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一文解读:美国《印太战略报告》的“战略尴尬”

6月1日,第18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举行,美国代理国防部长沙纳汉出席。图/视觉中国

6月1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近55页的《印太战略报告》(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的美国代理国防部长沙纳汉,当天在香会全体会议上发言时介绍了该报告里的关键信息。

无论是《印太战略报告》,还是沙纳汉的发言,遏制中国的意味非常明显。不过,从报告的措辞和香会现场的互动来看,中美之间的博弈远未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而美国印太战略的成败,也不仅仅取决于美国的理想,更取决于国际关系的现实。

印太战略:旧瓶装旧酒

美国“印太战略”的雏形发轫于小布什时期,其亚太政策视野开始涉及南亚;奥巴马政府提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正式将南亚囊括进来。

2017年11月初,上任半年多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访问东亚时,正式宣示“印太战略”成为美国新政府的亚太战略。

尽管一直以来并未指名道姓,但从“亚太再平衡战略”到“印太战略”的演进,其指向是非常明确的。而从亚洲-太平洋到印度洋-太平洋覆盖区域上的扩展,其战略意图更是昭然若揭。

从此次《印太战略报告》的文本来看,这份分为四部分的报告,第一部分主要阐明了美国在印太的历史联系、愿景和原则,第二部分分析了当下面临的主要挑战,第三部分谈美国的国防战略和国家利益,第四部分阐述美国和这一地区主要国家的关系。

报告整体用语比较平和,直接指责中国的内容不算多,主要集中在沙纳汉写的前言和第二部分中。但报告对中国的污名化指责是很明显的,拉拢印太区域国家,通过价值观、外交、军事等手段遏制中国的目标也是很清晰的。因此,特朗普虽然事事和奥巴马对着干,但其“印太战略”却无疑是“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伸与拓展。

冲突不是中美首选项

对中国来说,自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009年宣布重返亚太以来,对无论是“亚太再平衡战略”还是“印太战略”,都已经有充分的心理和现实层面的准备,实在没必要大惊小怪。

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举行前,中美两国国防部长在新加坡进行了会晤,气氛“积极、具有建设性”。沙纳汉在香会的发言,虽然不点名批评中国通过将争议水域军事化,胁迫该区域其他国家,但也表示,中美竞争并不意味着冲突,关键是竞争要基于国际规则。这番表态与2016年香会上时任美国防长卡特批评中国的措辞相比,无疑是平和了许多。

在回答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提问时,他干脆否认了贸易战的存在,“我拿起报纸,(报纸)说有贸易战,我没有看到贸易战。贸易谈判仍在持续,我们正与中国军方建立关系。”他接着说,中美对峙的风险始终存在,谈判也总是艰难的,但是中美两个大国终将解决问题,互信则需要时间建立。

中国国防部部长魏凤和在发言中回击了美方对中国的指责,但也明确表示中国没有和美国争霸的意愿和能力,愿意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问题。

显然,中美两国关系虽然因为贸易问题而产生争端,但仍然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双方都有通过谈判避免冲突的愿望。

印太战略或难照进现实

无论是“亚太再平衡战略”,还是“印太战略”,都强调依靠地区盟友与规则。美国“印太战略”要成功,此区域国家的支持非常关键。

《印太战略报告》的第四部分主要就在阐述这一问题。然而,对亚太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它们不希望任何一方加剧紧张,不希望自己在大国间选边站,不愿意看到这两个大国之间发生冲突。

这点在东道主国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长篇发言里,已经表述得很清楚了。李显龙在发言中承认了中国崛起的事实。

显然,只要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犯战略性错误,美国要拉拢周边国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印太战略”需要经济上的支撑。在“印太战略”首次提出时,印度、日本等国态度积极。然而,这一年以来,一方面这两国和中国的关系持续在改善中,另一方面,它们对美国的支持并未换得任何好处,在经贸协定、军费分摊等问题上,特朗普并未对它们手下留情。

在“美国吃亏了”思维的支配下,特朗普并不认为需要为拉拢这些国家付出多少好处,美国近期取消印度的普惠制待遇就是明证,而特朗普要求制造业回归美国的愿望与莫迪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愿望也是背道而驰的。

沙纳汉在新加坡表示,美国国会正在给印太战略拨款,投入的资金将从290亿美元上升到600亿美元,这是个画饼还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还真的不好说。

□赵灵敏(媒体人)

编辑 李冰冰 校对 卢茜