”。目前,全镇大蒜经营企业有200多家,具备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25家,出口大蒜产品占中东大蒜市场的70%、东南亚市场的40%,全国大蒜出口量的29.1%、江苏省大蒜出口量的90%以上,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省农副产品自营出口首位。不仅如此,宿羊山镇围绕“一头蒜的保健”,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大生物医药企业招引,形成产学研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围绕“有机种植、精深加工、高端销售”,促使“大蒜农业”向“大蒜工业”转变。
江苏黎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索培超带领采访团来到该公司展厅,展板上介绍当地大蒜产业的相关情况,还陈列着各种大蒜相关产品。该公司办公室副主任韩智业介绍,除白蒜出口外,还研发出黑蒜、蒜米、蒜粒、大蒜素、大蒜胶囊等大蒜深加工产品20余种。在库房里,工人们有的正在生产“净蒜”,有的正在用叉车整理即将出口的成袋包装的大蒜。“瞧,那一大堆货架上的袋装大蒜已经打好商标了,马上就出口到印度尼西亚。”韩智业自豪地说,他们的大蒜及相关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北美、南美等六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这几年又陆续在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家投资成立海外分公司,自营出口创汇连续多年超亿美元,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省同类农产品出口榜首。
交通枢纽
●日夜繁忙的大运河刘山船闸
从宿羊山镇区出发沿着251省道一路向北,没多久就到了京杭大运河上的水上交通枢纽——刘山船闸。进入刘山船闸管理所,植被茂盛、环境优雅,特别是数百株高大的水杉树宛如丛林,仿佛世外桃源,整个管理所的各种建筑就“镶嵌”在丛林之中。
刘山船闸管理所党支部书记、所长江旺林介绍说,刘山船闸始建于1958年,那些高大的水杉树就是那时候栽种的,1995年在原有一号闸的基础上在南侧修建了二号闸,都是现代化的年轻船闸,刘山船闸与同期修建的徐州解台船闸都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北航务处管辖,携手并肩拱卫着京杭大运河的江苏北大门,也是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的重要关隘要道。作为大运河上的水上“驿站”,途经航船在这里换乘水位,补充“粮草”、作短暂休息调整后,又解缆远航、去收获新的希望,所以也被船民们亲切地称作是他们远航的休整地、加油站、船员之家。
如果没有船闸,过往船只通行不更直接吗?记者的这个业余问题让江旺林哈哈一笑:“船闸可不仅仅是调节船舶通行,还有更重要的调节运河水位功能,要是没有船闸,北高南低的地势会让运河水向南都流走了。”他介绍说,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北起徐州蔺家坝,南至扬州六圩口,全长404公里,两头都算上共有11座船闸,每座船闸的上下游都有水位落差。运河水位从南向北是逐级升高的,刘山船闸是苏北段运河南起第九梯级水上交通枢纽,与扬州六圩口水位相比,高出大约31.5米。
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水位差,江旺林带着记者从高架栈桥走到一号闸上方,此时刚好有几艘货船从东向西航行要过闸。记者看到,长长的闸室东、西两端各有巨大的闸门,由电脑自动控制开闭。西门关闭,东门打开,货船缓缓从东闸门驶入闸室内停下,随后东闸门关闭,货船被“封闭”在长长的闸室里。随后,在东西两闸门都关闭的状态下,闸室里的水位开始缓缓上升,水涨船高,从闸室墙壁上的水位线可以看出,货船在闸室里已经随着水位升高了约4.8米,这4.8米也是闸室内和东闸门外水面的落差。等到闸室内的水位和西闸门外的水位持平后,西闸门打开,货船缓缓驶出闸室渐渐远去。整个过闸过程大约20分钟,却没有看到有船员上岸办过闸手续,原来现在须要过闸的船舶,一键按下“船迅通”,船舶本身的所有信息会立即传送到船闸管理方,所有手续都会通过电脑搞定,船方就可以等着按“船迅通”要求的时间过闸了。不仅船舶过闸方式变得科学快速,运河上过闸的船只也在变化。上世纪末运河上大多是几十吨级的水泥驳船,几百吨级的铁壳船已经算大的了,现在基本上都是上千吨级的船,船闸可以过三四千吨级的货轮。
相比之下,过刘山船闸的船舶、货物通行量也在逐年增加,比如货物通行量:1962年只有3.5万吨,1995年是1975万吨,2014年达到了10504.9万吨。江旺林所长说,苏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全线运输最繁忙的航段,因为船舶夜间也是可以过闸的,所以刘山船闸24小时都在繁忙工作,平均每周上下水单机约600艘左右。
泽润两岸
●大运河畔的诗意田园
离开宿羊山镇,采访团沿250省道来到邳州市最东南端的新河镇,这里与宿迁市相接,京杭大运河中运河航道紧贴着新河镇,从西北到东南走向缓缓流过,滋润着两岸万顷良田。新河镇主任科员刘秀华介绍说,新河镇位于黄墩湖滞洪区,地势低洼,辖区内水资源丰富,从新河镇东侧流过的大运河在境内为14.8公里,是京杭大运河河面最宽、运输最繁忙的河段之一。近年来,新河镇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大力实施“三项工程”,形成了“一心两带六区多元”的农业发展格局。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目前全镇水产养殖面积8000亩,其中精养鱼塘4200亩,稻虾、稻蟹混养、水蛭养殖面积3800亩,为徐州及周边县市提供了大量的淡水养殖产品。稻鸭共作、有机稻米、水产养殖、锦绣黄桃等村级集体经营项目齐头并进,逐步形成了“一村一业”的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为全镇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注入了新动能,成为乡村振兴的缩影。
站在新河镇闫老庄村附近的运河西大堤上环视远眺,运河上的货船川流不息,黄墩湖面碧波荡漾,河对面新沂窑湾古镇的教堂等高大建筑都可以清晰看到。沿着河滩是一望无际的黄桃园,桃树上已经挂满了还没有成熟的果实,看上去长势喜人。记者在大堤上遇到了53岁的袁场村党支部书记刘兆良,他刚从河滩黄桃园出来。他说,自己从小在运河边长大,眼看着运河沿岸一天天变得越来越美,村民们生活越来越富。大运河河滩、沿岸护坡过去曾经是野草丛生,镇里近两年投资近千万元,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原有水生态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对运河沿岸进行生态修复,利用公共空间治理清理出的2600多亩沿河滩面地种植桃树、梨树、核桃等果树,并且把这些果树按段分配到沿线村集体,袁场村分到了300多亩、近1.2万株黄桃树。“不仅让运河沿线变得更美,也为各村增加了集体收入。”刘兆良说,“春天的时候,运河边上连片的桃花盛开,特别漂亮,很多周边的人到这里游玩。”新河镇主任科员刘秀华表示,新河镇将在现有基础上依托运河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挖掘各种资源优势,把辖区内的大运河沿线打造成集观光采摘、生态旅游、休闲垂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大长廊。
因河得名
●运河街道提升生活环境和质量
运河沿线乡镇奔走探访了一整天,临近傍晚时,采访团来到了邳州市内的运河街道办事处,这是京杭大运河全线最早以运河命名的行政区域,过去这里曾经叫运河镇,运河小学、运河中学、运河师范都是得名于大运河。运河街道位于邳州市城区东南部,地处京杭运河与陇海铁路交叉处,京杭运河流经辖区长度为18公里。由于运河街道属于老城区,占据了邳州城区约60%的面积,辖区内居民众多,商业、服务业繁荣。
“近几年,运河街道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提升了居民生活环境,加强运河环境的治理。”运河街道办事处宣统委员张俭义介绍说,从2017年大运河综合整治以来,运河街道按照整治要求对辖区内沙站码头、饭店、养殖场、非法加油站点、船舶修造企业、港口、违章构筑物等进行集中清理。先后清理网箱养殖户85家,1247个网箱涉及水域面积近300亩;取缔非法沙站码头42家、饭店11家;拆除船舶修造企业48家;拆除采沙船只58艘;清理取缔沿岸畜禽养殖、鱼塘20家;取缔非法加油点10家;整治港口6家;拆除各类非法构筑物1000多处。去年8月,运河街道启动船舶工业园清理工作,制订了《船舶工业园清障实施方案》,全力推进船舶工业园清理工作。街道每天召开专题调度会,梳理反馈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方案。目前,12家船厂已拆除11家。
在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方面,运河街道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等为契机,先后投入资金近6亿元,对409个居民小区、上千条背街小巷等点位进行全面整治提升,共粉刷墙面300万平方米、硬化铺设路面及停车位26万平方米、疏通各类下水管网5万米、安装车棚及充电桩700个、安装门头字号3.5万平方米、整治飞线约21万米。通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城乡面貌和文明程度显著提升。辖区内的桃花岛公园经过升级打造,被誉为苏北县级第一名园。公园建筑风格遵循“楚韵汉风、诗意田园”的地域文化特色,结构布局融入“风调雨顺、万方安和”的美好意境,分为桃花岛核心区、大榆树风情街区、城市形象展示区、休闲娱乐区和运动健身区五大区域将邳州厚重的历史文化、秀美的生态文化和领先的城市文化完美呈现,是一座集文化、休闲、娱乐、健身、生态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大型开放式公园。
为打造运河文化景观带,运河街道在大运河东岸邳州环城南路附近投资兴建了红枫公园,这是目前国内单体量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管理标准最高的彩色树种基地。大规模种植的各类彩色树种与蓝天、绿地、红枫湖相映成趣,吸引到大量周边地区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已经成为一处网红打卡景点。“秋天的时候,大面积的枫树一片红艳艳,还有灿灿的黄、翠翠的绿点缀其间,成片的色彩与蜿蜒的道路搭配在一起,错落有致、层林尽染,别有韵味,可以说‘枫’光这边独好。”张俭义说,红枫景区建设已经全面启动,规划将其打造成为苏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广的旅游新地标,打造集旅游观光、健康养老、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区域性休闲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主体都已完工,红枫小镇民宿项目正在招商中。建成后,红枫小镇将成为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
在邳州大运河沿线乡镇探访下来,记者深刻感受到京杭大运河对于邳州无所不在的影响和意义,不仅在水利和水运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且滋润着邳州大运河两岸众多的集镇,各行各业、各村各镇都伴随着大运河文化带、经济带、景观带的建设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邳州人有句话常挂在嘴边:“俺是喝运河水长大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京杭大运河又无愧于邳州的母亲河。
◎文/徐报融媒记者 林刚 图/徐报融媒记者 白雪 通讯员 刘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